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設計方案集合六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興趣和數學活動常規。
2、初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說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一,圖形若干。
活動分析:
觀察、對比是孩子們探究的過程,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活動中運用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通過多種游戲形式,采用啟發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從而突破難點部分。活動的結束之際,組織幼兒進一步從生活環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體,作為活動的延伸環節,自然結束。活動過程:
一、導入。
采用觀察法,通過課件中圖形寶寶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開。
1、采用游戲法引導幼兒在眾圖形中尋找三角形。
2、引導幼兒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共同特征,發現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3、動手操作。a.幼兒從圖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別數出邊、角的數量,進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b.觀察并說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戲“猜猜我是誰”。組織幼兒根據圖形漸漸露出部分猜測出圖形,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特征的認識。
5、游戲“捉迷藏”幼兒從簡單的畫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導幼兒觀察并找出活動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請幼兒到生活環境中進一步尋找三角形的蹤跡。
設計方案 篇2
有時候崗位薪酬決定了公司的人才分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崗位薪酬體系設計方案,歡迎參考閱讀!
處于我國現階段的一般性企業里,薪酬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然是激勵員工的最有力方式,而不合理的薪酬則嚴重的影響了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目前,許多企業的薪酬依據還是基于職務的高低、工作年限的長短。調查顯示,員工對薪酬的滿意率還不到30%。
基于崗位價值和業績導向的薪酬結構即崗位績效薪酬形式是目前薪酬設計的主流。通過下面七個步驟進行崗位薪酬的設計,相信對于企業自己建立合適的薪酬體系會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第一步:梳理工作崗位。從企業整體發展需要出發,基于工作流程的順暢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梳理目前的工作崗位。分析不同崗位之間劃分的合理性:工作職責是否清晰,各個崗位間的工作聯系是否清晰、合理。工作分析的結果是形成崗位清單和各個崗位的工作說明書。
第二步:進行崗位價值評估。選擇某種崗位價值評估工具,并組織企業內部專家和外部專家逐個對崗位進行評價,這個過程如果企業自身認為力量不夠時可以考慮請外部專家進行培訓和指導。崗位價值評價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分為量化的和非量化的兩類。對于評價崗位較多時,建議優先考慮計分法。計分法的優點是結果量化直觀,便于不同崗位間的價值比較。對于一般制造型企業的評價工具可以考慮北大縱橫的28因素法。
第三步:崗位分類與分級列等。首先,對崗位進行橫向的職系分類;然后,根據評價結果按照一定的分數段進行縱向的崗位分級;最后考慮不同崗位級別的重疊幅度。分級時應當考慮兩個平衡:不同職系間崗位的平衡和同類職系崗位的`平衡。不同職系和級別的崗位薪酬水平不同。
第四步:設定薪酬水平。根據上一步的崗位分等列級的結果,對不同級別的崗位設定薪酬水平。薪酬水平的設定要考慮企業薪酬策略和外部薪酬水平,以保證公司薪酬的外部競爭性和公平性,以保障公司薪酬的吸引力和控制公司重點崗位員工的流失。
第五步:確定薪酬結構。以設定的崗位薪酬水平為該崗位的薪酬總額,根據不同職系崗位性質確定薪酬結構構成,包括確定固定部分與績效浮動部分比例以及工齡工資各種補貼等其他工資構成部分。一般來講,級別越高的浮動部分比例越大,崗位對工作結果影響越大的崗位浮動比例越大。
第六步:進行薪酬測算。基于各個崗位確定的薪酬水平和各崗位上員工的人數,對薪酬總額進行測算;針對崗位某些員工的薪酬總額和增減水平進行測算,做到既照顧公平又不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偏差。
第七步:對薪酬定級與調整等作出規定。從制度上規定員工工資開始入級和今后崗位調整規則。薪酬調整包括企業總體自然調整、崗位變動調整和績效調整。在崗位績效薪酬中應該對個人薪酬調整和績效考評的關系做出規定。此外,還有對薪酬發放的時間、發放形式做出適合企業情況的規定,如是否采取密薪制等。
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3個生字,能正確理解人聲鼎沸、浩浩蕩蕩等詞的意思,能給多音字薄、號、悶據詞定音。
2.學習抓住重點句子,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的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3、4自然段。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學習作者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感受錢塘江大潮壯觀的景象,體會當時人們心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調 整 欄
1.今天老師要來領大家去觀潮(讀課題), 這里的潮指的是錢塘江大潮。
2.看過大潮嗎?對錢塘江大潮有哪些了解呢?
3.出示句子:
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1) 觀潮和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奇觀呢?天下奇觀呢?
(2) 拓展:觀潮的習俗起源于漢魏六朝,唐代形成觀潮之風,沿襲至宋,盛況空前。
(3)朗讀指導:重音突出自古以來、天下奇觀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堪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趕緊去看一看吧!什么時候去看?到哪兒去看呢,課文中有一句話就告訴了我們觀潮的時間和地點,看誰找得最快?
2.出示句子:
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
(1)這一天是指哪一天?這里又指哪里?據說可
換成什么詞?
(2)探究:為什么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引導閱讀資料袋)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邊讀邊想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4. 自學檢查
(1)生字新詞
字音重點(多音字):稱為 蒙蒙的薄霧 悶雷滾動 風號浪吼
字形重點:蒙 薄 罩 貫
(2)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板書: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后
(3)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錢塘江大潮像一個魔法師在變魔術,你們發現錢塘江大潮發生了哪些變化?(初步感受)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先來看看潮來之前的情況吧。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潮來之前人和江的詞句。
2.潮來之前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景美;人多;江面平靜)
3.說話練習:今年的觀潮日又來了,鹽官鎮迎來了前來觀潮的各地朋友,如果你是一名中央電視臺的播音員,你怎樣介紹眼前的盛況?
4.總結:每年到錢塘江觀潮多達幾十萬人,江潮來臨之前,江面是平靜的,薄霧籠罩,幾座小山若隱若現。在這么寧靜的外表下竟醞釀著一場撼天動地的江潮,大自然的力量真奇特啊!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繼續搜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批文入境,感悟奇觀
1.讀文
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寫具體的?可以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感受深的語句,還可以在旁邊做批注。
2.品潮來之奇
(1)午后一點左右,你聽,潮來了,那聲音是怎樣的?(悶雷滾動)誰來學一學?這樣的聲音就叫悶雷滾動。
板書:悶雷滾動
(2)體會人聲鼎沸:假如你就是錢塘江大堤的一名游客,聽到潮聲來了,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跳著叫著,揮手喊著:潮來了,潮來了)
(3)剛才的場面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人聲鼎沸。
(4) 是啊,此時此刻,錢塘江堤人聲鼎沸,什么時候又沸騰了呢?
(5)品讀重點句
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從早上開始,人們等啊,盼啊,一直等到午后一點左右,
人們終于把潮給盼來了。怎能不沸騰呢?大家快去看一看吧,你看到了怎樣的江潮?
板書:白線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板書:城墻
重點體會:
a.潮水的.長:橫貫江面(區分橫貫與橫臥的不同,體會潮水動態之美)
b.潮水的高: 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兩丈多高相當于兩層樓的高度,面對這么壯觀的潮水, 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吃驚、驚喜、激動)讀出這種感受 。
c.拓展:引入范仲淹的詩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小組討論:體會潮來時聲音之大,形態之壯觀。)
板書:白色戰馬
(6)朗讀指導:大潮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把這種感受送到句子中吧!
(7)這三句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么?(不行,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
(8)小結: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抓住潮水的聲音、形狀,寫出了潮水的壯觀。
(9)欣賞課件:請大家一起凝神*觀賞這驚心動魄、壯麗奇特的時刻吧!
(10)嘗試背誦:正像詩人蘇軾所說的: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讓我們把這壯觀的景象留在心間。趕快去背一背吧!
3.品潮后之奇
(1)潮過后,還能稱作是奇觀嗎?
板書: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2)組織討論: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多高了,人們為什么現在才注意到江水已漲了兩丈多高了?剛才人們干什么去了?(側面描寫,說明江潮的魅力)
(3)這樣的奇觀讓你激動嗎?帶著這份激動,向世界宣布,錢塘江大潮確實是天下奇觀。
(三)作業
1.詞語運用練習。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風平浪靜。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聲猶如( )。海堤上盡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么。漸漸地,潮去了,消失在( ) 的地方。
2.作業本5、6題
3、仿寫練習
仿照課文中浪潮越來越近,猶如的寫法,寫一段話。
雨越下越大,
板書設計:
潮來前:風平浪靜 人山人海
悶雷滾動 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聲)
觀潮 潮來時:{
一條白線 白色水墻 千萬匹戰馬(形)
潮來后: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教后反思:
設計方案 篇4
為提高小區綠化檔次,提高小區形象,改善小區生態為目標,我們準備以小區綠化帶、色塊為中心進行綠化整改。
一、 翠園現有的苗木清單、綠化面積如下:
1、苗木清單如下:
2、草坪有高羊茅、百慕大,面積有24648平方米;色塊面積有429平方米。
二、翠園目前綠化整體效果不是太好,草坪色塊營養不良,缺肥,未得到預期的生長效果,有的種植不合理。一方面由于管理處人員不足,養護水平差;另一方面管理人員對此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目前苗木已死亡10%,我們要充分重視這些情況,減少損失,進行整改。
三、整改計劃:
1、首先對4棟、6棟、7棟樓前面進行整改,先栽行道樹,11月份栽紫葉李,最后中間主干道栽櫻花。
2、17棟、18棟、19棟、20棟栽廣玉蘭做行道樹,西邊圍墻栽紫薇或紫葉李。
3、把色塊移到路邊,擴大色塊面積,色塊種好以后打樁保護起來,這樣可以阻止車輛亂停亂放,破壞綠化,并且減少了草坪的面積,降低了養護的工作量。
四、后期養護
1、定期修剪枯枝,及時清掃落葉、除雜草。
2、合理用藥,以預防為主,防止產生藥害。如:瓜子黃楊3月份要進行治蟲,以后每隔20天到一個月一次。
3、及時灌溉排水,如高羊茅發黑發白就要灌溉。
目前公司項目部人員對小區綠化重視程度不夠,專業水平也不高,造成我們管理的小區普遍綠化水平差,業主不滿意的.狀況。我想通過我們的努力,對各小區實施有效的綠化整改,會提高小區的綠化質量,為廣大業主營造一個優美舒適的美好環境,提高了業主的滿意度,提升了公司的形象,同時有利于今后的物業收費。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奇事,認識堂吉訶德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感知作者敘述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2、引導學生認識“廝、虔、冤、邪”4個生字;積累“外行、冒險、虔誠、形形色色”等詞語。
教學重點:
了解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奇事,認識堂吉訶德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敘述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查閱搜集關于本文作者及《堂吉訶德》這部作品的相關資料。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簡介作者和《堂吉訶德》的內容。
(結合讓學生閱讀本課后面的“學習鏈接”。)
塞萬提斯(1547-1616)西班牙偉大的作家、戲劇家、詩人。祖父是破落貴族,當過律師。父親是潦倒終生的外科醫生。由于家貧,他只上過中學,但喜愛文學,閱讀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后從軍,參加過抗擊士耳其軍隊的戰斗。1602年,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堂吉訶德》,1605年該書第一卷出版,1615年該書第二卷出版。這部作品中出現了將近七百個人物,描寫的生活面十分廣闊,成為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西班牙封建社會狀況的真實而全面的反映。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部著名的《堂吉訶德》中的一個片段,共同來認識一下這里面的人物吧!
二、初讀全文,了解大意:
1、下面請你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唐吉訶德把郊野的風車當作巨人,竟然提著長槍、騎著飛馬與之戰斗,結果被風車刮倒在地。)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廝”sī,
比一比(讀音及字形),再組詞(想想字義)。
斯()兔()牙()
廝()冤()邪()
3、默讀課文,本文共出現了幾個人物?他們分別是什么關系?
堂吉訶德桑丘杜爾西內婭駑骍南得
桑丘:堂吉訶德的仆人
杜爾西內婭:堂吉訶德要去托波索探訪的一位絕世美人,桑丘讓堂吉訶德相信見到的粗野村婦是被魔術師詛咒了的杜爾西內婭。
駑骍南得:堂吉訶德出行騎的馬。
4、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堂吉訶德為什么要去戰風車?桑丘是什么態度?戰風車的結果是怎樣的?
由于頭腦中充滿了騎士的奇遇,竟把風車當作巨人,所以去戰風車。
勸說,告訴他那不是事實,希望他能醒悟。
結果被風車刮倒在地,“滾翻在地,狼狽不堪。”“不能動彈”
四、再讀課文,深入學習:
1、同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戰風車之前、之后,堂吉訶德和桑丘的兩次對話。體會他們各自的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2、交流:主人耽于幻想,仆人處處求實;
主人急公好義,仆人膽小怕事。
3、默讀第10自然段,畫出描寫堂吉訶德的神態、動作的語句,結合書中的'插圖,想象他戰風車時的生動情景。體會堂吉訶德是個什么樣的人?
4、交流:
(1)“一片虔誠向他那位杜爾西內婭小姐禱告一番,求她在這個緊要關頭保佑自己,……”
杜爾西內婭小姐其實只是一名普通的農婦,但在堂吉訶德的眼中,她卻仿佛就是那個自己心目中要為之保護和愛戴的人,說明堂吉訶德是一個耽于幻想的人。脫離現實,終日沉迷于幻想。
(2)“然后把盾牌遮穩身體,橫托著長槍飛馬向第一架風車沖殺上去。”“他一槍刺中了風車的翅膀;……”
勇敢,急公好義。動機純真善良,立志鏟除世間的惡魔,反對壓迫,鋤強扶弱,充滿了無私無畏的精神。
(3)想象堂吉訶德戰風車時的生動情景。體會堂吉訶德的勇敢、無畏,但又是那么荒唐、可笑。
五、講述故事
1、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內容和方式簡要地講述這個故事。
要求:可講整個故事的來龍去朧,也可只講戰風車的那個重點場面;
可以一個人口頭復述,也可以兩三個人對話表演;
可以只講故事內容,也可以在講述中說出自己對人物的看法和認識。
2、每組選出代表,全班交流,師生點評。
六、表達感受
同學們可以用一兩句話寫出自己對堂吉訶德的看法和評價。
七、拓展閱讀
課文結尾說:“他們談論著方才的險遇,順著往拉比塞峽口的大道前去,因為據堂吉訶德說,那地方來往人多,必定會碰到許多形形色色的奇事。”
想知道他們后來還有哪些險遇,碰到了哪些奇事嗎?同學們可以在課外去閱讀《堂吉訶德》的故事書或連環畫。
八、布置作業:
1、繼續練習復述故事內容。
2、課外閱讀《堂吉訶德》的故事書或連環畫。
板書設計:
堂吉訶德:將風車當巨人(1——9)
向“巨人”挑戰
挑戰失敗(10--13)
重踏征途(14)
表現了可悲可笑的“騎士精神”
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瀏覽課文內容,能用簡短的話語介紹書中提到的幾種出行方式。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和熱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了解四種出行方式,感悟科學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和熱愛。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搜集有關本課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教師板書“怎樣出行”:同學們,現代人們出行主要靠哪些交通工具呢?
2、學生自由說說。(步行,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
3、教師激趣導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你們想象過未來的我們會怎么出行嗎?今天我們就穿過時間的隧道,到我們的`未來去看看我們的出行工具吧!(補充完整課題)
二、學生自瀆,理解內容。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自主閱讀課文的方法。
2、教師提出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1)、讀通、讀熟課文。
(2)、思考:課文介紹了那幾種未來的交通工具?請用簡短的語句介紹這些未來的交通工具。
(3)、邊讀邊想,把你的感受旁批在邊上。
3、教師巡視指導。
三、集體反饋,理解內容。
1、教師出示下列詞語,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
聯袂 媒體 涅蘭 隧道 包括
2、指名反饋: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未來的交通工具?
3、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介紹這四種交通工具。
4、指名學生在小組內介紹這四種交通工具。
5、教師小結:依據科學,科學家們暢想著未來的出行方式, 有”海底列車“、”地下飛機”、“公交飛碟”、“飛行汽車”等等。這些并不是胡思亂想,是有科學根據的,也是可以實現的。那么科學家們為什么要發明這些交通工具呢?現在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足,而未來的交通工具又有什么優勢呢?
6、集體交流反饋,教師進行引導、歸納。
7、教師小結:雖然我們現在的交通工具已經很發達、便捷,但是仍然不能滿足科學的日益發展給人們帶累的生活變化。利用科學依據,創造出更先進的交通工具是科學家一直期盼和探索的目標。
四、拓展延伸,大膽想象。
1、指名說:你最喜歡文中的那種交通工具,為什么?
2、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你們都是科學家,你們想創造出怎樣的未來交通工具呢?
3、學生思考后,教師指名反饋,并進行簡單的介紹。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膽的想象是實現夢想的開始,但是夢想的實現還得依靠科學的支持。希望你們努力學 習,將這些大膽的設想變成美好的現實。
六、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向自己的父母介紹未來的交通工具。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精選)09-26
設計方案07-21
(精選)設計方案11-04
經典設計方案12-05
消防設計方案08-04
設計方案模板08-06
網絡設計方案07-24
活動設計方案11-24
項目設計方案04-06
薪酬設計方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