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短篇哲理故事及感悟
講故事幾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門藝術,既是一種和人類生存發展攸關的文化娛樂活動,又是一種鮮活的即興創作教育。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短篇哲理故事及感悟的相關范文,以供參閱。
短篇哲理故事及感悟篇(1)
山里的農場住著祖孫倆。
每天早晨,爺爺都會早早起來,在餐桌旁誦讀一本圣典。孫子也照樣學樣地在一旁模仿。
一天孫子禁不住問道:“爺爺,我試著像您一樣誦讀這本圣典,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全部讀懂,而且讀懂的那部分,合上書就忘個精光。您說讀這個有用嗎?”
爺爺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轉身把煤炭從盛煤的籃子里放入火爐,他告訴孫子:“你把這籃子拿到河邊,給我帶一籃水回來。”
男孩照著爺爺的吩咐做了,可是在他到家之前,水就從籃子里漏光了。爺爺見狀笑著說:“你下次應該走快點。”說著,又讓孫子回到河邊,進行第二次的嘗試。
這次男孩跑得很快,但是在他回家之前籃子還是再一次地漏空了。他上氣不接下氣地告訴爺爺竹籃是打不了水的,他想要個桶打水。
老人說:“我要的不是一桶水,是一籃水。你還是沒盡力啊。”這次他來到門外,監督男孩再一次嘗試。
雖然知道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男孩還是想讓爺爺看見他已經盡了全力。男孩把籃子深深地浸入河中,提起后拼命往家跑。但是跑到爺爺面前時,籃子依然沒水存下來。他喘著粗氣對老人說:“爺爺您看,一點用也沒有啊!”
“你覺得沒用嗎?”老人說,“看看這籃子。”
男孩這才疑惑地看著籃子,突然意識到籃子跟他剛拿到手里的時候不一樣了——這不是那個盛過煤炭的臟籃子了,它已經變得從里到外都干干凈凈。
爺爺這才對男孩說:“孩子,你也許讀不懂或者記不住圣典里講的東西,但是在你誦讀它的時候,從內心到外表都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世上沒有無用功,竹籃打水也不空啊。”
感悟:你也許讀不懂或者記不住圣典里講的東西,但是在你誦讀它的時候,從內心到外表都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世上沒有無用功,正如竹籃打水也不空。
短篇哲理故事及感悟篇(2)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奇異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尖毛草。尖毛草號稱“草地之王”,是非洲大地上長得最高、最茂盛的毛草之一。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尖毛草最初的生長過程卻極其緩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王者的氣象。
當春天來臨時,其它植物開始瘋狂生長,而尖毛草仿佛壓根兒就沒感受到春風召喚似的,始終保持在一寸左右,就像被拋棄的可憐蟲,顯得寂寥而寒磣。眼看春天就要結束了,尖毛草還是那么不緊不慢地吸收陽光雨露,像一個光吃飯不長個兒的小孩,幾乎看不見有什么增長,比草原上的許多野草都低矮。正當人們對尖毛草感到無比失望時,情況一下子發生了逆轉。半年后,一場大雨來襲,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拔地而起,每天以一尺半的驚人速度向上猛長,不到一個星期,就長到了一米六七,有的甚至達到了兩米高。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尖毛草就像一堵堵綠色的高墻,成為非洲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剛開始,人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么低矮的毛尖草能夠一下子蛻變為“草地之王”?后來,植物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尖毛草之前不是沒有生長,因為它長的不是地面的莖,而是地下的根。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尖毛草的根不斷向周圍和地下擴張,最深的地方竟然達到了二十幾米,它的根系牢牢地鎖住了水分,鎖住了土壤中的營養成分。當蓄積的能量達到成長的需要時,尖毛草就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幾天時間內,長到人那么高。
無獨有偶,在四川地區也生長著一種有趣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毛竹。這種竹子非常高大,它的竿高達二十多米,直徑也達到了二十多厘米。然而,在最初的五年里,毛竹的生長十分緩慢,堪稱林中“侏儒”。但在第六年雨季來臨時,它卻以每天六尺的速度向上急竄,大約半個月時間,毛竹就能成為林中的身高冠軍,并且風吹不倒。更為奇特的是,當毛竹處于生長期時,周圍的植物都得為它讓行,直到它長大“成人”,其他植物才能吸收到養料。與尖毛草一樣,毛竹也是先發展根系,再發展莖桿,最后,它們都成為了同類中的佼佼者。
感悟:無論是植物還是人,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學會隱忍,學會埋頭苦干,在機遇降臨前,先將自己打造成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所謂功到自然成,當你的努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厚積薄發,一鳴驚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自己推向成功的頂峰。
短篇哲理故事及感悟篇(3)
小城里來了個小馬戲團,每場表演1個小時,成人10元,兒童5元。我替他們擔心:這么低廉的票價,這么長的演出時間,怕是只能賺飯吃。
進場之后,我發現自己是杞人憂天——小馬戲團只怕要賺大錢。票價上,兒童5元,微不足道。但每名兒童至少帶來一個大人陪同,所以,場子里的近300個位置座無虛席。場地設在一個廢棄的建筑工地上,場租費要不了幾個錢。離馬戲開演還有十來分鐘,場子里牽出一匹馬來:小孩騎馬服務,每人5元。
開演了,是獅子鉆火圈。全場關燈。團員捧出熒光棒開始售賣:大的20元,小的5元。一個節目完畢,小觀眾幾乎人手一個。表演的過程,始終兜售各種飲料、花生瓜子,價格自然是外面的兩倍。
一個小時的表演,需要多少種動物?四種:老虎2個節目,獅子2個,狗熊3個,猴子1個。加上完全由人表演的兩個雜技、一個魔術,共10個節目。動物演員們的一專多能讓馬戲團的“演員”成本縮減到最小。一專多能的不只是動物,還有團員。以一個青年女演員為例:她開始時售賣熒光棒和零食飲料,隨后在魔術中客串一角,最后在壓軸的空中飛人表演中唱主角。此外演魔術的當主持人、解說員,還賣東西……
還有一點,演員們的表演誠意很足。觀眾的口口相傳就是活廣告,這讓他們表演了5天,每天兩場,場場上座率達90%以上。粗粗計算下,一場拿到手的錢,不是太多,但也不少,幾千元上下,日人均收入600元。折算他們的表演水準和動物們的水平,應該是普通白菜賣出了有機白菜價。
感悟:充分利用每一個人的才能和勞力;減少一切能減少的開支;發揮短短一個小時里能從觀眾手里掏錢的多種手段;演員認真勤懇、敬業的精神(收錢騎馬屬一小時演出之外),這就是一個小馬戲團的生存哲學。
【短篇哲理故事及感悟】相關文章:
短篇經典哲理故事04-03
短篇哲理故事04-01
英文短篇哲理故事04-03
英語哲理故事短篇04-03
短篇英語哲理故事04-03
短篇哲理故事大全04-03
短篇勵志哲理故事11-26
勵志短篇故事哲理04-05
人生哲理短篇故事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