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動的隨筆
其實感動就是這么簡單,源于微笑,蔓延于整個生命。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關于感動的隨筆,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關于感動的隨筆篇一
感動,無須言語的華美詞句來修飾,無須眼淚的晶瑩來映襯,需要的是顆真誠的心來感應。體會了感動,便領悟了深刻的哲理,品味了生活的真諦。即使并非眼淚嘩嘩直下的那種感動,心也一樣受到了莫大的震動,理解了更多。
人,總是在群體中生活著。世界是充滿競爭與掙扎的世界,也是彌漫了人間愛意的世界。善良是大自然賦予的財富,世上每個人都活在別人的善意中。若常常靜靜思考與回味,心中便多了一股汩汩涌動的溫泉——感動,多了一份暖暖的愛意,自然而然,便擁有了一筆更大的財富。
歲月總揮不去憂郁與沉悶。這時,何不攜帶沉默置身于大自然?或許平凡景象中,初綻的花兒是你的向導,高空翱翔的鳥兒是你的方向盤。當心胸舒暢時,一絲略帶驚奇的感動中,就有一個深刻的哲理,一種純真的生活意義。
尋求感動——思考母親的嘮叨,傾聽朋友的心音,細細體味這份真誠的關懷和信任,忘情沉浸于那種被愛、被人理解的幸福之中。從中,能找到人間的情感和生活的真理。
有了感動,也體會感動,便有了寬以待人,有了友誼和關懷,有了歡笑和開心,也就擁有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關于感動的隨筆篇二
總是有人抱怨,世上可感動的事越來越少,但是,只要我們停下來想想,其實,感動無處不在,但,感動很平凡,或許,正因為平凡,才讓人視而不見。
感動常在,在和風細雨的清晨,一絲清風,一陣細雨,一片落葉,幾縷溫馨。走進這樣的情境中,心,怎不會被大自然而感動? 感動常在,走在路上,看見一位衣衫破爛的老爺爺騎著三輪車,車上坐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伴。還有一堆的廢品,老爺爺很吃力,很吃力的騎著,心,怎不會被這相互扶持的精神所感動?
感動常在,2011年,教書育人楷模之一——周小燕,他是一位90高齡的老人,在上海音樂學院當老師,現在還每天在家給學生上課,上午4節下午3節的'超負荷工作量,她說:“我就干終身”一位90歲的老人,可以為了學生,不顧自己,在1938年她赴法國學音樂。1947年,在她最輝煌的時候她回國了。半個世界后,一位美國記者問:“你一生吃了不少苦,從法國回來后悔嗎?”她說:“不后悔,這里是我的祖國,我為他出力了,如果我沒為他出力,我才會后悔。”心。怎不會被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呢?
感動常在,在公交車上,看見了一位頭發花白了的老奶奶走來,年輕的小伙子把座位讓給了老奶奶,可老奶奶不坐,讓給了一位八九歲的小孩,一位連走路都需要拐杖的老人,有位子不做,卻讓給了別人,心,怎不會被這陌生人的互讓所感動呢?
感動常在,人與動物之間,也有許多的感人故事,在泰國的一個小島上,有一頭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許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的地方,一位游客說,發生海嘯當天,大浪直襲小島,一頭海灘供游客拍照,大象在千鈞一發的時候,把孩子們背到了安全的地方。心,怎不會被大象的行為所感動?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身邊總在上演大大小小讓我們感動的事,其實,讓我們感動的不只是人,還有大學自然的美境,動物。
感動,無處不在,感動,無時不在,感動,常在。
關于感動的隨筆篇三
哪里有驚喜,哪里就會有感動;哪里會有人陪伴你,哪里就會存在伴你左右的感動。感動,源于你的觀察,也源于你的心態。
感動,是那個溫暖的微笑。
體育課后,你嗓子干得快要冒煙,卻發現自己忘帶水瓶,身上又身無分文。后面的女生忽然提來一瓶水:喏,喝吧!你愣愣地接過水打開,一口飲盡,一種奇妙的情感在空氣中微微散開……
感動,是那股沙漠中的清泉。
你上課時忽然肚子疼,連一步都走不動,老師立馬停止課程,親自背你到校務室,確定無大礙后,老師才松了一口氣。而你,眼淚立馬涌了出來——老師,還是關心你的啊!
感動,是別人為你留下的汗水呀!
晚上十點多鐘了,你躺在床鋪上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當你閉上眼時,母親躡手躡腳地從房間走進來,把踢到床下的被子蓋在你的身上。你安然地睡著了。
感動,是父母對你的愛。
感動,源自于那微不足道,但卻意義非常的一瞬間。它是葡萄酒散發出的醉人濃香,它是紫水晶閃耀的奪目光芒,它是郁金香所擁有的雍容華貴……
感動,是世上最溫暖的情感。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感動,而是人們要有發現感動的心。不是我們去感動生活,就讓生活感動自己。
【關于感動的隨筆】相關文章:
2.感動的隨筆
3.生命的感動隨筆
4.感動雜文隨筆
5.感動牽掛隨筆
6.教師節的感動隨筆
7.感動瞬間散文隨筆
8.愛讓我感動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