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猴王出世》教學方案設計
篇一:季風的影響 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本課位于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的第二課“山川秀美”的第二課時“季風的影響”,在第一課時中,已經介紹了我國五種地形及其主要分布。這課主要通過了解五種氣候類型在我國的分布和范圍,以及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的學習,讓學生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學生主要生活在東南沿海地區,對季風應當是深有體會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我國地形的多樣性對我國五種氣候類型的影響。
2.知道我國的季風氣候的分布及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3.知道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了解我國各地不同的氣候類型及不同的自然景觀。
2.運用地圖,說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及季風的分布。
3.通過讀氣溫和降水柱狀圖,學會判斷氣候類型。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自己生活的家鄉的氣候及氣候對周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培養良好的讀圖和用圖習慣。
3.形成辯證的唯物主義觀,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事物。
教學重點:
我國的五種基本氣候類型和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教學難點:
季風對四季降水變化的影響及其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導入】由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引發學生思考,這里的“春風”是指什么風?為什么春風不能“度玉門關”呢?學完這一課,請同學們等一下來回答。
【板書】季風的影響
【新課講解】
一、中國的五種氣候類型
師:展示寧波一年四季的`風景圖,從寧波的天氣情況出發,討論寧波的氣候類型。 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亞熱帶季風氣候。
師:引導學生看【圖3-14】 “中國的氣候類型圖”,討論我國五大氣候類型及各氣候的主要特點。
生: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原高山氣候
二、季風氣候
師: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什么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最大?
生:季風氣候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國的季風。
讓學生思考什么是季風?
季風是一種盛行風向隨季節發生明顯變化的風。
引導學生看【圖3-15】“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及季風的活動”
①我國的夏季風和冬季風的風向有什么不同?從什么地方來?
夏季風主要是從太平洋和印度洋吹來的偏南風(東南風和西南風),冬季風主要是從西伯利亞和蒙古吹來的偏北風(西北風和東北風)。
②我國的夏季風和冬季風各有什么特點?
夏季風從海洋上吹過來,所以濕潤、溫暖;冬季風從陸地上吹過來,所以寒冷、干燥。
③季風主要影響到我國的什么地區?
東部廣大地區。
④我們把受到夏季風影響比較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而西北內陸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或影響不到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以什么為界,界線是什么?
以山脈為界;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
⑤請同學們在中國地形圖上描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三、季風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師:學了上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導入部分詩中提到的“春風”指的是“夏季風”。大家想一下,為什么春風又不能度“玉門關”呢?因為這個玉門關是在賀蘭山以西,為非季風區。那么,我們來看利雅得和溫州的對比。
【季風的功】
師:引導學生看【圖3—16】“季風的功勞”和相關的文字。
第一步:請學生先找到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比較它們在位置上的相同點。(差不多在同一緯度)
第二步:從圖上讀出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和降水特點。
教師引導:介紹看氣溫降水量柱狀圖的方法──點紅線為各月氣溫曲線,藍色柱狀為各月降
水量,一般以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
得出:①利雅得——熱帶沙漠氣候;廣州——亞熱帶季風氣候
②廣州夏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時,此時又正值我國氣溫較高的時候,形成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而利雅得是沙漠氣候,人口稀少。
第三步: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什么好處?
有利于農作物和森林的生長,適宜認了生存居住,所以廣州人口密集。
【閱讀】:“閱讀卡”,從文字上進一步感受雨熱同期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季風的過】
師:季風給我國帶來的都是有利的方面嗎?
生:不是。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3—17】和【圖3—18】,說說季風產生的不利影響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些不利影響?
來得遲或退得早,易造成旱災(華北的干旱)
來得早或退得晚,易形成洪水(1998年洪水)
師:受夏季風不穩定的影響,季風會引發澇災或旱,從而影響以我國人民的生活和生活。 師:看來季風對我們來說,有功也有過。
四、課堂小結
新三字經
——季風篇
我之國 氣候多
季風顯 曰冬夏
夏偏南 暖又濕
冬偏北 冷又干
雨熱時 利作物
不穩定 旱澇災
功與過 大家論
五、課后思考題:為什么明朝大航海家鄭和,每逢下西洋必安排在冬季啟程,夏季返航?
篇二:季風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導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1、知道我們地形的多樣性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形成我國氣候的多樣性;
2、了解我國季風氣候的形成,知道我們的季風氣候的分布及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
分界線;
3、了解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響;
導學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地圖了解我們各地不同的氣候類型及不同的自然景觀。
2、運用地圖說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及季風的分布;
3、運用地圖、降水柱狀圖說明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了解自己生活的家鄉的氣候及氣候對周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培養良好的讀圖和用圖習慣;
導學重點:
我國的季風氣候及其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導學難點:
氣溫和降水量圖的判讀和分析;
導學過程設計
新課導入:請同學們說說淳安地區冬季和夏季在氣溫和降水的特點。
教師引入:形成這種特點是由于季風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季風的影響。
教師板書:
二、季風的影響
1、中國的氣候類型
學生探憲活動:學生看圖5—18 中國的氣候類型,分組討論我國各地的氣候類型及其各
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學生講述:介紹各地的氣候特點及其生產和生活方式。
導學設疑:我國各地什么氣候影響最大?不同地區的氣候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季風氣候影響最大,受季風的影響)
導學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國的季風。
教師板書:2、我國的'季風
學生分組探究活動:看圖5—19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及季風的活動和歷史與社會圖冊第26頁《 中國的地形圖》
思考分組活動:①我國的夏季風和冬季風的風向有什么不同?從什么地方來?
②我國的夏季風和冬季風各有什么特點?
③季風主要影響到我國的什么地區?
④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以什么為界,界線是什么?
⑤請同學們在中國地形圖上描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學生回答:略
師生歸納:
設疑過渡:那么季風對我國的氣候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教師板書:3、季風的影響
學生活動:看圖5-19季風的功勞和P14相關的文字。分組討論季風的有利與不利及季風的性質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
1、對比圖5—20和3—4,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2、①學生先找到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比較它們在位置上的相同點
②從圖上讀出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和降水特點。
③如果叫你選,你是廣州呢還是喜歡利雅得,請說明原因?
教師引導:介紹看氣溫降水量柱狀圖的方法——點紅線為各月氣溫曲線,藍色柱狀為各月降水量,一般以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
學生回答:略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季風區適合人類生存;對比兩個城市可以看出夏季風可以帶來豐沛的降水。此時又正值我國氣溫較高的時候,形成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有利于農作物和森林的生長。 學生閱讀:“閱讀卡”,從文字上進一步感受雨熱同期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設問轉折:季風給我國帶來的都是好處嗎?
學生回答:略
教學過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季風的“過”。
學生活動:看圖片5—21和圖5—22,圖5-23說說季風產生的不利影響是什么?為什么會產
生這些不利影響?。
學生回答:略
學生活動:完成教材中的提問。
課堂小結、整理知識:
夏季風:偏南風,溫暖濕潤,
風向冬季風:偏北風,寒冷干燥
的降水,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導學促進:
1、造成我國東部季風區降水地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各地()
A、受夏季風影響的強弱和長短不一 B、地形類型不一 C受冬季風影響的強弱和長短不一 D、氣溫高低變化不一
2.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是( )A、從南到北逐漸減少B、從東到西逐漸減少
C、從西到東逐漸減少D、從東南到西北逐漸減少
3.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A、華北平原 B、江淮地區 C、東北地區 D、西北地區
4.生活在我國南方和北方的人們,生活習慣上有明顯的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A、氣候 B、地形 C、資源 D、植被
4.下列氣候類型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A、地中海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高山氣候D、季風氣候
導學探究題: 對照圖5-6看看有哪些省級行政區位于非季風區. 長江以南地區以什么氣候類型為主?
影響
篇三:《季風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學生學會閱讀、分析地圖,運用圖示和相關文字材料,了解我國各地不同氣候類型,并概括出我國的氣候特點;了解季風的形成原因以及它的分布,分析季風氣候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哪些好處和不利的影響,使學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制約作用,從而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本節教學設計,呈現多為互動的課堂教學形態,采用小組合作,人人參與,人人收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們地形的多樣性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形成我國氣候的多樣性及分布;
2.了解我國季風氣候的形成,知道我們的季風氣候的分布及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3.了解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有利及不利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地圖了解我們各地不同的氣候類型;
2.運用地圖說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及季風的分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自己生活的家鄉的氣候及氣候對周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培養良好的讀圖和用圖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我國的季風氣候及其影響
難點:季風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
1.比較法
學習季風對我國的影響,可以通過廣州與世界同緯度地區的'利雅得比較,說明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讓學生通過比較后,更加了解季風氣候的有利影響。
2.問題討論法
創設問題情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從地理情
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獲取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措施,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3.實例法
聯系實際事例,深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達到理論聯系實際。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展示兩張不同的景觀圖片,讓學生思考這兩張圖片能否在我國不同的地方同一時間存在,問同一時間不同地方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觀的原因是什么?(氣候)引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季風氣候的影響。
【新課學習】
(一)展示學習目標并讓學生齊讀
1.知道我國的氣候特征;
2.了解我國季風氣候的形成,運用地圖說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及季風的分布;
3.理解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響。
(二)知識點落實
1.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幻燈片展示“中國的氣候類型”圖。指圖(五大氣候類型分割圖)說出我國主要氣候類型及特征。
師:我國有哪幾種氣候類型呢?
生:說出五種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及高原高山氣候)
師:我國五種氣候類型具體分布是怎樣的呢?并且用自己的體會講講各種氣候的特點,主要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去描述其特點。如浙江的氣候特點是夏熱冬溫,降水豐富。
學生活動:學生看圖中國的氣候類型,我國的氣候類型具體分布、特點。 生:介紹各地的氣候特點。
師歸納小結:我國各地不同的氣候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氣候景觀。
2.季風氣候顯著
師:我們剛才的學習對我國的氣候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人說我國氣候類型是3:2你能理解嗎?
生:“3”指的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2”指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高山氣候。
師:我們把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稱之為季風氣候,是指一年內因盛行不同風向的季風而形成的氣候類型。要注意區別季風與季風氣候,季風是指一年內盛行風向隨季節變換而有顯著變化的風,指的是一種風,而季風氣候是指一種氣候類型。我們又把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氣候所包含的區域稱之為季風區,另外的稱非季風區。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是分界線是什么?
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是以山脈為界,從東北到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
過渡:季風影響這么大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國的季風。
播放視頻“季風的形成”及觀察“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及季風的活動”圖,完
3.季風的特點及影響
閱讀《季風的功勞》及廣州、利雅得七月份氣溫、降水曲線圖及相關資料,小組討論:
1.找到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比較它們在位置上的相同點
2.從圖上讀出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和降水特點。
3.如果叫你選,你是喜歡廣州呢還是喜歡利雅得,請說明原因?
教師引導:介紹看氣溫降水量柱狀圖的方法──點紅線為各月氣溫曲線,藍色柱狀為各月降水量,一般以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
學生討論后回答:略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季風區適合人類生存;對比兩個城市可以看出夏季風可以帶來豐沛的降水。此時又正值我國氣溫較高的時候,具有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有利于農作物、森林的生長,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雨熱同期也是季風氣候的一大特點。
過渡:季風帶給我們的都是好處嗎?
閱讀《華北旱情、洪水淹沒的民房》及相關資料,小組討論:季風產生的不利影響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些不利影響?
生:由于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有時也會帶給我們災難。
師歸納總結:因為夏季風具有不穩定的特點,所以也會給我們帶來澇災和旱災。如果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就會引發澇災;如果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就會引發旱災。
【課堂小結】
“話收獲”
我國氣候雜又多,季風氣候最顯著,
熱帶溫帶亞熱帶,東部地區影響大,
冬季風,陸上來,風向偏北冷颼颼,
夏季風,海上來,風向偏南暖烘烘,
話說季風功與過,事實說明功大于過,
功-大-于-過。
【當堂練習】
1.浙江的氣候類型是( C )
A.溫帶季風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2.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 D )
A.秦嶺—淮河一線 B.黑河—騰沖一線
C.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一線
D.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3.唐代詩人王之渙有詩曰:“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玉門關一帶( D )
A.雨季來的遲
B.夏季風來的遲
C.年降水量稀少
D.夏季風影響不明顯
4.我國古代的航海者就已經非常準確地掌
握了季風規律,并利用季風的更換規律進行
航海。對于東南亞的太平洋航線來說,如《萍
洲可談》中所說的,“船舶去以十一月、十
二月,就北風;來以五月、六月,就南風” 。
思考:你能標出11月份與5月份的航海路
線嗎?
【板書設計】
季風的影響
一、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3”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2”
二、季風氣候顯著
1.雨熱同期——季風之功:有利于農作物、森林的生長
2.不穩定性——季風之過
【教學反思】
季風的影響這部分教學內容是本冊課本中的一個難點,它對于剛進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而言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只是說。如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并用所學知識解釋相關現象,對于學好以后內容知至關重要。
從這節課來看,我雖然比較已經比較注重教材內容的展示以及地圖的運用, 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如:
1.教學視頻“季風的形成”效果不明顯,只有個別學生能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大部分學生都只是在抬頭看視頻,沒有把重點內容摘錄下來,對他們而言視頻難度感覺太大了,有些語言他們無法理解。
2.對于學生的答案不能很好地給予評價,還有口頭禪比較多。
總體而言,課堂效果較好,大部分學生較好的完成了學習目標,對我而言,要吸取教訓,不斷改進,不斷進步,才會在以后教學中取得更好成績。 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旱災 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澇災
【《猴王出世》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猴王出世》的方案教學設計03-31
猴王出世作文10-13
猴王出世作文12-09
猴王出世作文(實用)01-02
猴王出世縮寫作文09-03
猴王出世讀后感04-01
猴王出世讀后感04-03
《狼》的教學方案設計12-02
趙州橋教學方案設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