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匯編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理解人工馴良的馬和天然野馬的特性以及馬與其他一些動物不同的共性。
2、學習對比手法。
3、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1。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3。
【問題預設】
1、自找并結合課后生字詞,、詞典并結合課文具體語境理解。
2、文中寫經過人工馴化的馬與天然野馬,從品格、形貌、表現及馬與其他動物不同有哪些?結合具體關鍵詞句概括?
3、文中寫天然野馬特性時用了哪些詞語,從哪些方面寫?
4、文中描寫馬的外在特征時,用了另外七種動物作比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你更喜歡哪種馬?為什么?
6、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者介紹:自小熱愛自然,以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用40年時間寫成科學巨箸《自然史》一書,該書是一部博物志。
2、導語: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我國古詩文中有許多關于馬的描寫、贊美的篇章、名句……當你看到影視上的戰馬或拉車的馬時,你想到那些天然的野馬嗎?下面讓我們共同品讀布封的《馬》吧。
二、品讀課文,師生共同研討預設問題
1、自我查找并結合課文注釋、具體語境理解課后生字詞。
2、師生共同研討問題2、3,歸納文章層次層大意。
板書:
人工馴良的馬 天然的野馬
品 勇敢,馴良而克制 豪邁、狂野、和平
格 迎合別人的心意
外 帶有奴性的的標志、勞 強壯、輕捷、遒勁
形 動和痛苦所給予的殘酷 身材高大而各部分配的痕跡 合得最勻稱、最優美
表現 技巧性、妍媚 精力充沛、精神高貴
層次概括:
第一部分:描寫人類馴養的馬。
第二部分:描寫天然野生的馬。
結合重點詞句品讀:
馴良的馬:
⑴ 無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興奮鼓舞、精神抖擻、耀武揚威
⑵ 馴良的性格:克制、服從、舍己從人、迎合、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舍棄生命
天然的野馬:
、 美質:動作的自由、自由自在地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因不受羈勒而感到自豪”;“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強壯、輕捷和遒勁”;“有著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⑵ 美德:“絕不兇猛”,“豪邁而狂野”,“互相眷戀,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平凡而又簡單”,不“互相妒忌”。
、 美貌: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頭:整齊;神情;輕捷;眼:閃閃有光、坦率;耳朵:不大不小,鬣毛:裝飾頸;尾巴:美觀。
3、師生研討問題4:
歸納要點:通過比較,突出馬的身體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贊其高貴的姿態。
4、師生研討問題5:
據課文描述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5、師生研討問題6:(學生找出難句,共同品讀)
如句①課文說: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但人是不是馬的朋友呢?為什么?
歸納:人對馬是“養育”、“訓練”、“驅使”、“奴役”……“馴養”,馬成了人的奴隸。不僅如此,人還用“鞍轡”、“羈絆”約束它,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使它們渾身的姿態都顯得不自然,更悲慘的是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擺闊綽”、“壯觀瞻”給馬“戴上黃金條”、“把馬的項鬣編成細辮”、“渾身蓋著絲綢和錦氈”、“侮辱馬性”,馬成了人的玩物。
句②課文中說: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歸納:①“教育”是擬人說法,指馬接受人的馴養。②“以喪失自由開始”,指馬終生接受人的照料、喂養,而不能自由地去覓食。“以接受束縛而告終”,指a、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b、馬以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了馬的.性格。這句話概括了人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馴良馬的深刻同情。
6、課文小結討論:全文表達了作者對馴良的馬和天然野馬各什么思想感情?
歸納:對馴養的馬的深切同情,對天然野生的由衷贊美。
三、課后作業
1、筆答課后習題一、二。
2、抄寫并理解課后生字詞〈讀一讀,寫一寫〉
【教學后記】
該課教學計設置有梯度的可行性問題,以激發學習閱讀興趣為契機,以實現語文教學課程標準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培養學生語文素質為宗旨。教師預設問題,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研讀歸納,又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但教學過程中忽略必要的文體知識的點化。擬為對課標“淡化知識”的誤解。
設計方案 篇2
摘要:智慧社區的建設是為方便社區居民現代化生活所提出的新概念。通過對基于移動網絡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設計和實現,提出了移動網絡的智慧社區解決的設計方案,針對智慧社區的概念、智慧社區的作用以及智慧社區發展現狀做出了簡要的概括說明。針對于移動網絡智慧社區具體的設計方案,指出了在設計時要規避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合理的設計方案。針對于所設計的方案使之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中加以運用,提出了在手機APP中的實現。
關鍵詞:智慧社區;社區居民;移動網絡
目前,全國很多城市開始智慧城市的相關建設,作為城市主要組成部分的社區建設也在持續進行。智慧社區的建設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礎設施上智慧社區建設需要更多質量可靠、性能穩定、物美價廉的硬件產品;軟件設施上智慧社區建設應打造適合城市發展的智慧社區平臺。我國幅員遼闊、民族多樣,不同地區生活習慣各不相同,所以關于智慧社區的運營模式也不盡相同。
1智慧社區
1.1智慧社區的概念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科技越來越方便人們的生活。智慧社區是社區管理中的一種新的理念,是新科技下社會管理創新的新型的管理模式。智慧社區是指充分利用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為社區的居民提供了一個現代化、智慧化、智能化的生活環境,從而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社區服務,形成一種智能管理形式的社區。從專業角度出發,智慧社區涉及到智能家居、網絡監控、智能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多種領域。智慧社區是一種在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產業下的新“產品”,該“產品”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通信產業的高速發展、領先的RFID相關技術,以及電信業務中信息化基礎設施良好等優勢。
1.2智慧社區的作用
智慧社區可以平衡社會、經濟和環境的需求,同時提供優化信息化資源,為各種流程、系統和產品提供城市智慧化社區發展的可持續性,為城市化進程,以及經濟化建設帶來了很多利益。例如,某市的婦幼保健醫院的移動醫療,已經可以實現患者提前預約門診,在手機上查閱各項檢查報告等功能。將裝備了移動醫療設備的體驗車開進社區,為社區居民上門服務,提供健康檢查、疾病預防、現場打印體檢報告等服務,并將社區居民的體檢數據保存在醫院的內網中,建立社區居民個人的電子醫療檔案等。再如,社區居民如果在馬路上發現井蓋不見了或者是樹被風吹倒了等日常生活常見現象,居民都可以利用手機拍照的功能,將照片以微信(彩信)的形式發送到應急聯動中心,這樣相關的各個職能部門就能實時地去解決,通過智慧社區平臺系統,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共同創建和諧美好的新社區。
1.3發展現狀
由于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區、各民族生活方式不同的影響,智慧社區的建設并沒有固定的商業模式。智慧社區的建設要綜合考慮民族文化、社區文化、周邊環境設施以及住戶的生活習慣,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于社區發展的商業模式,從而更好地建設智慧社區的新模式。智慧社區的建設是近幾年剛發展的新項目,各城市大力扶植社區建設,也有許多物業公司、房地產公司以及風險投資公司,都在向智慧社區方向進行大量的投資和探索。智慧社區的經濟投入并不能立竿見影地見到經濟效益,這是行業回歸理性發展的表現狀態,需要從更長遠的角度去觀望經濟收益。因此,合作共贏是智慧社區建設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企業以及民眾應用共同參與到智慧社區的建設中,投入更多的物力、財力和精力去經營建設好智慧社區。如在智慧社區的移動網絡建設中,可以更好地實現即定的具體目標,利用前沿的信息化技術,針對于智慧社區存在的問題,從管理、服務、通知等多個角度進行實踐,以確保移動網絡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的實現。
2基于移動網絡智慧社區的方案
2.1設計時應規避的問題
(1)智慧社區的建設包含的系統和產品非常多,負責運行整個社區平臺軟件的開發商,都不能提供完整的系統和產品。(2)智慧社區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各個開發商在進行開發時,由于產品和系統過多導致開發難度較大,而且各個開發商之間也無法實現互通互利,如果全都由一個企業進行開發,需要的時間和財力的投入難以想象。(3)雖然智慧社區的概念在逐漸地被人們所熟知。但由于擁有住房的用戶都已經在對應社區生活一定時間,對所處的生活模式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習慣。很多用戶認為沒有必要去接受這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來改變自我已經所習慣的生活方式。(4)獨立的開發一個新的APP,需要用戶去學習許多新的功能,而這樣的模式并不能使很多用戶輕易接受。
2.2方案設計概要
2.2.1功能構架
圍繞智慧社區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形成解決設計方案的思路。包括社區管理,社區服務與社區通告。社區用戶在對社區內的移動終端專用的信息移動網絡,對養老,醫療等數據進行采集,該數據在系統中形成電子化采集。政府通過專用的移動通信網絡,對采集的數據通過推送頁面,使社區的居民對該服務進行評價,充分地表達社區居民的想法和對智慧社區服務建設的建議。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將社區居民需求的信息通過電子化應用、電子化升級、電子化開發等方式,在社區展示牌進行展示。
2.2.2社區信息化功能
移動網絡的服務端與數據業務服務的安全管理體系,在前端展現時要體現出服務對象,包括社區服務中心,如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等。服務的渠道可以通過社區電子屏、飛信接口、平板電腦、個人電腦小助手、個性業務和市民主頁。用戶在接受服務時,包括的內容有工作協同,無線采集、服務支撐、綜合評價、公告通知。該系統的核心應用層包括社區管理工作、協同系統無線信息采集系統、社區服務支撐系統、社區綜合評價系統、以及社區公告管理系統。社區的信息接口包括虛擬服務層和核心數據層,通過虛擬應用以及數據處理,從而達到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發布、管理、資源接收等核心數據層的應用。飛信網關接口,離線交互數據交換接口,可通過社區云計算系統、系統管理平臺、安全管理平臺、Web應用中間件信息支撐層來支持IT基礎設施,服務器系統集中存儲系統網絡系統網絡安全設備等信息基礎層。
2.2.3智慧社區的內容
。1)協同功能。上門巡視工作的工作人員,可以提供隨時隨地的專用網絡聯系溝通。通過PC、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在移動網絡支持的條件下,在移動設備的主頁面上選擇社區通信化軟件,進入到社區信息化的平臺中,用戶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接收信息任務,在該軟件的使用上加以計費。居委會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后臺登錄,在網絡上將飛信賬號,授權賬號進行捆綁。通過社區信息化軟件中的企業飛信界面,指定工作給工作人員完成用戶的.任務,并且居委會管理人員還可以對完成的任務進行巡查和監督,以保證通信的實時溝通。(2)本地信息采集功能。通過PC和移動設備進行現場采集,將含有文字、數字、錄音、視頻、照片、電話、短信等信息收集在用戶的存儲數據中,將采集后的數據進行保存、分類,以便日后的使用。信息采集功能需要包括前端采集功能,社區居民可以到用戶所在的家中進行日常的巡視,如發現家中有老人存在的情況,要對老人家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進行采集;信息采集功能在后端工作時,可以形成閉環,請社區居民進行評價。該功能對小區存在的安全隱患可以進行排查和處理,并采集相關的數據進行綜合的處理。后端采集管理系統,對前端系統采集后的數據進行相應的管理,實現社區的管理人員在巡視過程中跟蹤、監控和對采集的數據處理。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進行評價,可以通過移動公司自由的短信,網線、網站的方式填寫綜合的服務評價問卷。
3智慧社區設計方案的實現
社區信息的設立是為更好地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平臺數據存儲、大數據分析等融會在一體,通過服務自助化、運營自主化、決策智能化的方式,將社會通知、活動信息化、在線查看繳費情況、社會周邊商家服務、物業服務統一化等歸納為服務自助化中;將遠程統一服務、運營狀態實時監控、廣告自動播放等歸納為運營自動化中;將基于數據營銷活動、精準社區業主服務、商業精準營銷、智能數據分析等歸納為決策智能化中。移動互聯網技術為社區帶來了科技改革,可以享受到更為人性化的服務,使用智能設備可以降低運營成本。通過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拉近業主和物業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合作為物業管理增加收入。對現有社區的智慧化改造,是一個拋棄陳舊管理,打造新型的智慧社區管理的方式,業主通過新的信息化服務,可以接受社區新的生活方式。不僅如此,還可以重新構建業主與物業之間的關系,而對于物業管理,這種新形勢主動創造了社區服務管理的價值,為業主提供更好的服務。智慧社區管理可以通過3方面來實現:(1)可以實現手機APP智能門禁,社區居民通過手機APP注冊業主用戶,經過物業管理辦公室相關認證并授權后,手機APP賬戶就具備養的智能鑰匙功能,可以通過手機APP自己開門或者是為遠道而來的客人進行遠程開門,社區居民與訪客可以進行遠程視頻,業主通過APP內的訪客留影,可查看開門記錄;(2)可以通過智慧物業進行鄰里互動,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由于信息時代的發展,鄰里之間的冷漠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注冊APP的用戶可以通過物業的認證,享受到物業服務,如門衛接收快遞、費用催收、維修通告等服務。社區居民也可以直接通過APP進行故障申報,社區內的用戶可以在APP平臺面進行信息交流,信息互動增加與鄰居間溝通交流,促進和諧友好的社區關系。(3)還可以認證識別社區周圍的商家。社區居民通過手機APP的網頁,可以了解到社區周邊的商家服務信息,可以在線直接下單進行支付,選擇自己想要的個性化服務,對于感興趣的商家也可以自行關注或入住該平臺,實時掌握該商家的優惠促銷信息。
4結語
智慧社區的設計與實現,方便了社區居民的現代化生活,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生活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謝新翔,王馳,朱傳華,等.基于移動網絡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設計和實現[J].電信技術,20xx,(11).
[2]朱琳,劉曉靜.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慧社區服務公眾采納實證研究———以打浦橋街道“IN標簽”為例[J].電子政務,20xx,(8).
[3]馮亞飛,陳連剛,劉建華,等.基于移動GIS的北京市智慧社區研究與實現[J].地理空間信息,20xx,(4).
[4]陳軍.基于Oauth協議的智慧社區平臺的設計與研究[D].蘇州大學,20xx.
[5]李純雅.智慧城市社區信息化解決方案淺析--智慧社區規劃方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21).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時間:20xx年8月24、25日 (上午8:00——10:45)
活動地點:華陽小一班教室
活動對象:華陽小一班新生及家長
設計思路:
由于小班幼兒剛入園時,對社會環境陌生,對家庭的依戀,表現在對幼兒園的拒絕,包括對老師有距離感。集體生活,會使具有自我意識卻又缺乏獨立性的孩子感到約束而不快樂。因此,本活動通過游戲及游戲中老師的動作、表情、言語等,逐漸使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感受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從而消除對老師的陌生和懼怕的情緒,萌發幼兒與老師喜愛之情,逐步建立快樂的玩伴關系、合作關系,樂意親近老師。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環境,喜歡上幼兒園。
2、增進幼兒與教師間的感情和家園間的聯系。
活動流程:來園游戲——熟悉環境——盥洗點心——親子游戲——互動交流
活動準備:
1、提前發放入園適應的通知以及相關的內容與要求。
2、做好入園適應的各項準備工作(班級環境、游戲環境材料的準備、熟悉幼兒姓名、設計活動方案以及各類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活動內容具體安排:
一、來園活動 :區角游戲 (8:00——8:45)
1、熱情接待每一位家長和幼兒。
2、指導孩子認識門口外的晨檢牌,告訴他們早上到幼兒園就先要把牌子插進去。
3、區角游戲:
活動準備:娃娃家材料、桌面建構材料、各種智力玩具等。
觀察要點:
1、觀察、穩定幼兒來園時的情緒變化。
2、引導幼兒愿意上幼兒園,結識新同伴,體驗大家一起游戲的樂趣。
。1)觀察幼兒是否能自主選擇游戲區域和內容。
。2)教師適時指導,幼兒在家長的陪同下自由游戲并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玩。
二、熟悉環境、老師、同伴(8:45——9:15)
1、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的環境、(盥洗室、喝水的地方以及其他的活動室等等)。
2、游戲:開門關門,認識班級同伴和阿姨。
教師以握手、擁抱、親親、撫摸等方式,表示對他的喜愛。
三、盥洗、點心活動(9:15——9:45)
1、整理玩具,盥洗,做好吃點心準備工作。
請孩子把玩具物歸原處,家長給予提示、指導,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做,完成之后坐到老師前面圍成半圓。
2、讓孩子初步了解盥洗、點心的要求。
教師介紹洗手的方法,請家長認真聽,讓孩子邊念洗手歌邊初步學會正確洗手的.方法,并和老師共同參與指導,幫助幼兒洗凈雙手。
3、學習洗手兒歌
打開水龍頭,淋濕小小手,抹上小肥皂,手心搓一搓,
手背搓一搓,手指縫里搓一搓,手指尖上撓一撓,換只小手撓一撓,
握住拇指轉一轉,換只手兒轉一轉,清清水里沖干凈,捧水沖沖水龍頭,關上龍
頭甩三甩, 再拿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凈。
觀察要點:
幼兒在洗手的時候,家長是否會在旁邊給予指導,并提醒孩子別忘了甩手和擦毛巾。
4、吃點心
。1)要求一張桌子上坐6名孩子,家長引導孩子自己搬好小椅子坐到桌子邊。
。2)吃點心時,請家長配合盡可能在旁邊等待,不影響其他孩子。 提醒幼兒吃點心時一口餅干一口水,最后一口水漱漱口。
觀察要點:
觀察幼兒在吃點心的時候是否人靠緊桌子、一口餅干一口茶、餅干屑心掉下來。
5、認識茶杯
家長帶孩子認識茶杯架上的標記,知道茶杯放在什么地方。
告訴孩子只能用自己的茶杯并且讓孩子知道喝完水后要把自己的杯子放回自己標記的位置。
四、親子游戲活動(9:45——10:15)
1、老師介紹游戲,孩子坐在前面圍成半圓,家長站在后面。
2、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游戲。
游戲一
名稱:大手拉小手
活動準備:蒙眼絲帶、小椅子作障礙
游戲玩法:
家長將小朋友的雙眼蒙住,手拉手帶領小朋友走過一些障礙,過程中可以用語言提醒小朋友注意腳下障礙,繞過小椅子之后再返回終點,先到為勝。
游戲規則:
1、游戲分組進行,每組3組家庭進行游戲。
2、在行進過程中小朋友不能將蒙眼的帶子拿下。
游戲二 名稱:同心協力
活動準備:雪花片若干
游戲玩法:小朋友踩在家長的腳上由家長帶著出發,到對面桌子處合作拼搭小花,完成制定的造型后帶孩子一起回到終點,先到為勝
游戲規則:
1、游戲分組進行,每組3組家庭進行游戲
2、幼兒要和家長共同完成,先到的幼兒有貼紙獎勵。
游戲三: 名稱:螞蟻搬糧食
活動準備:沙包若干
游戲玩法:
家長和孩子協商扮成螞蟻。(家長站前面彎腰站立,兩手作觸角;幼兒雙手拉住家長的衣服;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家長彎腰拉住寶寶的衣服。)設置一定的距離,在終點放置一些沙包作“糧食”。請“螞蟻”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比賽搬糧食,看誰搬得快。
游戲規則:
1、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比賽搬糧食,看誰搬得快。
2、先到的一組家庭獎勵貼紙。
五、互動與交流(10:30——10:45)
1、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內容: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入園前的緊張與焦慮的心理以及入園前的一些物質準備(帶換洗衣褲、自帶玩具、手帕等)。
2、個別交流
根據家長需要與老師進行個別交流。
幼兒園新生入園活動方案,每年的新生入園對于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難關,要來開熟悉的親人和不熟悉的老師和小朋友在一起待一天,對于幼兒來說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所以,新生入園教師們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設計方案 篇4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通信技術的發展,各大運營商開始建設“全光網絡”,力求用最低的成本構建一個從電信機房到用戶的全光網絡,在該網絡中光纖接入是最引人關注的問題。在用戶駐地網建設過程中,各種新型綜合接入技術開始嶄露頭角,并逐漸發展成為人們普遍青睞的技術,本文將會對PON技術的特點、優勢及在FTTx網絡建設模式中的特點給予介紹,以更好的推動駐地網綜合接入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駐地網;綜合接入技術;方案設計論文
前言
隨著我國通信網絡的發展,根據接入物理媒介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無線接入和有線接入兩種主要的模式,而后者又可以劃分為銅纜技術和光纖技術。目前,我國大部分接入網絡媒介還在沿用銅纜技術,但是隨著新型綜合接入技術的不斷發展,主干網開始朝著光纖化、數字化、寬帶化的方向發展,而且銅纜技術逐漸被PON技術所取代,有效的推動了我國駐地網技術的發展。
1PON技術基礎
目前,電信運營商為了為了用將少的運營成本來達到預期的效果,從而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的接入問題。無源光纖網絡(PON技術)是1987年由英國電信公司提出的,該設計的提出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網絡的靈活性。PON技術中不包含任何有源器件,從而具有安裝維護方便、價格低等特點,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駐地網綜合接入技術的首選,圖1描述的是PON技術結構流程圖。
2PON技術的類型及優勢
2.1PON技術的類型PON技術的`類型是指借助光配線網(ODN)中不含有電子電源及任何電子器件的網絡。ODN內部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線纜及無源器件組成,而一般不會采用有源電子設備,因為他們的成本相對較高。常見的PON技術類型主要包括APON、BPON、EPON、GPON、WDM-PON等。目前,APON/BPON、E-PON、GPON開始在我國商用化,而且他們具備各自的優點,通常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差異表現在二層技術的差異。2.1.1APON/BPON技術APON又被稱之為ATMPON,其一般是由FASN機構制定的PON規范,在該技術中所采用的二層信令協議為ATM。隨著APON技術的發展,FSAN又將APON改稱為BPON。此時的APON/BPON均是以ATM協議為主要載體,并借助下行622M或155M等速率來對ATM單元進行持續性信息發送,同時也可以將專用物理層OAM信元輸入到相關數據流之中。而上行一般依借助突發的ATM信元進行數據流的傳播,而且任何一個53字節長的ATM信元都要求在其開頭增加一個3字節的物理層,以實現突發接收和突發發送等功能。但是APON/BPON技術在運用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現為技術復雜、寬帶不足、承載IP業務效率低、價格高等問題,從而在市場上未得到廣泛的應用,并開始慢慢的淡出人類的視野。2.1.2EPON技術EPON技術主要是借助光纖PMD和無源分光器來實現無源光纖傳輸和點對多點技術。EPON技術具有的特點包括:在鏈路層引入了以太網協議、在物理層引入了PON技術,而且能夠借助PON技術所具備的拓撲結構來實現以太網的接入。EPON技術對同城廣域網和城域網的連接性及操作性進行了優化,而且又引入了以太網和無源光網絡等技術來實現低成本運行,因此逐漸發展成為廣大用戶比較青睞的一種駐地網綜合接入技術。2.1.3GPON技術GPON技術又被稱之為ITU-TG984,該技術具有效率高、帶寬高、覆蓋范圍廣、用戶接口多等特點,因此開始被運營商廣泛應用。GPON技術是用于實現綜合接入網技術綜合化、寬帶化比較常用的一項技術。GPON技術是20xx年9月FSAN組織提出的,并于20xx年3月在ITU-T基礎上制定出了I-TU-TG984.1和ITU-TG984.2。20xx年2月和6月又實現了ITU-TG984.3標準化,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的GPON技術標準。2.2PON技術的優勢隨著我國光纖網絡技術的發展,PON技術在業務承載、帶寬升級和無源網絡維護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在接入網層面,由于不同類型客戶所承載的業務量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目標客戶分布較為分散,導致光纖和銅線技術無法得到有效的應用。雖然有些企業相對較為集中的工業園區、商業街預先配備了光纖和管道鋪設,但是在進行光纖調度、光纖建設和業務配置時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從而導致無法為客戶提供及時、有效的網絡資源。而PON技術在上述方面具有非常獨特的優勢:①PON技術中的分光器技術確保網絡本身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網絡,而樹型拓撲是其中比較典型的網絡拓撲,其不僅能夠有效節省接入段光纖資源,而且還能還可以為運營商大面積布網提供一定的便利,從而使網絡資源快速接入新客戶。②PON技術技術具有多業務支持功能,其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企業的業務需求,而且PON技術還能夠為用戶提供目前比較流行的業務接口,從而更好的實現與廣大用戶的無縫對接。PON技術是一種統一的、完善的接入平臺,并逐漸發展成為接入層的主要技術。
3基于PON技術的FTTx網絡建設模式研究3.1FTTx的定義
FTTx技術在接入網絡光纖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應用范圍逐漸從區域機房的端設備逐漸發展成為用戶終端設備,在實際應用中,常見的用戶端設備為光網絡終端(ONT)或光網絡單元(ONU),而局端設備為光線路終端(OLT)。通常情況下,根據用戶與光纖之間的距離大小,可以將FTTx技術分為光纖到路邊(FTTC)、光纖到大樓(FTTB)和光纖到用戶(FT-TH)技術,現對其進行一一的介紹。(1)光纖到路邊(FTTC)。目前,該技術主要是為住宅區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通常需要將OUN設備安裝到路邊機箱,借助OUN中的同軸電纜來實現雙絞線或CATV信號的傳送。(2)光纖到大樓(FTTB)。其一般是在目標樓層的合適位置安裝ONU設備,借助ONU設備來向用戶提供電子商務、高速數據、視頻會議等服務。(3)光纖到用戶(FTTH)。ITU-T認為光纖到用戶(FTTH)技術的應用范圍一般是從光電轉換器到用戶桌面之間低于100m的范圍,并未廣大用戶提供相應的寬帶服務。但是在FTTH中引入WLAN技術,可以更好的實現網絡技術的應用。3.2FTTB典型線路段模型及建設模式FTTB典型模型構建主要目的是以最少的網絡單元來更好的滿足廣大用戶需求,而網絡單元一般包括無源和有源設備。但是在實際工程中,用戶與運營商直接的網絡單元比較多,這樣就無形之中增加了網絡的故障節點,導致網絡安全性變差。從目前的市場駐地網綜合接入技術發展情況來看,FTTB現在偶爾在商業樓宇使用,新建樓宇及住宅基本都用使用FTTH模式。而FTTB和FTTH的主要區別在于光纖與用戶之間的距離不同,FTTB模式一般是在樓道內作為終端,而FTTH是用戶家中或用戶門口作為終端。FTTB(光纖到大樓)主要是指外線光纜從駐地網機房開始被引入到用戶所在的梯位配線箱中,并連接至箱體內的ONU。接下來,又從ONU開始逐漸傳輸至各樓層配線箱中,然后達到用戶室內信息面板,該過程中的傳輸介質均選擇了五類線。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用戶密度較大或者較高的樓層,一般需要安裝多臺ONU或多個梯位配線箱,FTTB典型建設模式如圖2所示。3.3FTTH典型線路段模型及建設模式FTTH(光纖到用戶)通常是直接將OUN放置到桌面上,而且在OUN上行側的全過程均選擇光纖作為傳輸媒介,FTTH(光纖到用戶)的建設模式圖如圖3所示。在此模式圖中,梯位配線箱選擇了分光型配線箱,其多用于分光器的安裝、外線光纜的溶接與成端等。在FTTH中,因為不需要配備OUN等有源設備,從而避免設置保護接地、設備引電等措施。FTTH模式下的梯位配線箱要按照要求對箱體內部線纜的線路走向進行搭配,并適當的留出分光器擴容空間。在對梯位配線箱進行安裝時,要對其后期布線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同時還需要考慮溶接與冷接的操作空間等因素。在FTTH模式下,樓層配線箱主要目的是對線纜實施管理。如果將皮線光纜應用到垂直部分,此時的樓層配線箱就好比一個過線箱,其只具有線纜固定及預留的效果,但是如果將常規型號的光纜應用到垂直部分時,則樓層配線箱不僅具有線纜固定及預留的效果,而且還能夠用于入戶皮線光纜與常規光纜的接續作業。
4光配線網(ODN)網絡模型規劃
ODN網絡一般是指位于ONU與OLT之間的無源光纜網絡,其一般是由不同類型的光纜配線設備、光纜媒介及分光器組成。ODN網絡的主要組成要素包括:①FP點:其屬于主干光節點,主要是配線光纜與主干光纜之間的交接點。②AP點:其屬于用戶光節點,主要是入戶光纜與配線光纜之間的交接點。③DP點:其屬于配線光節點,主要是引入光纜與配線光纜之間的交接點。無源器件是ODN網絡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分光器設置的好壞將會直接對網絡的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光分路器的覆蓋范圍及帶用戶數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根據實際用戶數量、引入光纖數量及單用戶帶寬為依據,來對分光器的位置及范圍進行有效的設置。通常情況下,當駐地網內部潛在用戶低于100戶時,往往不需要安裝分路器,當用戶在101~600戶,需要安裝一個光分路器;當用戶超過600戶時,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安裝多個光分路器。
5結束語
在通信網絡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針對性的駐地網綜合接入技術,并根據用戶與光纖之間的距離大小,來選擇與對對應的建設模式和設計方案,從而為每位用戶提供所需要的網絡資源,以推動我國通信網絡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威.駐地網綜合接入技術研究及方案設計[J].無線互聯科技,20xx,6(8):102~103.
[2]溫偉軍.淺談光纖駐地網的發展與應用[J].科技與創新,20xx,2(11):54~55.
[3]賈明.零星駐地網小區DP點設計優化思路探討[J].電信快報,20xx,3(1):167~168.
設計方案 篇5
一 活動背景:
舞蹈活動是幼兒生活中常接觸,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活動!杜笥盐琛愤@首歌曲節奏鮮明、情緒活潑歡快,用它來表現歡快的集體舞蹈動作較為合適。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學習舞蹈動作,又可以培養幼兒交往與合作技能,使幼兒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陶冶個性。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二 過程實錄
。ㄒ唬┗顒幽繕耍
1 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繼續練習交替步,初步學習在“圈上”做有節奏的身體動作。
。ㄔu析:本活動在技能方面的要求是復習交替步!叭ι稀笔侵冈谂懦蓤A圈隊形的前提下,舞者面對自己前面舞伴的后背所處的個人空間狀態。)
2 繼續學習雙圈舞交換舞伴的方法及規則,初步能在間奏音樂時間內做好交換舞伴的動作。
評析:由于本活動沒有把創造性學習作為重點要求,所以教師將學習雙圈舞的舞伴交換動作作為本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目標。)
3 “圈上”行進時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步伐,能初步與旁邊舞伴保持一致的動作。
。ㄔu析:在“圈上”行進狀態下跳雙圈舞時,既要保持好前后距離,又要注意左右一致的'要求,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有力的挑戰,但在有效方法的引導下,幼兒一般是可以做到的。
。ǘ┗顒訙蕚
1 幼兒已會唱歌曲。
2 幼兒已學過交替步,并已初步掌握歌曲前四句的舞蹈動作。
。ㄈ┗顒舆^程
一 復習歌曲前四句的舞蹈動作。
1 讓我們聽者音樂到美麗的港灣和牧場上散步去吧。
2 聽音樂復習歌曲前四句的舞蹈動作,提醒幼兒做交替時要先出右腳,唱到“路,嘿”是要拍兩下手。
二 感受樂曲后四句的旋律,學習舞蹈動作。
1 小朋友來到牧場做起了游戲。你們看小朋友是怎樣玩的?
2 全體幼兒面對圓心呈單圈狀,男孩和女孩間隔而站。教師站在圓圈上做示范動作:叉腰——拍肩——上舉——扭胯——拍頭——拍肩——叉腰——扭胯,每處各拍兩下。
3 教師幫助幼兒明確上述動作的順序,并帶領幼兒邊喊口令(如腰腰——肩肩——上上——扭一扭——頭頭——肩肩——腰腰——扭一扭)邊學習動作,提醒幼兒注意動作的合拍與連貫。
。ㄔu析: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喊口令這一方法很好,既暗示了動作,又強化了節奏,增強了音樂氣氛和游戲氣氛。)
4 在不提示的情況下,引導幼兒聽樂曲的后四句把動作連貫起來做一遍。
。ㄔu析:應該這樣。因為逐步減少提示和暗示,能增強幼兒獨立再現動作的能力。)
5 幫助幼兒明確,在圈上行進時,迅速站到各自舞伴的旁邊變成雙圈的動作;要求幼兒在唱到“路,嘿”的時候,拍手并迅速站到舞伴的旁邊。
(評析:這種表示變換動作的“標志”對幼兒很重要,如果教師能引導幼兒自己發現這一“標志”則更好。)
三 感受間奏樂曲,學習交換舞伴的動作。
1 在圓圈上交換舞伴時,要求男孩雙手叉腰站在圈上不動,女孩用右手指著下一個舞伴,并向右走到心舞伴面前。
2 反復練習兩遍后,請男孩、女孩聽著音樂邊拍手邊做交換舞伴的動作。
(評析:采用這種方式:既用右手指著下一個舞伴。能有效地加強幼兒對下一個行動目標的認識,使幼兒明確自己的下一個舞伴是誰。)
四 跟著音樂完整地挑集體舞。
1 教師用語言或動作提示幼兒注意動作變化之處、如轉身面對朋友、交換舞伴等,并注意動作的合拍、協調。
2 提示每個幼兒注意行進間要與旁邊同伴保持一致的步伐,與前面同伴保持一定的間距。
(評析:以上提示往往是不可少的。)
四 活動評價
首先從幼兒的興趣和技能出發,匹配節奏鮮明、情緒活潑歡快的歌曲,讓幼兒在音樂中復習交替步,并初步能在間奏音樂時間內做好交換舞伴的動作。
在讓幼兒感受樂曲后四句的旋律,學習舞蹈動作時,而是讓幼兒大膽想象出叉腰、拍肩、扭胯等一系完玩的樣子,并用有節奏的喊口令方法,既暗示了動作,又強化了幼兒節奏感,增強了音樂氣氛和游戲氣氛。
活動中注重結合幼兒原有經驗和主動感知過程,鼓勵幼兒聽音樂做轉身面對朋友,交換舞伴的動作;顒舆^程步驟分明,層次清晰,動作指導重點突出,不僅讓幼兒掌握了交替步及跳雙圈舞的動作技能,而且滲透了創造力、合作性等素質的培養。整個活動靈活有趣,自然流暢,一氣呵成,幼兒的積極性高。如果活動的設計能進一步根據幼兒的發展層次設計不同的指導方法,目標的表達上涵蓋再廣些,設計將會更為完美。
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積極在參加體育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多種跳繩的模仿動作。
學習內容:跳短繩
學習步驟:
一、自主游戲,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集隊、隊列
2、提出要求,觀察學生分組游戲。
學生活動:
1、看老師手勢,聽老師口令快速集隊,并從集隊中體驗“快、靜、齊”的集隊要求。
2、聽口令進行行進練習,比一比小排頭帶得好還是大排頭帶得好。
3、兩人一組剪刀、石頭、布游戲,輸的小朋友要帶領贏的小朋友做一個動作。
4、學生自己進行柔韌練習(自叫節拍,自想動作)
組織:五路縱隊、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快樂玩繩,體驗跳繩的不同樂趣
教師活動:
1、快樂小繩變變變練習。
2、簡單的繩操調節身心,并把上肢充分活動。
3、組織學生練習跳短繩(并腳跳)和調節練習:畫樹葉、畫蘑菇
4、組織學生練習向后跳短繩和調節練習:畫小樹
5、組織學生練習單腳跳短繩等和調節練習:畫魚、小船
6、組織學生跳繩比快。
7、引導學生總結、評價。
學生活動:
1、按老師要求把繩變成長線,練習跳左跳右
把繩變成水滴,練習跳前跳后
把繩變成長方形,練習跳遠
把繩變成正方形,練習單腳跳進跳出
2、隨老師示范進行簡單繩操的模仿。
3、按要求快速跳短繩,會跳的跳得快些,不會跳的要跳起來,認真學,個人或和小伙伴一起完成畫樹葉、畫蘑菇。
4、嘗試向后跳,體驗不同的跳繩動作,完成畫小樹。
5、嘗試單腳跳短繩動作時的身體平衡動作,完成畫魚畫不船。
6、進行半分鐘快速跳短繩比賽,努力戰勝自我。
7、積極地參與評價,樂于接受別人的`長處。
組織:分散練習
場地器材:體育館、短繩每生一根
課后小結:本課一開始讓學生自主結合進行游戲活動時,大部分學生表現得非常好,一直能不斷想出新動作來帶著同學做,特別是一班的陶磊和邱怡妮一組,非常善于表現自己。在練習跳繩時我讓學生變變繩子的形狀來跳躍,雖是模仿練習,但我不規定跳躍的動作,只是要求學生把繩子怎樣擺,練習時只提要求,不作規定,學生練習得非常高興,而且因為沒有動作的規定學生的動作更顯活潑,但值得一提的是練習前必須告訴學生注意安全,不能在地上打滾,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常規,形成習慣。
設計方案 篇7
一、基地和總平面
3.1.2托兒所、幼兒園的基地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建設在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場地平整、干燥、排水通暢、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的地段;
2.不應置于易發生自然地質災害的地段;
3.與易發生危險的建筑物、倉庫、儲罐、可燃物品和材料堆場等之間的距離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4.不應與大型公共娛樂場所、商場、批發市場燈人流密集的場所相毗鄰;
5.應遠離各種污染源,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衛生、防護標準的要求;
6.園內不應有高壓輸電線、燃氣、輸油管道主干道等穿過。
解讀:新規范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更多更詳細的內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場地平整,并不意味著場地內不能有地形,實際上,一定的地形起伏游戲場地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戶外體驗。
3.2.4托兒所、幼兒園場地內綠地率不應小于30%,宜設置集中綠化用地。綠地內不應種植有毒、帶刺、有飛絮、病蟲害多、有刺激性的植物。
3.2.7托兒所、幼兒園出入口不應直接設置在城市干道一側;其出入口應設置。
供車輛和人員停留的場地,且不應影響城市道路交通。
解讀:新規范對園內種植的植物有了明確的約束,我們建議園所進行戶外景觀設計時必須進行專業的植物配置,保證幼兒的安全前提下,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變,讓幼兒充分接觸自然,有機會體驗真實的生活。
二、建筑設計
4.1.5托兒所、幼兒園建筑窗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活動室、多功能活動室的窗臺面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
2.當窗臺面距樓地面高度低于0.90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護高度應由樓地面起計算,不應低于0.90m;
3.窗距離樓地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80m的部分,不應設內懸窗和內平開窗扇;
4.外窗開啟扇均應設紗窗。
解讀:活動室、多功能活動室的窗臺面距地面高度不大于0.6m,充分考略到了孩子們的視角,但是對于非采光面,考略到活動室內的環創布置,窗臺距離地面的高度可以適當提高,為區角預留空間?悸缘匠扇说陌踩,以及幼兒床布置的位置,窗距離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8m的部分,不應設內懸窗和內平開窗。外窗開啟窗設為紗窗可以有效防止蚊蟲的進入,保證孩子們安全的同時,也維護了建筑內部的環境。
4.1.8幼兒出入的門應符合下列規定:
1.距離地面1.220m以下部分,當使用玻璃材料時,應采用安全玻璃;
2.距離地面0.660m處宜加設幼兒專用拉手;
3.門的雙面均應平滑、無棱角;
4.門下不應設門檻;
5.不應設置旋轉門、彈簧門、推拉門,不宜設金屬門;
6.活動室、寢室、多功能活動室的門均應向人員疏散方向開啟,開啟的門扇不應妨礙走道疏散通行;
7.門上應設觀察窗,觀察窗應安裝安全玻璃。
解讀:新規中對幼兒出入的門有了更詳細的`規定,1.2m以下部分所使用的玻璃材料應采用安全玻璃,同時安全玻璃必須滿足《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xx、《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JGJ113-20xx中的相關要求。門的雙面除了平滑,無棱角的同時,建議安裝防夾手裝置,保證幼兒的安全。
4.5.5當托兒所、幼兒園建筑為二層及以上時,應設提升食梯。食梯呼叫按鈕距地面高度應大于1.70m。
解讀:除此以外,餐梯的入口應設置安全門禁系統,同時建議安裝監控,防止意外發生。
三、建筑設備
6.1.1托兒所、幼兒園建筑應設置給水排水系統,且設備選型和系統配置應適合幼兒需要。用水量標準、系統選擇和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94和《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的規定。
解讀:隨著水污染的日益加重,為保證幼兒的飲水健康安全,新規范中也做了更進。我們建議有條件的園所安裝凈水設備,保證幼兒的飲水安全。
6.1.10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氣體系統滅火設計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防火標準的規定。當設置消火栓滅火設施時,消防立管閥門布置應避免幼兒碰撞,并應將消火栓箱暗裝設置。單獨配置的滅火器箱應設置在不妨礙通行處。
解讀:根據最新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xx相關規定,大、中型幼兒園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并宜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需要注意的是,新規范中將小型幼兒園的定義由原有的5個班以下調整為4個班以下,所以,如果園所的建設規模在5個班及以上應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梢钥闯觯乱幏都訌娏藞@舍的消防建設。
6.3.2活動室、寢室、幼兒衛生間等幼兒用房宜設置紫外線殺菌燈,也可采用安全型移動式紫外線殺菌消毒設備。
6.3.3托兒所、幼兒園的紫外線殺菌燈的控制裝置應單獨設置,并應采取防誤開措施。
解讀:紫外線消毒燈本身對人體也會造成傷害,因此新規范加強了對紫外線燈的使用管理,但是無法完全消除風險,其實除了在人為操作上尋求解決辦法外,我們還可以選擇比紫外線消毒燈更安全有效的替代產品,如前文提到的負離子空氣消毒器,從而保證幼兒的安全。
設計方案 篇8
薪酬管理方案,對于不管是剛剛運營的新公司,還是已經步入高峰發展期的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什么企業,都要給員工制定一套符合實際的薪酬制度。以下為您提供一套完成的薪酬設計方案,請參考。
1.薪酬的定義與分類
從組織的角度出發,薪酬是組織運營的一項成本,同時也是促使員工勞動的手段;而從員工的角度出發,薪酬是員工付出勞動的報酬,也是滿足個人各項需要的一種方式。
因為員工需求的滿足分成各個層面,并不局限于“金錢”,因此應建立全面的薪酬的概念。
全面薪酬可以分為經濟性薪酬和非經濟性薪酬兩種。經濟性薪酬是指實實在在的物質因素,例如:工資、獎金、福利、補貼、股權等。而非經濟性薪酬是指看不見、摸不著的心里因素,例如工作認可的程度、工作的挑戰性、工作的環境和氛圍以及能力的提高、職業安全、發展機會等。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在經濟性薪酬方面,基于薪酬支付方式的本質,在此建立總薪酬福利的概念,包括全面現金福利和其它福利。全面現金收入是所有量化現金收入的福利加總,其中包括固定收入和可變收入。
其中,固定收入是從事一個崗位能夠獲得的基本報酬,反映組織對于某個崗位貢獻的基本認可和對從事崗位工作的人員完成職能工作的一種預期,一般可分為基本工資和現金津貼。
可變收入是達成更好的能力、績效要求時能夠獲得的超額獎勵和報酬,反映公司基于不同的發放頻度,針對不同的發放對象所期許達成的一個杠桿效果。具體而言,可變收入從發放對象來看,有公司到項目個人等不同的針對對象。從發放頻度來看,有年度、季度、月度以及諸如項目資金等不定期的不同頻度。從杠桿效果來看,有激勵績效成果的,有激勵個人能力的提升等不同的作用。
而全面非現金福利是從事該崗位和為該組織服務所能夠獲得的保障和一種更高層面的認可,反映公司對于員工的保障的力度,以及特別針對某些崗位的一種保持力量,一般包括住房福利、醫療保險、用車等。
這些都是員工所關心的問題。
2. 薪酬設計的關鍵考慮點
員工在企業中往往十分看重薪酬的公平。而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強調人們在與他人相比或者與自身的不同時點相比時所產生的一種公平的認同感以及相應所產生的激勵性。因此,對于員工在組織中對于薪酬公平性的認識,界定以下三個因素為薪酬管理體系設計的關鍵考慮點。
(1)內部公平性,即在同一組織內獲得的薪酬的公平性。
(2)外部競爭性,即與其他組織相比獲得的薪酬的競爭性。
(3)個人收入延續性,即與過去相比獲得的薪酬所表現出的延續性。
3. 薪酬管理體系設計的內容范圍
(1)薪酬戰略:組織中薪酬管理的導向和原則。
(2)薪酬結構的設計:組織中薪酬收入的架構以及決定薪酬變動的政策。
(3)薪酬構成的針對對象:不同的薪酬收入構成針對具體哪些組織中各個層級的員工。
(4)薪酬構成的發放周期:不同薪酬組織織部分的發放周期和頻率。
(5)薪酬收入數值范圍的確定:具體各個崗位的薪酬收入數值的范圍。
4. 薪酬戰略制定
薪酬戰略緊密承接公司的價值觀、愿景、使命、戰略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導向:
(1)人力資源管理導向和薪酬戰略應有效支持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業務戰略。
(2)薪酬體系必須建立在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導向和薪酬戰略的基礎之上。
這樣的薪酬管理體系才可以有效支撐公司業務戰略發展對人員素質和績效的要求。
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應制定不同的薪酬戰略。所以要確定企業目前的薪酬戰略,就必須明確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在企業迅速發展的階段,應努力運用薪酬刺激員工的創業激情,這時一般使用平均的基本薪酬,高比例的獎金,標準的福利水平。
當企業進入正常發展和成熟階段,這時一切漸漸步入正軌,薪酬導向應維護在維護標準化運營和管理方面,一般采用較高的基本薪酬,中等比例的獎金,較高的福利水平組織整個薪酬福利。
當企業步入無發展和衰退期,這時應著重控制成本,一般采用較低的基本薪酬,嚴格與成本控制相結合的獎金,標準的福利水平組合的薪酬模式。
5. 薪酬結構設計
薪酬結構設計的考慮因素基本薪酬管理的“3P”模式而來。
(1)Position(職位)。
(2)Performance(績效)。
(3)Person(個人能力)。
職位是基于公司戰略、組織結構設計從而分配責任所得到的單位,是以職責以導向的,它反映員工對公司的價值貢獻;對應到總薪酬福利的概念中去,崗位影響固定收入和福利的數值,影響可變收入的提成比例。
績效是達成目標的一種能力,反映員工對崗位職責的實現程度,對公司業績至關重要;對應到總薪酬福利概念中去,績效對當期的可變收入有直接的影響,在薪酬調整、職位升遷時對固定收入和福利產生間接影響。
個人能力是從崗位要求來的,反映員工完成崗位要求所持有的能力,是能夠帶來良好業績的工作行為表現和工作素質,對員工的績效有潛在的影響作用;對應到總薪酬福利的概念中去,能力對當期可變收入有直接的影響,在薪酬調整、職位升遷時對固定收入和福利產生間接影響。
所以,在進行薪酬結構設計時,必須考慮上述這些因素,以確定不同崗位的薪酬結構。
6. 薪酬構成針對的對象
就薪酬構成的針對對象而言,企業支付員工的工作范圍與實際貢獻。在工作范圍和實際貢獻都比較小的時候,員工獲得的更多的是基本的認可的獎勵,而隨著工作范圍、職責的增加以及實際貢獻的擴大,員工獲得的將是激勵性的獎金,公司績效獎金甚至是較為長期的利潤分享。
因此,一般而言,管理屋級和崗位級別越高,所承擔的實現崗位業績的職責越大,相應的在總收入中業績獎金所占比例越高。相反,管理層級和崗位級別越低,基本工資在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7. 薪酬構成的發放周期
工資基本以月度的頻率發放,但效益工資、獎金等薪酬構成的發放頻率卻沒有定數,針對各類可變收入的發放頻率,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
(1)市場情況。薪酬的發放也同樣具有外部競爭性的概念,因此需要了解競爭性公司的操作情況,以此作為本公司操作的借鑒。
(2)本公司習慣與員工期望。這主要是指本公司一貫的做法和員工已經形成的期望。員工往往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收入慣性,頻率的突然下降可能導致員工很大程度的報怨。
(3)成本收益分析。過于頻繁的發放勢必帶來大量的考核評估和收入計算發放的工作,因此公司在考慮發放周期時也必須充分考慮到該行為的成本和收益。
8. 薪酬收入的數值范圍
對于薪酬收入數值范圍的確定主要是基于外部市場的比較,并結合內部收入延續性的考慮進行調節。
對于外部市場的考慮主要通過外部薪酬市場的調查。主要考慮本公司的人才流向哪里,以及本公司主要從哪里獲取人才的資源,以選取相應的公司來進行薪酬的比較。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7-21
(精選)設計方案11-04
經典設計方案12-05
設計方案(精選)09-26
設計方案(熱)09-10
項目設計方案04-06
[熱門]設計方案07-28
設計方案(精)07-23
設計方案【必備】07-24
(實用)設計方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