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抓早,抓實,抓細——教師高考語文復習總結
去年我的班考得好靠的是兩個“一”:一個是學生努力,一個是試卷比較容易,正適合我們這樣的學生。如果還有的話,就是我個人的工作努力。這一屆考得好出乎我的意料,班平均118.7分,有25人超過了120分,130分以上也有好幾個。估計兩塊考得好,一是選擇題好,平均錯一個(依據學生回憶),全對的也不少。二是作文得分比較高,要是作文得分不高,這樣高的平均分也不可能。去年我到省里閱卷,任閱卷組長,帶回了幾十篇50分以上的高分作文,其中就有4篇是出自我同一個班的。
關于高考語文復習,我總結為6個字:抓早,抓實,抓細。
所謂抓早,便是第五冊要早結束,有些課文多講少講差不多。例如《邊城》、《荷花淀》,文本好不好?好。但這樣的藝術品在我們的課堂上應花多少時間不得不打個問號。課時花得太多,就沒時間搞其他了。我一般一個單元只討論一篇,節省時間用到最后上。
第一輪復習時間要長,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地毯式狂轟濫炸。什么道理?因為語文是弱勢群體,這個時期,學生不會自己去讀、去寫、去復習,對好班要給活動空間,差班則要給規矩,要盯住這些學生,不能讓其自由發揮得太強,太強,你就吃虧。
第一輪復習要按照高考七個模塊的要求逐一進行。
第一個模塊六個題,每年都有些變化,復習訓練的材料我們要自己搞。這一塊一定要緊緊抓住,客觀題答案沒什么出入,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到了五月份還得弄點題目做做,哪幾個你常用常錯,要有數。譬如錯別字,我第一次復習按音序整理出1000多個,等于給你一個字庫,讓你看,看后我要檢查的。第二次呢,縮小范圍,800個。第三次搞還要縮小一點,老是七八百個是沒有效果的。到這個學期,200個多一點。去年,我們這道題全對。不是我水平高,是學生聰明,學生如果笨,我們再聰明也是白費,我們的工作是通過學生的能力來體現的。
現代文閱讀不應用太多時間,我覺得好班小閱讀30篇大閱讀40篇差不多了,但必須在課堂內做,必須認認真真地做,課外做沒效果。可以在課堂里搞幾篇比較典型的,要歸歸類,第一個是概念的解釋,第二個是句子的理解,第三個是信息的篩選,最后是推斷。要教給學生方法,當然這方法是很難教的,主要還得通過學生大量的做來感悟。大閱讀題有學術性的,有文藝性的,現在考試一般是文學性的。小閱讀一般兩塊,一個是科技的,一個是人文的,人文的千萬不能忘。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純科技文文本提供的信息與理科老師提供的信息有出入,這時你務必根據文本信息解讀。科技文訓練要選典范的文本,最好是從那些全國或省一級的考試卷上選,這些試卷出題規范嚴密。
古詩文那塊一般是考內容跟形式,也總是一個題目考內容一個題目考形式。我是這樣操作的,把訂的資料篩選一下,歸歸類,哪首是講形象的,哪首是講字的理解的,哪首是講意境的,然后告訴學生就行了。一堂課弄他三五首,是同一類型,下節課再講其他的,就像數學題一樣,講了以后就分類練。
名言名句呢?現在出題是3選2,這一塊我們去年復習得也很認真,我們重在課內,課內一定要攻下來。課外的那一句簡直是大海撈針,其實你不搞基本上也能拿下,更何況是3選2呢!我們平時練時可提供點,但不要太多。課外常用那些哲理性的東西,你不妨將近10年考的名言警句拿出來理理,似乎都是我們平時所背誦的范圍。再說課內的,千萬不能你認為是名言的你就背,沒辦法,命卷的人呀都很刁僻。有不少老師上課前先弄幾句名言警句讓學生默一下,持續不斷地下去,學生印象就深一點,這對差一點的學生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我認為這種方法還是蠻值得推廣的。
86年至今考過的那些題,不妨拿出來每個習題讓他過一遍,讓他知道這些題該怎么做,你把它弄一遍他就有印象了,不至于拿出來是陌生的。第二,可以研究今年全國的14份試卷,把14份試卷條條塊塊的東西都理出來。有哪一些創新的題型,有哪幾種新的方法,比如寫那個創刊詞,還有云南那個什么氣象播報這類人文性的題目是比較難的,你要拿出來給學生知道,要告訴他有這種形式,叫他也練練,這樣,他以后碰到這類創新的題目就不至于束手無策了。
語言運用這一塊比較活,而且我覺得這一塊的分數也比較好拿。為什么呢?題目出得活,答案是多向的,閱卷也就比較寬。這類題目啊你一定要逼著學生做,要花一些功夫。要了解這一塊有哪些話題,其實知識點就15-16個類型,什么長句變短句、短句變長句等等,你不妨去試一下。
作文呢,我的觀點是到了這個學期不要多寫,多寫是多寫在上個學期。這個學期尤其是到了5月份,你千萬不要再這么說:同學們,我發現了一個好的題目,回去寫哦!要寫也是在題堂上寫,課外寫效果不佳。應該叫學生多回憶多修改。
你千萬要避免第一輪復習就用綜合卷來操作,這堂課你一個綜合卷從頭講到底,下一堂課你又一個綜合卷從頭講到底,學生的知識塊塊沒有細化,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上面講的是要抓實,最后說說抓細。所謂抓細,一個是知識點要細,再一個是你抓學生要細。我建議大家每次考好了以后,按照7個模塊給我統計出來,我的班級第一個模塊得了幾分,第二個模塊得了幾分;再一個是,將每個學生的情況分別統計出來,給他建一個檔案。我是叫學生自己統計的,我給你發個表格,你給我統計出來,你的第一塊第一個題目錯了還是對了,這樣我就掌握了。這樣一來,我就發現,到了高三,學生的慣性思維已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說,他總錯在這里。對于這樣的學生,你就要有針對性地作重點輔導。
到了高三,學生的作文已經定型,已經形成他的習慣了。我有兩個案例,一個是我們班上的金麗云,她的文章就是輕悠悠的,抒情味道特濃。她抒情散文寫得很不錯,換成議論她就緊張了:“啊呀,老師呀,這文章我不行的,怎么辦呀?”我說沒關系,關鍵看你怎么處理這個題目,你完全可以用抒情去寫。最后她語文考了136分,作文肯定很高的,考上寧波大學。
要鼓勵學生把以前好的文章儲存起來,話題作文的范圍很廣,你的好文章完全可以貼上去,肯定可以貼上的。我一個學生寫文章談的都是關于生命之類的,寫來寫去不管你是什么題目,他基本上都朝那個方面靠。我說這個沒關系,你完全可以朝那個主題靠,你靠靠肯定可以靠上去。我給他舉了個例子,譬如寫記憶可以移植,你這個內容也能往上加,無非加個人物;又譬如寫心靈的選擇抑或寫誠信,你都能夠靠上去,你沒有必要去寫其他文章呀,你可以直接從口袋里拿出來就是了。有的學生起句寫得很美,起句是為了讓閱卷老師對你有所好感。起句一定要引用名人名家的,以引發人家的閱讀欲望,無名鼠輩的不要引。
學生作文中已定型的內容、寫法和習慣,你應個別的告訴他。我48個學生,一個學期輪下來每人談兩三次。面談時間可長可短。有時可利用下課時間,請他過來,給他說一下、點一點也就可以了。我班的那個曹靜呀,寫作水平是很高的,考上了北大。這個同學寫文章常常缺少點題,下課幾分鐘我跟她一說,下次再幾分鐘這么一說,這么做效果比較好。每個學生都應知道自己作文的長處是什么,沒有必要根據老師講的去改變。
對于作文的幾個常規的框架要搞清楚,高考歷年來的幾個作文的塊塊,你都要告訴學生,什么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的,還要弄清寫的是什么關系式的作文。今年會不會出關系型作文題我不清楚,但你練還是要練的,不考最好,因為這是比較難的。
審題要強調,但現在審題的門檻低了,可能重在語言表達吧。閱卷也有那樣一個規矩,就是語言表達與內容相比,權重傾向于語言表達,如果語言美的話,相比較而言分數馬上就上來了。你看高考作文選,好多作文都是語言好的,所以語言這一塊你要強化一下,干巴巴的語言分數肯定打不高。語言要強化,寫作的材料你也是要弄弄的。我的體會是,你作文要么不寫,寫了你一定要認認真真地批改,把好文章挑出來。這么做有兩個原因,一是講學生的文章學生有興趣,二是這些材料讓學生去看,也給他提供了材料。去年4月份我們搞過守住精神家園的材料,我是從一本書上找來的,我認認真真地給學生講了兩三堂課。后來學生考試時,一看是守住精神家園的題目,馬上加了個發展,就更具體了。我們也不想文章寫的那么好,至少你要訓練到作文拿過去讓閱卷老師一看在42分以上,你有那么硬就行了。
說到這里,還有一個很致命的因素,就是要注重于作文的卷面,一定要清楚整潔,要用清楚的黑墨水去寫,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作文閱卷盡管比較模糊,但還是比較客觀的。因為批閱的是同一話題的文章,幾十篇看下來已很準了。有媒體說高考閱卷,閱一篇作文只花一分半鐘到兩分鐘,即便這樣,這也是閱卷老師高水平和能力的體現。我做個不恰當的比喻,閱卷老師心里的分數標準,如同幾個框框放在那里,40分、45分、48分、50分、52分等,閱卷老師閱卷如同在那兒拋籃球,他一看,這個球拋到這里,那個球拋到那里,很準的,這個叫整體綜合判斷、綜合打分。他一看是幾分,就扔過去了。
很可惜,一些作文離了題,一旦判為離了題得分最高只20分。當然,判離題是很慎重的一件事。我們一些學生的作文開頭好,卷面也好,可內容常常離題。這一定要跟學生講清楚,而且一定要讓他注意,有所改觀。
【抓早,抓實,抓細——教師高考語文復習總結】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復習需抓要點12-09
高考語文復習需抓七個要點12-09
高考數學基礎復習要抓哪些點12-09
高考英語抓分訓練12-09
高考數學基礎題抓分攻略12-09
抓芝麻12-07
抓螃蟹12-09
有關高考數學第二輪復習:抓基礎要點參考12-09
高考歷史題壓軸抓基礎才是王道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