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地理等潛水位線專題知識總結
高考地理等潛水位線專題知識點總結
下面這套匯總是關于高考地理等潛水位線專題知識點的。通過一些專業的理論知識來判定潛水位線的深淺、流向以及引水工程的設置,具有一定的實際用途。小編總結的高考地理等潛水位線專題知識點很詳細,一般的題目都可以幫助大家解決。
1.概念:潛水等水位線即潛水面等高線,根據潛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標高繪制而成,一般繪在等高線地形圖上。
2.河流流向判斷:潛水水位隨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關),可根據圖中等潛水位線的數據遞變(遞增或遞減)順序判斷出地勢高低,河流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潛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值區流向低值區。
4.潛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潛水面到地表的距離。同一幅圖上的地形等高線與潛水等水位線相交之點的數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 高三,為該點的潛水埋藏深度。
5.潛水流速的大小:取決于潛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圖上,等潛水位線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圖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確定引水工程:為了最大限度地使潛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溝,當等水位線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時,取水井應布置在地下水匯流處,并且埋藏較淺處;當等水位線由密變稀時,取水井應布置在由密變稀的交界處,并與等潛水位線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潛水與河水或湖泊水補給關系:一是作水平線法,比較水位高低,總是由水位高者補給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潛水流向,潛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則潛水補給河流或湖泊,潛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潛水,則河流水或湖泊水補給潛水。
高考語文詞句賞析題保分方法
第一,抓住詞句賞析題的共性特征。詞句賞析題的共性特征可以用一個“夸”字來概括。具體而言,這類題目的設題目的主要是要求考生對文章中作者的點睛之筆進行鑒賞。所以,拿到一個題目時,考生可以首先判斷該題的問法是否是要求自己進行鑒賞,通俗來說,“是不是讓你表揚一下這個作者”。
第二,對于詞句賞析題而言,僅僅掌握共性特征是不夠的。考生還應當根據鑒賞的方向不同,對其進行更為詳細的劃分,一般說來可以分為三個角度:其一,要求考生鑒賞詞句的語言特色。即要求考生答出詞句的精彩之處。這類題的問法通常包括“賞析表現手法”“分析語言的藝術效果”等。其二,要求考生鑒賞詞句在篇章結構上的作用。即要求考生答出詞句對于組織文章有何幫助。其三,要求考生鑒賞詞句在內容上的深意。當一個句子在語言、結構上并無獨到之處,但卻有話外之意、弦外之音時通常為此角度。另外,值得提醒的是,有時考題并未對具體角度作出要求,則此時為“綜合性賞析”。即符合哪個角度,就按照其方法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在詞句賞析題部分不會失分。
以上是針對詞句賞析題的題型判斷、答題角度進行的分析。考生在做此類題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只有共性特征把握精準,角度判斷到位,才能夠將此類題目完美解決。草率定性、倉促答題是語文閱讀的大忌,考生在此一定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2016年高考語文牛人支招:狀元筆記傳遞高分經驗
第一章 狀元筆記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整個世界。
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成功經驗中,讓高考“狀元”激勵我們,走向成功,通往大學殿堂。
一、走進高三,快速適應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這首周杰倫的《蝸牛》也是我在高三沖刺階段的“戰歌”。是的,高三會很苦,高考是挑戰。但有苦才有甜,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高考,不必畏懼,而應感激,只有它能讓人生在最短時間內增值,只有它能使我們磨煉出堅強的意志。“用一年,換一生。”這是我的高三宣言;“信念堅定+持之以恒。”這是我恪守的學習準則。(劉涵,2006年云南高考文科狀元)
那么,如何快速適應高三緊張而又繁重的學習生活呢?
1.準確定位,做好規劃
認真分析,給自己的學業水平出初步定位,結合實際,樹立目標。有了理想和目標,學習才會有追求的動力。
可以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檢測目標,并在一定的時間后對目標進行修改和完善。
2.抓牢基礎,形成網絡
高三的學習一定要抓基礎,并把知識網絡化、系統化,在此基礎上學以致用,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為現在的高考正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化。
3.主動學習,善于總結
高三的學習其實是對十年苦讀的一次總復習,在這個高二轉折到高三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轉變身份,主動學習,從知識的接受者轉變成知識的梳理者,把自己的所學盡可能地全部整理一次,發現薄弱之處,及時有針對性地補漏補缺,強化自己的知識儲備。
分析總結對高三同學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遇到新問題,學到新方法,都應及時記下來;每次考試,對于新題型的解法思路、典型試題等都要及時整理分析。得失心中有數,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二、緩解壓力,從容應對
非智力因素往往左右結果,擺正心態吧。當我因成績波動而焦躁時,我會選擇用安靜的音樂來平靜自己;當我意志消沉時,我會用榜樣來激勵自己;當我情不自禁開始胡思亂想時,我也會給自己放個假,留出時間來天馬行空地幻想。我用各種方法來保持一個好的心態。永遠樂觀、積極,調整最佳心態來應對每一次人生的挑戰。(李小龍,2007年寧夏高考理科狀元)
面對高考,壓力肯定會有的。面對學習壓力,我們可以做一只最好的輪胎。氣不足,就打點兒;氣太足,就放掉一點兒,無論在哪里使用,什么樣的路面,輪胎都能夠適應,并且跑得輕松愉快。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做一只最好的輪胎,還要有“備用輪胎”——這就是面對壓力的平常心。 具體來說,有以下四點需要注意。
第一,壓力適度,舉重若輕。就是以適度的緊張面對生活壓力,鎮定自若,學會使自己“心靜如水”。
第二,適應性好,生活、學習有條不紊。感到學習有壓力時,最好是給自己列出一個清單:你有多少事情要做?做什么?有哪些知識還不熟悉,原因是什么?針對每一門課程,你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外界有什么干擾因素?最后制定月、周、日的具體行動計劃,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成效的。
第三,承受力強,科學分析和正確評價自己。不要因一次考試成績落后而氣餒。只要我們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上,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就會體驗到成功,看到希望。
第四,變壓力為動力,建立適當的目標。在考試前可以制定一個基本目標,但不要把分數高低看得過分重要,只要自己努力去準備,盡量爭取考得好一些,就是我們最切實的目標,分數不是唯一的標準。我們應該看到自己天天在進步,任何壓力都可以轉化為動力。
釋放壓力,輕裝上陣(楊清嘉,2008年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
當然,誰都希望自己一舉成功,早日圓大學夢。但現實中總會有人失望。你要相信,“上帝為你關閉了這一扇窗,就必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你會因此比別人多了一分面對挫折的勇氣,多了一份不平常的經歷,所以,你何必為此整日愁眉不展、唉聲嘆氣,把該努力學習的時間白白浪費在無謂的嘆息中呢?
打消顧慮的你,輕裝上陣的你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過,一點壓力也沒有,也會降低我們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同學們要學會調節自身的心理壓力。不要給自己一道“死命令”:今年非考上不可。
我們可以有100次的失敗,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有第101次的追求,況且高考并不是我們成才的唯一出路,何苦把自己逼到一個“死胡同”呢?
克服焦慮,優化情緒(陳溢輝,2008年寧夏高考文科狀元)
臨近高考,心情緊張,擔心自己發揮不好是高三同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時候不緊張才麻煩。其實隨著緊張度的提高,學習成績也會提高。
但緊張過度又會物極必反,有的同學會出現心慌氣短、頭暈失眠、情緒不穩等癥狀。過度焦慮使人不能集中精力,記憶力受到干擾,到考場上也會丟三落四,大腦不靈活,思考能力下降。那么怎么才能克服焦慮、優化情緒呢?
首先要以平常心對待高考,只是把它當成和平常一樣的考試,這樣心情自然穩定。其次,不要把考試焦慮看得過重。如果過分為焦慮擔憂,反而心中刻上焦慮的痕跡,使癥狀越來越嚴重。而且考試焦慮也是相當普遍的,大多數同學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焦慮。誰過分看重考試焦慮,誰就會受到影響。如果已經出現心慌,心跳加快等情況,可以試試自我放松。一個是做深呼吸;另一個是把全身肌肉繃緊再放松,也可以與深呼吸一起做。累了煩了的時候做幾遍可使大腦得到休息,提高學習效率。
此外,可是想象美好的事物或景色,或者是散步、打球、聽音樂、聊天、做家務等,都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理解父母,相互溝通(姜妍,2008年遼寧省高考文科狀元)
有同學抱怨自己的父母太嘮叨,每天不停的在耳邊叮囑:多吃一點、多穿一點、好好學習、為我們爭氣啊!是的,我們的壓力已經夠大了,為什么每天還要給我們施壓呀?恰恰就有同學因此和父母鬧矛盾,最后是兩敗俱傷。
作為孩子,我們要將心比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就能理解父母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苦心了。我們要學會與父母溝通,共商大策,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因為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這樣,便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幫助我們實現心中美好的夢想。
高三復習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后,一般說來,學生在學習中出現輕度的、暫時的心理疲勞現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及時調節,使身心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就可能加重心理緊張,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失調、紊亂,會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下面是高考狀元們如何積極防治心理疲勞的心得體會?
三、借鑒經驗,提高成績
我最經典的學習方法——糾錯法,就是把原來做過的習題里,所有做錯的題目都記錄在一個本子上,最好每門課都能記下來,經常把原來的錯題拿出來看看,對提高成績幫助很大。(申屠李融,2008年浙江高考文科狀元)
合理安排復習進程,確定適當記憶方法(王曉濤,2008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狀元)
針對自己情況對各科作好復習安排,交替使用大腦。大腦的忙和閑是可以調節的,不要長時間學習同一門功課,每隔一定時間轉換不同的學習內容。一種內容的學習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以避免大腦疲勞。制定適當記憶方法,或用諧音記憶、或用口訣記憶,只要適合自己就行。
科學用腦,提高效率(郭薇,2008年陜西省高考文科狀元)
很多高三同學反映,“自己學習不可謂不努力,可收獲卻不大,導致自己都喪失信心了。”這是因為,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一些同學的努力是回家后熬更受夜,苦苦鉆研。等到第二天到學校后卻是頭重腳輕,兩眼昏花,對于老師提醒的重點和難點不甚知之。
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并不是好的學習方法,我們要學會勞逸結合,保證我們大腦的思路清晰,才能有比較高的學習效率。另外,還要注意及時理清線索,梳理知識脈絡,使知識系統化,有利于我們從整體上去理解記憶。
陜西省高考理科狀元滕少華,高考語文考了145分,他是這樣復習語文的:
1.把系統化知識調制成為高分催化劑。高三復習時要特別注意最后的模擬測試。做完卷子后要把重點的東西重新看一遍,做好總結。比如語音是一個系統,復習時候要密切關注所有學過的字詞的讀音,像形近字、多音字、容易誤讀字的讀音等,將諸如此類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歸納,便于記憶掌握。
2.緊追常用知識,不與生僻內容親密接觸。在高三復習階段,我把復習的著眼點集中在課本上,對眾多的復習資料作淡化處理。
3.訓練應試作文模式,拿下半壁江山。應試作文,與一般文章的寫法有很大區別。應嚴格訓練根據不同題目選取不同立意和結構的能力。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高考高分作文固定結構,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應試作文模式,爭取高考作文取得好成績。
高考考前謹防五大“心理陷阱”
陷阱一:苛求完美
典型代表:譚小亮是學校的風云人物,他不但長得帥,人緣好,更是全校有名的理科天才,老師心中的寵兒。總之,在同學們眼中他是完美的代名詞。
譚小亮對自己的要求也相當高,幾乎苛刻。他要求自己的理科必須是全年級第一;考試的試卷上不能有任何錯誤的痕跡;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必須正確……然而高考前的模擬考試打碎了完美的譚小亮。由于考前的狀態不佳,譚小亮的理科成績在年級排到了第4名。這種成績不應該是他這種理科天才的。為了奪回第一,追求完美的譚小亮做出了一個更苛刻的決定:上課必須把老師的每句話都記住;看書必須過目不忘;自己回答不出來的問題,別人也不能回答……
心理分析:在高三沖刺階段,很多同學的失敗也與過分苛求完美有關。一個人將目標定在100分上,要求自己時時得100分,他可能更多的時候需要面對失敗。對于高三學子來說,過多失敗的結果會導致自信心的喪失和學習積極性的低落從而抑制學習的效果。況且從研究成果來看,學習效果并不是隨壓力的增加而變得更好。因此,要為自己留有適度的發展空間,讓自己能稍微輕松一點,別讓完美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解決方案:“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同學們可以采取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來對付苛求完美。只要努力了,就問心無愧。不要因為所謂的沒有得第一,就過分關注這件事,強迫自己為此而焦慮。心理能量過分執著在挫折上,不但對解決問題無益反而會形成惡性循環。正確的態度是:順其自然,態度積極,該干什么就干什么,盡力學就是了。事情的結果不是強求就能得到,而是水到渠成。
陷阱二:嫉妒
典型代表:楚楚有一個很光榮的履歷,從小學到中學都是班干部,成績也很好,周圍總是一片贊揚聲。她跟同桌小希既是鄰居又是好朋友。但自從進入高三后,楚楚心里開始有某種失落感,并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威脅。因為小希的學習成績開始慢慢地超越她,特別是最近連續兩次模擬考試,小希都高出她20多分,楚楚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楚楚開始疏遠小希,不再一起結伴上學和回家,還對小希冷嘲熱諷,甚至向老師提出要調換座位……
心理分析:嫉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之一,無論你多么優秀,都無法避免有人在某些方面超過你。只有以毒攻毒,將嫉妒轉化為成功的內驅力才是上上之舉。當小希超過自己后,楚楚或許應該換一種思維方式了。
解決方案:嫉妒對個體最大的傷害表現在對自我的否定,而自我是個人人格的核心部分,當嫉妒來襲,請保護好自我,看到自己優秀的地方,不要輕易否定自己。學會比較,如果你連鞋都買不起會不會嫉妒穿皮鞋的人呢?想想那些沒有雙腿的人吧,你其實是那么富有。最后還要有效宣泄,你可找知心的同學或班主任老師,或父母親友,痛痛快快地說個夠,這是告別嫉妒心理的重要途徑。
陷阱三:壓抑
典型代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陳然的母親也不例外。陳然的成績還算可以,但不上不下的成績也讓陳然感覺尷尬。如果成績差點,也許父母就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如果自己成績好點,父母就可以完全地相信自己,也不會像現在一提就擔心。
昨天在飯桌上,媽媽連珠炮似的發問讓陳然忍無可忍,和父母大吵了一架。事后陳然又覺得對不起父母,后悔萬分,媽媽不就是多問了幾句自己的學習情況嗎?為什么自己會這么沉不住氣呢?這份內疚轉化成分數上的壓力,陳然的心情更加沉重起來。
心理分析:很多家長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和孩子心靈的溝通,特別是心理素質的培養更是少有關注。雖然也是愛子,卻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家長和孩子都不會輕松。也許我們都需要尋找一條渠道,才不會讓珍貴的親情變成一種負擔。
解決方案:釋放壓抑,主動溝通。父母不停地發問,說明我們沒能給予他們足夠的信息。敞開胸懷,告訴父母你的真實情況和想法,并和他們一起探討。溝通多了,誤會就會少;理解多了,關系就會好。在高三緊張的復習中,難免會遇到生活、思想、學習上的困難,陳然應該敞開心扉將煩惱告訴父母或親近的老師。作為長輩,他們有較豐富的人生經歷,會力盡所能地幫助你,打開你的癥結,他們的鼓勵和關愛會使你愁云盡散,獲得前進的動力。
陷阱四:倦怠
典型代表:志向遠大的張曉立志一定要考上浙江大學,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她從高三伊始就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并且每天都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看過這份計劃書的同學都稱這是魔鬼計劃書,太苛刻了。然而張曉認為要成為人上人就須吃得苦中苦。
在高強度的訓練下,她的成績在開始時有了不錯的提高。然而好景不長,到了沖刺期后,張曉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懶”了,魔鬼計劃書中的內容最近總是不能完成。更讓一向好勝的她不能接受的是,最近上課總是走神,要背的內容老是不能記住,精神也大不如前了……
心理分析: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和過度緊張會使個體出現疲乏、焦慮、壓抑、學習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等現象,這種現象即被稱為倦怠心理。學習與高考的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在高壓下,像張曉這樣逐漸失去了學習的樂趣,感覺挫折、焦慮、沮喪的同學越來越多了。
解決方案:1. 善于調整心態。長時間高強度地學習后特別需要注意調節身心,安排時間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堅持有規律的生活,做到張弛有度。建議每天保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狀態積極備考。
2. 精選典型習題,克服復習倦怠。精選有代表性的習題,通過有條不紊地訓練,提高解題技巧和準確性,優化解題思路和方法,避免題海戰術。
3. 備考期間制定的目標要保持適當的壓力,壓力適當既能充分調動個人的潛能,又是實現目標的動力。
陷阱五:脆弱
典型代表:李詩是一所普通中學的高三學生,平時成績一直不錯,尤其數學拔尖,很受數學老師的喜愛和賞識。可沒想到,李詩在最近全市統一的“一模”考試中發揮失常成績不理想。心里總覺得愧對數學老師的他現在一做數學試卷就緊張。脆弱的李詩已不敢參加市里的“二模”,害怕又一次的失敗。他感到高考沖刺前的壓力好大,痛苦中,他開始失眠……
心理分析:成績優秀的學生一路順風地走過來,一直都陶醉在成功的氛圍和別人的贊賞中。一方面促使他們更優秀,另一方面也使他們背上了沉重的負擔。一旦出現他們克服不了的挫折,就會無法忍受,產生過激反應。是堅強地面對,等待新一輪的涅磐還是沉浸在悲觀情緒中無法自拔,你怎么選呢?
解決方案: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要知道每一個走向成功的人都要經歷很多的失敗和挫折,人一輩子不可能不遇到一些困難,關鍵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其次,要靜下心來認真反思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不是學習上存在知識盲點,或是心理素質方面有待提高等。鑒于李詩與數學老師感情好,最好與數學老師溝通,將自己的心理波動告訴老師,尋求老師的支持。另外,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多和同學交流,適當聽聽音樂等都可以緩解心理的壓力。
高考牛人談經驗:平時多積累
平時多積累
河北:王師總分:王師/694(750)
“我覺得就在一個心態,在高考期間我也感到緊張,但并沒有影響睡眠,也沒有影響到我的發揮。”畢業于石家莊二中的王師說,其實高考考的主要是平時的積累,“只要你對自己平時的水平有一個預估,那么高考期間就沒什么好緊張的了”。談到自己的,王師說,“我覺得這一年很關鍵,你要跟上的節奏,把要求的都做到,這樣有了一個好基礎后面起來就容易多了。”
內蒙古:維力思高考總分:685+30(政策性照顧)(滿分750)關鍵詞:上課不留問題
關于學習“秘籍”,維力思表示,他只是跟著老師的教學走,把當節課學習的內容消化掉,決不把不懂的問題遺留下來。
河南:龐博高考總分:693分(滿分750)
龐博說,在平常的考試中,他把每次考試都當做高考對待 高中地理,“考試次數多了,心態也就平和了。”龐博說。龐博有兩個自制的小本子,一個是自己整理抄錄的“本”,另一個是“錯題本”。“本”是平常用于摘抄各科點。龐博介紹說,對于“知識本”,一些沒有記牢的東西,隨時可以翻看查閱,鞏固,最后達到融會貫通。“錯題本”專門用來記錄錯題,分析錯在何處。“同一類型的題,錯一次可以,錯兩次也理解,錯第三次就不能原諒了。”龐博說。
2016高分考生分享高考沖刺階段復習策略
學子檔案李聞韶,2011年畢業于長沙市一中,考入香港大學并獲得獎學金。理科卷面分689分,其中語文130分,數學137分,外語141分,理綜281分。
距離高考還有十多天的時間,你在做什么?考入香港大學的李聞韶說,去年這個時候,他可是“霸占”了語文老師很多時間,平日模擬考語文打110分左右的他,高考獲得了130分的高分。
【考前支招】
勤問老師,積累作文素材
“我們學校有個傳統,高考前十天,所有的課程都停掉了,老師們會在辦公室‘坐班’,接待來提問的同學。語文是我的弱項,我就守著語文老師,把不懂的難點列出來,經老師點撥后,會有一種思維通透的感覺。”李聞韶說,作為理科生的他,語文一直是相對較弱的,高三上半期,語文經常是110分,后來慢慢地提高到120分,最后高考打了130分。
李聞韶說,作文素材的積累也很重要,高三他每天會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積累素材,看作文輔導書,也看電視新聞等。“語文考試時,我腦中閃過好多個平日積累的故事,都可以用到作文里,最后還用到了法國網球公開賽單打冠軍李娜的獲獎感言,那是我高考前看電視看到的。”
高三緊張的學習之余,李聞韶會通過打球和唱歌來放松自己。“有天下午考完化學,跟一個1米87的人單挑籃球,4勝2負,中投弄得他沒辦法。就算矮了十多厘米,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李聞韶說,打球的感覺非常棒,絕對有益于學習。
【高考經驗】
細心、理智、跳過
“細心、理智、跳過”是李聞韶總結的六字高考經驗。平日理綜能打290多分的他,因為在一道物理題上糾結很久,結果導致物理、生物都沒有發揮到最好水平。
李聞韶說,那是一道物理大題,總分19分,因為沒看清楚題目中的條件,他在計算時花了很多時間卻還是解答不出。“當時就開始煩躁,左算右算都不對,實在沒辦法就跳過,接著做下面的題。”
拖延的結果是,李聞韶的生物沒做完,物理也沒發揮好。“因為我平時做題都比較穩,在每道題上花的時間都是固定的,那道題拖延了時間后,我就開始著急,后面的題做不完了。”
考試結束后,李聞韶發現,他的另外兩名同學也被這道題絆住了,都是沒看清條件。“所以考試細心真的很重要,實在不行你也不要慌張,果斷跳過。”
高考答疑
長沙考生考試時頭腦空白怎么辦?
李聞韶如果以前有類似狀況發生,應及早找心理醫生治療。高考到達考點后,可以先找一個靜的地方放松幾分鐘,調節好心態再進考場。如果在考場上出現一片空白,不要急著往下做題,而是應該先平靜下來,喝兩口水,閉目養神 高中英語,深呼吸,不要看別人在做什么,先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長沙考生每次考試總擔心沒時間做完題目,所以經常看時間,幾乎每做完一題都會看一次手表,結果這樣更緊張,更想不出答案,導致總考不出好成績。很害怕高考也會這樣,很痛苦。
李聞韶既然這樣,就不要戴表了,現在考試是查缺補漏,目的要明確,做不完也正常,把自己會做的都做對就好。
高考牛人談經驗:讀書有三習
讀書有三習:課前預習 課上學習 課后復習
浙江高考文科第一名沈凌
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預習。預習實際是一種自學能力,把看不明白的內容標出來,這樣聽課時就有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調動學習熱情和注意力。
課堂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途徑,聽課時要提高課堂效率。如何提高?注意力集中,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靠意志排除干擾;課堂上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在緊跟老師講課思路的基礎上,積極思考;重視老師的開頭和總結,有的同學聽課,往往忽視這個環節,這是錯誤的。開頭,寥寥數語,卻是整堂課的綱領,結尾的話也不多,但是一節課精要的提煉。同時要對老師反復強調的部分做筆記。
課后復習分為老師的和自己的兩方面:老師的主要是課后作業。老師根據經驗會布置針對性作業,這些作業用處很大,要認真完成。而自己的復習更重要,畢竟老師的復習是針對所有人的,大家機會均等,而學習是要在均等中找出不均等。
失敗
我們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失敗乃成功之母!”說到底,失敗是值得尊敬的。
做錯題本,記下來只是第一步,有很多同學卻把它當成惟一的一步。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糾錯本很多,上面拼拼剪剪的很多,也會用許多顏色的筆做了記號。看似認真,實際只是把工夫停留在錯誤的地方。做的記錄要知道怎么用,第一次記錄時可以留空,便于以后使用。寫下你后來的體會和心得。
壓力
高中的壓力很大,每一個高三的學生,都有壓力。我排解壓力的方法是跑步,特別是上體育課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既然最辛苦的跑步我都可以忍受,考試又算什么?
【高考地理等潛水位線專題知識總結】相關文章:
高考地理復習知識點:城市小專題05-05
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04-16
高考地理商業與金融小專題05-05
高考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專題總結03-30
地理高考知識點11-02
高考地理解題方法專題的例題05-04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05-12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05-05
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10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