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數學的難題破解策略分析
時下對高考“難題”之難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不會就是難,二是復雜繁瑣謂之難.
“不會”的可能情況有: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新方法,二是知識是已知的,但所用方法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復雜繁難”就是經多次探索才解決或部分解決,甚至解決了還感到心中沒底,也就是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
其實,許多人對難題之難的這種認識和理解是有偏差的.俗話說“會者不難”,許多時候說難,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方法少,面對新背景試題沒有思路,就感覺難了。
第二,認識有問題:面對眼前所謂“難題”這只紙老虎,極為自卑,因而缺少知“難”而進的無畏精神與探索勇氣,自己把自己難倒了,嚇怕了。
第三,不能未雨綢繆,早做規(guī)劃,而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因此有太多的潛力未能得到開發(fā),本來自己有足夠的素質和信念、力量可以攻克這些所謂“難題”,由于訓練無素,只好望題興嘆!
我們對所謂“難題”的定位是:在高考中后15%的題,屬于考查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能充分體現選拔功能的創(chuàng)新型試題,可以稱之為“難題”.為了更好的破解這些“難題”并有效地發(fā)揮其思維訓練價值、開發(fā)其“數學育人”功能與文化意蘊,我們在選題時原則是:立足于高考后15%的新題,上下各浮動20%。下浮20%即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精巧小題,有利于進一步夯實我們雙基基樁,并能提煉典型的思維方法,為順利攻克“難題”提供核心知識和核心思維方法的,雖屬基礎題目,也在入選之列;上浮20%,其選題范圍與標準是等同于或略高于高考題的題目,可以是聯賽一試或各省預賽題中的容易題或中檔題、“希望杯”等賽題、某些著名大學保送生或自主招生試題、國外某些大學入學試題,與我國中學教學及高考接軌較好的,能有效啟發(fā)我們進一步引申推廣訓練思維,有利于探究問題的本質與規(guī)律、引導我們居高臨下看問題,并可拓寬視野、啟迪數學意識和觀念的新型試題,將適當引介。
我和著名數學特級教師李錦旭共同編寫了這本《高考數學難題破解策略》,將從具體實例入手來重點研究這部分所謂“難題”的特點及其求解策略,并以之為載體明確建立數學思維訓練與弘揚數學文化精神之意識的主旨.
使用本書的說明:平時考試不超過90分的同學,請先學完《高考數學輕松突破120分》后再翻閱此書,平時考試不超過120分,但過90分的同學可選擇性看本書的部分策略;對于平時考試超過120分的同學,那就恭喜你了,這本書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
【高考數學的難題破解策略分析】相關文章:
改變思維方式輕松破解高考物理大題難題05-05
高考復習指導與策略分析05-07
高考數學解題策略05-08
備戰(zhàn)高考數學的策略05-09
高考數學的考試策略05-08
高考數學的復習策略05-10
高考數學復習的策略05-10
名師高考數學復習策略05-09
高考數學講究哪些策略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