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囊漏貯中的成語故事及意思
鄒穆公下了命令,飼養鵝的人,一定要用粃作飼料,不可用粟。糧倉里供給公家喂鵝的粃,于是斷缺了,便向民間去換取,二石粟才換來一石粃。
管理糧倉的官吏向穆公請示:“用粟喂鵝,不用花錢(糧倉里能供應),F在向農民去收購粃,要二石粟才換一石粃。再拿粃飼鵝,耗費太大了。請求仍以粟喂食。”穆公說:“這,你就不明白了。百姓把牛喂飽而耕地,而自己卻在烈日下光著脊背鋤地,耐苦勤勞,不敢有點怠惰,難道是為了鳥獸勞累的嗎?粟米,這是上等的食糧,怎么可以拿它來喂鵝。這是你只會打小算盤而不懂得大盤算了。周人有句俗話說:‘盛糧食的袋子漏了,也都是漏在倉里。’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做一國之主,應是百姓生活的依靠。拿倉里的粟去換百姓的粃,難道就不是我們自己的粟了?只不過鵝吃的是鄒國的粃,沒有糟蹋鄒國的粟子。粟子貯存在糧倉里跟收藏在百姓家中,對我來說有什么可以選擇的?”
鄒國的百姓聽了,都懂得了各家的藏糧和政府的儲存完全是一回事呀。
囊漏貯中的意思:指糧食從小器漏入大器,其實并未漏掉。常比喻實際利益并未外流。
【囊漏貯中的成語故事及意思】相關文章:
防微杜漸的成語故事及意思12-01
搖錢樹的成語故事及意思03-10
連襟的成語故事及意思03-10
宵魚垂化的成語故事及意思12-09
諱疾忌醫的成語故事及意思03-09
不欺暗室的成語故事及意思11-23
披肝瀝膽的故事及意思成語故事03-10
掛冠而歸的成語故事及意思12-09
沉默是金的成語故事及意思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