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設計方案

時間:2023-12-11 12:31:37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設計方案集合[9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集合[9篇]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4、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查詢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讀懂太陽公公的囑咐以及兩顆種子錯誤的想法和做法。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歸納、理解寓意。

  教學對象分析:學生為八、九歲兒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情節生動的寓言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在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上,難度不是太大,而對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卻不易理解。

  電教媒體設計:

  課件一(動畫):寓言故事情節為內容的課件。

  課件二(語段):“一陣陣風吹過,那可愛的小絨球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

  課件三(語段):“孩子們記住,別落在表面上金光閃閃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銀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們生根長葉的地方。”

  課件四:1、一顆種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說:“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閃閃的地方一定有數不清的寶貝。到那兒去,我準會變成百萬富翁。”2、他得意的說“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給我帶來歡樂!”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實物展示,導入課題:蒲公英

  師:老師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了什么?(板書課題)教學“蒲”字讀音及寫法。蒲公英的種子什么樣子?(師吹手中的蒲公英)。這些蒲公英在空中飛呀飛,飛到哪里呢?后來,它們遇到了誰?它對蒲公英說了些什么,蒲公英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仔細讀課文。要求:字字入目、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對遇到的不理解的生詞自己查字典或是聯系上下文理解。

  二、學生初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檢查初讀效果:

  1、指名讀課文。師生適時正音。(重點字音:泊茁)

  2、通過自讀,了解了什么?

  四、精讀課文。

  1、師:蒲公英像什么(要求學生上網查找網址一后回答)?文中哪一句寫了它的樣子?

  2、出示課件二:(相機學習“絨”“降”“傘”)

  a、指名讀后說說什么可愛(蒲公英)。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覺得哪些東西可愛?誰能用“可愛”說一句話。(教者有意識讓學生將“可愛”放在句子前面、中間和后面進行練習)。小朋友,“可愛”這個詞的脾氣多好,它可以在句子末尾,也可以在句子開頭和中間,其實我們學過的'詞語中有很多和“可愛”一樣,能變動位置,希望小朋友們以后用詞造句時,盡量考慮給它們多安排些位置。

  b、這些蒲公英在天上飛呀飛,它們自由自在,假如你就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你在天空中飛,你的心情會怎樣呢?(讓學生邊學飛的樣子,邊說出自己的心情。)

  c、指導朗讀所出示的句子。

  3、這些可愛的蒲公英在空中飛呀飛,它們遇到了誰?(生:太陽公公)太陽公公對蒲公英說了什么?(出示課件三)指名讀。這個小朋友讀的好嗎?(讓學生評述)引導學生說出應該讀出“親切”的語氣。你能用“親切”說一句話(注意將“親切”放在不同位置)。太陽公公說的“沙漠”“湖泊”你知道嗎?(師利用課件一簡要介紹“湖泊”,讓學生上網查找關于“沙漠”的有關內容——網址二)

設計方案 篇2

  **年,我校將迎來建校**周年。為全面總結辦學經驗和成果,弘揚辦學傳統,擴大辦學影響,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科學發展,我校將于**年11月舉辦建校*周年慶祝活動。我校將制作校史展廳,現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設計方案。

  一、基本情況

  校史展廳位于校內綜合大樓一樓室外,面積約200平方米。

  二、方案要求

  提供建議制作材料、立體效果圖設計稿紙質版(3套)和設計稿電子版(1份)。請在截止時間內將設計稿紙質版送達指定地點,電子版發送指定郵箱。

  三、評審步驟

  1、設計單位提供設計稿;

  2、校領導、專家、紀檢部門、招投標單位負責人等組成評審小組,根據設計方案和設計單位現場介紹,評審確定其中1家方案;

  3、評審確定的1家單位1個星期內提供全套施工圖(包括平面、立面、各主要細部節點圖,3套);

  4、根據全套施工圖等材料,公開招標確定施工單位。

  四、相關費用

  評審確定的1家單位給予10000元設計費,其余單位各給予2000元設計費。

  五、截止時間

  **年4月17日(星期五)

  六、聯系方式

  寧波鄞州高教園區南區學府路51號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綜合大樓9樓902室(聯系電話:****,郵箱:******)。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校慶工作領導小組校史館建設組

  **年4月10日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認識足球,認識人生。

  知識目標:賞析精美的語 言,感悟作者對足球的獨特體會。

  能力目 標:培養概括、聯 想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賞析精美的語言,感悟作者對足球的獨特體會。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探究、拓展

  教具準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調查:有誰對足球比較感興趣?

  請學生談談觀看足球比賽的體會。

  二、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回答:

  可分為幾部分?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畫出表示作者門外觀球所引發感悟的語句。

  合作探究:作者闡釋了足球的哪些意蘊?

  2、默讀一遍課文,試看對語言進行分析。

  A、哪些語句寫得好 ,好在什么地方?

  B、哪些詞語使用準確恰當、生動形象?談談自己的理解。

  如:第一段中“拒絕”一詞連用,起到欲揚先抑的效果,增強了與后文的對比。

  “我無意中……”兩個“無意”連用表現了作 者完全是不經意間與足球結緣的'。

  “足球實在是表演藝術,卻又有別于表演藝術。”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突出了作者對于足球的理解,就是一切出其不意 。

  “于是千千萬萬……真實”,使用排比 闡釋足球的魅力,尤其強調足球的那一分 “真實”,“千載難逢”一詞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獨特的理解。

  “當意大利之夏……奔跑”這一段描寫表達了作者已經喜歡 上了足球,感悟到了足球的魅力。如“夢方醒”、“單純”、 “美妙滾動”“真切無比”蘊含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四、拓展遷移:

  要求:結合練習三的啟發,舉一兩個例子談一 談自己相同的生 活體驗。

  五、布置作業:

  1、鞏固字詞,完成“伴你學”練習。

  2 、你喜歡哪一項體育運動,結合切身體會寫感受。(基礎題)

  3、到網上了解鐵凝。 (提高題)

設計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本節課是一節以京劇念白《報燈名》為學習內容的一年級音樂教學,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的內容,我力求遵循“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在聽、說、看、模仿、表演等音樂學習活動中,初步感受京劇表演的特征與魅力,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熱情”的指導思想設計教學。

  (二)理論依據

  1、“推進京劇進音樂課堂”相關文件指出:京劇進中小學音樂課堂要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應該面向試點學校全體學生,讓學生學習一點基本的戲曲知識,聽懂、學唱一些經典的唱段,了解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感受京劇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喜愛之情,由衷的為我們有這樣偉大的藝術感到自豪。

  2、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京劇的學習同樣以此為依據,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京劇,在親身參與聆聽、模仿、表演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和學習京劇藝術。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燈官報燈名》這個唱段選自傳統京劇《打龍袍》。是京劇丑角的一段念白(京白)。講述的是包拯回朝,趁元宵節請仁宗在午門觀賞花燈,燈官報燈名,巧施妙計教育宋仁宗認母的故事。

  丑行的人物角色都是小人物,但性格開朗、樂觀,從扮相到表演滑稽幽默,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這段念白里包含了很多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和傳統典故,非常生動有趣,是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觀念的很好素材。教師主要選擇張繼寶的故事來教育學生孝敬父母、知恩圖報的道理。

  京劇中的念白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韻律化的“韻白”,一種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接近于生活語言的“京白”。《報燈名》是一段經典京白,內容通俗,語音、語調接近生活,很有節奏感和音樂性,讀起來鏗鏘悅耳,比較易于一年級學生學習。所以這一內容編排在一年級音樂教學中作為學習和了解京劇的起點,非常恰當。

  (二)學生情況分析

  優勢:

  1、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所以對于了解不多的京劇學習會很有熱情。

  2、一年級學生喜歡模仿表演,喜歡幽默滑稽的人物,所以在參與表演的活動中也會表現得很積極。

  3、講故事,聽故事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而本唱段中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內容,無疑符合學生學習的興趣點。

  困難:

  1、現在的孩子對于“京劇”是比較陌生的,甚至有的學生連聽都沒有聽說過,造成了學習的距離感。

  2、傳統唱段《燈官報燈名》包含了很多傳統典故,其中一些內容學生不太熟悉,會形成唱段學習的障礙。另外,這個唱段中有很多學生不認識的字,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學唱念詞是有困難的。

  3、學唱京劇唱段的過程中,由于丑行念白的咬字和腔調與生活語言不一樣,所以對于初次接觸京劇的學生來說會有難度。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1、課前預習,掃清生字。

  2、對比聆聽,自主發現。

  3、教師引導,知識傳授。

  4、對比發現,總結特點。

  5、口傳心授,重點指導。

  6、觀看視頻,模仿表演。

  7、結合故事,滲透美德。

  (四)技術準備

  1、制作課件,激發興趣。

  2、請教專家,準確示范。

  3、學習資料,豐富知識。

  (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與對策

  1、這個唱段中出現了很多一年級學生不認識的字,所以給學生準備了帶拼音的唱詞。課前將唱詞發給學生進行預習,其主要目的是掃清識字障礙,為學生在本課時更好的學習唱段、感受京白的韻味做好鋪墊。

  2、請學生課前和家長交流對京劇有哪些了解。主要目的:讓學生在學習唱段前對京劇相關知識有所了解。

  3、教師為了深入理解這個唱段,可以充分利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進行預先的學習。例如:了解《打龍袍》的整個劇情和《燈官報燈名》中的典故。為了唱好唱段,可以借助相關的音頻及視頻資料進行學習。

  4、我校有一位出身于京劇世家的老師,可以對任課教師進行京劇專業上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唱段《報燈名》,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熱情。

  2、通過了解《報燈名》中的故事讓學生懂得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進一步感受京劇中蘊含著傳統文化。

  (二)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京劇中的“丑行”和京劇念白中“京白”的特點。

  2、學習唱段《報燈名》并進行簡單的模仿表演。

  (三)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講解、觀察課件、觀看視頻,了解京劇四大行當中丑行的相關知識;通過聆聽逐步熟悉唱段內容,并在反復聆聽對比中體會京白特點;通過教師示范和觀看視頻讓學生學習念白并模仿表演;通過講解歷史故事,滲透傳統美德。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學說《燈官報燈名》,體會京白的韻味和丑行表演的特點。

  (二)教學難點

  用京白的語音腔調學說《報燈名》并進行模仿表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生談話,引出課題。

  教師先請學生談一談對京劇有哪些了解,而后告訴學生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譽。在京劇表演中有很多人物角色,可以分成四大類。也叫四大行當。分別是生旦凈丑。

  【設計意圖:其一,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比較親切自然,易于學生接受;其二,通過談話,還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更好的把握課堂教學。】

  2、出示課件,講解知識。

  教師先請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思考哪個行當的人物扮相最幽默、滑稽?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丑行的人物角色最幽默。這時再請學生說一說理由,學生會說因為他們的臉譜很有意思,畫著一個白塊。順著學生的發言,教師開始為學生介紹丑行的相關知識。如:丑行俗稱小花臉,丑角都在鼻梁上用XX涂一個粉塊。這XX的塊有幾種不同的形狀,方行的,元寶形的,倒元寶形的,有棗核形的,根據不同的人物,畫不同形狀和大小的XX塊。“丑”在京劇中扮演的都是一些小人物,像漁夫,農夫,書童,乞丐、燈官兒等等,但是他們的性格都是滑稽活潑,樂觀熱情的。丑行還可以分成文丑和武丑。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了解丑行的特點,為學生積累一些京劇知識,給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3、分析體會,丑行作用。

  了解了丑行的特點之后,教師帶著學生體會思考這樣一句話:“無丑不成戲”,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學生從這句話中深刻感受到,雖然丑行所扮演角色都是一些小人物,但是他們在京劇表演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設計意圖:通過體會、交流,讓學生初步了解京劇的行當沒有好壞之分、高低

  之分,只是他們塑造表現的角色不一樣。在提高對丑行的認識之后,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習唱段:

  1、初次聽賞,了解京劇中的念白。

  請學生初步聽賞唱段《報燈名》,邊聽邊體會京劇中的念白與平時說話有什么不同。通過認真聆聽,學生能夠聽出念白有節奏、音調也和平時說話不一樣。這時教師為學生介紹京劇念白的相關知識。由于《報燈名》屬于念白中的京白,所以還要為學生介紹京白的特點。

  【設計意圖:從聆聽入手,在聽中感受京劇念白的特點。先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后再進行提升,利于學生理解京劇念白的概念。】

  2、再次聆聽,感受京白,熟悉唱段內容。

  教師請學生再次聽賞,邊聽邊感受京白的韻味,同時還要仔細聽,燈官報了哪些和數字有關的燈。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老師請學生比一比誰最聰明,記得最多,記得最準。學生通過仔細聆聽,很快的'就復述出了和數字相關的十種燈。

  【設計意圖:每一遍聆聽,都要解決不同的問題,而且還要鞏固對前一個問題的認識。】

  3、學習前半部分內容(和數字相關的十個燈)。

  (1)請學生先完整讀一遍這十個燈,而后請學生聽老師報燈,在聆聽過程中聽出有些字發生了力度、語調、長短的變化。當學生發現不同后,請他們進行總結,并嘗試練習。經過練習,學生初步感受到了京白的獨特韻味。之后,進行師生接龍練習,在師生接龍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熟悉了唱詞,還進一步體會出了京白親切、自然的特點。

  【設計意圖:在對比聆聽中發現不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深對京劇念白的理解。有趣的接龍練習則有效的鞏固了所學內容。】

  【效果分析: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準確地說出十個燈,也能在對比聆聽中找到京白的特點。但對于京劇中比較特殊的字音把握不準,需要教師進一步指導并練習。】

  (2)觀看表演,模仿動作。

  請學生觀看京劇演員的表演,認真觀察演員的動作,邊看邊進行模仿。之后請學生兩人一組練一練,找找丑角表演的感覺。練習好之后,請一個同學進行模仿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表演活躍課堂氣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丑行的認識。】

  【效果分析:集體模仿表演時,學生積極性較高。但分組練習表演時,初次接觸京劇的學生還是有些羞澀,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逐漸找到了一點京劇表演的感覺。尤其是上臺展示表演的學生更加充滿了自信。】

  4、學習后半部分內容。

  (1)首先請學生聽賞后面的唱段,邊聽邊找出有哪些人物燈?學生通過聆聽會找到呂布、貂嬋、董卓、昭君、張繼保等幾個人物。這時教師為學生講述張繼保的故事,請學生從故事中找到張繼保為什么會被雷打死的原因。學生在教

  師充滿激情的講述中不僅知道了做人不能忘恩負義,要孝順父母,還懂得了京劇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都在傳揚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設計意圖:通過聽故事,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的教育,加深學生對京劇文化的認識。】

  【效果分析:學生們聽故事時特別認真,教室里安靜得都能聽見心跳。聽到悲憤處時,有的孩子皺起了眉頭,有的孩子則噙滿淚花。此時的我深深感到:學生們受到觸動了,他們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孝順父母、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當我告訴他們京劇中還有很多傳揚美德故事時,他們由衷地感嘆學習京劇太有意義了。】

  (2)請學生先根據前面學習的經驗試著報一報后面的燈。之后,請學生在教師范讀中自主發現哪些字音和平時說話的字音不一樣。學生通過聆聽、感受,找到了京劇中一些字音的不同,并進行練習。之后,請學生重點聆聽、體會兩個京劇演員特別強調的字(亭、關)。為了說的更準確,還可以請學生邊說邊畫線條,這樣會更加形象。

  【設計意圖:在聆聽中找特點,唱出京劇的味道,培養學生細心發現、總結規律的能力。】

  (3)再次聽賞,模仿表演。請生觀看京劇演員的表演,找一找表演時除了加入了手的動作,還有哪些動作。通過觀看、模仿,學生體會出丑角演員的表演是很靈活多樣的,不僅有手,還有頭、身體、、袖子、步伐的動作。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模仿幾個簡單的動作,例如屈膝、晃頭等。

  【設計意圖:在觀察、體驗中加深對京劇表演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模仿表演能力。】

  (4)請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練習報燈名,要求能夠邊說邊表演。

  (5)請學生進行展示。為了使學生表演起來更幽默豐趣,教師為學生準備了燈官的帽子,并為學生進行簡單的化妝:在鼻梁眼窩處涂上白色粉塊。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了最后的展示。

  【設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創設表演情境,激發學生表演熱情,便于教師進行及時反饋評價。】

  (三)總結學習收獲

  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學生通過學習有很多收獲,他們不僅學會一個唱段《報燈名》,還了解了一些京劇丑行的知識,還懂得了京劇故事中的一些做人道理,收獲真不小。最后,老師送給學生一首自創的總結了京劇丑行特點的童謠結束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看屏幕跟讀)

  京劇行當有一丑,

  人物扮相數它逗。

  說燈賞燈燈燈妙,

  動作滑稽惹人笑。

  小小人物作用大,

  傳承京劇看娃娃。

  【效果分析:請學生談收獲能夠讓教師及時反饋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情況

  音樂,被人們稱之為心靈的語言,就是因為音樂更容易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利用音樂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能夠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性情,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促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可如果教師只是嚴格遵循教科書而不越雷池半步,以單調的講課本、聽深不可測的音樂,久而久之,學生上音樂課如坐針氈,欣賞音樂味如嚼蠟,音樂課自然也就失去了這些本來非常喜歡音樂的小聽眾和小學生,所以教師應從不同角度去讓學生去欣賞音樂。

  前段時間,看了一節由廣東省深圳市東湖中學的胡櫻平老師講的《京劇的行當》,課程內容豐富,使得音樂課在新課改的指導下變的更加生動、更加形象。

設計方案 篇5

  摘要:基于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優化的目的,本文從列車編組方式、列車開行頻率等方面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從優化列車開行數量、編組長度、開行時段等角度,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方法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城市軌道交通列車的合理開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交通;軌道交通;列車開行;優化

  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涉及列車在沿途車站停靠和發車的時刻,也是對不同部門之間的工作進行協調的基礎,是為了滿足城市交通需求,并保證列車運行的安全性。基于對旅客廣義出行費用、鐵路運營成本等方面的考量,在滿足不同時段客流需求的基礎上,為降低運營成本,需從列車開行數量、開行時段、編組方案等方面進行考慮,結合對不同時段的客流需求、出行費用等方面的考量,對列車編組方式進行明確,以此實現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

  1.列車開行方案的相關概念

  城市軌道交通線路R=(F,M),涉及多個車站,以雙線方式運行。其中,F代表的是車站集合,從上行方向的始發站開始直至列車你轉到下行方向,可將車站標記為1,2,3,4n,即F={1,2,3,4,n},M代表線路區段集合,M={m(v,s)|v,s∈J}。在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日常運行過程中,列車運行時段可用[T1,T2]表示。

  出于對列車開行頻率及安全管理的考慮,依據車站能力、站線長度等因素,應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應進行固定、統一的編組,并根據不同類型的列車,制定基本編組單元列車與組合編組列車兩種靈活編組方案。基本編組單元列車是列車編組的最小編組單元,正常情況下不需要對其進行拆解,主要是由動車、首尾車等組成的列車。組合編組列車主要是由兩組或兩組以上但不超過4組的基本編組單元列車組合構成。據此將基本編組單元列車集合定義為Q,集合范圍為Q={Qk|k=1,2,3,4K},K是指單元列車種類的總數,k代表具體的基本編組單元列車,而Qk是指單元列車的額定載客量。

  在城市軌道交通列車編組過程中,不僅可對列車的車輛段進行解體和編組,也可以拆解或聯掛的方式在車站的解編線進行作業。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的設計和確定,需要對列車運營時段、交通線路、列車編組方式等多方面進行考慮,以此保證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的`適宜性和科學性。

  2.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方法

  基于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模型的建立,需要對列車編組和開行頻率之間的影響關系進行充分考慮。由于列車編組數量及長度等都是不連續的正整數,所以據此建立的列車開行方案模型也是不連續且具有多個目標的非凸混合證書規劃,要想據此對列車開行方案優化算法進行求解,難度相對較大。因此,根據對列車開行方案造成約束的條件,在充分考慮行車組織、客流需求等因素的基礎上,為實現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可分三步對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算法進行求解:

  第一步,根據鐵路運營及乘客的初始需求,結合基本編組單元列車的相關要求,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的編組情況進行明確,實現對客流需求、鐵路運營成本、鐵路運營能力等多方面的優化處理。

  第二步,在將每個客流時段看作是列車開行時段的基礎上,為實現對乘客廣義出行費用、鐵路運營成本等多方面的綜合優化,應依據不同列車編組方案實施下鐵路運能與列車開行頻率的關系,對列車編組方案和列車開行頻率進行初步確定,并確定所需投入的列車數量。

  第三步,將每個客流時段看作是列車開行時段,對列車開行時段分段合并原則進行明確,并據此對列車開行事件分段的數量及列車開行對數進行調整,以此確保列車開行方案能夠達到最佳。

  2.1明確單元列車編組方式

  基于既定的高水平服務頻率,在將每個客流時段看作是列車開行時段的基礎上,為確保列車運力能夠達到最佳,可依據客流需求、運營成本等因素,在滿足相應約束條件的情況下,依靠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模型,對不同編組單元列車的運能進行計算,并將不同時段的客流需求和列車運力差值作為單元列車評價指標,對列車的不同編組方式進行對比。在充分考慮各時段客流需求的基礎上,根據高、低客流時段,對不同編組方式的列車運營成本、開行數量等進行比較,以便在滿足全天候客流需求的基礎上,對單元列車編組方式進行明確,從而實現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編組的優化。

  2.2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

  基于城市軌道交通列車編組方式的確定,對于列車開行時段、開行數量等方面的計算,應依靠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模型,在充分考慮列車編組方案和列車開行數量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編組列車銜接關系的基礎上,對涵蓋列車開行對數、時段等內容的列車開行方案進行初步確定。同時,在保證服務水平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還需對各時段列車開行數量進行考慮,確保列車開行數量最少,以便在滿足各時段客流需求的情況下,降低列車運營成本。對于前后時段列車的替換,應當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替換列車與被替換列車的額定載客量差值應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第二,被替換列車與其它關聯列車的開行數量應有一定的差異,兩輛列車自身差值和單元列車乘積之差應符合相應標準。

  對于列車開行時段的數量,在保證滿足客流需求的基礎上,應盡量減少列車開行時段數量。基于此,根據列車運行實際情況以及不同時段的客流需求等因素,可對客流量較少且時段相近的編組列車進行合并,以此實現對列車開行數量的降低,實現對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從而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能夠達到最佳。

  結束語:

  針對城市軌道交通客流時間的不均衡分布問題,為實現對企業運營成本和旅客廣義出行費用的優化,重點分析了列車編組方式與列車開行數量、開行時段之間的關系,在明確列車編組方式的基礎上,對列車開行時段進行科學劃分,明確不同時段的列車開行數量,從而實現對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的優化。

  參考文獻:

  [1].陳斌,李英.寧波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車輛編組方案研究[J].都市快軌交通.20xx,(4).

  [2].鄧連波,曾強,高偉,等.基于彈性需求的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研究[J].鐵道學報.20xx,(12).

  [3].禹丹丹,韓寶明,張琦,等.基于靈活編組的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優化方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xx,(12).

設計方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六個生字,理解:猶豫不覺、一葉孤舟、哄堂大笑等詞,能寫出“永久、緣由、瞅”的近義詞

  2、 能說出兩個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議論不休’造句。

  3、 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時提出不懂的問題和詞句

  4、 懂得詩歌所啟示的敢于提出問題的道理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鼓勵學生在預習時敢于提出不懂的問題

  2、 理解‘議論不休“的意思并造句

  第一課時

  (一) 初學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 輕讀課文,自學生字和新詞,把容易讀錯寫錯的詞劃出來。

  2、 不理解的字,難理解的用“~“標出。劃出渴望內中的兩個比喻句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 文中哪幾節寫我?哪幾節寫學習委員?

  (三) 學習1——4節

  1、 集體朗讀1——4節

  2、 說說“永久、議論不休”的`意思,用“議論不休”造句

  3、 聯系上下文說說第二節的比喻句的意思

  4、 討論“猶豫”什么意思?說說我不敢舉手的原因是什么?

  5、 同桌討論后慨括A怕全班只有我不懂,一個人孤零零舉手都難為情;B怕老師說我笨讓老師永遠留一個壞印象多不好;C怕同學哄堂大笑,背后議論不休。

  6、 朗讀指導

  7、 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四) 作業

  1、 帶生字的詞抄3遍。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抽讀

  2、說說我猶豫的3個原因

  (二) 學習課文5——7節自學要求

  1、“瞅”什么意思?說說和它意思相近的詞。

  2、 說說比喻句“老師夸她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的意思。

  3、 “水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把學習委員不作水手?

  4、 老師夸學習委員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我是怎么想的?

  (三)學習課文第8節

  1、朗讀第八節

  2、“緣由是”是什么意思?我和學習委員臉紅的原因各是什么?

  3、總結全文

  (五) 作業

  板書設計 我 學習委員 猶豫不決 高高舉手 一葉孤舟 勇敢的水手 懊悔、難為情 高興、激動

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工程問題的結構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工程問題應用題教學設計。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及綜合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

  重點:工程問題的結構特征。

  難點: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一、激趣引入

  1、談話。張老師去新華書店買《三國演義》上下集,她所帶的錢如果只買上集正好可買20本,只買下集正好可買30本,請問張老師所帶的錢最多可買這種書多少套?猜一猜。

  2、到底哪位同學猜得正確,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應用題。(板書:應用題)

  二、類比遷移

  1、出示準備。

  修建一條公路長300米,由甲隊單獨修建需要10天完成,由乙隊單獨修建需要15天完成。兩隊合修需要多少天完成?

  (1)指名板演,集體練習

  (2)反饋、交流。

  2、把300米改為600米、900米、1200米、若干米,分組計算。

  (1)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發現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為什么?

  (2)再觀察一下,以上算式都是根據哪個數量關系來進行計算的呢?

  (3)如果總米數沒有,但還是求兩隊合修需多少天完成,又該怎么樣列式計算呢?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例題:修建一條公路長,由甲隊單獨修建需要10天完成,由乙隊單獨修建需要15天完成。兩隊合修需要多少天完成?

  (1)比較。

  (2)思考:

  A、這條公路的全長不知道怎么辦?

  B、甲隊每天修了這條公路的幾分之幾?乙隊呢?

  C、(+)表示什么?

  D、根據什么數量關系解答這類應用題的'?

  2、再比較:例題和準備題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3、歸納:象這類工作總量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可用單位"1"表示,用表示工作交率,解答思路與工作問題一樣,象這種分數應用題,教案《工程問題應用題教學設計》。我們把它叫做"工程問題"(完整板書)。

  4、把工作總量看作"2、3"行不行?分組計算。發現計算結果是一樣的。但為了計算簡便,工程問題應用題中,我們常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

  四、鞏固性練習

  第一層次:試一試。

  一項工程,由甲工程隊單獨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隊單獨施工,需12天完成。兩隊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1)指名板演,集體練習。

  (2)據式說理。

  (3)改變條件和問題。

  兩隊合作4天后,完成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

  還剩下幾分之幾?

  第二層次:

  (1)車站有貨物48噸,用甲車運6小時可以完成,用乙車運4小時可以完成。用兩種車同時運多少小時可以運完?

  下列算式正確的是。

  48÷(48÷6+48÷4)

  48÷(+)

  1÷(+)

  (2)只列式不計算

  加工一批零件,甲單獨加工8小時完成,乙單獨加工10小時完成。

  (1)甲單獨加工,每小時完成總工作量的。

  (2)乙單獨加工,每小時完成總工作量的。

  (3)甲、乙合做,1小時完成了總工作量的。

  (4)甲、乙合做,3小時完成了總工作量的。

  (5)甲、乙合做3小時,還剩下總工作量的。

  (6)這批零件,甲、乙合做小時完成。

  (7)兩人合打天才能完成這份稿件的。

  第三層次:

  工程問題不只限于上述三種量之間的關系,也適用于其他某些量之間的關系。

  (1)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到乙地需要6小時,另一輛汽車從乙地開到甲地需要5小時。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工出,經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2)張老師去新華書店買《三國演義》上下集,她所帶的錢如果只買上集正好可買20本,只買下集正好可買30本,請問張老師所帶的錢最多可買這種書多少套?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

  2、工程問題的特點是什么?

  3、解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

  六、提高練習

  (1)生產一批零件,甲單獨做15天可以完成,由乙單獨做12天可以完成,兩單獨做10天可以完成,如果三人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2)一項工作,甲乙兩人合做12天可以完成,由甲單獨做20天可以完成,由乙單獨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設計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能夠比較熟練地背誦學過的古詩;

  在游戲活動中,愛古詩,學古詩的興趣得到激發;

  背古詩,賞名句,積累語言;

  和大詩人“交朋友”,開展詩的創作。

  活動過程:

  一、古詩大擂臺

  將班級同學分為紅、黃、綠、藍四隊,每位學生有固定的座位號。按大組順序答題,答對了給分,答錯了不給分。老師和一位同學擔任主持人,負責抽題、評判、記分。

  第一關:背一背

  1.由主持人抽起座位號,確定第一輪的人選;

  2.由每隊隊長抽題目,讓選手上臺背誦,逐組進行;

  3.再進行一輪,方法同上。

  第二關:試一試

  1.由每隊隊長抽起座位號,而后由選手上臺抽簽,當場背誦一首古詩;

  2.逐隊背誦;

  3.公布暫時積分。

  第三關:闖一闖

  講清規則,當主持人報出古詩題目喊“開始”,才可以起立背誦。違反規則扣分。

  二、名句故事會

  準備數條名句,尤其有典故的名句,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課前請一些同學相應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一:填一填

  由每隊隊長抽起座位號,然后由這位同學抽題目,隊員看著古詩中的上半句或下半句填出另一句。如果抽到的隊員不能回答,可以請本隊隊員援助,但只能得到一半分數。本隊隊員不能回答,可以請其他隊的同學,獎勵提供幫助同學一份小禮品。

  二:故事會

  主持人:這些名句都是千古絕唱,它們背后都有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下面請進入——名句故事會!

  故事大王上場,自由選擇某句講一講其中故事。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能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故事嗎?

  請同學嘗試,講得好加分。

  附推薦名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詩人在身邊

  準備道具,請幾位同學裝扮成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主持人: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先后涌現出許多名垂青史的大詩人,瞧,他們今天也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了!請你猜猜他們分別是誰。

  “詩人”上場。

  (一):李白

  低吟“靜夜詩”,生:李白。

  與詩人交流。

  主:你們知道李白有什么稱號嗎?(生:詩圣)

  說說他寫過哪些詩,答一首加1分。背一首加5分。

  主:李大詩人,你的詩怎么寫得那么好,能給我們同學講講嗎?

  李白:那我就來講講“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主:謝謝李白先生。

  (二)、杜甫

  杜:咱們來對對詩,看看大家知不知道我是誰。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我是誰?

  生:杜甫!

  杜甫:我給大家出個題,我說幾首詩的題目,考考大家能不能背上,好不好?

  供選篇目:《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山居秋暝》、《江畔獨步尋花》、《贈花卿》、《春夜喜雨》、《江南逢李龜年》、《春望》。

  生背誦,加分。

  未來的詩人:

  選一位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寫一首詩,請他朗誦。

  請他說說自己的讀書和作文,號召所有同學向他學習。

  四、小結

  1.公布獲勝小隊,評一評“吟詩小能手”,頒發獎品。

  2.向學生推薦《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書籍,鼓勵學生多讀、多吟、多賞、多思。

設計方案 篇9

  游戲名稱蹦蹦跳跳接力

  適合年級小班

  幼兒人數20日游戲時間20分鐘

  游戲目標1.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體會游戲帶來的樂趣

  2.理解并遵守游戲活動規則,掌握基本圖形

  3.促進幼兒手眼協調性發展蹦跳能力

  游戲材料場地布置

  創意說明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發展蹦跳的聯系,發展小班幼兒的身體協調性

  游戲規則1.5人一隊,兩隊一組

  2.每次兩隊一起開始,看到圓圈單腳跳,方塊雙腳蹦,走完一程的人跑回起點拍一下下一個人的手,然后再開始

  3.隊員依次進行,在游戲中跳錯的人須返回重來

  4.兩隊中后完成的一隊被淘汰,勝利的'一隊和下一組勝出的一隊再進行該活動,直到剩下做后一隊

  游戲過程1.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將幼兒帶入活動場地

  2.師讓幼兒觀察地面上的圖形,吸引幼兒的興趣

  3.師向幼兒介紹游戲名稱《蹦蹦跳跳接力》

  4..師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

  5.師請部分幼兒示范進行游戲

  5.幼兒自主進行游戲,師巡回指導

  6.師對幼兒進行鼓勵,并對游戲進行小結

  7.師以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結束游戲,將幼兒帶回教室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12-05

設計方案(精選)09-26

設計方案07-21

(精選)設計方案11-04

年會設計方案02-09

網絡設計方案07-24

設計方案格式11-03

活動設計方案11-24

設計方案模板08-06

消防設計方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