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戲劇的閱讀鑒賞方法指導
一、考綱解讀(選考內容)
選考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㈠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C
⑴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⑵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D
⑴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⑵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⑶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F
⑴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⑶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二、知識儲備
(一)戲劇的一般知識
戲劇是由演員在舞臺上當著觀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它綜合了文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筑的藝術要素,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按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悲劇、喜劇、正劇;話劇、歌劇、舞劇、啞劇、戲曲(中國獨有);現代劇、歷史劇;獨幕劇、多幕劇等。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即臺詞)和舞臺說明。舞臺說明是寫在劇本每一幕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的說明性的文字,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它具有增強舞臺氣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展開等作用。
任何一種戲劇樣式,因為它都要在舞臺上演出,要受到舞臺條件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這就要求戲劇反映生活必須高度集中,劇本的篇幅不宜過長,人物不宜過多,場景不宜變化太繁。又如《雷雨》(曹禺),就是把相當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集中在幾個人物的一天里表現出來,因而特別突出,主題表現得極其強烈。這些特點,都是其他文體所不具備的。
(二)閱讀戲劇劇本應把握的重點
1.欣賞人物形象。
戲劇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人物能否在舞臺上站立起來。這就要求人物形象必須具有典型性——個性和共性的統一,只有這樣,人物才能栩栩如生。
2.把握尖銳、集中的矛盾沖突。
劇本是通過矛盾沖突的展開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戲劇是行動的藝術;要通過演員扮演角色,以劇中人自己的行動和語言來塑造形象,而不是靠劇作者的介紹、敘述來刻畫人物。要讓人物能積極地行動,就必須把人物安排在尖銳、強烈的矛盾沖突的環境之中,讓他們去應付矛盾,解決矛盾。
①高度集中。又如老舍的《茶館》,故事發生在清末到解放前夕橫亙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但作者在劇本中只寫了三幕一景,一個地點,演出的時間也只有兩個半小時。如果戲劇不能集中地反映生活,演出時間過長,再好的戲也會使觀眾疲勞,精神煥散,就無法收到良好的戲劇效果。
②緊湊生動。優秀的劇本都能做到:破題短,結尾快,情節發展迅速。
3.品味鮮明、生動的語言
①個性化語言。戲劇的語言要求能準確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不同人物的臺詞要適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地位、年齡、習慣、教養、愛好等。好的戲劇語言,有的是讓人物一開口就露出自己的本色,聞其聲而知其人,有的是在劇情的發展過程中,讓劇中人在各種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話,逐步展現他的性格。
②動作化語言。構成戲劇的主要因素是動作。好的戲劇語言,必須有動作性,不僅有外在形體上的動作,而且包含著內心的。
(三)應該了解的中外著名戲劇
1.中國現代:郭沫若《屈原》、老舍《茶館》、曹禺《雷雨》、《原野》、《日出》、《北京人》。
2.外國:(英)莎士比亞的名劇。
(法)莫里哀《吝嗇鬼》、《偽君子》。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3.中國古代
元: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
明:湯顯祖《牡丹亭》。
清: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長生殿》。
(四)閱讀鑒賞戲劇的方法
1.了解主要矛盾沖突
理清矛盾沖突的線索(如何產生矛盾沖突——產生了何種性質的矛盾沖突——矛盾沖突發展進程如何),就完整地鑒賞了戲劇文學的主要情節。
2.鑒賞戲劇語言
戲劇語言是構建劇本的基礎。主要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人物語言也稱臺詞,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等,這是人物心理活動與行為動作的外觀,由此展開戲劇沖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戲劇主題;舞臺說明是一種敘述性質的語言,主要用來說明人物的動作、心理、劇情發展的布景、環境、人物之間的關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戲劇的情節。盡管舞臺說明是戲劇文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同人物語言相比,它起輔助說明的作用,因此,鑒賞戲劇文學,更要緊的是品味人物語言。品味人物語言,應關注以下三方面:
(1)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因為個性化的語言能準確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所謂個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齡、身份、經歷、教養、環境等影響而形成的個性特點。戲劇文學中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尤其重要。優秀的戲劇人物語言往往三言兩語就能把人物個性展示出來。
(2)品味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即戲劇沖突中人物之間的動作沖突或人物內心活動。
我們常說的“行由心指”“言為心聲”,就是說人物的內心世界必定通過言、行表達出來,這種顯示動作性的語言,出自人物內心,因而能展示人物豐富的心理境界。
(3)品味人物語言中蘊涵的豐富的潛臺詞,也就是“言外之意”“話外之音”。
這是話語字面意思以外的一種深層意義。優秀的臺詞往往意蘊豐富,耐人尋味,給人以深廣的想像空間,能起到一石多鳥之效。
3.分析人物形象
(1)關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同一個人物的性格是多側面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賞人物形象時,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揣摩人物的語言。
戲劇中人物的語言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載體。
(3)要順著劇情發展的線索,理清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心路歷程。
理清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心路歷程,才稱得上對戲劇人物形象比較全面的鑒賞
【高考語文戲劇的閱讀鑒賞方法指導】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復習指導及方法05-11
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方法05-10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指導05-11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鑒賞分析05-07
高考語文學習指導:人物形象鑒賞05-07
高考語文古詩文鑒賞答題方法分享02-27
古詩鑒賞題高考復習指導10-15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05-09
高考語文詩詞鑒賞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