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策改革
高考幾乎是每個人的人生大事,高考政策的改革幾乎影響到每個家庭,那么2017年高考政策改革是怎樣的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2017高考新政策改革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2017高考政策改革
2017年高考改革考題
——外語“一年兩考”被普遍推行
本輪高考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終身”,有些科目考試也從一次考試變成多次考試。
今次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重慶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3個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明確英語一年兩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針對英語科目,江蘇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的高考方案中,英語聽力和口語將一年兩考,筆試是否會一年兩考則還在商議當中。
此外,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今次公布方案的重慶就明確,從2016年起,統一高考使用國家命題試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外,全國其他26個省份選擇統一命題,其中,有8省份是從今年起開始實行的。
2017年高考改革錄取
——多地探索合并錄取批次
在錄取方面,上述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據媒體報道,今次發布高考改革方案的重慶,從2016年開始,將合并本科二、三本和專科一、二段兩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逐步取消錄取批次已成趨勢,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包括河北、江西、遼寧、貴州、北京等在內的多省份均明確,將本科第二批次與本科第三批次合并為本科第二批次進行招生錄取。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海南均提出,將合并錄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其中,上海2016年起開始施行,海南晚一年施行。此外,海南還提出,從2020年起,錄取批次僅設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此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后不光本科第二批、第三批要進行合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也該進行合并,“把大學人為分等級本身就有問題。把學校劃分等級,實際上,就是把人劃分等級”。
儲朝暉認為,目前的高考改革中,完全取消錄取批次主要困難還在觀念上,受到來自學校利益的牽絆,但從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來看,應該完全取消錄取批次,讓學校和學生有更大的雙向選擇空間。
高考文理“套餐”變“自助餐” 打破一考定終身
2017高考新政策解讀
北京高考2017年有兩項政策調整:
一是將本科普通批錄取由三個調整為兩個,取消本科三本,將本科二三批合并為本科二批。本科一批設置6個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設置6個志愿專業,如錄取時計劃未完成征集志愿時設置5個平行志愿高校;本科二批設置10個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設置6個志愿專業,如錄取時計劃未完成征集志愿時設置6個平行志愿高校。
二是調整“少數民族”加分項目,加分考生范圍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于市屬高校招生錄取。
浙江:考生可填80個志愿
浙江省高校招生錄取將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平行投檔。錄取分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普通類則分提前錄取和平行錄取。
具體操作中,平行錄取將按實考人數的一定比例分段填報志愿和投檔錄取。根據高考總分,分別按實考人數的20%、60%(累計)、90%(累計)分三段,第一段考生先填報志愿,隨即投檔錄取,剩余計劃重新公布,未被錄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報志愿,再投檔錄取,依此類推。第三段志愿填報和錄取后,如仍有院校專業(類)未完成計劃的,經院校申請可適當擴大比例征求志愿。
專業平行志愿,考生每次可填報志愿不超過80個。投檔時以符合所填報志愿的選考科目范圍為前提,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按高考總分直接投到考生所填報的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類)。
山東:填報志愿首次實行雙重驗證
2017年山東高考信息安全進一步升級,為防止考生賬號泄密和志愿信息被篡改,“設定密碼+手機驗證密碼”的雙重驗證模式被首次引入。
考生填報的志愿信息以規定時間內最后一次填報(修改)為準。考生憑報名時自己設定的密碼和手機短信驗證密碼上網確認其填報的志愿信息,具有法律效力,無需進行書面簽字確認。
2017年山東省高考外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科目使用全國卷;山東省自行命制語文、數學科目的試題。
自2017年起,夏季高考實施招生錄取批次改革和投檔錄取模式改革,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實行同一批次錄取。
湖北:農村獨生女不加分
今年取消農村獨生女加分項目。自2009年實施的農村獨生女高考加分政策,是該省一項地方性計生獎勵政策,也曾是我省唯一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該規定為:父母和本人均為農村戶口、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獨生子女證》的農村獨生女考生,報考湖北省屬高校,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成績總分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湖北省招辦提供的數據顯示,僅2014年,湖北省共有15862名農村獨生女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其中超過6500名考生因高考加分圓了大學夢。2016年高考,湖北農村獨生女加分政策分值降低,從原來的10分調整為5分。2017年直接取消農村獨女加分這一項目。
上海:三大變化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今早發布《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辦法》,公開了上海2017年高考志愿填報相關的政策安排。
今年的高考招錄與往年相比主要有3大變化:
(1)本科志愿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
(2)本科志愿均在統一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
(3)本科普通批次設2次征求志愿
河北:新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河北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
1.合并高考錄取中的本三、本二批次。
2.2017年實行新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3.高考科目由“3+X”改為語文、數學、外語。
4.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5.取消部分地方性加分項目
6.藝術專業錄取文化要求不得低于同批次錄取控制線。
7.聯考單招專業大類由3個增至10個。
高考六大改革:
(一)高考取消五大加分項目
1、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
2、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
3、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
4、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加分項目
以上加分占歷年高考加分項目的54.55%。
(二)得語文者得高考,語文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外語可以多次考試,計最高分;數學難度會降低。這兩科在高考中不再是拉分科目。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會成為新的拉分科目,甚至有決定性作用。
而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突擊作用有限。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后第一重要的習慣,并將一直持續下去!
(三)培養孩子各方面興趣要常態化,放棄功利化導向,越早越好。
雖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藝、科技、體育等特長生的所有加分,但興趣依然很重要!
家長們必須要了解到:以后大學的錄取將完全按照專業進行。志愿填報也與目前的方式大不相同。以已經進行教改的浙江省為例,該省學生填報志愿時,首先選報專業,再根據專業選報80所院校。預計其他省份會相繼推行此政策。因此越早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長所在,孩子才能越早準備。
(四)教改后,高中校都會“大亂”,學校的實力是關鍵。
現在都是理科突出的高中在高考中占據優勢,但是改革后,因為最重要的學科是語文、英語、數學,語文會更凸顯,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會偏“文”。高中校要在幾乎所有的方面做出與改革配套的調整,是全面的改變而不是局部的,學校綜合實力成為取勝關鍵。
(五)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了,各區縣學校的真實差距家長做到清清楚楚地了解。
(六)綜合素質評價進入高考,但不起決定性作用。
教育部文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了以下規定: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項。
【高考政策改革】相關文章:
2017高考改革政策04-02
河北高考政策改革04-04
2018高考政策改革04-02
高考英語政策改革04-02
江蘇高考政策改革04-03
福建高考政策改革04-04
湖南高考政策改革04-04
新高考改革政策04-04
2017北京高考政策改革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