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計劃(經典)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復習計劃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復習計劃 篇1
第一、要制訂好學習計劃。要正確利用好每天、每時、每刻的學習時間。平時,同學們要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每天早上起來就對一天的學習作個大致的安排。上學后根據老師的'安排再補充、修改并定下來。什么時候預習,什么時候復習和做作業,什么時候閱讀課外書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數,并且一件一件按時完成。一般來說,早晨空氣清新,環境安靜,精神飽滿,這時最好朗讀或者背誦課文;上午要集中精力聽好老師講課;下午較為疲勞。應以復習舊課或做些動手的練習為主;晚上外界干擾少,注意力容易集中,這時應抓緊時間做作業或寫作文。這樣堅持下去,同學們就會養成科學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第二,要安排好自習課時間。自習課如何安排?不少學都是把完成作業作為自習的唯一任務,幾乎把所有的自習時間都用到做作業上了。這樣安排是不妥當的。因為在還沒有真正弄懂所學知識時就急于做作業,這樣不但速度慢,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出差錯。所以,在動手做作業之前,同學們應安排一定時間來復習所學過的知識。俗語說:"",對知識理解透徹了,思路開闊了,作業做起來就會又快又好,此外,做完作業后,還要安排一定時間預習,了解將要學習的新課的內容,明確重點和難點,這樣就能地聽好課,提高學習效率。
安排自習課時,還要注意文科、理科的交叉,動口與動手的搭配,而不要一口氣學習同一類的科目或者長時間背書和長時間做練習,這樣容易使人疲勞,會降低時間的利用率。
第三,學會牢牢抓住今天。為了充分地利用時間,同學們還要學會"牢牢抓住今天"這一訣竅。許多同學有愛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辦的習慣,這是很不好的。須知,要想贏得時間,就必須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讓時間空白度過。明天還沒到來,昨日已過去,只有今天才有主動權。如果放棄了今天,就等于失去了明天,也就會一事無成。因此,希望同學們從今天做起,安排好和珍惜好每分每秒的時光
復習計劃 篇2
通過本學期的科學課程學習,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素養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學生的科學精神得到了培養,能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答一些淺顯的實際問題。為了更好地迎接期末考試,做好學生的復習工作,現制訂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教材為載體,全面系統地復習本冊教材的科學課程知識,鞏固觀察、操作試驗的成果,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分學習小組注重優差搭配,注重輔差,適時進行評價,努力提高復習效率。
二、目標要求:
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運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運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具體分為“工具與機械”、“形狀與結構”、“能量”、“校園生物多樣性”四大領域。通過自擬的試卷體現,便于學生整體有序把握科學知識。
三、方法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復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
2、認真上好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精讀精練,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3、對平時缺課未做實驗的學生要調查摸底, 及時查漏補缺, 做到實驗率100%。
4、加強復習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四、復習時間安排:
12.14-12.19 做復習試卷
12.20 講評試卷
12.21 小組交流、自主復習
相信,通過全面系統的復習,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內容一定會牢記在心,并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
復習計劃 篇3
我們計劃從《生物學》七年級上冊開始復習,接著是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上下冊,這樣對初中學生來,由于七年級內容相對較疏遠,知識點容易遺忘,特別對于這部分知識掌握不好的學生來說,這樣的學習順序能夠讓他們更易于復習和掌握相應的知識點,使復習的效率更高。
一、 復習階段
第一階段:基礎知識的復習
以章節為單位,旨在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編織嚴密的知識網絡。自己在上課前根據進度先做好學案,學案大致包括四塊內容:復習目標、知識梳理、典例解析、達標檢測。知識梳理的內容根據每一章的內容和考點把知識分為幾個學習任務,典例解析可以從歷年的中考題中來選或者再挑選一些與社會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題目讓學生分析討論來總結出解題的一般規律以及解題方法。達標檢測的題目可以選一些比較典型的題目。具體時間安排:讓學生了解復習目標一般為1到2分鐘,知識梳理為20分鐘左右,典例解析為5-6分鐘,達標檢測15分鐘左右。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
生物學業水平測試是初中生物的綜合測試,是對初中生物學知識的一次大檢測,因此,理清初中生物學的知識脈絡,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過程。所以在第二輪復習時,我把知識分為五個專題:專題一細胞 生物 生物圈;專題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專題三生物圈中的人;專題四物種的延續;專題五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和生物多樣性。這一輪的`復習主要以“報紙”為主要復習資料,另外再給學生收集一些適合本年度生物學知識的熱門問題(如健康、環保、食品、能源等),聯系生活實際,精選和精編習題,著重訓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階段:綜合模擬訓練
這一階段沒有很多的時間,重在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開展自我復習,進一步夯實重難點、考點,并樹立堅定的自信心,以飽滿的意志力與100%的自信進入考場。我打算參考近幾年中考試題和中考模擬試題以及再精心收集和編排一些比較能反映社會熱點的題目編制出三套高質量的模擬試題,通過模擬訓練查缺補漏。
二、 復習措施
1、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與班主任、其他任課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
2、復習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章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
3、認真學習先進教育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方法來提高生物教學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鋒。
4、以教材為本,努力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精選、精編復習題。
5、講:串講知識要點,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拔升能力
6、練:精選精練,要求對每個知識點都力求重現一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7、評:針對性的評講,“打蛇要在七寸,用鋼要在刀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得分點,同時由個到類,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8、結:沒有總結,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僅僅只是知識的再現,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題就會不知所措,因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很重要。
9、復習中注重基礎性、系統性和趣味性。從學生掌握的角度出發,將教材的知識體系加以歸類、梳理,形成網絡,將知識融會貫通,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三、復習安排
20xx-20xx學年初三生物復習進度(略)
復習計劃 篇4
1. 看機經
機經是雅思寫作Task 2歷次考試的題目。
1)對考前3個月大約10道題目進行內容構思。
2)對考前12個月大約40道題目透徹理解,很多同學分數偏低的關鍵是題目理解出了問題。此外對內容不熟悉的'題目進行內容構思。
2 .讀范文(B代表《雅思寫作勝經》,I5代表《劍橋雅思5》)
Education B - 117, I5 - 53
Travel B - 138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 - 148
Social progress B - 105
Government function B - 119
Literature & Art B - 106
Media B - 113
Food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B - 149
3. 理解范文要點
1)閱讀介紹段、主體段和結論段每段的內容要點。
介紹段:一般陳述or 具體展開 + 改寫觀點 + 主題句
主體段:過渡詞 + 主題句 + 支持句
結論段:過渡詞 + 重述主題 + 總結句分論點 or 獨特理由 + 展望未來 or 引申
2)積累主題詞匯,比如教育,旅游,環保等。
3)積累閃光句型
4.寫文章
1)寫讀過范文的文章(10篇/月),規定時間,手寫。
2)寫過的作文請英文高手的批改,記住詞匯,句式和段落的表達。
5. 查缺補漏
1) 內容:
積累各個主題范文中的論證套路。
2)用詞:
積累各個主題范文中的主題詞匯。
3)拼寫:
拼寫有問題的同學,請把570個學術詞匯抄寫兩遍
4)語法:
《英語語法新思維》,世界知識出版社,作者張滿勝。分走近語法、通悟語法、駕馭語法三個分冊,重點讀《走近語法》中的句子結構部分和《通悟語法》中動詞和各種從句部分。
寫作可以體現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能力和個性,結合適當情商,體現的是綜合社會競爭力,雅思是一次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復習計劃 篇5
一、復習內容
1、教材:
①第十二冊課本:生字、詞語(含自讀課文)、關鍵性的解詞(含個別字的解釋)、課文背誦默寫、詩歌詩意的背誦默寫、所有課文的作者、重點課文的知識點背誦(含練習冊和AB卷上的知識點)、積累運用、課外自讀課文的學習。
②第十一冊課本:重點課文的生字、詞語(重點是四字成語)的掌握、詩歌詩意的背誦默寫、重點課文的背誦、重點課文的作者(特別是外國作者)、重點課文知識點的回顧講解、積累運用。
③時間允許的話,可適當延伸到第十冊、第九冊的背誦和默寫,尤其是詩歌。
2、資料:
①十二冊基本功期末試卷和AB卷第六單元、期末卷
②《河北教育》
③《教育研究與實踐》
④網上下載的五套試卷和教案中摘錄的打印試卷
⑤綜合復習升學試卷
3、作文
①書信:重點是給材料寫信、格式、信封的.填寫
②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
③半命題作文:《我發現了……》《第一次……》《難忘的……》
④根據調查報告作文:《我和周圍的環境》
⑤給材料作文:根據所給的一段或一句話續寫、根據所給的二至三個材料任意選題自命題作文
二、復習時間
從5月29日起到6月24日止,共約計四周27天時間,加上中間還可過一個星期天,四周內有星期六日八個晚上,語文科目有效復習節數為:
在校:每星期含早晚自習共20節,四周為80節。
在家:一個星期日和八個晚上。
三、復習進度表
六年級語文總復習進度表
時間 星期 具 體 節 數 復 習 內 容
5.29 二 上午三四、下午第一節 書信格式講解、信封的填寫、寫信;
第十二冊課外自讀課文1-3課朗讀、生字、作者、詩句。
5.30 三 下午一二三節 課外自讀課文4-5的學習;第六單元AB卷
5.31 四 早、上午二三節、 基本功期末試卷;期末AB卷。
6.1 五 早、上午二三、下午一四、
晚上三節 《河北教育》基礎知識復習、試題
6.2 六 早、上午第一、下午一二 《河北教育》試題
6.3 日 星期天家庭作業 以周周清的形式復習十二冊第四單元(含生字、詞語、知識點、課文背誦默寫),以下凡單元復習都是此內容。
6.4 一 上午第四節、下午第三節 《河北教育》試題
6.5 二 上午三四、下午第一節 復習十二冊第五單元
6.7 三 下午一二三節 《教育實踐與研究》試題一;做試題二
6.8 四 早、上午二三節、 講《教育實踐與研究》試題二;試題三
6.9 五 早、上午二三、下午一四、
晚上三節 復習十二冊第六單元;十二冊教案上摘錄的打印試題
6.10 六 早、上午第一、下午一二
晚上家庭作業 背誦四五六單元中的課文、詩歌并默寫;第一輪測試(用網上下載整合試卷1進行,四五六單元綜合測試)
6.11 日 (上星期六課)上午第一、下午一二、晚上家庭作業 十二冊第一單元復習;做網上下載整合試卷2
6.12 一 上午第四節、下午第三節 第二單元復習
6.13 二 上午三四、下午第一節 第三單元復習;做網上下載整合試卷3
6.14 三 下午一二三節 講網上下載試卷3;做講新購綜合畢業升學試卷一
6.15 四 早、上午二三節、 背誦1-3單元有關知識;作文《我和周圍的環境》
6.16 五 早、上午二三、下午一四、晚上三節 背誦3-6單元有關知識;做講新購綜合畢業升學試卷二、三、四
6.17 六 早、上午第一、下午一二、
晚上家庭作業 做講綜合畢業升學試卷五、六;作文講解《我發現了……》《第一次……》《難忘的……》《二十年后的……》
6.18 日 星期天家庭作業 全冊生字組成詞語,每詞兩遍寫在書法紙上。
6.19 一 上午第四節、下午第三節 以周周清的形式寫第十一冊1-4單元生字、詞語
6.20 二 上午三四、下午第一節 以周周清的形式寫第十一冊5-8單元生字、詞語
6.21 三 下午一二三節 背誦第十一冊1-4單元重點課文、詩歌詩意及默寫
6.22 四 早、上午二三節、 背誦第十一冊5-8單元重點課文、詩歌詩意及默寫;綜合畢業試卷七
6.23 五 早、上午二三、下午一四、
晚上三節 背誦第十冊詩歌并默寫,畢業升學試卷八、九、十
6.24 六 早、上午第一、下午一二
晚上家庭作業 重溫課本知識,以十一、十二冊課本為主,特別是積累運用和默寫
6.25 日 早、上午第一、下午一二
晚上家庭作業 綜合瀏覽基本功、AB卷、畢業升學卷,尤其是基本功中的單元和綜合試卷,AB卷中的期中、期末卷以及畢業升學試卷的瀏覽。
復習計劃 篇6
高考歷史復習計劃安排
一、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
時間是學好歷史的必要保證。要提高歷史學科的復習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以每天不少于50分鐘為佳,太多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復習,太少又沒效果;時間宜安排在就寢前的一小時(這段時間是一天中大腦的四次記憶高潮之一);而且應在50分鐘的時間內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三本教材的復習時間進行合理再分配。記憶是歷史學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復習周期越短、記憶效果越佳。有些同學每天雖有固定的時間復習歷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國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現代史,或者連續一段時間或復習中國古代史、或復習中國近現代史、或復習世界近現代史,周期相對較長,結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復習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無序或周期很長的復習效率很低,談不上對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來說,在每天固定的復習時間里,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都要有明確的量的規定,具體辦法如下:
1.確定在一定的時間段里對教材的.復習遍次,再根據每冊教材內容的多少確定每天對三本教材的復習量(即每天復習多少頁)。
2.針對中國古代史內容相對較少,而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的內容較多且理論性較強;在固定的50分鐘時間里,安排中國古代史的復習時間可用10分鐘,另兩本教材各用20分鐘,再根據每天所規定每本教材的復習時間、所要復習的量來確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復習多少頁。
3.在《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上冊復習完后,再復習這兩本教材的下冊,每天所用時間、復習量、方法與上冊相同。但此時《中國古代史》已經復習了一遍,是否還要接著再復習?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中國古代史》的史實記憶相對較多,而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側重于理解,因此中國古代史的復習遍次應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時間只有10分鐘,要記住并理解其內容也應多看。
二、每一遍復習都要有側重點
教學中我們常聽到有些學生反映:我已經將教材看了好幾遍,但還是記不住;有些同學認為每天面對的都是熟悉的內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時間是記憶的保證,但記憶效果的高低與投入的時間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記憶而言,以理解為前提的記憶效果比單純的記憶要好;為此,要掌握知識應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復習不能簡單地循環往復,要有側重點、針對性;這樣可使復習以及對知識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最終達到理解并記住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遍復習以教材內容為主,包括教材標題、大小子目及具體的內容,做到事無大小、輕重,均一一過目,理清各標題之間的關系。目錄是知識的框架,只有把握了歷史框架,才能將零碎、非有序的具體知識點歸屬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規定的內容后,臨睡前應將白天復習過的內容在大腦里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不要求將所有的內容都回憶出來(其實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將當天復習過的大小標題及彼此間的關系回憶出來,這樣既能鞏固主干知識,又不至于因精力過于集中而使大腦興奮影響睡眠。
【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精選)復習計劃10-02
復習計劃[經典]09-11
復習計劃(精選)09-12
復習計劃[精選]09-19
復習計劃(精選)09-02
復習計劃【經典】09-02
【精選】復習計劃07-29
復習計劃【精選】07-31
【經典】復習計劃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