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知識點(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化學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考化學知識點1
1. 儀器的洗滌
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內壁上附著的水膜均勻,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試紙的使用
常用的有紅色石蕊試紙、藍色石蕊試紙、pH試紙、淀粉碘化鉀試紙和品紅試紙等。
(1)在使用試紙檢驗溶液的性質時,一般先把一小塊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測溶液的玻璃棒點試紙的中部,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判斷溶液的性質。
(2)在使用試紙檢驗氣體的性質時,一般先用蒸餾水把試紙潤濕,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試紙放到盛有待測氣體的導管口或集氣瓶口(注意不要接觸),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氣體的性質。
注意:使用pH試紙不能用蒸餾水潤濕。
3. 藥品的取用和保存
(1)實驗室里所用的藥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遵照有關規(guī)定,保證安全。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注意節(jié)約藥品,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按最少量取用:液體1~2L,固體只需要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余的藥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或交由老師處理。
(2)固體藥品的取用
取用固體藥品一般用藥匙。往試管里裝入固體粉末時,為避免藥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試管傾斜,用盛有藥品的藥匙(或用小紙條折疊成的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塊狀的藥品可用鑷子夾取。
(3)液體藥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體時可用膠頭滴管吸取;取用較多量液體時可用直接傾注法。取用細口瓶里的藥液時,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標簽對著手心),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使液體緩緩地倒入試管。注意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簽。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傾注液體時,應用玻璃棒引流。
(4)幾種特殊試劑的存放
(A)鉀、鈣、鈉在空氣中極易氧化,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應放在盛有煤油的廣口瓶中以隔絕空氣。
(B)白磷著火點低(40℃),在空氣中能緩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揮發(fā),需盛放在磨口的細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蓋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盛放在磨口的廣口瓶里。
(E)濃硝酸、硝酸銀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貯放在陰涼處。
(P)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且易在空氣中變質,應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無色細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緊,不能用玻璃塞。
4. 過濾
過濾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劑的`雜質的方法。
過濾時應注意:
(1)一貼:將濾紙折疊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2)二低:濾紙邊緣應略低于漏斗邊緣,加入漏斗中液體的液面應略低于濾紙的邊緣。
(3)三靠: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燒杯的尖嘴應與玻璃棒緊靠;玻璃棒的底端應和過濾器有三層濾紙?zhí)庉p靠;漏斗頸的下端出口應與接受器的內壁緊靠。
5. 蒸發(fā)和結晶
蒸發(fā)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體或使溶質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晶是溶質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晶的原理是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fā)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析出晶體。加熱蒸發(fā)皿使溶液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外濺。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NO3混合物。
6. 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
操作時要注意:
(1)液體混合物蒸餾時,應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緣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使之與被冷卻物質形成逆流冷卻效果才好。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7. 升華
升華是指固態(tài)物質吸熱后不經過液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利用某些物質具有升華的特性,可以將這種物質和其它受熱不升華的物質分離開來,例如加熱使碘升華,來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 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兩種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體分離開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并且溶劑易揮發(fā)。
在萃取過程中要注意:
(1)將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劑依次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過漏斗容積的2/3,塞好塞子進行振蕩。5 O
高考化學知識點2
一、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
(1)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4)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一些特殊價態(tài)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還原反應
(6)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二、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的認識
(1)主族元素的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徑大小比較
(3)電子式的正確書寫、化學鍵的形成過程、化學鍵、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
(4)能畫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構—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羅常數NA常考查的微粒數止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等內容。
四、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表達(狀態(tài)、計量數、能量關系)
五、離子的鑒別、離子共存
(1)離子因結合生成沉淀、氣體、難電離的弱電解質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發(fā)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堿大量共存
(5)題設中的其它條件:“酸堿性、顏色”等
六、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斷(電荷守衡、物料守衡、質子守衡)
(2)電荷守恒中的多價態(tài)離子處理
七、pH值的計算
(1)遵循定義(公式)規(guī)范自己的計算過程
(2)理清題設所問的是“離子”還是“溶液”的濃度
(3)酸過量或堿過量時pH的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堿時以OH–計算再換算)
八、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
(1)能計算反應速率、理解各物質計量數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2)理順“反應速率”的“改變”與“平衡移動”的“辯證關系”
(3)遵循反應方程式規(guī)范自己的“化學平衡”相關計算過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觀點來解題
九、電化學
(1)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2)能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3)了解常見離子的電化學放電順序。
(4)能準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恒”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系
十、鹽類的.水解
(1)鹽類能發(fā)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類型之鹽類發(fā)生水解的后果(酸堿性、濃度大小等)。
(3)鹽類水解的應用或防止(膠體、水凈化、溶液制備)。
(4)對能發(fā)生水解的鹽類溶液加熱蒸干、灼燒的后果。
(5)能發(fā)生完全雙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十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
(1)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xiàn),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應
(2)注意N中的硝酸與物質的反應,其體現(xiàn)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的重點
(3)有關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兩性反應(定性、定量關系)。
(4)有關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化、Fe3+的強氧化性。
(5)物質間三角轉化關系。
十二、有機物的聚合及單體的推斷
(1)根據高分子的鏈節(jié)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2)熟悉含C=C雙鍵物質的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間的縮聚反應
十三、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請按官能團的位置異構、類別異構和條件限制異構順序一個不漏的找齊
(2)本內容最應該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動進行一定的檢驗
十四、有機物的燃燒
(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的通式
(2)燃燒最可能獲得的是C和H關系
十五、完成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代表物的相互衍變,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的結構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平方程式
十六、有機物化學推斷的解答(“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
(1)一般出現(xiàn)以醇為中心,酯為結尾的推斷關系,所以復習時就熟悉有關“醇”和“酯”的性質反應(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團的醇類和
高考化學知識點3
一、整合教材、科學安排
復習時要以化學知識塊、教材章節(jié)、方法與技能相結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論(一)——無機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論(二)——有機化學——方法與技能的主線形成單元,進行復習。并將計算和實驗融合、穿插到各單元中。在整合教材組成單元的過程中,注意感受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網絡,促進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二、注重基礎、落實細節(jié)
高考要求的化學主干知識有25條:
1、原子結構
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3、分子結構、晶體類型
4、化學反應與能量(熱化學方程式)
5、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6、電解質溶液(PH、離子方程式、水解、電解等)
7、氧化還原原理的應用
8、典型的非金屬鹵素
9、氧族元素
10、氮族元素
11、碳族元素
12、堿金屬
13、鎂鋁鐵
14、同分異構
15、烴及其衍生物
16、糖類、蛋白質、油酯
17、有機合成材料
18、物質的量及計算
19、化學式和結構式計算
20、方程式計算
22、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操作
23、實驗室制法
24、物質的檢驗、分離、推斷
25、化學實驗設計
因為化學內容比較簡單,所以對細節(jié)的要求非常嚴格,書寫和表達的.正確、規(guī)范往往決定高考的成敗。為此,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作業(yè)練習,強化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配平;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小分子不掉;有機結構式、結構簡式書寫中C-C鍵、C-H鍵、C=O鍵、苯環(huán)的到位;強化官能團位于左邊的正確書寫等等。要訓練和培養(yǎng)盡量用化學語言進行準確、完整、簡潔地表述。并嚴格化學計算的步驟,運算準確,表達規(guī)范。
三、訓練思維,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一輪復習應在通讀、精讀教材的基礎上梳理、歸納知識,按教材中每章小結的知識網絡圖形成本章的知識結構。將教材章與章之間的知識網絡按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形成知識體系,以便應用時能快速、準確地提取相關知識,解決化學問題。要用“結構——位置——性質”、“原理——裝置——操作——現(xiàn)象——結論——分析——評價”、“類比和邏輯推理”、“實驗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學學習方法,復習掌握化學知識,提升學科能力。
復習中可以精心選擇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作為典型題進行分析、訓練,加強審題方法、解題思路、解題技巧的指導和總結,加大練習力度,嚴格按照要求答題,及時反饋、矯正,使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落實到位。
第一輪復習應根據掌握知識的情況,多穿插一些小專題,側重訓練、提高某種單項能力,如:離子方程式書寫、離子共存、離子濃度大小判斷、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無機元素化合物性質推導、化學計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學實驗中的實驗原理設計、儀器設計、操作方法設計、有機同分異構體推導(限制條件與不限制條件)、有機分子式確定、有機官能團推導等等。對于多種能力的綜合訓練,第一輪復習不可涉及過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時達不到,會挫傷學習積極性。
高考化學知識點4
(1)、濃鹽酸被二氧化錳氧化(實驗室制氯氣)
(2)、鹽酸、氯化鈉等分別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鹽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檢驗;溴化物、碘化物的檢驗)
(3)、鹽酸與堿反應
(4)、鹽酸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5)、鹽酸與鋅等活潑金屬反應
(6)、鹽酸與弱酸鹽如碳酸鈉、硫化亞鐵反應
(7)、鹽酸與苯酚鈉溶液反應
(8)、稀鹽酸與漂白反應
(9)、氯化氫與乙烯加成反應
(10)、氯化氫與乙炔加成反應(制聚氯乙烯)
(11)、漂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說明碳酸酸性強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較(HF為弱酸,HCl、HBr、HI為強酸,且酸性依次增強)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有哪些?(干冰、AgI)
高考化學知識點5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后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煙;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13、HF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yōu)榛揖G最后變?yōu)榧t褐色;
15、在常溫下:Fe、Al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氣呈粉紅色。
17、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被灼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
18、在空氣中燃燒:S--微弱的.淡藍色火焰、H2--淡藍色火焰、H2S--淡藍色火焰
CO--藍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藍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9.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
20.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后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后不恢復紅色)
21.有色溶液: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
有色固體:紅色(Cu、Cu2O、Fe2O3)、紅褐色[Fe(OH)3]、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藍色[Cu(OH)2]、黃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高考化學知識點6
(一)概述
1.硝酸是強酸,具有酸的通性;
2.濃、稀硝酸都有強的氧化性,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
3.硝酸屬于揮發(fā)性酸,濃度越大,揮發(fā)性越強(98%以上為發(fā)煙硝酸),
4.硝酸不太穩(wěn)定,光照或受熱時會分解(長期放置時變黃色的原因?保存注意事項?棕色瓶冷暗處);
5.硝酸有強烈的腐蝕性,不但腐蝕肌膚,也腐蝕橡膠等,
6。工業(yè)制硝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三步反應?)。
7.硝酸可與大多數金屬反應,通常生成硝酸鹽。
8.濃硝酸可氧化硫、磷、碳等非金屬成高價的酸或相應的`氧化物,本身還原為二氧化氮。
9.硝酸(混以濃硫酸)與苯的硝化反應
硝酸(混以濃硫酸)與甲苯的硝化反應(制TNT)
10.硝酸與乙醇的酯化反應。
與甘油的酯化反應
(二)硝酸與金屬反應的“特殊性”及規(guī)律
1.濃硝酸與鐵、鋁的鈍化現(xiàn)象(原因及應用:鈍化。常溫可以用鋁罐車或鐵罐車運硝酸)(表現(xiàn)了濃硝酸的什么性質?)
2.濃、稀硝酸與活潑金屬反應都不生成氫氣(原因?)
3.濃、稀硝酸能與銅、銀等不活潑金屬反應(表現(xiàn)了硝酸的什么性質?試管中粘附的銅或銀用什么來洗?)
4.與金屬反應時硝酸的主要還原產物:
(1)、與銅、銀等不活潑金屬反應,濃硝酸生成NO2,而稀硝酸生成NO
(2)、與鋅、鎂等活潑金屬反應,還原產物比較復雜,其價態(tài)隨金屬活潑性增強和酸的濃度降低而降低,最低可得NH4+。
(3)、濃、稀硝酸與金屬反應中的作用:表現(xiàn)出——酸性、強氧化性(注意:定量計算中應用)
5.稀硝酸與鐵反應,如果硝酸過量,生成三價鐵鹽,如果鐵過量,生成二價鐵鹽(在硝酸與鐵的摩爾比的不同溶液中鐵元素存在的形式不同)。
高考化學知識點7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于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3.沉淀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后,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采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高考化學知識點8
1、低價態(tài)的.還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此反應用于制備na2o)
mgo,al2o3幾乎沒有氧化性,很難被還原為mg,al.一般通過電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還原鐵粉)
fe3o4+4h2===3fe+4h2o
3、與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應分兩步: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 h2o2的制備可利用類似的反應: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緩慢反應)
4、與酸性物質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兩性氧化物: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高考化學知識點9
1.氧族元素概述
(1)包括:氧(8O)、硫(16 S)、硒(34 Se)、碲(52 Te)、釙(84 Po)等幾種元素。
(2)周期表中位置:VIA族;2-6周期。
(3)最外層電子數:6e。
(4)化合價:-2,0,+4,+6(O一般無正價)。
(5)原子半徑:隨核電荷數增大而增大,即rO< Se
(6)元素非金屬性:從O→Te由強→弱。
2.氧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及遞變性
(1)相似性
①最外層電子都有6個電子,均能獲得2個電子,而達到穩(wěn)定結構。
②在氣態(tài)氫化物中均顯2價,分子式為H2R。
③在最高價氧化物中均+6價,分子式為RO3。
④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分子式為H2 RO4。
(2)遞變性(O 、S、 Se、 Te)
①單質的溶沸點升高,氧化性減弱。
②氣態(tài)氫化物熱穩(wěn)定性減小,還原性增強。
③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減弱。
高考化學知識點10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xiàn)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yōu)橛泄鉂傻慕饘兕w粒,石灰水變混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以嚬芸谟幸旱紊伞?/p>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高考化學知識點11
1 .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
(1)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4)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一些特殊價態(tài)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還原反應。
(6)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2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的認識
(1)主族元素的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徑大小比較。
(3)電子式的正確書寫、化學鍵存在。
(4)建議能畫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 .阿伏伽德羅常數及推論
(1)利用克拉伯龍方程推導“阿氏4推論”,(P、V、T)條件下對“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微粒數、體積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龍方程計算不同溫度或壓強下的體積。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數目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等內容。
4 .化學能量
(1)今年該內容被獨立地羅列于考試說明中,請多加注意。
(2)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表達(狀態(tài)、計量數、能量關系)。
(3)化學變化中的能量交換關系。
5 .離子的鑒別、離子共存
(1)離子因結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能反應生成氣體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能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
(4)因相互發(fā)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堿大量共存。
(7)題設中的“酸堿性、顏色”等。
6 .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斷。
(2)電荷守恒中的多價態(tài)離子處理。
(3)物料守恒中離子與水解產物的綜合考慮。
(4)濃度的計算請遵循定義(公式)規(guī)范表達。
7 . pH值的計算
(1)遵循定義(公式)規(guī)范自己的計算過程。
(2)理清題設所問的是“離子”還是“溶液”的濃度。
(3)酸過量或堿過量時pH的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堿時以OH計算再換算)。
8 .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
(1)能計算反應速率、理解各物質計量數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2)以“高則快”,“低則慢”來理解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理順“反應速率”的“改變”與“平衡移動”的“辯證關系”。
(4)遵循反應方程式規(guī)范自己的“化學平衡”相關計算過程。
(5)平衡移動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難點)。
9 .電化學知識
(1)以家庭里的干電池為參照物理順“電極名稱”。
(2)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3)能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4)了解常見離子的電化學放電順序。
(5)能準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恒”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系。
10 .鹽類的水解
(1)鹽類能發(fā)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類型之鹽類發(fā)生水解的后果(酸堿性、濃度大小等)。
(3)鹽類水解的應用或防止(膠體、水凈化、溶液制備)。
(4)對能發(fā)生水解的鹽類溶液加熱蒸干、灼燒的后果。
(5)能發(fā)生完全雙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11 . 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
(1)總體上借助價態(tài)變化的轉化反應來認識。
(2)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xiàn),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應。
(3)注意N中的與物質的反應,其體現(xiàn)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重點。
(4)有關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反應(定性、定量關系)。
(5)有關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化、Fe3+的強氧化性。
12 .有機物的'聚合及單體的推斷
(1)根據高分子的鏈節(jié)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2)熟悉含C=C雙鍵物質的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間的縮聚反應。
13 .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該內容的作答并不難,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
(2)請按官能團的位置異構、類別異構和條件限制異構順序一個不漏的找齊。
(3)本內容最應該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動進行一定的檢驗。
14 .有機物的燃燒
(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的通式。
(2)燃燒最可能獲得的是C和H關系。
15 .完成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化學推斷題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的結構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平方程式。
16 .有機物化學推斷的解答
(1)一般出現(xiàn)以醇為中心,酯為結尾的推斷關系,所以復習時就熟悉有關“醇”和“酯”的性質反應(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團的醇類和酯)。
(2)反應條件體現(xiàn)了有機化學的特點,請同學們回顧有機化學的一般條件,從中歸納相應信息,可作為推斷有機反應的有利證據。
(3)從物質發(fā)生反應前后的官能團差別,推導相關物質的結構。
17 .化學計算
(1)近年來,混合物的計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務必熟悉有關混合物計算的一般方式(含討論的切入點)。
(2)回顧近幾次綜合考試的計算題,感受“守恒法”在計算題干中的暗示和具體計算時的優(yōu)勢。
高考化學知識點12
(一)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10個)
①阿伏加德羅常數及氣體摩爾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計算。
②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方向、數目及運用)。
③化學用語:化學式書寫、化學方程式書寫、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
④溶液、離子共存、非水解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及其轉變(守恒原理的運用),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構—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結構和性質。
⑥化學鍵、電子式。
⑦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平衡移動(重點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幾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決。
⑧鹽類水解——離子濃度關系(包括大小比較,溶液PH值及酸堿性)
⑨電化學、原電池和電解池(現(xiàn)象、電極反應式,總反應式等)
⑩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和應用
高考化學知識點13
一、物質結構理論
1、用原子半徑、元素化合價周期性變化比較不同元素原子或離子半徑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判斷具體物質的酸堿性強弱或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或對應離子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
3、運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構--性”間的關系推導元素。
4、應用元素周期律、兩性氧化物、兩性氫氧化物進行相關計算或綜合運用,對元素推斷的框圖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5、晶體結構理論
⑴晶體的空間結構:對代表物質的晶體結構要仔細分析、理解。在高中階段所涉及的晶體結構就源于課本的就幾種,高考在出題時,以此為藍本,考查與這些晶體結構相似的沒有學過的其它晶體的結構。
⑵晶體結構對其性質的影響:物質的熔、沸點高低規(guī)律比較。
⑶晶體類型的判斷及晶胞計算。
二、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是中學化學重要基本理論,也是化工生產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是高考的熱點和難點。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計算,理解外界條件(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考點主要集中在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關系,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等。化學平衡的標志和建立途徑,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判斷平衡移動方向,及各物質的物理量的變化與物態(tài)的關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及化學平衡的移動
主要包括: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的`特征,條件改變時平衡移動知識以及移動過程中某些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勒夏特列原理的應用。
三、電解質理論
電解質理論重點考查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建立,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酸堿中和反應中有關弱電解質參與的計算和酸堿中和滴定實驗原理,水的離子積常數及溶液中水電離的氫離子濃度的有關計算和pH的計算,溶液酸堿性的判斷,不同電解質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小的比較,鹽類的水解原理及應用,離子共存、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電解質理論與生物學科之間的滲透等。重要知識點有:
1、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及計算。
2、鹽類的水解及其應用,特別是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共存問題。
四、電化學理論
電化學理論包括原電池理論和電解理論。原電池理論的主要內容:判斷某裝置是否是原電池并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書寫電極反應式及總反應式;原電池工作時電解質溶液及兩極區(qū)溶液的pH的變化以及電池工作時溶液中離子的運動方向;新型化學電源的工作原理。特別注意的是高考關注的日常生活、新技術內容有很多與原電池相關,還要注意這部分內容的命題往往與化學實驗、元素與化合物知識、氧化還原知識伴隨在一起。同時原電池與生物、物理知識相互滲透如生物電、廢舊電池的危害、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電池效率等都是理綜命題的熱點之一。電解原理包括判斷電解池、電解池的陰陽極及兩極工作時的電極反應式;判斷電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兩極區(qū)溶液的pH變化;電解原理的應用及電解的有關計算。命題特點與化學其它內容綜合,電解原理與物理知識聯(lián)系緊密,學科間綜合問題。
高考化學知識點14
(1)接觸法制硫酸
反應原理:①造氣:4FeS2+11O2(g)=2Fe2O3+8SO2
②氧化:2SO2+O2=2SO3
③吸收:SO3+H2O=H2SO4
分別對應的設備:①沸騰爐 ②接觸室 ③吸收塔
具體措施:粉碎礦石、過量空氣、熱交換、催化氧化、逆流、循環(huán)、濃H2
SO4吸收SO3(防止形成酸霧)、尾氣處理(用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再用H2SO4處理,便又可生成SO2)。
(2)濃硫酸(98.3%)的.特性
①吸水性:H2SO4易與H2O結合,并放出大量熱,所以濃硫酸常做酸性氣體的干燥劑(不可干燥H2S)。
②脫水性:濃H2SO4遇見某些有機化合物,可將其中氫、氧原子個數按2:1比例脫去,即為脫水性,C12H22O11
12C+11H2O(濃H2SO4脫水性)
③強氧化性:濃H2SO4與金屬、與非金屬、與具有還原性物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C+2H2SO4(濃)=CO2↑+2SO2↑+2H2O
H2S+H2SO4(濃)=S+SO2↑+2H2O
2NaI+2H2SO4(濃)= Na2SO4+SO2↑+I2+2H2O
與還原劑反應濃H2SO4的還原產物都為SO2。
常溫下,濃H2SO4使Fe、Al表面發(fā)生鈍化(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發(fā)生產生氣體的反應。
高考化學知識點15
活潑非金屬單質:X2、O2、S
活潑金屬單質: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屬單質: C、H2、S
高價金屬離子:Fe3+、Sn4+
不活潑金屬離子:Cu2+、Ag+
其它:[Ag(NH3)2]+、新制Cu(OH)2
低價金屬離子:Fe2+、Sn2+、非金屬的陰離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含氧化合物:
NO2、N2O5、MnO2、Na2O2、H2O2、HClO、
HNO3、濃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O3、
低價含氧化合物:
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機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葡萄糖、麥芽糖等
既可作氧化劑又可作還原劑的`有:
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機物(還原性為主)
【高考化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考化學知識點03-09
高考化學知識點10-31
化學高考知識點10-18
高考化學知識點匯總12-08
高考化學有機知識點03-07
高考化學知識點歸納12-30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09-04
高考化學知識點歸納03-09
高考化學復習知識點12-09
最新的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