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在新的語境中復習認讀字,寫好六個字。在“整體交互”的語文活動中,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情境,經歷發現的過程。動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在生活中關愛他人。
教學重點:
體會薩沙三次發問的心情,引導感情共鳴。
教學難點:朗讀人物對話。
教學準備:
1、助讀課件。
2、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學生已讀懂讀通了課文,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認識了14個生字,寫了6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在新的語境中復習認讀字。
2?聽寫含生字的4個詞。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們當中誰是最弱小的?”“可是這個孩子卻不服氣,”板書課題。“他做了什么事,證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讀課文
1?快速讀課文,把寫野薔薇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通過對比閱讀,談個人感受。
2?薩沙和你們一樣,也想做一個強者去保護弱小。課文從第三段開始給我們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自由讀3~9段。
3?指導讀好薩沙的三次問話。
(1)讀3~4段,背投薩沙的話,討論此時薩沙是怎么想的。
(2)讀5~6段,對比閱讀,體會薩沙不服氣,不承認自己弱小的心情。
。3)讀7~9段,背投薩沙和媽媽的話,體會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讀3~9段。
5?薩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導說出例子。
三、指導寫字
1?觀察6個生字有什么相同點,不同點。
2?由學生提出最難寫的字,寫時注意什么,教師范寫。學生評價。
3?學生交流其余的字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自己寫。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賞12-09
《我愛綠葉》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12-02
《學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11-30
白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11-30
《西湖》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11-30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11-30
《燕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11-30
《豐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4-06
《窮人》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