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五年一輪培訓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五年一輪培訓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五年一輪培訓計劃1
為了造就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新型教師隊伍,進一步適應我校教育改革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根據《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陜西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若干規定(試行)》,有序推進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短中期培訓與90學時集中培訓,追求實效,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結合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參加對象
我校在職專任教師和校長。凡年齡男在45周歲及以下,女在42周歲及以下的在職教師,均需完成年度及周期規定學時的培訓任務。年齡超出上述規定的教師,每年應參加24學時的校本培訓和不少于24學時的其它短期培訓。
二、培訓周期與學分要求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每5年為一個周期。在職教師,周期內參加專業發展培訓時間應累計不少于360學時,其中校本培訓時間120學時。周期內培訓時間,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每人每年培訓的'時間一般不少于48學時,其中包括校本培訓24學時。周期內,教師至少參加一次不少于90學時的集中培訓。原則上,學校每年安排不少于20%的教師,參加一次性不少于90學時集中培訓。市縣兩級骨干教師集中培訓不少于120學時。班主任參加不少于30學時的班主任專題培訓,校長參加不少于120學時的學校管理類集中培訓。新錄用的、教齡在一年以內的新任教師,在試用期內須參加不少于180學時的培訓,其中實踐培訓不少于60學時。新任教師在試用期內接受規定培訓的時數,不列入教師周期內專業發展培訓學時數。教師和校長參加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指定的培訓項目培訓時間可累計。
在學時認定方面。每天以6學時認定培訓學時,學時認定實行網上管理。教師參加跨市、跨縣(市區)培訓項目培訓后,由學校錄入網上學時管理系統并于每年的6月統一匯總報市教師進修學校審核。教師參加市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由市教師進修學校審核并錄入網上學時管理系統。教師參加校本培訓學時由學校審核并錄入網絡管理平臺,市教師進修學校根據《榆林市中小學校本培訓管理細則(試行)》規定進行考評后予以一次性認定。教師自主參加高一層次的學歷培訓,每門課程成績合格后記6學時,每年累計不超過30學時,由學校審核并錄入網絡管理平臺。
三、教師培訓管理平臺。
教師自主選擇培訓項目、獲得參訓信息、培訓檔案記錄以及學校對本校教師參訓情況的審核意見等均依托“管理平臺”完成。省“管理平臺”每年4月和10月兩次發布可供教師自主選擇的培訓項目信息。每位教師可適時登錄瀏覽和有針對性的選擇培訓項目。教師要根據學校5年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制訂個人專業發展5年規劃和年度專業發展培訓計劃;教師要結合教學與專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教師培訓機構提供的培訓課程、形式和時間,選擇培訓項目,按時完成報名、培訓和考核等工作。教師參加培訓前要按規定履行相關請假手續。
四、實施原則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遵循教師自主選擇的原則,實行“分層組織、分類實施、分級管理”,全方位多角度保證培訓質量。不同培訓對象參加不同層次、不同專題、不同學時要求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
根據我校實際,在制定實施校本培訓90學時培訓教師計劃中,突出以下幾點:
1、優先傾向下學年為七、八年級的老師,兼顧學科,先報先讀,周而復始。
2、第二年評一級、高級的教師優先。
3、每年5至7名教師,五年內完成人人90學時集中培訓1次以上的任務。(5年內原則上要求報1次90學時的集中培訓。短中期培訓兼顧合理性,原則上以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為要務,自行選擇進行,教導處、校長室備案即可)
4、本次校本培訓以5年為一個周期,要求教師完成360個學時的培訓任務,注意所報學科的對口性。
360學時=90學時集中培訓+24學時本校校本/年×5+150學時/5年的短中期培訓=90+120+150
5、集中培訓與短中期培訓,一年兩次報名,一次原則上只能報一門,可以補報一次。
6、具體培訓審核由校長與培訓部門把關。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教師90學時集中培訓預案》,根據具體人數報入計劃。或者先在網上報名,如果計劃內的人員未報90學時集中培訓,由校長進行調整并予以網上審核上報。
教師五年一輪培訓計劃2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祝村中學20xx-20xx年教師培訓工作計劃。
一、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教師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近年來,我校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從總體上看,我校教師隊伍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大力加強教師培訓,是新時期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任務和緊迫要求。
二、教師培訓的總體要求
按照“統籌規劃、改革創新、按需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完善培訓制度,以現代教育理念為引領,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全員培訓與骨干研修相結合,遠程培訓與集中培訓相結合,脫產進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非學歷培訓與學歷提升相結合,促進教師培訓工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新突破。
三、20xx-20xx年教師全員培訓計劃
(一)總體目標
20xx-20xx年新一輪教師培訓工作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多種有效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全體教師分類、分層、分崗、分學科進行培訓。今后五年,對全校42名教師進行5年360學時的全員培訓。選派優秀骨干教師參加市、省和國家級培訓,采取專題研修培訓、學術交流、大學區交流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二)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為重點,參加區、市級教師全員培訓
1.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對所有新任教師進行崗前適應性培訓,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
2.在職教師崗位培訓:重點是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鉆研業務,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學實際能力。
3.骨干教師研修提高培訓:重點是幫助骨干教師深入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和教研能力、培訓和指導青年
教師的能力,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全員培訓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4.加強學校音樂、體育、美術、英語、信息技術、科學課程等緊缺學科教師培訓。重視實驗室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培訓。加強信息技術教師網絡專業知識培訓。
5.以中青年教師為重點,努力提升教師學歷水平。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鼓勵支持45歲以下教師通過在職學習、遠程教育、自學考試、攻讀教育碩士等多種學習途徑提高學歷水平。
6.大力加強師德教育。
以師德教育為重點,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能力水平。重視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將師德教育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學習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創新師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強師德教育的實效性。開展豐富多彩的師德教育活動,廣泛宣傳模范教師先進事跡,弘揚人民教師高尚師德。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并與教師職稱晉升掛鉤,形成師德教育和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7.大力加強班主任培訓。
深入實施班主任培訓計劃,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訓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師每年接受專題培訓。針對班主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加強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常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專題培訓,不斷增強班主任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書育人的本領。
四、創新教師培訓模式方法,提高教師培訓質量
(一)積極創新培訓模式與方式方法
適應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化,采取集中培訓、遠程培訓、校本研修、專家講座和大學區教師交流學習等多種有效途徑進行教師培訓。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師培訓中的作用,將集中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采取混合學習模式,開展大規模的教師培訓。
(二)不斷優化培訓內容
根據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以現代教育理念為引領,創建以教師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中心,案例為載體,科學設計培訓課程,豐富和優化培訓內容,不斷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進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校長是教師專業發展第一責任人,結合學校發展規劃,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研修活動,教師校本研修按比例計入培訓課時。
(四)開展繼續教育專題研究活動
開展以教師繼續教育為重點的教育科研能力培訓與專題研究。教育科研課題內容要緊密結合學校實際,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與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加強教師培訓能力建設
(一)完善教師培訓管理制度完善五年一個周期的教師培訓管理制度,做好教師培訓的登記好管理工作。 2.不斷強化教師培訓的質量監管,建立教師培訓質量評估機制,完善績效評估,教師每次培訓結束,要有筆記,有反饋和講座,使教師培訓進一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六、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經費投入
(一)成立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XX、XX
(二)加大教師培訓經費投入建立教師培訓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
按“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的規定,必須足額專款用于學校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培訓經費使用效益。
教師五年一輪培訓計劃3
教師是辦好教育的第一資源。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創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了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不斷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根據市教研會議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全面開展教師培訓。堅持“面向全員、突出骨干、分層培訓”的原則,分層次、有重點、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建立起師德高尚、理念先進、學科配套、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為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培訓內容
新理念: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學習、實踐研討、總結反思等形式,更新我校教師教育理念,樹立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新課程: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本著“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對我校新上崗教師開展崗前培訓。使教師掌握課程改革的理論、目的、原則,明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方向,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新課程改革健康深入發展。
新技術: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建立我校教育技術標準和培訓。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使我校教師普遍接受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高我校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
教育管理:緊密聯系實際,以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為重點開展培訓。校長及學校管理人員培訓的重點是提高政治理論、思想品德修養、政策法規、學校管理及國內外教育改革動態等。班主任培訓重點是班主任工作規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教育法規等內容。
師德教育: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通過典型案例分析等途徑和形式廣泛開展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宣傳,改革師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強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顯著提高。
三、培訓對象
全校教師、教干、校長分級培訓。積極參加教育局組織所有班主任和初中教師、校長、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學校負責本校教師在職學歷和校本教研培訓。
四、類型及目標
1、全校教師全員培訓。培訓采取集中培訓與校本研修相結合,集體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假期進修與在職自學相結合,強化校本研修。以實施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為契機,組織開展對全校專任教師的全面素質提高培訓,5年內輪訓一遍。通過對全校專任教師培訓,使每位教師接受不少于240學時的在職培訓,進一步促進我校教師隊伍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顯著提高。
2、全校骨干教師培訓。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骨干教師采用外出學習,外出培訓、集中研修、遠程學習、專題輔導、在崗自修和專題研討相結合的方式,定計劃,定任務,定目標,分學科每年培訓一次。
3、學校校長培訓工作。每年都參加省、市、市組織的校長培訓,校長接受不少于300學時的.提高培訓,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4、班主任培訓。要緊密聯系實際,圍繞班主任工作規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教育法規等內容,通過典型案例,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輔導培訓。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在上崗前或上崗后半年時間內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學時的專題培訓。
5、教師學歷培訓。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學歷。用優惠政策和良好的導向,積極鼓勵支持教師進修提高學歷。進修要以在職攻讀為主,堅持學用一致,學以致用的原則,通過函授學習、網絡學習、電大開放教育學習、自學考試等多種途徑和渠道進行提高。要積極鼓勵專業功底扎實,工作成績優異的教師攻讀教育碩士學位。
6、新任教師崗前培訓。新上崗老師積極參加教育局統一組織,進行對新任教師上崗前基本技能培訓。上崗后,由學校負責,安排指導教師,主要采取“一幫一、師帶徒”的辦法,進行崗位練兵,使其盡快適應教學工作。
【教師五年一輪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培訓計劃-培訓計劃11-30
教師培訓計劃03-05
教師培訓計劃03-26
★教師培訓計劃12-08
教師培訓計劃12-09
教師的培訓計劃12-07
教師培訓總結及培訓計劃范文12-05
高考一輪復習計劃11-06
教師培訓學習計劃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