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浙江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時間:2022-11-24 00:19:34 高考復習 我要投稿

浙江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由于對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方法、大學、專業和錄取流程等不甚了解,有些考生和家長儀憑自己的一知半解,產生了一些錯誤的理解和觀念。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浙江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浙江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2016年,我省高考報名減幅趨緩。全省共有30.74萬考生報考,比去年約減3.3%。其中普通高校招生報名26.86萬人(文科9.95萬,理科16.91萬),比去年減少1.13萬人,預計錄取率將不低于去年。作為新高考提前啟動實施的綜合評價選拔有效形式,我省三位一體及高職提前招生規模和社會影響不斷擴大,今年報考數超過22.2萬人次,相比去年現成倍增長。

  2016年,綜合評價招生拓展深化。今年54所高校參與我省三位一體招生,其中本省地方屬46所高校計劃6557名,比去年增35%;“985高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擴圍增量,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上海交大等8所高水平大學參與計劃為1270余人,比去年約增加300人,其中7所高校安排在6月25日前錄取,其他高校仍在相應批次提前錄取。35所高校參與高職提前招生,實際招生1.34萬余人,超過去年三倍,實行一檔多投、雙向互動選擇、提前錄取。

  2016年,農村學生上“好大學”機會增加。今年繼續擴大實施高校專項、地方專項計劃,增加農村學生優質高等教育機會。其中,高校專項計劃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試點高校承擔,不占分省計劃,是農村考生升高水平大學的“純增量”通道;考生須為農業戶口戶籍,實行教育、公安聯審機制。

  我省地方專項計劃,今年原則上須不少于有關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規模的3%,預計總計劃600名,比去年增加200名;招生范圍從原12個縣擴大到與高校專項計劃相同的29個縣。

  2016年,全省高考加分持續瘦身。按“減項目、限范圍、降分值,設置過渡期”等規定落實高考加分政策,加分人數繼續減少。社會關注的體育加分項目,經統一認定測試,從2010年的`1000余人降至2016年的不到80人;后續所有鼓勵性加分將逐步消失。

  2016年,新老高考模式交替實施。與新高考“自助餐”式選考科目不同,現行高考“套餐”模式今年鳴金收兵,實行文理分科,同一類考試科目相對固定,文科專業選擇面僅34%左右,而理科的專業選擇面達66%。

  分類考試。第一類考試科目滿分為810分,第二類滿分為750分,第三類滿分為550分。每個考生文化總分個數與其所報類數一致,最多為4個,分別對應三類科目和藝體專科;藝體兼報文理的考生此外還有兩個綜合分,分別對應本科和專科。

  分批選撥。實行分批填報志愿和劃線錄取。文理科一至三類考試分別對應一至三批錄取批次,第一批為“985”、“211”高校和經批準列入該批的本科高校專業;第二批為其他一般本科高校專業;第三批為高職(專科)高校專業;藝術類第一批以專業校考為主,第二批以專業省統考本科為主,第三批為專科(高職);體育類錄取分本、專科(高職)兩批。第一類考試科目對應第一批招生高校,其中985、211高校近年招生量一直保持在1.6萬左右;文科比理科升學競爭相對激烈。

  志愿填報和投檔規則要看清

  一是高考志愿統一網上填報。我省各批各類考生,包括在浙參加異地高考的外省隨遷子女,均需在規定時間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網填報志愿,這是我省填報志愿唯一網站。

  6月中旬,省教育考試網將開通網上填報志愿模擬系統,考生可先練習一番;6月20日左右,本年度在浙招生所有高校的生源計劃公布,這是我省填報高考志愿唯一書面依據。文理科第一批在6月26-27日填報;第二批一般在7月20日左右填報;第三批一般在8月上旬填報。藝術第一批和第二批、體育本科、高職單考單招,在6月26-27日網上填報;藝術第三批、體育專科批在后續填報。具體以省統一公告為準。考生需按選報的考試類別在相應批次填報志愿,未選報的類別只能參加對應批次征求志愿填報。

  各批志愿填報截止前,考生可多次登錄系統修改,以最后一次修改確定并成功提交的志愿為準。網上志愿填報期間,考生若忘記密碼無法登錄,須到所在報名點學校或報名地招考機構申請,經批準后重置密碼,登錄后應立即更改密碼。

  二是傳統志愿與平行志愿結合設置。文理科各批提前錄取均為傳統志愿,各設5個高校志愿及服從志愿;藝術類各批提前錄取設2個高校傳統志愿、第一批設3個高校傳統志愿。各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

  文理科各批均設置平行志愿,各設5個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增設高校服從志愿),各校均設6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藝術類第二、三批和體育本、專科批均為平行志愿,各校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對首輪平行志愿投檔未完成計劃,進行征求志愿。

  三是平行志愿怎樣投檔。平行志愿,是指同科類、同批次、同一投檔時間段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志愿,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愿”投檔規則。與傳統順序志愿分期投檔不同,平行志愿在短期內可高效快捷地對不同考生及其志愿進行檢索,某志愿一旦投檔,高校錄取系統顯示的`邏輯志愿均為一志愿。

  錄取系統按批次分科類檢索考生所填高校志愿前,先對所有考生總分從高到低排序(總分相同時,按照相關單科成績高低進行排序,總分相同、單科成績也相同則全部投檔)。不同錄取批次因高考分值不同而單批獨立排序,上一批錄取完畢后,已被錄取的考生不再進入下一批的名次號排序。

  投檔時先從最高分考生開始,依次檢索和投檔,這就是“分數優先”;當輪到檢索某一名次考生時,則遵循該考生所填報的A-B-C-D-E高校志愿順序檢索,當考生分數符合某高校投檔條件即被投檔,這就是“遵循志愿”。

  怎樣合理選擇和填報志愿

  高考志愿是高校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考生要根據社會需要和國家規定,從本人實際出發,按照自愿的意向選擇學校和專業。現結合我省現行高考模式和志愿設計投檔規則,建議參考策略如下。

  策略一:好好研讀投檔規則和簡章。填報志愿前,要先研究高考錄取投檔規則,同時讀懂高校招生簡章,對照分析各方面的情況。比如,省錄取系統進行投檔先投高校志愿,各高校接受符合投檔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后,進行專業志愿“再投檔”等,學校投檔不了,所有專業都免談,而投檔后錄取與否及錄取啥專業均由各高校決定。

  專業志愿投檔,大多高校采取傳統志愿而非平行志愿。一些高校明確規定投檔“專業分差”,即一專業沒有被錄取,二專業錄取時會減去少量分數,再和其他考生進行排序比較,依此類推。專業志愿之間有適當的梯度或者級差,相當于給自己“加分”。如對所報高校各專業都能接受,可填上“專業服從”,意味著所填專業無法錄取后會增加調劑機會。

  策略二:優先選學校還是選專業要據自身實際。優先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都有一定道理。其實不能一概而論,各人情況不同,同批次學生成績會有差異,選擇也會不同,需具體分析。

  對于學習成績優異,或者畢業后想繼續深造者,一般建議優先考慮學校為主。高校大多實行通識教育,好學校學科齊全、師資雄厚,社會也需要復合型人才。當然,有的考生成績雖不很優秀,但希望就讀好學校,就注意“距離和分數”的關系,可選擇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區域,以換取相對較低的“投檔線”,然后再考慮適合自己的專業,即使不合適還可以轉專業。

  而對于有明確的專業取向,或畢業后先考慮就業,或在相應批次中成績沒啥優勢,或所選學校各方面差不多時,建議優先考慮專業。畢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短暫,喜歡的專業有利于發揮潛能優勢,也許還伴隨自己一生;相對較低的分數,或許上不了較高層次高校冷僻專業,卻可以夠上部分高校的好專業。

  策略三:志愿定位要合理,適合自己就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條件和職業取向分析研判,可對照欲報高校近3年投檔名次號作為定位參考,預測自己能否投檔。此外,還可用近3年專業錄取平均分與當年省控線的.分差來分析分數線走向,以幫助合理定位。

  同時,需分析高校近年招生量及投檔線是否穩定,如何變化?如是,則名次號的參考價值就會凸顯;若波動大,就要分析趨勢。比如近年50余所高校參與三位一體招生提前錄取,其投放到同批次平行志愿的招生量出現銳減,就導致投檔名次號持續提升。

  高考招生中,即使上了省控線,但因超比例劃線、部分考生志愿定位偏高,分數達不到高校分數線,而導致首輪5個平行志愿高校均無法投檔。

  策略四:保持適當梯度,等于給自己加分。因綜合情況不同,高校之間的投檔和錄取標準存在自然差異,就會形成不同志愿的“分數級差”,最終會體現在高校投檔線及其對應的名次高低之中。

  利用“分數級差”排列和優化志愿,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在志愿之間形成合理的層次,俗稱志愿“梯度”。將可以“沖一沖”的高校放在A或B志愿,自己的分數優勢高校放在中間“穩一穩”,最后志愿需“保一保”。理論上平行志愿的“梯度”一分之差也行,實踐中志愿之間的分數級差越大越保險,但會造成資源浪費,所以要適度。

  此外,志愿填報操作也要注意技巧。現行高考投檔后各專業生源往往不平衡,要規避因專業不服從而遭遇退檔;填報志愿時間,切記不要擠到最后半天去上網填報,更不可逾期填報;填報志愿前后,務必合理設置密碼并保管好,防止信息外泄、志愿被改,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志愿填報有哪些誤區需規避

  考生大多經歷了十年寒窗苦讀,在志愿填報這一人生重要選擇的關鍵點,為數不少的人卻不愿自己當專家認真分析和研判,往往人云也云、請人幫辦一填了之,或者隨意使用中介機構提供的志愿填報軟件,等等,這都需要規避。

  誤區一:自戀情結,非理性分析研判。僅憑個人好惡和主觀判斷,不去收集信息和聽取他人意見,脫離自身實際,缺乏理性分析,盲目作出決定。尤其是志愿填報必然要面臨相關取舍問題上,不論成績高低、身體狀況,單憑個人興趣,或專業至上或學校至上,片面選擇填報;或無視高考志愿風險隨意定位,一填了之碰運氣。

  誤區二:博弈情結,反正“機會多多”。事實上,按照平行志愿的屬性及投檔規則,在每一輪檢索中最多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投,該生“一輪一次”的投檔機會即已使用,其余志愿相當于同步失效。一旦某高校退檔,意味著已經投過檔,其它后續志愿自然就不可再投檔啦!

  誤區三:地域情結,非中心城市不選。這些同學會事先確定好就讀地點,選擇家門口或經濟發達中心城市。殊不知,忽略了自身實際和實力,已經犯了填報志愿填報的大忌,這些地方的高校招生往往凸顯“分數高、要求高、消費高”等特征,如在沿海某些省會高校近年分數普遍遞升就屬于此類情況。

  誤區四:名校情結,非名牌大學不去。考生往往很在意學校的排名,希望充分利用名校優質的教學資源,讓自己接受最好的教育,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名校資源稀缺,全國1500多所高校在浙江招生,“985”或“211”等高水平大學僅百余所,你的競爭力夠不夠著實需要對照思考。

  誤區五:專業情結,非熱門學科不學。在填報志愿時先打聽那些專業或職業最熱門?哪些專業畢業后薪酬高?錄取發現,被退檔的并不都是那些排名靠后的考生,分數較高而又一味追逐熱門的考生也極有可能被“刷”下來。專業冷熱門是相對的,前幾年招生熱門的專業,畢業就業有時卻變成了冷門。

  高考平行志愿的設置,有效地減緩填報志愿風險,但填報志愿進入誤區等相關風險依然存在。此外,因超比例劃線、分數不夠高校線無法投檔,或者投檔后因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限制、高校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等因素均會導致退檔。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切記看清規則再上手,掌握技巧避誤區,務實理性慎選擇。

 

【浙江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相關文章: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技巧12-09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及規則12-09

浙江高考志愿可以填報個數及技巧12-09

浙江新高考志愿填報04-03

浙江高考志愿模擬填報04-03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流程04-03

2017高考填報志愿浙江04-02

2017浙江高考志愿填報04-03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