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成語故事精彩8篇
中國成語故事精彩8篇1
公元550年,北朝東魏大將軍高洋逼迫東魏孝靜帝退位,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有一年出現了日食,高洋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問一個親信:“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什么后來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那親信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沒有把劉氏家族斬盡殺絕。”高洋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殺光,連嬰兒也無一幸免。
貞觀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陽宮乾陽殿。張玄素說:“我曾經見過隋朝修宮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兩千人拉一根大木,鐵做的`車轂走不了幾里就壞了,需要幾百人抬著備用的車轂跟著,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從前阿房宮修成了,秦朝就滅亡了;章華宮修成了,楚國也衰敗了;乾陽殿完工了,隋朝也解體了。現在我們國力不及隋朝,百姓剛剛遭受戰亂──我恐怕陛下的過錯比隋煬帝還大。”太宗說:“你說我還不如隋煬帝了嗎?”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說:“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嚴重局勢的力量。
中國成語故事精彩8篇6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武藝高強,戰功卓著,可是不愛讀書。起初,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當居要職,要多讀些書。”呂蒙說軍務繁忙沒有時間,孫權說:“我難道是要你精通經史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要你讀點書,增長一點見識,開闊一些視野。你說軍務繁忙,難道比我還忙嗎?我常常抽時間讀書,感到收獲很大。”呂蒙于是開始利用空余時間讀書。
后來魯肅要到陸口,路過呂蒙的轄區時,魯肅覺得呂蒙是個大老粗,不想去見他。有人勸他說:“呂將軍已經今非昔比了,應該去看看他。”于是魯肅來見呂蒙。大家喝酒喝得高興時,呂蒙問魯肅:“現在將軍重任在身,要與關羽為鄰了,要怎么防備他呢?”魯肅說:“還沒想過,到時候再說吧。”呂蒙說:“現在吳蜀雖然結成了聯盟,但關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準備呢?”于是給魯肅籌劃了五條計策。
魯肅非常驚奇,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吳下的'阿蒙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認識事物。
中國成語故事精彩8篇7
韓信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奇才。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一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和大將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準備迎戰。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韓信的必經之地。趙軍謀士李左車獻計:正面死守不戰,派兵繞到后面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井陘狹道中。陳余不聽,說:“韓信只有幾千人,千里襲遠,如果我們避而不擊,豈不讓諸侯看笑話?”
韓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領漢軍進入井陘狹道,在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營來。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旗幟,從小道迂回到趙軍大營的后方埋伏,韓信告誡說:“交戰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沖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其余漢軍吃了些簡單干糧后,馬上向井陘口進發。到了井陘口,大隊渡過撓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遠見了,都笑話韓信。
天亮后,韓信設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率眾開出井陘口。陳余率輕騎精銳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韓信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陳余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現自己大營里全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余戰死,趙王被俘。
戰后,有人問:“兵法上說,要背山、面水列陣,這次我們背水而戰,居然打勝了,這是為什么呢?”韓信說:“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背水一戰”比喻處于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中國成語故事精彩8篇8
【成語】: 有恃無恐
【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解釋】: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舉例造句】: 我們實在還有一個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無恐。 聞一多《演講錄·民盟的性質與作風》
【近義詞】: 仗勢欺人、狗仗人勢、有恃毋恐
【反義詞】: 膽小怕事
【成語故事】:
春秋時,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后,他的兒子齊孝公繼承了王位。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 齊孝公乘人之危,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進發,去討伐魯國。魯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著牛羊、 酒食去稿勞齊軍。 這時,齊孝公的軍隊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齊魯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說; “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你們魯國人感到害伯了嗎?”齊孝公傲慢他說。 展喜是個能言善辯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說: “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們魯國的國君和大臣們卻一點也不害怕。” ’ 齊孝公聽了,輕蔑他說: “你們魯國國庫空虛,老百姓家中缺糧,地里沒有莊稼,連青草 也看不到,你們憑什么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說:“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 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 力地輔助成王,廢寢忘食地治理國事,終于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 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告誡后代的'子子孫孫,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么會貿然廢棄祖先盟約,進攻我們魯國呢?我們正是依仗著這一點,才不害怕。” 齊孝公聽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討伐的念頭,班師回國了。
出處《左傳·俗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 命。”釋義 “恃”,倚仗,依靠;“恐”,恐懼,害怕。國有所依靠而無所顧 忌,無所畏懼。
【中國成語故事精彩】相關文章:
中國成語故事05-10
中國成語故事03-01
精彩的成語故事大全05-11
中國經典兒童成語故事 05-11
中國最經典的成語故事04-19
當務之急中國經典成語故事05-09
有恃無恐中國成語故事05-10
中國經典寓言成語故事當務之急05-02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