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寫方法
高考結束后,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填報高考志愿了,高考志愿填寫的方法有什么?高考專業選擇又有哪些?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關于高考志愿填寫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志愿填寫方法(一)
普通高校招生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下稱“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規定的錄取批次中,允許考生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順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情況和院校志愿順序投檔,投出檔案均視為第一志愿,由高校擇優錄取。
高考志愿填寫方法(二)
平行志愿,前幾年只在少數省份試行,2008年開始,教育部開始推廣平行志愿,2010年將有22個省(區市)采用平行志愿投檔方式。考生在每個批次中一般可填報的A、B、C、D四個志愿(根據省份不同,可能會更多)院校之間是平行關系,都是第一志愿。每個批次投檔時,省級招辦將達到相應批次省控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檢索。投檔時,首先檢索考生填報的.A學校,如考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A學校的調檔線,則再檢索考生填報的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檔。在這個過程中,考生不會因為將B學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報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學校的“歧視”,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報B學校的考生一樣,參加B學校的錄取。
高考志愿填寫方法(三)
平行志愿有效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難度,但是平行志愿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首先,投檔比例帶來的風險。傳統填報志愿時,一般學校按照招生計劃的110%~120%比例投檔,而平行志愿投檔比例如果超過1:1的話,很多高校無法將全部投檔合格的考生錄完,多余的考生只能退檔。由于平行志愿的同批次院校是同時投檔和錄取的,退檔后的這些考生無法再向后續志愿院校投檔,這部分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降到下一批次。如果嚴格按照1:1投檔的話,只要有一個學生身體不合格或者專業志愿不服從調劑,學校就要參加征集志愿。每個省(區市)的投檔比例規定不一樣,考生要了解本省(區市)關于投檔比例的規定情況,適當規避這種被退檔的風險。
第二,院校之間沒有拉開梯度,檔案無法投出的風險。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有的考生沒有針對自己的高考實力,合理定位選擇與自己實力比較匹配的院校,而是一股腦地把自己喜歡的并且大都處于同一層次的院校全部填上去,也不管這些院校往年在其所在地的錄取情況怎樣。這種志愿填報方式,很可能造成考生檔案如果投不進其中一所學校的話,其他院校也無法投進。比如去年某省一名理科考生高出一本線35分,一本平行志愿依次填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大在其所在省的調檔線高出當地一本線105分,復旦大學的調檔線高出當地一本線115分,南京大學高出當地一本線95分,上海交大高出當地一本線112分,其結果可想而知了。從該生填報的院校志愿來看,在填報志愿前根本沒有對這些院校往年的錄取資料進行分析,也沒有結合自己的高考實際情況合理定位為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實力的院校。在選擇院校時,更談不上拉開梯度了,選擇的幾乎都是我國的'頂尖院校,只要其檔案進不了其中一所院校,其他院校的可能性則相當小。如果他能在A志愿選擇了浙江大學,后續志愿選擇了往年在其所在地錄取線高出當年一本線30 分以內的院校,這位考生也不至于落選了。
再次,考生專業不服從調劑帶來的退檔風險。由于平行志愿的投檔模式決定了考生只有一次投檔機會,如果考生的檔案投進某所高校,由于考生的高考分數達不到所填報專業的錄取線,或者考生的單科成績達不到所報專業的要求,或者身體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等,這時考生再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話,就面臨被退檔的危險。而考生一旦被退檔,就只能等待這個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進入下個批次參與錄取。從筆者搜集的案例看,平行志愿中被退檔的考生中,最多的就是不服從專業調劑,這部分考生占被退檔考生的70%,甚至更高比例。
【高考志愿填寫方法】相關文章:
高考志愿填寫的方法05-11
填寫高考志愿的方法及指南05-11
高考如何填寫志愿04-04
如何填寫高考志愿05-10
高考的志愿被誤解專業填寫指南05-11
2017年安徽高考如何填寫志愿04-02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04-04
高考志愿沒填的處理方法08-24
廣東高考志愿錄取方法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