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總復習
高考語文總復習1
第一次月考肯定是讓同學們難忘了,我相信遇到的困難和困惑應該是大于喜悅吧?看看張老師猜得對不對:是不是基礎選擇題錯了一大堆,尤其是字詞音形?是不是自己明明讀懂了大閱讀,但成績卻只有一位數?是不是作文寫得非常倉促,連自己都不愿再看,或者自覺寫得不錯,可是成績卻不盡如人意。
首先,絕大多數學校并未真正進入“總攻”階段,還在“講課”,至多也就是正在進行專項訓練,在沒有“全卷”概念的情況下,同學們突然接觸150分鐘150分,節奏感沒有,再加上“手生”,取得好成績應該是近乎奢望。其次,同學們之所以在試卷上“得勢不得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回答問題的思維方式、切入角度、答題模式等等尚處于“業余”階段。下面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吧!
1.必須迅速建立“全卷”觀,也就是說必須清楚自己答題的基本節奏,比如答完Ⅰ卷最多用多少時間,大閱讀用多少時間等,否則,真正面臨考驗的時候必將顧此失彼,狼狽不堪!
2.要堅決扎實基礎,干點“粗活”“累活”,比如字詞、成語、詩詞默寫的總結歸納,最好準備一個小本,遇到新的、錯的、活的、怪的'就記下來,日積月累,絕不犯同樣的錯誤!
3.“君子動口也需動手”,像套題中的文字表述題,許多同學都是用眼睛“做”,頂多是在文中大概“劃一劃”,這種做題方法是絕對不行的,同學們必須“動手”,每一道表述題,都應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4.做題動手,更需動腦。一部分同學只知埋頭苦做,卻不知用頭腦去思考、去歸納,本來是同一類型的題目,卻每次都當新題做,重新思考,費時費力,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例如病句題,就特別典型,快去看看吧!
5.如果你已經很優秀,那好,去總結點兒“狡猾伎倆”吧!這里說的“狡猾伎倆”就是對命題者出題初衷的洞察和對試題答題軌跡的把握,如果你可以,那可就厲害了!翻翻幾天前的考卷,大閱讀中那道“……句,在文中作用”題,是不是只答了一點,遺漏了另外一點呢——不夠“狡猾”吧?
高考語文總復習2
一、花時間,耐心等待收獲
高三全年復習是漫長而艱辛的路程,期間需要持續承擔著不小的內心和外部壓力。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很容易出現畏難情緒,或者感到焦躁和厭倦。相比于理科,語文這一學科往往存在著“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現象,感覺花了不少的時間精力,但卻收效不大。這導致一些同學在復習中過早地放棄語文學科,寧愿把時間留給其他科目。殊不知,越不愿意花時間,就越沒法看到成效,慢慢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無論是哪一門功課的學習都離不開平常的積累。
因此,同學們需要建立耐心、信心,通過一兩天的學習,就想看到語文成績的突飛猛進并不現實,但如果經過一個月、一個學期的積累,語文可以獲得的提高絕對不比其他科目小。建立平穩的心態,專注于學習,是成績飛躍的前提。通常而言,對于基礎不太牢靠或者學習不得其法的同學來說,擺正心態,認真復習,并長期堅持,提高一二十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建系統,串聯知識內容
語文學習中包含有眾多的知識系統,有經驗的教師在首輪復習時,一般會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對各個系統做復習,形成不同的復習小模塊,學生也可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如相對而言較大的系統,現代文體知識系統、古今文學常識系統、寫作知識系統、文言知識系統、語音知識系統、文學知識系統、詞及短語系統、單復句知識系統、修辭知識系統、標點知識系統等;小知識系統,如每一個語文知識點的'性質、分類、意義或用法。知識系統的建立有一定的固定規律,同學們在建構知識系統的時候,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如根據自己的記憶習慣,將不同的系統知識,進行再劃分歸類,編制順口溜等等。
首輪復習中,同學們了解大系統和小系統知識非常重要,將知識點有意識地串聯成大小的知識系統,并在復習具體知識點時,有意識地將所復習的知識點及其所屬的知識系統聯系起來,不斷豐富和擴大知識系統,才能對語文進行更為全面、深入地復習。
三、多閱讀,累知識拓思路
除了課內復習外,同學們也不能忘記必要的課外拓展。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能納入“語文”這個學科范疇的。在狹義的“學習”之余,必須撥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書籍或文章的閱讀。否則,單憑課內復習部分,是無法應付高考語文閱讀延伸題和作文考查要求的。
閱讀的內容和范圍盡量寬泛些,既可以是時政類的報刊雜志,也可以是一些職業寫作人的專欄文字。文學性較強的文章,可主要用來訓練現代文閱讀能力,捕捉作者思路、寫作手法,嘗試理解其立意;時事新聞等消息性文字,則要本著啟發思考、引發議論和積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進行。這樣,在作文中才有“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余地和充實的內容儲備。
四、重遷移,注意一入一出
高考語文的特點是“直接”與課內知識相關的部分較少。這似乎給很多同學造成了誤解——高考語文很少考課內的內容,因而在復習中,對課內知識不夠重視。但實際上,高考語文的考查方式是“課內知識的課外遷移”,即把課內學到的知識、技巧以“非課文”的形式考查出來。因此,對課內知識的歸納和落實也是復習的要點所在。
在復習中,同學們要注意“一入一出”。“一入”即指將曾經學習的課內知識點納入到考試試卷的體系之內,落實清楚每一個知識點在高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課內文言文字詞往往會在文言文閱讀題中改頭換面,用課外文章的例句來考課內知識;再比如,課內詩詞鑒賞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張孝祥喚醒你對辛棄疾的記憶)。“一出”是指,能夠將考點歸納出來,整理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進而能夠做到更為系統地復習。
筆記本隨身帶:建議準備兩個筆記本,一本專門用來記字詞,將平時所見的容易誤讀的字和容易望文生義的詞語全部收錄,早讀或閑暇時間翻看加強記憶;一本為文摘集錦,考慮到操作的方便性,可做成一本剪貼簿,專門收錄一些俗語或者從報刊中摘錄下的一些自己認為比較不錯的文章、段落、句子等,晚上睡覺前可以翻看一下。
成語詞典枕邊放:成語詞典枕邊放一本,每天睡覺前可以看3~5條成語,長期堅持,也就是一種很好的積累。
高考語文總復習3
[考點分析]
《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能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同時指出:語音的考查只要求識記字音而不要求拼寫。即側重于考查識記、辨別、確定漢字字音的能力,準確地判斷其正確與否。能力層次為A級,一般占3分。
考查現代漢語中的常見常用字音,一般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普通話異讀詞審查表》為命題依據。常用字共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近幾年語音試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采用的題型是選擇題,類型有:①選擇字音全部正確的;②選擇字音有錯誤的;③選擇字音全部相同的。試題題面可出現也可不出現漢語拼音。
語音的復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積累生字、疑難字。
除了掌握3500個常用字以外,還應積累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出現且編者已注音、釋義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難字。做到在閱讀時不放過任何一個拿不準的難讀字,如盥gun、齲qǔ。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響而產生誤讀,如普遍的遍,不讀pin,而讀bin。
②注意多音多義字。
(1)詞性不同而讀音不同。如號讀 ho(名詞)號召,讀ho(動詞)號叫。
(2)詞義不同而讀音不同。如惡,讀ě,作惡心講,讀,作兇惡講。
(3)口語和書面語不同而讀音不同。如薄,書面語讀b,薄弱,口語讀bo,厚薄。
(4)一般詞語與專用詞語不同而讀音不同。如巷,一般讀xing, (小巷、街談巷議、萬人空巷),但在與采礦業有關的巷道中就讀hng了。
③留心形近異音字。
漢字中絕大多數是形聲字,在形聲字中有一部分字雖然字形相近,但是它們的讀音卻不同。如莠與秀字形相近,但讀yǒu,如果讀成了xi,則錯了。在語音識記中,一定要克服識字認半邊的現象。
語音復習,要弄清錯讀的原因,養成正確識記普通話字音的良好習慣,可采用平時點滴積累,考前強化識記的方法。答題時要審清題干,認真分析,運用比較篩選的方法,結合字義,辨識字音。
高考語文總復習4
1、 誤答原因探尋
文言文閱讀題的誤答原因很多,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平時文言文閱讀量不足,文言語句背誦量少得可憐,文言底蘊薄弱。有的考生平時學習古文滿足于對照注釋能看懂課文,不肯在背誦原文上下功夫,更有甚者,以背誦譯文代替閱讀古文,其結果,文言語感非常薄弱,基本詞匯識記寥寥,以致在應試中不能讀懂原文,找不到正確答案。
(2) 平時做題輕閱讀,重做題,急功近利,擺不正閱讀與做題的關系。閱讀文言語段與做題本來是基礎與目的的關系,閱讀是基礎,沒有深入細致的研讀,就根本談不上做題。可是有的考生認識不到這一點,把重心放在了做題上。由于閱讀投入不足,理解淺薄,做題中只是跟著感覺走,以致把題做錯。
(3) 臨場心態不佳,不能正確發揮。有的考生平時在做題中正答率不高,又不能找出失誤的原因,因而產生厭讀的心態,失去了做題的自信心,影響了正常思維,自然潛能得不到應有的發掘。
(4) 不能科學運用應試技巧。近年來,有些文言文閱讀題除用語境法做外,還有一些輔助手法。如代入法、排除法、互訓法、組詞法等,這此方法運用得好,可以幫助考生準確快捷地做出答案,提高答題效率。可是有的考生把平時的訓練與考試分割開來,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有關的應試技巧。
2、 備考方法點拔
文言文閱讀理解水平的提高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長期的讀書、背誦與積累,在夯實文言基礎上狠上功夫。具體來說,應該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要掌握常見古今詞義的差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一詞多義現象,識記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識,培養良好的文言語感。
(2)掌握《考試說明》中規定的20個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要在具體的語境中了解文言虛詞的'用法,不要孤立地背誦文言虛詞的字典意義。
(3)掌握六種常見文言句式的特點和常見詞類活用現象。要注意在具體文言語句的理解中學習文言句式和用法特點,不要死背定義和概念。
(4)掌握翻譯文言語句的基本要領。文言文和現代文的語言風格和語序有著很大差別,翻譯時要有忠于原文的意識,注意語句通順,語氣貫通,語言連貫得體。
(5)平時閱讀古文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但要習其句,還要注意分析綜合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從整體的高度把握文言文。
(6)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文段落,充實文言倉庫,加強文言語感建設。
(7)經常翻查工具書,及時掃除閱讀語言障礙,不輕易放過一處疑難問題。
3、 臨場應試技巧
近年高考文言文的閱讀文段,大都是淺易的紀傳文,其得分,關鍵在于對原文的讀懂與理解,即通過閱讀原文,把握原文中有哪些人物,這些人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他們做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始末如何,通過這些事情,看出人物有什么特點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等。為達到從宏觀上把握原文之目的,就要培養良好的閱讀心態,仔細品讀原文,做到字斟句酌,不可操之過急,以先入為主,倉猝應付,讀不懂原文就急于做題。
值得注意的是,要加大閱讀的投入,恰當地控制閱讀與做題的時間比例。一般來說,閱讀與做題的時間比例以2:1為宜。
在善于借助試題中的已知題項,幫助對原文的理解。例如,閱讀1999年、20xx年、20xx年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題中的最后兩個小題,就可以為文段內容的把握提供一定的幫助。考生要在把握了文段的內容之后再做題。做題時,可廣泛采用再現法、組詞法、代入法、互訓法、排除法、語境法等,把題干中的語詞與翻譯放在原文的整體認知中深化理解,從而得到該題的正確答案。
【高考語文總復習】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總復習提分策略解析12-09
高考語文總復習的成語運用辨析總結12-09
高考數學總復習策略12-09
高考數學總復習指導11-30
關于高考化學總復習12-09
高考物理總復習的建議12-09
高考數學總復習心態12-09
高考英語總復習規劃12-09
高考化學總復習策略與方法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