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1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也是今后走向崗位的預練。而臨床實習帶教則是培養優秀護理人員非常重要的環節,因而臨床教學質量關系到人才的培養目標的實現,基于此特定如下計劃:
第一周:
1、介紹本病區的環境、設施、各班職責、工作制度、病區主要收治病種及專科特色。
2、掌握分級護理的基本內容,使護生了解如何按要求巡視和護理。
3、掌握各種鋪床法,晨午間護理的要求及操作常規,并要求護生能夠獨立完成。
4、掌握生命體征的測量。
5、熟悉外科常用器械的用途、物品清潔、消毒的方法,各類醫療廢物的分類放置,手衛生。
6、外科常用藥物的使用方法、用途及副作用。
6、學習三查七對及交接班制度,并在工作中嚴格要求執行。
第二周:
1、向護生介紹護理工作程序,并要求護生在平常工作中按常規進行。
2、掌握各種注射法(皮下、肌肉、皮內、靜脈注射、靜脈輸液等)各種皮試液的配置方法,皮試結果的判斷及過敏反應的搶救。
3、掌握外科常規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的相關專科理論,掌握各種手術前皮膚準備范圍等。
4、熟悉本科常見的主要癥狀、體征及病情觀察以及專科常用藥物的藥名和使用方法。
第三周:
1、講解護理文書書寫要求,本科的常見病種的專科理論。
2、介紹各種標本采集方法,要求護生掌握并能操作三大常規的收集方法。
3、掌握各種引流袋的更換,觀察和護理。
4、講解更換胸腔閉式引流裝置的`操作規程,在可能打得情況下盡量熟悉掌握。
第四周:
1、講解口腔護理、胃腸減壓、導尿術、灌腸、鼻飼的操作規程,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要求護生熟悉并獨立完成。
2、講解肝、膽、脾、胃、腸等疾病的護理要點,術后護理及健康宣教內容。
3、熟悉中醫外科常見病種的辯證護理。
4、講解不同外科疾病患者術后飲食,臥位的要求,并要求護生熟悉掌握,盡可能親自指導患者。
5、介紹相關新技術,新業務,以及邊緣學科,如臨床心理學、健康宣教在臨床上的應用’
6、在總帶教老師的領導下完成理論及操作考試。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2
(一)目的
通過骨科的學習,掌握骨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骨科系統常見病因、臨床表現、評估診斷、處理原則及相應得術前術后護理,熟悉骨科石膏繃帶術、牽引術、小夾板術配合和護理,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掌握護理病歷的書寫,掌握骨科常見病種的健康宣教知識,骨科實習生帶教計劃。
(二)時間 8周
(三)要求目標
1. 掌握骨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技術。
2. 了解骨科常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處理以及實習相應的護理。
3. 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
4. 熟悉各班工作職責。
5. 熟悉骨科各種石膏繃帶術、牽引術、小夾板術的配合與護理。
6. 熟悉骨科常見病的.康復護理。
7. 掌握病歷書寫,每月完成兩份完整的護理病歷。
8. 參加護士長或帶教老師組織的小講課,病例討論及教學查房。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3
一、 實習要求:
1,服從帶教教師的安排。
2,須提前向科教科及科主任請假,辦理完請假手續才能休假。
3,認真執行各種操作常規,不可私自違反操作規程進行各種操作,否則取消實習資格。
4,按時參加科室組織的講課及各種活動。
5,因帶教老師不認真帶教而出現的差錯事故均由帶教老師負責,并取消帶教資格。
二、 具體安排:分為兒科普通病區及兒科ICU病區
1,了解本科規章制度及本科工作的基本特點。ICU病區應學習并嚴格掌握無菌觀念,嚴格執行ICU病區規章制度。
2,各級醫師嚴格把關,教學秘書定期抽查,對不合格病歷應及時修正或重寫。
3,對兒科急重病有初步的了解。
4、肺臟、腹部查體、及對三大常規、胸片的.基本分析。
每周四安排由高年資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對兒科常見病的教學。
包括詢問病史、體檢、書寫病歷及基本診療計劃。
三、理論學習:
1:皰疹性咽峽炎、鵝口瘡、口腔炎、消化道潰瘍、腸套疊、小兒腹瀉病及補液。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
3:胎兒新生兒循環轉換、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病毒性心肌炎。
4: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
5:小兒造血和血液特點、營養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
6: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
7:小兒心肺復蘇、小兒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
四、臨床實踐:
五、兒科教學組成員:
帶教組長:xx
成員:xx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4
護生進入臨床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動手能力的極好機會。為了培養適用型人才,做好因材施教,從抓基礎著手,分層次培養角度出發,通過制定教學目標、規范操作步驟、安排業務學習、舉行護理查房等,使護生能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的操作和基礎理論的應用,并對護理工作的`內涵、特點、要求有一個全新認識。根據護理部帶教計劃,結合本科具體情況制定帶教計劃如下:
教學目的
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護生在臨床實習期間做到學以致用,全面了解心血管和內分泌疾病治療和護理的全過程,幫助她們規范操作步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完成角色轉換,盡快適應臨床工作。
教學目標:
一、掌握各項專科護理技術。如:生命體征的測量、血糖的測定,心電監護儀及微量泵的使用和保養、皮下注射、安全使用靜脈穿刺針等。
二、掌握心血管及內分泌常見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治療和護理。
三、了解其他相關疾病(如心衰、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痛風等)的治療和護理。
四、掌握專科特殊藥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五、掌握心血管和內分泌疾病健康教育的一般知識。
六、熟悉科室工作特點及工作注意事項。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5
要求:
一、對學生的要求:
1、遵守醫院及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
2、服從科室安排,著裝整齊
3、按時上下班,不遲到、早退、曠工
4、尊敬老師
二、對帶教老師的要求
1、必須具有帶教資格(工作三年以上或護師)
2、盡職盡責,認真負責
3、嚴于律己
4、細心、耐心講解
三、因材施教:根據學歷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分為本科生、大專生、中專生
第一周
1.入科介紹:
(1)環境介紹:搶救室、治療室、辦公室的物品放置及其管理制度,病區房間位置
(2)人員介紹:科主任、護士長、醫護人員、護理帶教老師
(3)勞動紀律:介紹各班工作時間,不遲到、不早退,服從護士長排班,了解護士禮儀規范,遵守各項護理工作規章制度,按護理技術操作要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查對制度,各項工作必須在老師的帶領指導下完成,不能獨立完成。
2.評估實習生的基本素質情況,制定具體教學計劃。(針對不同學歷及基礎的護生分別制定相應的帶教計劃)
3.介紹各班的工作職責。
4.進行正確的操作技術示范。
5.生命體征的測量、記錄及體溫單的繪制。
第二周
1.向實習生講解神經外科基礎知識,進一步講解心血管及腎病科常見疾病及其分類,常見病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觀察要點,同時講解老師自已在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心得體會,通過靈活的`教學,使實習生盡快掌握學習要點。
2.掌握病人出入院的工作流程。
3.了解護理病歷書寫原則及方法。
4.掌握常見疾病的入院宣教及健康指導。
5.掌握各種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嚴格執行“三查八對”。
6.掌握各種消毒液、皮試液的配制濃度及方法,皮試結果的判斷,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及急救措施。
7.掌握各種標本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項。
8.中藥足浴,耳穴,蠟療
9.掌握心、腎科常見輔助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的正常值`臨床意義.
10.了解常用藥物的使用與觀察,如脫水劑,洋地黃類,活血類藥物.
11.專科操作吸氧`心電監護儀`靜脈輸液的講解及示范。
12.專科小講座:心、腎科危重病人的觀察及護理要點。
第三周
1.掌握神經外科病人護理體征:如意識、瞳孔、肌力檢查、格拉斯哥評分、常見病理征等.
2.掌握心、腎科部份儀器的使用,如心電監護儀、微量輸液泵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項。
3.熟悉專科疾病的觀察要點及護理。
4.護理查房,不定期提問,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
5.實習生了解整體化護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按部就班進行工作。在確保安全及老師在場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基礎護理及專科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較復雜的專科護理操作。指導實習生以患者為中心、熟練運用護理程序。帶教老師協助完成1~2例患者從入院介紹→疾病護理→出院指導,為患者進行全程護理,完成護理病歷,進行護理效果評價。
6.專科小講座:高血壓病。
7.完成實習大綱各項操作要求。
第四周
1.本科實習生完成專科小講座。
2.征求實習生對本科室帶教工作的意見。
3.對實習生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綜合素質能力測評。
4.填寫實習鑒定。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6
臨床護理教學的目的:
培養實習生成為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職業道德和溝通技巧,并能夠理論聯系實踐的護理人員。
第一階段,崗前培訓,適時進行思想品德及素質教育,盡快實現護生角色的轉換。
1. 入科教育:(1)介紹環境設施;(2)制度;(3)人員;(4)工作流程;(5)本科常見病種及護理常規;(6)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及服務態度的重要性;(7)安全護理;(8)紀律;(9)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及臨床帶教路徑表,出科考試要求;(10)思想教育。每一條具體細化:如服務態度方式:微笑服務、尊稱制。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護工、保潔員,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2. 組織學習醫院規章制度、護士職責、護士禮儀與行為規范、醫院感染知識,使護生充分認識自己所承擔的職業道德責任,點燃護理工作的熱情。
第二階段,熟悉病區環境,了解各班次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學習。
1. 紹本科室環境布局(包括床位號順序、病房結構、傳呼系統、常見物品、搶救藥品的放置、消防設施)、專業特點、護理常規、技術操作、人員分工等,使她們盡快熟悉環境,進入角色,以擺脫陌生、恐懼的緊張心理,了解各班次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各種規章制度。
2. 組織學習《執業護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增強護生的法律意識、風險意識、安全意識。使之懂法、知法、守法。充分認識到護理行為時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約,應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加強安全知識學習,確保安全。
第三階段,強化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掌握疾病的常規護理及技能操作和護患溝通技巧。
1. 操作能力的培養:根據大綱要求制定實習生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注重個性化教學,實行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首先讓護生從理論上熟悉操作程序,再通過實踐掌握。第一遍操作由帶教老師邊示范邊講解,第二遍開始由護生獨立操作。老師幫助完成。操作完畢進行講評,指出問題所在,再讓護生強化訓練。對動手能力較弱的護生,帶教老師應給予耐心細致的指導,鼓勵護生大膽操作,動作不規范的地方應及時糾正;對動手能力較強做得好的護生及時給予鼓勵,增強護生的自信心,使其盡快適應角色。
2. 注重三基訓練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訓練貫穿整個臨床護理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護理操作示教和床邊指導對護生進行操作訓練,鼓勵護生多問,不斷完善護生的知識體系,鍛煉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強烈的責任心。
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護理教學查房中要注重培養護生的溝通技巧和口頭表達能力。要求護生在工作中要充分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鼓勵護生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談,在做各種檢查、飲食、用藥、治療、護理操作等前詳細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項,從患者人院宣教到出院指導,利用一切機會對患者進行宣教,以提高護患溝通的能力。
第四階段,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培養護生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思維,指導護生運用護理程序,因人施教。
1. 加強理論知識學習護理部定期組織業務學習,以掌握新知識、新理論。結合各專科工作實際情況,帶教老師每周組織護生進行科內知識小講課1次,使護生了解掌握專科知識,能夠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指導臨床實踐;同時結合本專業發展現狀,舉行“新技術、新知識、新理論”講座,讓學生了解護理發展的新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在工作中穿插講解疾病知識,每周三份批次進行ERCP實地教育,以提高大家對ERCP認識的能力。開展病歷書寫和臨床病歷討論工作,督導護生在工作中自己制訂計劃,并應用于實踐,用此檢驗計劃的合理、條理性,培養其今后獨立工作時的能力。
3. 堅持教學查房:科室每月1次以上護理教學查房,護士長和(或)帶教老師結合典型病例或某個問題、某種疾病、某種現象深入淺出地講理論、談實踐,以啟發學生的臨床思維,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每一次的教學查房,使學生掌握某一疾病的治療及護理要點,達到教學大綱要求。
4.每周為實習生舉行小講座一次,內容為護理前沿的新技術、新業務、新動向及本科室的專業特色,使實習生能掌握一定的專業新知識。
5.成立護理科研小組,由護理部主任親自領導,選派具有科研能力的護理骨干組成。護理科研小組組織本科實習生開展護理科研,安排專門的指導老師,畢業前完成一篇論文,并進行論文答辯。
第五階段,雙向互動及出科考核
1. 定期召開實習生座談會通過召開實習生座談會了解帶教情況,征求護生意見,及時糾正帶教中存在的不足,為實習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并且和諧溫暖的實習環境,從而提高護生對帶教的滿意度,促進其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 采取教與學雙向評價,即帶教老師評學生、學生評帶教老師。分別發放問卷表,從學生的工作敬業、操作考核、理論考試、護理病歷書寫和老師操作規范標準、護理工作敬業精神、言傳身教、因材施教、放手不放眼、教學查房的護理程序與問題設置等進行評價。采用優、良、中、差四級評分,將學生對老師的評價結果列入年終老師考核內容,并作為優秀老師的重要評定指標,通過評教評學的雙向測評使帶教老師變壓力為動力,對老師起到考察和激勵作用。
3.出科考核: 我們將考核內容進行了量化,要求實習生每完成一個科的實習都要由帶教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專科理論、專科技能和基礎護理技能的出科考試,并根據考試成績及平時表現、醫德醫風、勞動紀律等作出實習鑒定,填寫好考核記錄。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記分。五級評分制評分標準為:
優秀(90-100分):能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工作,較好地掌握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操作技能,具有獨立工作能力,能全面達到實習計劃要求,學習認真,工作主動踏實,在完成任務、服務態度、遵守紀律方面表現突出者。
良好(80-89分):能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工作,掌握護理的基
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獨立工作能力,能較好地完成實習計劃要求,學習認真,工作主動,在完成任務、服務態度、遵守紀律方面表現較好者。
中等(70-79分):一般能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工作,基本掌握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能完成實習計劃要求,學習、工作服務態度和遵守紀律方面表現一般者。
及格(60-69分):對于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的運用及技術操作不夠熟練,只能一般完成實習計劃要求,并且在學習、工作、服務態度和遵守紀律方面表現一般者。
不及格(59分以下):有下列情況者,評為不及格:
1)理論沒有聯系實際,技術操作生疏,在老師帶教下仍不能完成實習和工作任務。
2)不聽從各級領導意見,對病人缺乏責任心,工作馬虎敷衍發生差錯、事故、曠工,早晨不良影響和后果。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7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踐學習,使學員進一步牢固樹立熱愛護理,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水平,把學員培養全面發展的`護理人才。
二、教學目標
1、 掌握內容
(1) 常見病護理
1) 內科疾病護理常規;
2) 冠心病、高血壓、心衰、心率失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COPD、
慢性腎炎、尿毒癥(全面掌握飲食、體位、護理診斷、病情觀察要點及護
理)。
(2) 常用護理技術操作
1) 心電監護的使用;
2) 心電圖的操作及判斷;
3) 血液透析觀察及護理;
4) 呼吸機使用及觀察;
5) 霧化吸入的使用及護理。
(3) 基本護理技術示范:靜脈輸液、吸氧、皮下注射
(4) 護理教學查房每月一次。(護士長、小教員、帶教老師、實習護士)
2、 熟悉內容
(1) 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慢性冠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COPD、慢
性腎炎、尿毒癥病人健康教育;
(2) 內科常用的劑量、給藥途徑、副作用及配伍禁忌;
(3) 常見檢驗項目:肝功、腎功、電解質、心肌酶譜、肌鈣蛋白正常值;
(4) 優質護理基礎服務項目及注意事項。
3、 了解內容
(1) 心臟起搏器操作方法;
(2) 導管射頻消融操作方法;
(3) 胸腔穿刺術。
三、教學形式
護理帶教、組織聽課、教學查房、每日床邊小講課及床邊提問。
四、實習安排
第一周:熟悉病區環境、病區病種和病員概況、了解各項工作程序、掌握教學目標 周四下午課程安排:(1)看靜脈輸液、吸氧、皮下注射操作示范;
(2)護理常規及常見護理。
第二周:熟悉各項工作程序、加強操作技能訓練、增進護士交流技巧,玩完成學習
目標。
周四下午課程安排:(1)冠心病護理;
(2)心衰護理;
(3)準備教學目標中掌握內容的3)、4)
第三周:熟悉各班次工作程序、加強疾病知識學習、以備床邊小教課提問。完成教
學目標掌握內容中的3)
周四下午課程安排:血液透析觀察及護理、呼吸機使用觀察及護理、心電
圖操作及判斷。
第四周:考核準備。本周完成教學目標掌握內容中4)
周四上午操作考核。下午14:30護理教學查房、理論考試、總結實習情況、填寫實習手冊、周六前準備實習手冊交與護士長檢查并簽字。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8
為提高我院實習帶教水平,為各院校提供更好的實習帶教服務,特制定此實習帶教計劃。
一、培訓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醫風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2、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3、熟練掌握病房管理、護理管理的內容。
4、具有對常見病、多發病及危重病的觀察和應急處理能力。
二、實習安排
根據實習大綱要求,各科制訂科內帶教計劃(包括操作、理論講座)。
2、崗前培訓一天經考核合格后上臨床。
3、各科室要設專人負責帶教工作,負責管理實習生思想業務工作,做到一對一帶教。
4、各科進行專業知識及操作培訓每周一次,護理部業務培訓每月1次。
5、護理部每季度召開帶教老師和實習生座談會,進行實習生何帶教老師的雙向測評,了解實習計劃及實習大綱執行情況。
三、考核
1、各科在實習生出科前進行理論、操作考試和出科鑒定。
2、實習一月后護理部進行操作抽查,成績與帶教老師的`績效掛鉤。
3、每季度護理部進行一次專科理論考試。
4、實習結束前護理部進行專科知識考試和操作考試,作為最后實習鑒定的內容之一。
四.實習生管理
1、各科室負責本科室的實習生管理。
2、由實習組長對本組實習生進行工作通知,生活管理等。
3、實習生請假超過三天需向護理部批假。
4、帶教老師有義務對同學的身心健康做指導。
5、護理部組織,報辦公室批準,每月參加院方組織的文娛活動,每年安排實習生到周邊景點旅游一次,車費及食宿由醫院報銷。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9
為了使護理專業學生把所學專業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實踐相結合,真正掌握護理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按照護理程序進行整體護理實踐,并通過實踐進一步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技能,培養實習生的政治、職業、心理等方面的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特制定護理專業學生實習帶教計劃,內容如下:
一、護理部:
1、根據實習大綱要求,結合本院特點安排各科實習時間,制定出輪轉計劃,保證臨床實習和見習任務的完成。
2、在進入臨床實習、見習前對實習生進行崗前培訓,適時進行思想品德及素質教育,盡快實現護生角色的轉換。培訓內容為:
(1)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直接關系到護生實習效果及今后的發展。要求新護士及實習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對病人高度負責的思想,教育熱愛護理工作,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
(2)醫院規章制度、科室設置及醫院護理概況。
(3)組織實習護生學習臨床實習總則,使護生人人皆知,自覺遵守,按總護理部的實習安排進行輪轉;加強組織紀律性,有事請假,嚴格執行請假制度。
(4)實習生安全教育。強調實習生在實習期間注意人身安全,在外住宿人員注意用電安全、防煤氣中毒、防盜、防交通事故,不允許
出入娛樂場所。
3、每季度組織全院性理論講課一次,技術操作示范一次,各2學時;
4、定期召開帶教人員會議,經常了解和抽查實習生實行計劃完成情況,及時解決帶教中存在的問題;
5、學生實習結束時,最后審閱實習鑒定并總結評價、蓋章。
二、臨床科室
1、科室成立實習生帶教管理小組,有帶教計劃、措施并落實到位。各科帶教人員上報護理部審查備案。
2、向護生介紹病區環境,了解各班次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學習。
(1)介紹本科室環境布局(包括床位號順序、病房結構、傳呼系統、常見物品、搶救藥品的放置、消防設施)、專業特點、護理常規、技術操作、人員分工等,使她們盡快熟悉環境,進入角色,以擺脫陌生、恐懼的緊張心理,了解各班次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各種規章制度。
(2)組織學習《執業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增強護生的法律意識、風險意識、安全意識。使之懂法、知法、守法。充分認識到護理行為時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約,應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加強安全知識學習,確保安全。
3、強化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掌握疾病的常規護理及技能操作和護患溝通技巧。
(1)操作能力的培養:根據大綱要求制定實習生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注重個性化教學,實行一對一帶教。實習生未實踐過的護理操作,由帶教老師先示范,然后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嚴禁實習生單獨進行治療和操作,要求帶教老師做到放手不放眼。
(2)注重三基訓練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訓練貫穿整個臨床護理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護理操作示教和床邊指導對護生進行操作訓練,鼓勵護生多問,不斷完善護生的知識體系,鍛煉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強烈的'責任心。
(3)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護理教學查房中要注重培養護生的溝通技巧和口頭表達能力。要求護生在工作中要充分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鼓勵護生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談,在做各種檢查、飲食、用藥、治療、護理操作等前詳細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項,從患者人院宣教到出院指導,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對患者進行宣教,以提高護患溝通的能力。
4、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培養護生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思維,指導護生運用護理程序,因人施教。
(1)加強理論知識學習護理部定期組織業務學習,以掌握新知識、新理論。結合各專科工作實際情況,帶教老師每周為實習生進行小講課一次,有教案,有記錄。使護生了解掌握專科知識,能夠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指導臨床實踐。
(2)在工作中穿插講解疾病知識,開展病歷書寫和臨床病歷討
論工作,督導護生在工作中自己制訂計劃,并應用于實踐,用此檢驗計劃的合理、條理性,培養其今后獨立工作時的能力。
(3)堅持教學查房:科室每月1次以上護理教學查房,護士長和(或)帶教老師結合典型病例或某個問題、某種疾病、某種現象深入淺出地講理論、談實踐,以啟發學生的臨床思維,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每一次的教學查房,使學生掌握某一疾病的治療及護理要點,達到教學大綱要求并做好記錄。
三、考核
1、政治思想考核,每科實習結束時,根據平時實習生政治學習、政治表現、遵守規章制度、團結互助、工作責任心、愛護公物和為病人服務態度等方面,由個人寫出小結,科室帶教老師作出考核具體意見。全部實習結束時,先由學生個人作自我鑒定,護理部簽署詳細的鑒定意見。
2、業務考核:
(1)平時考核:護士長,帶教老師要隨時了解實習生的工作,學習和思想狀況。通過護理病歷書寫、查房、護理技能操作等方式,考核實習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掌握技術操作的正確和熟練程度,特別注意實習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對待病人態度,遵守規章制度的情況,并請護士長、護士同志及相關人員協助做好考察工作。
(2)出科考核(理論占50﹪、技能占50﹪):各科實習結束時,學生填寫實習手冊交帶教老師,并由帶教老師提出業務考核意見,經過該科考核后輪轉,考核可采取理論考試,臨床技能操作,經護士長,帶教老師,評議分數。
四、畢業實習成績評定辦法
1、實習成績評定標準
(1)完成實習計劃的程度。能否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工作。對常見病作出正確的診斷和處理。
(2)系統觀察病人,臨床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參加查房和業務討論時回答上級護師提問和發言的情況。
(3)臨床基本操作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臨床護理和治療措施掌握的情況。
(4)能否遵守實習守則,做到關心病人,工作主動、學習認真,以及參加時政學習情況。
2、實習成績記分:實習成績采用四級記分:優、良、及格、不及格。其記分標準:
(1)優(85-100):積極主動,認真而又圓滿地完成以上四五個方面。
(2)良(75-84):能認真負責,較好地完成以上四個方面。
(3)合格(60-74):基本上做到以上四個方面,但不夠主動認真,偶有缺點和差錯,還能虛心改正。
(4)不合格(60分以下):以上四個方面大部分不能做到。
3、關于實習生病、事假和缺勤等的處理規定:
(1)在任何一科實習,無故缺勤超過3天以上者,該科按不及格論處,并應按該科時間補實習,同時根據情節輕重和認錯態度予以紀律處分。
(2)在任何一科實習,病、事假累計超過7天以上者,該科按不及格論處,并應按該科時間補實習。
(3)未經帶教老師同意,擅自操作,造成醫療事故者,根據情節輕重和認錯態度予以紀律處分,實習成績按不及格論處。
(4)違反醫院院紀院規,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據情節輕重和認錯態度予以紀律處分,實習成績按不及格論處。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相關文章: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11-25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12-07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范文12-07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三篇12-06
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和措施12-08
實習生帶教計劃12-07
實習生帶教計劃06-22
骨科護理實習帶教計劃12-07
醫院實習生帶教計劃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