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
篇一:2014年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
一、實習目標
通過胃腸外科實習,使學生熟悉掌握胃腸外科外科的基礎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基本技能的訓練,理論結合實踐,培養臨床思維、臨床技能、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關心病人疾苦,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 實習要求:
1.實習生應遵守科室一切規章制度,服從帶教教師的安排。
2.因幫不能上班就履行請假手續,須提前向護理部及護士長請假,辦理完請假手續才能休假。
3.尊敬老師,認真執行各種操作常規,不可私自違反操作規程進行各種操作,否則取消實習資格。
4.必須服從科室安排,按時參加科室組織的講課及各種活動。
5.要求帶教老師在各種診療操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因帶教老師不認真帶教而出現的差錯事故均由帶教老師負責,并取消帶教資格。
三、 具體安排:
第一周:
1.熟悉病區環境,介紹病區醫療、護理工作制度及有關要求。
2.掌握病員出入院護理。
3.掌握鋪床法及生命體征的測量及記錄。
第二周:
1.掌握各班工作職責。
2.了解各種疾病的治療及護理措施,掌握病人入院宣教及健康指導指導的的方法。
3.熟悉胃腸外科疾病護理常規,熟悉危重病人人的接診及搶救程序。
4.掌握各種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注意”。
5.掌握各種消毒液、皮試液的配制濃度及方法,皮試結果的判斷,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及急救措施。
6.掌握各種標本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項。
第三周:
1.熟悉各?萍膊〉男g前準備及術后護理。
2.掌握吸氧、導尿、口腔護理、會陰擦洗、腸內營養滴注等護理技術。
3.掌握術前備皮、清潔灌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第四周:
1.征求實習生對本科帶教工作的意見。
2.對實習生進行理論答卷和技術操作考核。
3.填寫實習鑒定。
四、 講課:
1.主講人:
2.講課內容:
。1)腸梗阻病人的護理。(2)腹股溝疝病人的護理。(3)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4)胃癌病人的護理。
3.示教技能
。1)清潔灌腸。(2)超聲藥物透入。(3)各引流管的護理。(4)腸內營養滴注。 五、嚴格考核,加強實習生管理
實行雙相考評互相促進。考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護生考評,包括組織紀律、服務態度、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考試,以此來檢驗學生在胃腸外科的實習效果;另一方面是對帶教老師考評,征詢學生對帶教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總結帶教經驗及不足之處,從而提高帶教質量。
總的來說,按照教學計劃,帶教中嚴格要求,多提供操作的機會,做到放手不放眼。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順利完成角色轉換,隨著科技發展和醫療護理事業的進步,護理專業的新技術、新理論不斷出現,要培養一批更優秀的護理人才,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篇二:醫院實習護士帶教計劃
一、目的要求:
畢業實習是護理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完成教學計劃的最后教學階段。要讓學生通過實習,鞏固和加深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訓練學生系統觀察病情和臨床思維能力,從而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技術,并學會初步護理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癥的能力。在實習教學過程中,特別要培養學生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療作風,加強醫學道德修養,使學生遵紀守法,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護理人才,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實習內容:
1、認真學習門診、病房文件書寫規范,能正確采集護理病史,達到內容完整、準確、清楚、重點突出、條理分明、文字通暢。
2、熟練掌握各項護量文件的書寫,能根據病情完整、正規的執行醫囑。
3、掌握常用藥物的性能、劑型和劑量,達到臨床合理應用。
4、運用護理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臨床技術,熟悉常見病和一些急重癥的護量原則。
三、實習科目與時間
四、教學方法和落實措施
1、每次實習生初進病房時,由病區護士長介紹病房情況、病房制度和常規工作。并介紹一般護理常規、診療用品及病歷用紙的取用與安放等情況。
2、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實習生應深入病房了解病情變化,在上級護士指導下進行護理工作,填寫護理表格,及時寫好護理病程記錄,各項記錄要求及時、簡明扼要、字跡清楚,并須簽名。各病區護士長每月不定期進行考核,考核計入學生平時成績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
3、上級護士長查房時,由負責該病人的實習生匯報護理計劃,提出護理計劃意見。對存在的問題,其他同學可參加討論,帶教老師要以啟發和提問的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
4、帶教老師帶領實習生參加病房值班及搶救值班,節假日期間值班的實習生在次日上午應參加病房查房,在上級護師帶領下完成護理任務后方可休息。
5、各教研組每兩周對實習生進行一次小講課,科教科每月對教研組小講課教案及聽課記錄進行檢查。
6、各科每周必須最少組織一次教學查房,每月由護理部檢查教學查房記錄。
五、考核
1、政治思想考核,每科實習結束時根據平時實習生政治學習、政治表現、遵守規章制度、團結互助、工作責任心、愛護公物和為病人服務態度等方面,由個人寫出小結,科室帶教老師作出考核具體意見。全部實習結束時,先由學生個人作自我鑒定,護理部簽署詳細的鑒定意見。
2、業務考核:
(1)平時考核:護理部,護士長,帶教老師要隨時了解實習生的工作,學習和思想狀況。通過護理病歷書寫、查房、護理技能操作、值班、等方式,考核實習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掌握技術操作的正確和熟練程度,特別注意實習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對待病人態度,遵守規章制度的情況,并請護士長、護士同志及相關人員協助做好考察工作。
。2)出科考核(理論占50﹪、技能占50﹪):各科實習結束時,學生填寫實習手冊交帶教老師,并由帶教老師提出業務考核意見,經過該科考核后輪轉,考核可采取理論考試,臨床技能操作,經護士長,帶教老師,評議分數,由科室將實習手冊和實習成績交護理部匯總。
六、畢業實習成績評定辦法
1、實習成績評定標準
(1)完成實習計劃的程度。能否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工作。對常見病作出正確的診斷和處理。
。2)系統觀察病人,臨床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參加查房和業務討論時回答上級護師提問和發言的情況。
(3)護理病歷(包括各種記錄)書寫是否完整真實,清晰扼要,以及對病史進行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4)臨床基本操作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臨床護理和治療措施掌握的情況。
(5)能否遵守實習守則,做到關心病人,工作主動、學習認真,以及參加時政學習情況。
2、實習成績記分:實習成績采用四級記分:優、良、及格、不及格。其記分標準:
(1)優(85-100):積極主動,認真而又圓滿地完成以上五個方面。
(2)良(75-84):能認真負責,較好地完成以上五個方面。
。3)合格(60-74):基本上做到以上五個方面,但不夠主動認真,偶有缺點和差錯,還能虛心改正。
(4)不合格(60分以下):以上五個方面大部分不能做到。
3、關于實習生病、事假和缺勤等的處理規定:
。1)凡畢業實習成績,有一門主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或兩門以上輔科不及格或病、事假超過三個月以上者,應予留級,參加下屆實習。
。2)在任何一科實習,無故缺勤超過3天以上者,該科按不及格論處,并應按該科時間補實習,同時根據情節輕重和認錯態度予以紀律處分。
。3)在任何一科實習,病、事假累計超過7天以上者,該科按不及格論
處,并應按該科時間補實習。
。4)未經帶教老師同意,擅自操作,造成醫療事故者,根據情節輕重和認錯態度予以紀律處分,實習成績按不及格論處。
。5)違反醫院院紀院規,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據情節輕重和認錯態度予以紀律處分,實習成績按不及格論處。
七、組織領導
1、科教科負責組織實習生的醫德醫風、行為規范、醫院有關制度的學習,搞好崗前培訓。定期檢查實習完成情況,了解實習學生的學習態度,職業道德,勞動紀律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重大問題,事件及時向各實習院校匯報,對違紀學生提出處理意見。
2、各科室帶教老師應嚴格按照《實習生分組輪轉表》和《實習教學計劃》實施帶教工作,并將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到科教科。
篇三、內科實習帶教計劃
教學目的:
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護生在臨床實習期間做到學以致用,全面了解心血管和內分泌疾病治療和護理的全過程,幫助她們規范操作步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完成角色轉換,盡快適應臨床工作。
教學目標:
一、掌握各項?谱o理技術。如:生命體征的測量、血糖的測定,心電監護儀及微量泵的使用和保養、皮下注射、安全使用靜脈穿刺針等。
二、掌握心血管及內分泌常見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治療和護理。
三、了解其他相關疾病(如心衰、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痛風等)的治療和護理。
四、掌握?铺厥馑幬锏氖褂煤妥⒁馐马。
五、掌握心血管和內分泌疾病健康教育的一般知識。
六、熟悉科室工作特點及工作注意事項。
帶教工作安排:每周要求科室講課一次;第四周考核(包括理論和操作),由帶教組長安排;出科時書寫實習報告。
篇四、骨科實習生帶教計劃
(一)目的
通過骨科的學習,掌握骨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骨科系統常見病因、臨床表現、評估診斷、處理原則及相應得術前術后護理,熟悉骨科石膏繃帶術、牽引術、小夾板術配合和護理,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掌握護理病歷的書寫,掌握骨科常見病種的健康宣教知識,骨科實習生帶教計劃。
(二)時間 8周
(三)要求目標
1. 掌握骨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技術。
2. 了解骨科常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處理以及實習相應的護理。
3. 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
4. 熟悉各班工作職責。
5. 熟悉骨科各種石膏繃帶術、牽引術、小夾板術的配合與護理。
6. 熟悉骨科常見病的康復護理。
7. 掌握病歷書寫,每月完成兩份完整的護理病歷。
8. 參加護士長或帶教老師組織的小講課,病例討論及教學查房。
篇五: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
第一周
1.入科介紹:(1)環境介紹:搶救室`治療室`辦公室的物品放置及其管
理制度,病區房間位置
(2)人員介紹:科主任`護士長`醫護人員`護理帶教老師
(3)勞動紀律:介紹各班工作時間,不遲到`不早退,服從
護士長排班,了解護士禮儀規范,遵守各項護理工作
規章制度,按護理技術操作要求,嚴格執行無菌操
作及查對制度,各項工作必須在老師的帶領指導下
完成,不能獨立完成。
2.評估實習生的基本素質情況,制定具體教學計劃。
3.介紹各班的工作職責。
4.進行正確的操作技術示范。
5.掌握鋪床法及生命體征的測量`記錄及體溫單的繪制。
第二周
1. 向實習生講解神經外科基礎知識,進一步講解神經外科常見疾病及其分類,常見病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觀察要點,同時講解老師自已在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心得體會,通過靈活的教學,使實習生盡快掌握學習要點。
2. 掌握病人出入院的工作流程。
3.了解護理病歷書寫原則及方法。
4.掌握常見疾病的入院宣教及健康指導。
5.掌握各種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注意”。
6.掌握各種消毒液、皮試液的配制濃度及方法,皮試結果的判斷,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及急救措施。
7.掌握各種標本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項。
8.掌握神經外科常見輔助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的正常值`臨床意義.
9.了解常用藥物的使用與觀察,如脫水劑,營養神經藥,止血類藥物.
10.專科操作吸氧`口腔護理`靜脈輸液的講解及示范。
11.?菩≈v座:神經外科危重病人的觀察及護理要點。
第三周
1. 掌握神經外科病人護理體征:如意識`瞳孔`肌力檢查`格拉斯哥評分`常見病理征等.
2. 掌握專科常用護理技術:如備皮`胃腸減壓`腦室外引流及各種管道護理等.
3. 掌握神經外科部份儀器的使用,如顱內壓監測儀`心電監測`振(來自:www.sMHaiDa.com 海 達:護理實習帶教計劃)動排痰儀`氣壓治療儀.
4. 熟悉?萍膊〉挠^察要點及護理。
5. 護理查房,不定期提問,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
6. 實習生了解整體化護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按部就班進行工作。在確保安全及老師在場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基礎護理及?撇僮鳎诶蠋煹闹笇峦瓿奢^復雜的?谱o理操作。指導實習生以患者為中心、熟練運用護理程序。帶教老師協助完成1~2例非手術患者從入院介紹→疾病護理→出院指導,為患者進行全程護理,完成護理病歷,進行護理效果評價。
7. ?菩≈v座:顱底骨折。
8. 完成實習大綱各項操作要求。
第四周
1.本科實習生完成?菩≈v座。
2. 征求實習生對本科室帶教工作的意見。
3. 對實習生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綜合素質能力測評。
4. 填寫實習鑒定。
篇六:內科護理實習帶教計劃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踐學習,使學員進一步牢固樹立熱愛護理,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水平,把學員培養全面發展的護理人才。
二、教學目標
1、 掌握內容
(1) 常見病護理
1) 內科疾病護理常規;
2) 冠心病、高血壓、心衰、心率失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COPD、
慢性腎炎、尿毒癥(全面掌握飲食、體位、護理診斷、病情觀察要點及護
理)。
(2) 常用護理技術操作
1) 心電監護的使用;
2) 心電圖的操作及判斷;
3) 血液透析觀察及護理;
4) 呼吸機使用及觀察;
5) 霧化吸入的使用及護理。
。3) 基本護理技術示范:靜脈輸液、吸氧、皮下注射
。4) 護理教學查房每月一次。(護士長、小教員、帶教老師、實習護士)
2、 熟悉內容
。1) 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慢性冠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COPD、慢
性腎炎、尿毒癥病人健康教育;
。2) 內科常用的劑量、給藥途徑、副作用及配伍禁忌;
(3) 常見檢驗項目:肝功、腎功、電解質、心肌酶譜、肌鈣蛋白正常值;
(4) 優質護理基礎服務項目及注意事項。
3、 了解內容
。1) 心臟起搏器操作方法;
。2) 導管射頻消融操作方法;
。3) 胸腔穿刺術。
三、教學形式
護理帶教、組織聽課、教學查房、每日床邊小講課及床邊提問。
四、實習安排
第一周:熟悉病區環境、病區病種和病員概況、了解各項工作程序、掌握教學目標 周四下午課程安排:(1)看靜脈輸液、吸氧、皮下注射操作示范;
(2)護理常規及常見護理。
第二周:熟悉各項工作程序、加強操作技能訓練、增進護士交流技巧,玩完成學習
目標。
周四下午課程安排:(1)冠心病護理;
。2)心衰護理;
。3)準備教學目標中掌握內容的3)、4)
第三周:熟悉各班次工作程序、加強疾病知識學習、以備床邊小教課提問。完成教
學目標掌握內容中的3)
周四下午課程安排:血液透析觀察及護理、呼吸機使用觀察及護理、心電
圖操作及判斷。
第四周:考核準備。本周完成教學目標掌握內容中4)
周四上午操作考核。下午14:30護理教學查房、理論考試、總結實習情況、填寫實習手冊、周六前準備實習手冊交與護士長檢查并簽字。
篇七:2012年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及科研計劃
臨床護理教學的目的:
培養實習生成為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職業道德和溝通技巧,并能夠理論聯系實踐的護理人員。
第一階段,崗前培訓,適時進行思想品德及素質教育,盡快實現護生角色的轉換。
1. 入科教育:(1)介紹環境設施;(2)制度;(3)人員;(4)工作流程;(5)本科常見病種及護理常規;(6)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及服務態度的重要性;(7)安全護理;(8)紀律;(9)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及臨床帶教路徑表,出科考試要求;(10)思想教育。每一條具體細化:如服務態度方式:微笑服務、尊稱制。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護工、保潔員,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2. 組織學習醫院規章制度、護士職責、護士禮儀與行為規范、醫院感染知識,使護生充分認識自己所承擔的職業道德責任,點燃護理工作的熱情。
第二階段,熟悉病區環境,了解各班次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學習。
1. 紹本科室環境布局(包括床位號順序、病房結構、傳呼系統、常見物品、搶救藥品的放置、消防設施)、專業特點、護理常規、技術操作、人員分工等,使她們盡快熟悉環境,進入角色,以擺脫陌生、恐懼的緊張心理,了解各班次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各種規章制度。
2. 組織學習《執業護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增強護生的法律意識、風險意識、安全意識。使之懂法、知法、守法。充分認識到護理行為時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約,應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加強安全知識學習,確保安全。
第三階段,強化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掌握疾病的常規護理及技能操作和護患溝通技巧。
1. 操作能力的培養:根據大綱要求制定實習生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注重個性化教學,實行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首先讓護生從理論上熟悉操作程序,再通過實踐掌握。第一遍操作由帶教老師邊示范邊講解,第二遍開始由護生獨立操作。老師幫助完成。操作完畢進行講評,指出問題所在,再讓護生強化訓練。對動手能力較弱的護生,帶教老師應給予耐心細致的指導,鼓勵護生大膽操作,動作不規范的地方應及時糾正;對動手能力較強做得好的護生及時給予鼓勵,增強護生的自信心,使其盡快適應角色。
2. 注重三基訓練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訓練貫穿整個臨床護理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護理操作示教和床邊指導對護生進行操作訓練,鼓勵護生多問,不斷完善護生的知識體系,鍛煉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強烈的責任心。
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護理教學查房中要注重培養護生的溝通技巧和口頭表達能力。要求護生在工作中要充分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鼓勵護生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談,在做各種檢查、飲食、用藥、治療、護理操作等前詳細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項,從患者人院宣教到出院指導,利用一切機會對患者進行宣教,以提高護患溝通的能力。
第四階段,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培養護生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思維,指導護生運用護理程序,因人施教。
1. 加強理論知識學習護理部定期組織業務學習,以掌握新知識、新理論。結合各專科工作實際情況,帶教老師每周組織護生進行科內知識小講課1次,使護生了解掌握專科知識,能夠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指導臨床實踐;同時結合本專業發展現狀,舉行“新技術、新知識、新理論”講座,讓學生了解護理發展的新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在工作中穿插講解疾病知識,每周三份批次進行ERCP實地教育,以提高大家對ERCP認識的能力。開展病歷書寫和臨床病歷討論工作,督導護生在工作中自己制訂計劃,并應用于實踐,用此檢驗計劃的合理、條理性,培養其今后獨立工作時的能力。
3. 堅持教學查房:科室每月1次以上護理教學查房,護士長和(或)帶教老師結合典型病例或某個問題、某種疾病、某種現象深入淺出地講理論、談實踐,以啟發學生的臨床思維,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每一次的教學查房,使學生掌握某一疾病的治療及護理要點,達到教學大綱要求。
4.每周為實習生舉行小講座一次,內容為護理前沿的新技術、新業務、新動向及本科室的專業特色,使實習生能掌握一定的專業新知識。
5.成立護理科研小組,由護理部主任親自領導,選派具有科研能力的護理骨干組成。護理科研小組組織本科實習生開展護理科研,安排專門的指導老師,畢業前完成一篇論文,并進行論文答辯。
第五階段,雙向互動及出科考核
1. 定期召開實習生座談會通過召開實習生座談會了解帶教情況,征求護生意見,及時糾正帶教中存在的不足,為實習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并且和諧溫暖的實習環境,從而提高護生對帶教的滿意度,促進其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 采取教與學雙向評價,即帶教老師評學生、學生評帶教老師。分別發放問卷表,從學生的工作敬業、操作考核、理論考試、護理病歷書寫和老師操作規范標準、護理工作敬業精神、言傳身教、因材施教、放手不放眼、教學查房的護理程序與問題設置等進行評價。采用優、良、中、差四級評分,將學生對老師的評價結果列入年終老師考核內容,并作為優秀老師的重要評定指標,通過評教評學的雙向測評使帶教老師變壓力為動力,對老師起到考察和激勵作用。
3.出科考核: 我們將考核內容進行了量化,要求實習生每完成一個科的實習都要由帶教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專科理論、?萍寄芎突A護理技能的出科考試,并根據考試成績及平時表現、醫德醫風、勞動紀律等作出實習鑒定,填寫好考核記錄。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記分。五級評分制評分標準為:
優秀(90-100分):能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工作,較好地掌握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操作技能,具有獨立工作能力,能全面達到實習計劃要求,學習認真,工作主動踏實,在完成任務、服務態度、遵守紀律方面表現突出者。
良好(80-89分):能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工作,掌握護理的基
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獨立工作能力,能較好地完成實習計劃要求,學習認真,工作主動,在完成任務、服務態度、遵守紀律方面表現較好者。
中等(70-79分):一般能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工作,基本掌握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能完成實習計劃要求,學習、工作服務態度和遵守紀律方面表現一般者。
及格(60-69分):對于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的運用及技術操作不夠熟練,只能一般完成實習計劃要求,并且在學習、工作、服務態度和遵守紀律方面表現一般者。
不及格(59分以下):有下列情況者,評為不及格:
1)理論沒有聯系實際,技術操作生疏,在老師帶教下仍不能完成實習和工作任務。
2)不聽從各級領導意見,對病人缺乏責任心,工作馬虎敷衍發生差錯、事故、曠工,早晨不良影響和后果。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相關文章: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11-25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范文05-04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三篇04-30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和措施05-04
實習生帶教計劃05-02
骨科護理實習帶教計劃05-02
兒科護理實習帶教計劃精選范文05-04
醫院實習生帶教計劃范文03-28
普外科實習生帶教計劃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