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穿井得人成語故事及解釋
【拼音】chuān jǐng dé rén
【典故】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 漢·王充《論衡·書虛》
【釋義】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個勞力,卻傳說成打井時挖得一個人。比喻話傳來傳去而失真。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謠言
【結構】緊縮式
【近義詞】丁公鑿井
【押韻詞】行化如神、軼事遺聞、釜中生塵、刮垢磨痕、嘯聚山林、保境安民、齰舌緘唇、昆侖失火,玉石俱焚、青鳥殷勤、賣劍買琴。
【成語故事】傳說春秋時宋國有一個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每天要到外面很遠的地方取水。后來他請人和自己一起打水井,他覺得自己上陣省了一個勞動力,于是逢人便說:“吾穿井得一人”。外面就把這句話傳成了丁家打井挖到了一個人。
“尚方寶劍”反映出的是一種人治觀念?v觀歷史,在漢唐盛世,政治清明時期,“尚方寶劍”只是人民思想中的象征物,在明朝中后期,他才成為現實中的一種制度。真實的包青天生活在宋朝,是不可能有“尚方寶劍”的。
在一些電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對尚方寶劍的描寫,比如《包青天》中的包公就有一把尚方寶劍。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尚方寶劍存在嗎?這個問題要從我國的秦漢時期說起。
“尚方”是專門為皇室制造刀劍兵器和珍服器玩的機構,秦已有之,漢負盛名。由于“尚方”所制的寶劍,鋒銳無比,利可斬馬,所以又被稱為“斬馬劍”。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禮法,由于尚方制劍只能由皇室使用,所以這種寶劍從產生之初就被賦予了皇權和特權。
【穿井得人成語故事及解釋】相關文章:
穿井得人成語故事11-27
成語故事及解釋12-09
功成不居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1-26
以貌取人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07
勵志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4-04
猴年的成語故事以及解釋12-07
舉仇舉子成語故事及解釋12-07
眾怒難犯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4-03
盲人摸象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