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軟件開發培訓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軟件開發培訓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0 引言
軟件工程作為實踐性極強的工程學科,實踐教學環節對強化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由于當前一般本科院校軟件工程普遍實踐環節缺乏統一規劃,學生工程訓練不足、實踐能力弱、職業素養低、創新意識缺乏等問題,軟件人才培養與企業對高素質軟件人才的需求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1 實踐教學目標
高素質軟件人才的培養過程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的有機統一體,貫穿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這兩個教學環節中。通過實踐教學的系統訓練,使學生具備從事軟件工程實踐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具體目標包括:
(1)學習能力。具有根據工程實踐需要獲取所需知識的能力,以及緊跟學科發展不斷更新自己專業技術知識的終身學習能力。
(2)專業能力。具有使用軟件工程的知識、技術、方法和工具進行軟件系統的分析、設計、構造、測試和維護以及項目管理的能力。
(3)創新能力。在軟件研發和項目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4)專業素質。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具備良好的工程素養,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
(5)職業素質。具有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具有誠信意識和團隊精神;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進取心和心理素質。
2 系統化實踐教學模式
目前軟件工程專業的實踐環節主要側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和編程能力的培養,各實踐環節間缺乏溝通與銜接,對學生完整軟件項目的分析能力、設計規劃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訓練不足。系統化實踐教學模式就是要打破實踐環節相互脫節的局部,對實踐環節進行統一規劃布局,按照軟件人才培養規律對學生進行系統訓練,促進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系統化實踐教學模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統一規劃,重點突出
以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中心,將實踐教學體系劃分為4個部分,結合實踐教學目標進行針對性培養,如圖1所示。
1)課內實驗:配合理論知識學習同步進行,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要形式,重點完成軟件工程學科各知識單元及相關工具的應用能力訓練。
2)項目訓練。按照軟件工程知識的學習進展分階段集中進行,以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為主要形式,重點訓練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3)課外實踐。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參加各類軟件開發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學科競賽、科技協會、老師的科研項目等,旨在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及探索精神。
4)企業實習。讓學生在軟件企業參加真實項目開發,親身體驗企業的開發流程、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增強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團隊協作精神和職業素養,實現從學校學習到企業工作的跨越。
2.2 理論與實踐有機統一,協調發展
以一個精心選擇的軟件項目為主線,將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工程能力訓練融合在該項目研發中。在理論教學環節,針對每門專業課程所傳授知識的不同,選擇該項目的對應部分作為案例進行重點剖析,將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實踐教學環節,針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進度確定相應的開發目標,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完成項目的開發,并隨著更多知識的掌握不斷對該項目進行升級完善,直到最后提交一個具備實用價值的完整軟件系統。
2.3 遵循認知規律,循序漸進提升能力與素質
軟件工程學科包含軟件開發技術和軟件工程管理技術兩方面。在工程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上,需要遵循軟件開發技能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進行,首先解決好軟件構造問題,在給定設計方案下高質量地用程序設計語言把軟件編出來;其次解決軟件設計問題,在給定了需求后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系統設計方案;接著解決需求分析問題,從給定的問題領域中準確獲取分析出系統的需求;然后解決軟件的驗證問題,確保能夠給客戶提交一個高質量的軟件;最后解決軟件項目管理問題,初步具備組織領導一個團隊進行項目開發的能力。工程實踐能力與素質的提升路線,結合選擇的統一項目分階段進行系統訓練,如圖2所示。
2.4 發揮團隊優勢,提升總體教學質量
團隊開發模式是軟件公司進行軟件開發的主要組織形式。為讓學生盡早適應項目團隊開發模式,熟悉軟件開發流程、軟件開發管理以及相關的技術、方法、工具和規范,所有集中實踐環節和專業課程的課內實驗均采用項目小組的形式,在軟件工程的思想指導下進行項目開發,發揮“團隊作戰”的優勢,成員間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互相帶動,為高質量完成實驗任務而努力,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協作精神,提升總體教學質量與效果。
3 教學模式實踐
以西安郵電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為例,介紹系統化實踐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案。
3.1 實踐教學計劃
本專業將培養目標定位為面向互聯網及信息服務領域的高素質應用型軟件人才,分為Web應用開發、移動應用開發、軟件測試和Linux系統軟件開發及運維四個培養方向,制定的實踐教學計劃詳見表1。
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僅對項目訓練部分進行重點說明。在軟件工程思想指導下,項目訓練圍繞統一的軟件項目,根據知識的掌握進度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3個階段進行:
1)初級項目訓練,完成基礎編程能力的訓練。指導教師講解面向過程設計方法并給出軟件項目的設計文檔,由學生使用C語言完成項目的編碼和測試。
2)中級項目訓練,完成高級編程及軟件設計能力訓練。指導教師給出項目需求,由學生使用面向對象技術、數據庫和Java語言完成項目設計、編碼和測試。
3)高級項目訓練,完成需求分析、軟件測試及項目管理能力訓練。學生項目組嚴格按照軟件工程的開發流程、規范和管理方法,獨立完成整個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和測試,最終提交一個具備實用價值的軟件。
3.2 實驗任務設計
在系統化實踐教學模式中,貫穿始終的統一軟件項目是實踐能力培養的核心和關鍵。在項目的選擇上,需要滿足以下3個條件:①接近學生熟悉領域,業務規則相對簡單;②體現學校專業特色,滿足核心專業課程案例教學、課內實驗以及集中實踐的需要;③規模和難度適中,4~6人的項目團隊能夠完成項目的開發。
結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方向,選擇的項目為“劇院業務管理系統”,具備映廳、影片、演出、訂票、售票管理和票房統計等功能,并支持Web網頁售票和移動終端售票兩種形式。按照循序漸進式訓練的策略,確定了表2列出的不同層次的開發目標,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的具體課內實驗與項目訓練任務詳見表3。在項目設計上,使用分層設計模式,將軟件分為UI層、業務邏輯層和持久化層,以便于在不同課程中使用不同技術對相應層進行更新和替換,實現課程間的融合和設計與代碼的復用。
3.3 實踐環節安排
為提升實踐教學效果,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近似于軟件公司的實踐環境,配備各種常用的軟件開發環境、數據庫和CASE工具,并按照軟件公司的項目管理流程和開發規范組織實踐過程。
專業基礎課程(如面向過程程序設計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課內實驗采用個人獨立實驗的形式。我們開發了程序自動評測系統,要求學生按實驗任務要求提交編寫的程序,系統自動判定程序是否合格,以實際運行為標尺檢驗學生的基礎編程能力是否達到要求,從而引導學生加強編程能力的訓練。
在專業課程的課內實驗及集中實踐環節,成立4~6人的開發團隊,指導教師擔任項目總監的角色,控制項目的進度和質量;團隊成員根據自身特長擔任項目經理、配置管理員、軟件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等角色,以熟悉和掌握軟件開發流程、規范和各崗位角色的作用和任務,在鍛煉了軟件開發技能的同時增強了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3.4 成績考核
在專業課程考核時,進一步加強實踐能力的考核力度,重點考查學生是否具備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專業基礎課程完全用上機考試替代卷面考試,成績評定方案為平時成績10%、實驗成績50%、期末機試成績40%。專業課程成績評定方案為平時成績10%、實驗成績50%、期末卷面成績40%,其中實驗成績評分方法同集中實踐,期末試卷中綜合設計題目應占到總分的50%以上。以考核手段為導向,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工程實踐,努力提升軟件開發能力。
對于以項目小組方式開展的課內實驗和集中實踐,考核時對實驗過程、成果質量、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做全面考核?己瞬呗圆捎昧宋墨I[6]類似的方式,個人最終成績由團隊考核分數與個人考核分數帶權相加后得到,具體考核指標詳見表4。團隊考核采用組間評分方式,由指導教師與所有項目組組長成立的成績評定小組進行評分,打分時被考核小組不參與評分,每個團隊最后分數=指導教師打分*50%+其他小組打分的平均值*50%。個人考核則在項目組內部完成,每個人的最終成績由項目組其他成員打分并求平均值后得到。
3.5 培養效果
本專業實施系統化實踐教學模式之后,在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效果顯著,具體體現在以下3方面:
(1)降低了專業入門難度,能夠讓學生盡早體驗到軟件開發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使更多學生喜歡上軟件工程專業,愿意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學習和探索軟件工程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主動參與各種工程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工程實踐能力。
(2)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本專業學生在“挑戰杯”“藍橋杯”“葡萄城”“Intel杯”“電腦鼠走迷宮”等大賽中取得了良好成績,獲得各類獎項200余項;組織的“Linux興趣小組”是國內知名的開源社區之一,成功主辦了多屆“國際軟件自由日”活動,并有多名同學向Linux內核提交過補。怀袚^校內多個業務系統的開發,經用戶實際應用反饋良好;申請到20余項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并且已經有部分學生在校期間開始創業,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3)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業數量和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在20xx屆的120名畢業生中,有約30%的學生進入了華為、中興、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神州數碼等國內知名IT企業。根據麥可思公司對我校20xx屆畢業生工作半年后的調查報告顯示,本專業畢業生平均年薪在全校所有專業中排名第一,且學生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受到企業的普遍贊譽。
4 結語
系統化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以統一規劃的項目為依托,實現了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協調發展,同時遵循軟件人才培養規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軟件開發的系統訓練,使其知識能力結構和綜合素質能夠適應當前軟件行業發展的需要,最終實現高質量就業。當然,系統化實踐教學模式還需要在教學和實踐中繼續完善,引入更多優質教學實踐項目和教學資源,不斷探索和改進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并開發實踐教學管理平臺以提高教學管理的自動化程度和水平,為我國信息化產業發展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軟件人才。
【軟件開發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軟件開發實踐培訓報告03-26
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9
酒店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27
新員工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8
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培訓計劃04-19
校本培訓個人計劃-培訓計劃04-19
手機app軟件開發創業計劃書范文05-09
培訓計劃03-02
培訓的計劃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