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母親的感動故事
她終其一生的為子女操勞,為子女擔憂,用一生平凡的腳步為我們走出成活的落,用一雙長滿老繭的手為我們縫制御寒的衣,母愛如此深沉和感動,我們該如何報答?接下來就讓陽光網小編為你帶來有關關于母親的感動故事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提供幫助。
關于母親的感動故事篇(一)
2012年,瑪雅人預測的滅頂之災被同名電影搞得人心惶惶,記得電影熱映時,很多人覺得生命開始進入倒計時,無望的未來讓人生失去奮斗的實際意義。事實上,人一出生,誰的生命不是在倒計時呢,所以重要的不是要活得久,而是在有限的時光讓自己最大化的減少遺憾。
如果預測2012年真的會發生災難,我們在這短短的余生里最該做些什么?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措手不及的問題。你會想到什么?房子?車?股票?戰略合作?老實說,我會先想到我的爸媽!在我的一生當中,他們是我最割舍不下的人,我為他們做過的事情還不及自己打算要為他們做的1/10!不斷地應酬、會議充斥著我的生活,總以為以后還有的是機會和時間能為他們做很多、更多。那天,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讓我頓悟:我要更加珍惜掌握在我手心里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故事是這樣的:一對登山運動員夫婦,為慶祝兒子1周歲生日,他們背著兒子登上 7000米的雪山。 起初天氣一如預報中的那樣晴朗,夫婦倆從容地登上5000米的高度。 然而,就在他們稍事休息準備向新的高度進發時,風云突起,一時間狂風大作,雪花狂舞,氣溫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以往的經驗讓他們對天氣狀況過度安心,為此他們一開始就沒有攜帶定位儀。由于風勢太大,能見度極低,上或下都意味著危險或死亡,索性他們在情急之中找到一個山洞暫時躲避。
氣溫下降使得懷中的孩子被凍得嘴唇發紫,最主要的是他需要吃奶。在如此低溫的環境之下,任何一寸裸露的肌膚都會導致體溫迅速降低,長時間會有生命危險。孩子的哭聲漸弱,丈夫制止了妻子幾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看著妻子被凍。然而,如不給孩子喂奶,孩子會很快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丈夫把妻兒攬在懷中默許了。
喂過一次奶的妻子體溫下降近兩度,她的體能受到了嚴重的損耗。漫天風雪讓救援人員很難找到他們的位置,死亡的氣息籠罩著這一家人。 時間分秒流逝,妻子給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在這個風雪狂舞的5000米高山上,妻子不斷重復著極為平常簡單而現在卻無比艱難的喂奶動作。1天后,救援人員趕到時,丈夫已凍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偉大的母親已被凍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著喂奶的姿勢屹立不倒。她用生命守護的孩子正在丈夫的懷里安然睡眠,臉色紅潤,神態安詳。無私的母愛能夠超越5000米的高山在風雪之中塑造生命,平凡的姿勢因傾注了生命之愛凸顯偉大,直抵永恒。
林清玄說:“不管時間是多么短暫,都要把一切的生命用來開放,如果盛放的時刻是美的,凋落時盡管無聲,也會留下美的痕跡。”母愛的綻放,則是故事中這位母親對孩子最后的眷戀。我尊重這位母親,尊重這世上所有無私奉獻愛的父母親們。
仿佛是故意安排,很多動人的故事都是發生在生離死別。如果那一天真的來了,我想我的遺憾會少些,畢竟我不是在生命快要走到盡頭之際才想到“反哺”。
我曾經說親情是最低成本的投資,其實,我不是想說如何與父母去精打細算,所謂的“投資”只是一種比方,為的是讓自己的人生圓滿。一直以來,父母對我的影響很大。無論是我在創業初期日夜奔波打拼階段,還是現在事業步入正軌應酬繁忙之中,他們都是一直在我身后默默支持,一如既往,這也是我這30幾年來每每想起就會心頭一緊的地方。有人說“親情好比是坐吃山空,友情好比是儲蓄,愛情好比炒股”。在所有情意中,我最看重的就是親情,最重視的就是孝道,就像那位仁兄說的“坐吃山空”,你不可能永遠消受這種福分,他們注定要在你人生列車的某一站下車,下車的時候他們不一定因你能過上好日子,卻一定因你而留戀這個世界。
重要時刻,我想任何一位母親都會像那位母親一樣選擇用自己的逝換得孩子的生,那為人子女的我們最多能做到什么程度?生活并非像“1+1=2”那樣簡單,不是將以往沒有的山珍海味和很多錢給予父母就能實現親情回報,想想看,且不論他們在你十幾年學習生涯中多少日夜的陪伴和照料,就現在,你能夠在外順利打拼,全都仰仗家人在背后的支持,親情讓你永遠不必孤軍奮戰!父母是“上帝的禮物”,因為他們讓我們從莽撞的青年變得穩重,也因為他們讓我們變得更有責任感,這不僅是為人兒女的責任,更是重如泰山的恩情!正因為懷揣這份恩情,可以讓我一直堅持——變得更好一點,再好一點。
那么,如果2012沒有災難,我們還能得以在這個地球上共享平安,如何做才會讓你在暮年之時了無遺憾,你想好了嗎?
關于母親的感動故事篇(二)
二十年的時光,我們一路義無返顧的走,穿過明媚的風和憂愁的雨,走過花開和落雪,需要展翅拼搏的時候,就提起行李簡短的與母親道一聲:“我走了。”便頭也不回,一個人帶走一個故事,卻不曉得母親的目光一直追隨你走過那拐角的盡頭。
我的母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一個僅有小學知識的女人,一個相貌平平,只知彎腰與土地為伴的農家人。就這樣一個女人用她那粗糙的雙手養育我長大,用那疲勞的身影伴隨我的成長。
每每記得六歲的那年冬天,我出奇的懶惰,每天早上我總是遲到,成為班級的尾巴。終于有一天,下起了大雪。本來就不愛上學的我,索性把書包一丟,不去了。無論母親好言相勸,還是厲聲責備。對于“堅定信念”的我起不到一絲一毫的作用。見我如此的不爭氣,母親真得來氣了。她順手從炕上拽過一個笤帚,就向我打來,不管是頭還是屁股,逮著哪兒就打哪兒。于是抽打聲、母親的叫罵聲、我的哭喊聲,響徹整個屋子,母親邊打邊把我向外推,把我一路打到了學校,我想當時我一定是恨母親的,但當我回頭看母親時,母親是一邊哭一邊打我的。我當時嚇壞了,只知道我若再不上學,打得會更重罵得會更慘,母親哭的會更厲害。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感逃學了,怕挨打挨罵,怕母親的心傷得更痛。母親從來不會對我們說:“我有多愛你!”但我知道母親把愛盛在香噴噴的米飯里,縫進厚厚的棉衣里,裝在我們遠行的行囊中。
漸漸長大的我,時不時地挑剔母親的落伍,甚至曾幾何時母親大聲吵架。因為母親的孤陋寡聞,因為山村的信息閉塞,更因為我的年少軟弱,筑就了我一生的傷痛,沒能實現我心中的理想。每每談及此事,我總會以幽怨的目光看著母親無奈的臉,心里還夾著絲絲的恨意,母親卻深深地自責。腮邊掛著悔恨的淚水。
隨著時間的推移,伴著滄海桑田的變遷,我漸漸原諒了母親,更確切地說我漸漸地懂得了回報愛。是呀!該怪誰呢?最該怪得是自己。母親的出發點是愛我們的,但生活只能將她的愛用這樣節儉的方式表達。時至今日的我會默默地回報,會好好地工作以彌補我曾經為母親的心靈帶來的創傷。
將近50歲的母親如今幾乎滿頭白發,她終其一生的為子女操勞,為子女擔憂,用一生平凡的腳步為我們走出成活的落,用一雙長滿老繭的手為我們縫制御寒的衣,用一顆誠摯平凡的心為我們營造溫暖的家,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回報呢?
關于母親的感動故事篇(三)
說起我的母親,我就總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不是因為母親長得漂亮,也不是因為她多么出名,而是因為她是一位勤勞的典型的農村婦女。
大概是十年前,在我剛進幼兒園的時候,父親的生意做得不象現在這樣大,卻要養活包括奶奶在內的一家七口人,還要供我們姐弟幾個上學。這樣的擔子并不容易挑啊!
于是,母親向人家租了一塊地,在上面種起了莊稼,這樣能增加一點收入,來補償巨大的家庭開支。記得母親種的最多的就是番薯。在那一塊并不很大的田地上,母親種下的番薯卻似乎一望無邊。她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澆水,鋤草,噴藥。那一副上百斤的擔子把她本來就不高的身體壓得更矮了。
每到番薯收獲的季節,母親更忙了。天還未亮,她便不見了蹤影,留下的只有那躺在爐上的發出輕微“嘶嘶”的一鍋粥。母親每次都是這樣,煮好了粥就荷上鋤頭到田里去。她要掘滿兩大筐番薯,然后用車推到市場上去吆喝。這一番折騰最快也得八九點鐘才能完全結束,也就是說,母親的早餐得八九點鐘才吃得上。
我們姐弟幾個見母親那么辛苦,連早餐也顧不上吃,覺得挺心疼的。一番商量之后,我們決定,以后每天上學前到田里給母親送早飯。從那以后,我們幾個都比往常早起個十來分鐘,扒完各自的兩碗粥后,就結伴到田里給母親送粥。
還沒走到田里,我就老遠地看見母親穿一件背心,頭戴一頂草帽,在晨光中揮動著鋤頭,把深埋在土里的番薯一個一個翻出來。這掘番薯說著容易做起來難,更何況是連續地掘上兩壟呢。
那時候我常想啊,要是我個子長高點,力氣大一點,我就能幫母親掘番薯,她就不會那么辛苦了。可是我真的太小了。連把鋤頭都揮不動。我和姐姐只能在田壟上站著,靜靜地站著,久久不愿離去,好象多站一會兒,母親就能少出點力氣一樣。許久之后,母親才發現我們的到來。
“娘,我們給您送粥來了。”我大聲喊道。
母親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應了一聲:“好!先放在一邊。你們快點去上學,快遲到了吧?”
“你快把粥喝了,要不待會就涼了。”
“等一下,兩壟快掘完了。”
我們一直等到母親喝完粥才離開。當我回過頭再看母親是,她正彎下腰拾起剛剛掘出的番薯,拍去泥土摘掉根須,小心翼翼地放進籮筐里。
我們越走越遠,母親的身影漸漸模糊起來,最后消失在逐漸逐漸強烈的曙光之中。
現在,母親早已不再種地了,但她仍是閑不下來的,一邊要忙家務,一邊還要幫父親張羅店里活,每天都會忙得焦頭爛額。
說到母親,我總會有個疑問:母親是屬豬的,可卻象牛一樣任勞任怨,真是奇怪!
【母親的感動故事】相關文章:
母親的短信感動03-26
關于感動的故事04-02
感動的職場故事04-04
感動的故事作文11-28
感動的故事作文12-01
母親的故事04-05
讓我感動的故事作文12-01
感動勵志的小故事04-05
最感動的故事作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