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步成詩成語故事
七步成詩成語故事1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有名的家庭,父親曹操不僅是軍事家和詩人,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也很有造詣。父子三人并稱“三曹”,其中以曹植的文學成就為最高。
曹丕是一位文學批評家,他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劃時代的著作。曹植則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才華很出眾,特別在文學方面,是那個時代最杰出的詩人。
哥哥曹丕繼位以后,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機懲罰曹植,除非曹植可以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韻律的詩。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為難自己,但曹丕現在是皇帝,他只能唯命是從。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親兄長,曹植感到異常悲憤。一時,他吟下四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聽了這首詩,感到很慚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
曹植的最大成就在詩歌創作。三國時候,戰爭連綿不斷,社會凋敝,身為貴公子的曹植卻用詩歌表達了對無家可歸的百姓的深切關切和同情,而亂世慘景也激發了他的報國熱情,在一首詩中他寫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千古名句。
盡管曹植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但他始終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而這樣就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因此曹植的生活充滿曲折。他在作品中表達這種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卻又不能寫得太直白,因此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曹植在自己的詩文作品中描寫了大量美麗的女性形象,象《美女篇》、《南國有佳人》等詩歌,其中的女性不僅漂亮,有才華,而且品行高潔,富有理想。作者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懷。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洛神賦》。洛水是魏國首都洛陽附近的一條河,曹植以洛水之神宓妃為題材,刻畫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以及因神人殊途不能交流的惆悵。盡管是虛擬的主人公,但作者以高超的手法,細膩生動地描寫了洛神的美麗姿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篇文章上千年來一直為人稱頌。
天才詩人曹植僅活了41歲,但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很大。現在,“七步成詩”作為一個成語,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學才能很高。
七步成詩成語故事2
【注音】qī bù chéng shī
【出處】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釋義】稱人才思敏捷。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才思敏捷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七步之才、七步成章
【同韻詞】人人得而誅之、舐犢之私、遺風馀思、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品而第之、力竭聲嘶、若有所思、未卜先知、一柱難支、驢唇馬觜、......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曹操的小兒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筆雋美,深受曹操的'喜歡。他的哥哥曹丕廢掉漢獻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曹植作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示例】冷絳雪道:‘子建七步成詩,千秋佳話,哪有改期姑待之理。’ 明·羅貫中《平山冷燕》第六回
【七步成詩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有關七步成詩的成語故事11-23
七步成詩的故事10-13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2-03
經典成語故事12-09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兒童成語故事04-02
漢朝成語故事12-04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02-23
簡短的成語故事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