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方案四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分成以下幾個內容:
1、了解什么是通用技術。
2、了解技術設計基本知識和技術教育理論。
3、從感性上熟悉通用技術的相關學習內容。
4、初步了解學習一門課程所應該把握的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理從感性的層次上體會通用技術的含義,并通過貼近生活實際的案例充分讓學生學習愛好,引導學生較好的圍繞著技術與設計的范疇,體驗到通用技術中設計的重要性與創新性,聯系生活中的案例。
例如,通過《神舟七號》的實例激發學生對通用技術強烈的學習愿望,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品質,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師生互動,養成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對象分析
這門課程面對的是普通中學的高中生,在目前基礎會考的指揮棒下,學生是在很大程度上會關注并積極參與這門課程。換個角度,自己在學生這個角度來考慮,自己在又會怎么做?
因此只有在深入對學生的調查了解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實施教學。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留意教學案例的選擇,由簡到難的分析,有效的設置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另外,要留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環保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團體合作精神以及創新性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把握現實生活相關的通用技術內容。
2、能力目標:讓學生把握一些設計方法的知識,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3、態度和情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通過一些案例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愛好,從多而廣的知識面向學生介紹相關的通用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集體團隊合作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重點和難點
重點:如何向學生了解面向生產與生活的實際,引導學生對兩個必修模塊的學習。難點:引導學生將課程學習的幾個主題融為一體學習,把握好兩個必修模塊的內容。
四、教學策略
從理論上講向學生相關的通用技術的知識結構,把握好通用技術的學習主線,從感性上初步熟悉通用技術的相關內涵知識,讓感愛好的學生今后可以往這方面深入了解學習。根據課本中的案例,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習的自主能力。
此外,尋找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典型案例,利用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氣氛,幫助
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把握知識。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 導入語
問:同學們,你們以前聽說過《通用技術》這門課嗎?
《通用技術》對同學們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對于老師來說也是如此。對于一門新的課程,主要把握好三個問題:學什么?為什么學?怎樣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三個問題?
2、 什么是通用技術?(學什么?)
1)、首先簡單介紹什么是技術。技術有廣義技術和狹義技術。
廣義技術:大體上指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和改造人本身的全部活動中,所應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總和。簡言之,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技術。
狹義技術:是“人類為了滿足社會需要而依靠自然規律和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來創造、控制、應用和改造人工自然系統的手段和方法。”
狹義技術,就是通常所說的技術。是具體“技術工作”中的技術,是生產技術、工作技術、醫療技術、駕駛技術等,是針對人與自然的技術。
2)、通用技術:通用技術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同學的發展具有廣泛影響和遷移價值的技術。
3)、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特點
《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高度綜合、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
①、一門立足實踐的課程
通用技術立足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經歷,立足于“做中學”和“學中做”。它以學生的`親歷情境、親手操作、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制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
②、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
通用技術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是對學科體系的超越。它強調各學科、各方面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綜合運用已有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社會、藝術等學科的知識,還要融合經濟、法律、倫理、心理、環保、審美等方面的意識。學生的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已有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
③、一門注重創造的課程
技術的本質在于創造,通用技術是一門以創造為核心的課程。它通過信息的獲取、加工、治理、表達和交流,通過技術的設計、制作和評價,通過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應用及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學生展示創造力提供廣闊的舞臺,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
④、一門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
技術是人類文化財富的一種積累形式。任何技術在凝聚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體現科學性的同時,都攜帶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體現著一定的人文特征。通用技術不僅要用技術內在的神秘感、創造性和獨特的力量來吸引學生的參與,還要用技術所蘊藏的藝術感、文化性、以及道德責任來打動學生的心靈。
設計方案 篇2
教育目標:
教師: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學習目標的意義和作用;指導學生學會合理的制訂個人的學習目標,使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學生:了解制訂目標的意義和作用,學會設計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目標,自覺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教師:同學們,在新的學期,你們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學習上有新的計劃和目標嗎?今天我們講為什么要制訂學習目標以及如何制訂學習目標。
二、 講授新課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解課文,然后講我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王濤和體操運動員桑蘭的故事,最后作小結。
教師:同學們,從約翰、王濤和桑蘭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目標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給人以動力,喚起人們的極大熱情,從而堅定不移地去獲取成功。我們在學習上也要給自己訂出恰當的目標,使自己的學習行動更加自覺、刻苦,順利寺完成四年級的學習任務。
三、 課堂活動
1、 議一議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1) 美國少年約翰給自己制訂了怎樣的目標,這對他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2) 王濤和桑蘭的目標是什么?
(3) 你給自己制訂新學期的學習目標了嗎?
教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然后各組選派代表在全班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學習目標對促進自己學習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2、 畫一畫
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三張白紙。請學生給白紙編號,即白紙1號、白紙2號及白紙3號。
教師:請同學們在白紙1號上隨便畫什么都行。(一分鐘后)請你在白紙2號上畫一只小企鵝。(一分鐘后)請你在白紙3號上畫一只黃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鵝。
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無目標、有目標及有明確目標進行學習,其學習結果大不一樣。
3、 寫一寫
教師:(讓學生把書翻到指定頁)請你將自己制訂的學習總目標及階段目標寫出來。
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總目標是在小目標的實現活動中得以實現的道理。
教師:為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請寫出你的具體做法。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大貓和小貓
活動目標:1、初步感受歌曲中較輕較響的兩種聲音。
2、愿意跟老師一起學做貓。
活動準備:錄音伴奏帶
活動過程:1、欣賞歌曲
師:寶寶們,你們看誰來了?
(1) 師表演,托兒欣賞
說說剛才來了一只什么貓?
另一只什么貓?
(2) 重復聽賞
說說剛才兩只貓是怎么叫的?
(大貓的聲音怎么樣?小貓的.聲音怎么樣?)
2、反復感受
(1) 托兒跟著老師一起隨著音樂學做大貓小貓。
(2) 引導托兒大貓叫時聲音大,小貓叫時聲音小。
3、模仿跟學
師:大貓小貓們,我們一起捉老鼠去羅!
模仿動作,邊唱邊跳。
設計方案 篇4
一、主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2周年
二、參與對象:二年級三班全體學生
三、目的:
1.使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與祖國休戚與共,血肉相依,為國獻身的意志。
2.了解祖國的有關知識,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要建設好祖國,就一定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練好建設祖國的本領。
四、活動的準備:幻燈片
五、活動流程:
1. 教師配樂朗誦詩歌《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節選)》開篇。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2. 以提問的方式問學生十月一日是什么節日,引出主題“祖國媽媽我愛您”。
3. 介紹關于祖國的有關知識:
① 國慶的由來:為慶祝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脫離了封建主義的壓迫統治,人民當家作主過
上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所以把每年的10月1日定位我國的國慶節。
② 中國地圖:中國地圖像一只雄赳赳氣昂昂的雄雞,中國有23個省,4個
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組成。PPT展示中國地圖,學生自己指認我國首度和自己的家鄉;
③ 中國國旗:先展示其他國家的國旗讓他們識別,最后展示我國國旗,并
簡單介紹——黃色是我們是黃種人的象征,紅色表示革命的勝利與艱辛。
④ 中國國徽:國徽上四個事物的簡介(國旗和天安門象征國家,齒輪象
征工人階級,谷穗象征農民階級)。
4. 學生朗誦詩歌《祖國在我心間》,《流動的畫》
注:這兩篇詩歌是學生學過的,可以選平時表現好的學生上臺朗誦
5. 集體朗誦詩歌《偉大的祖國》。全班表演,老師表揚和鼓勵。
6. 轉換話題,提問學生:作為學生怎么樣以行動來證明呢?進入互動環節,學生作出表決,老師給與鼓勵和表揚。
7. 總結: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在先輩的不懈抗爭與奮斗中得來的,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在音樂《愛我中華》中結束班會。
六、自我評價與反思
這是一個針對二年級的主題班會設計,由于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和能力的限制,單獨訓練參加活動,比較麻煩,就近取材朗誦學過的愛國的詩歌,既方便也利于推動活動的進入高潮。開篇講述我國的知識,既是對學生課外知識的擴展,也使學生對我國有了更新的了解,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最后環節轉換話題,提高學生好好學習的意識。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精選)09-26
經典設計方案12-05
設計方案07-21
(精選)設計方案11-04
[熱門]設計方案07-28
設計方案(必備)07-31
(實用)設計方案07-29
設計方案(優秀)08-01
【推薦】設計方案08-19
[精華]設計方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