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學院怎么樣」-徐州工程學院好不好
徐州工程學院環境怎么樣:
中心校區位于新城區(發展勢頭強勁,干凈具有現代化氣息,新政府離中心校區很近)(理工科);
城南校區位于老城區,周邊比較熱鬧,但基礎設施比較陳舊(文科類);
中心環境很好,植被覆蓋率高,校區一期二期已建設完成,三期工程已經建好,校園面積擴大,其中主要是學生公寓,10來棟幾十層的高樓,估計城南的妹子會搬過來。;
學校北門有神奇的97,91路公交車帶你們駛向徐州的各個旅游景點(徐州博物館,彭祖園,大龍湖,云龍湖,龜山漢墓,萬達廣場等等,學長就不介紹了,學弟學妹們有興趣的自己搜去),有條件的學弟學妹們可以配上一輛自行車或者是辦個公共自行車卡(校門口就有,非常方便哦)周末節假日帶著同學或gf出去浪都是很享受的。
徐州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濃厚的漢文化影響了這里的一代又一代人,徐州人性情豪爽(我認識的幾個徐州人就挺不錯的,市民的素質較高,這點常常能在公交車上可以看到);網上說徐州窮山惡水出刁民,這早已是古代的事了,何必拿到現代來說呢?現在的徐州經濟繁榮,各大高校林立(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醫學院,徐州工程學院等),學校間的交流合作頻繁,為廣大學子的求學發展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徐州工程學院宿舍怎么樣:
上床下桌,空調,暖氣,電風扇,獨立衛浴(在徐州高校條件算是排前的);
本科有兩個校區,可是經濟學院去年不在新校區,在老校區,那邊條件不是很好,老校區那邊宿舍條件有好有壞,好的還行,壞的就說不過去了,就是你說的衣服掛在外面,沒有陽臺,不過呢你要是有機會住老校區新樓的話還行,老校區也就是城南校區說實話不能說有啥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了,能湊活吧,有幾個學院是搬到新校區了,也就是中心校區,那邊新建的,不錯,只不過沒建好,不知道你今年要不要搬過去。
不過呢城南校區和中心校區各有各的好處,中心校區管的嚴,而且偏僻,城南很松,城南可以隨便進出,而中心不是隨便進出的.哦,如果你是愛玩的家伙進城南還是不錯的哦。
中心正在加緊建,即便你開學再城南,建好之后你肯定就搬過去了,城南最后不要了,說實話,比起那些老掉牙的名牌學校,我們學校新校區真的算不錯的了,不信你去那些房子破舊但是名氣很大的學?纯窗
徐州工程學院教學怎么樣:
學校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和“辦學以教師為本”的理念,大力實施師資隊伍建設“五大工程”和“卓越計劃”,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學,F有教職工1279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98人、副高職稱335人;具有博士學位140人、碩士學位664人;有1人被遴選為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委,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被評為二級教授;有全國模范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14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8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2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35人,徐州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63人。
學校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扎實推進專業學科一體化建設,F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實施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國際合作辦學項目,6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類);獲批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精品教材13部,省級重點教材3部,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3項;擁有3個省級一級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堅持以貢獻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加強產教融合,努力提升科技服務能力,科學研究和平臺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09年以來,承擔和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99項、橫向課題381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37項。學,F擁有2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9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省級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各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1項成果入選2012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學校秉承“格物致知,敬業樂群”的校訓精神,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三年,我校學生共獲得國際競賽獎項12項,國家級競賽獎項469項,省部級競賽獎項492項,其中包括國際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賽總冠軍、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亞軍等高級別獎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1項。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畢業生“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能力強”的特點受到社會廣泛認可,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學校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近年來,學校先后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12個國家的17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舉辦合作辦學項目10個,聯合培養學生1470人。著力推進“中青年骨干教師海外培訓工程”,派出教師和管理干部393人次到境外培訓、訪學和攻讀學位;留學生工作、中外合作科研和漢語國際推廣不斷取得新成效。學校是“茉莉花留學江蘇政府獎學金”資助高校;有3位外籍教師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榮譽獎章”。教育部簡報2012年第212期以《徐州工程學院大力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著力提高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為題,報道了我校師資國際化的探索和實踐。
學校注重結合區域文化特征,努力發揮文化傳承功能。學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與傳承作為高校發揮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的突破口,積極推進“非遺”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進科研工作。舉辦了兩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層論壇,“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獲批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相關建設成果獲得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獎。
【「徐州工程學院怎么樣」-徐州工程學院好不好】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