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鋼筋混凝土預制管片成本控制及管理論文
東莞至惠州城際軌道交通項目GZH一6標盾構區間隧道施工,盾構管片設計外徑8 500 mm,內徑7 7UU mm,厚度4UU mm,管片平均寬度1 600 mm,管片預制涉及主體工程為鋼筋混凝土工程。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管片廠主要從計劃預控、過程控制、糾偏控制三個管控環節控制施工成本。
1計劃預控
計劃控制是實施成本管理的戰略中心環節,主要體現以下兩個方面:
1. 1廠址選擇控制
管片預制廠廠址選擇在水電、交通相對便利,避開居民密集區的新圍仔區,緊鄰盾構1#始發井(GDK33 + 951. 219)建設,合理的地理位置選擇,既避免了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產生的噪聲對居民的干擾,又縮短了管片運往盾構1#始發井的距離,降低管片的運輸成本。
1. 2技術方案控制
綜合考慮項目的具體情況,確定了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流水線工藝作業,一條澆筑線,兩條蒸養線。澆筑線投人5套模具,設計年生產能力約4 500環,充分滿足區間隧道(GDZK33 +951一GDZK38 + 359)盾構掘進的施工。管片鋼筋籠采用定制的鋼筋籠加工模具制作,在保證鋼筋籠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極大的提高了焊接效率。管片廠占地總面積約36 668. 5 m',廠區分為生活、生產、檢測、存放區四個功能區,生產車間面積3 360 m',管片堆場面積9 450 mi,可存放管片1 300環。合理的技術及資源配置不僅充分保證了盾構掘進管片的需要,而且為工程隊的施工成本安排提供了可靠的消耗控制依據。
2過程控制
鋼筋混凝土管片生產包含管片生產和管片運輸兩項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從工、料、機三類組成成本的主要要素著手來控制支出,找出成本差異,努力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2. 1人工費的控制
項目部以下達施工任務書的方式與管片廠簽訂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工藝流程,以工種為對象(如混凝土工、鋼筋工、維修工、儲運工、機械操作工等)確定生產管片所需求的勞務工數量:定員管理人員13人、后勤人員5人、生產人員53人(不含管片制作上班、鋼筋籠制作上班),其中管片制作上班、鋼筋籠制作上班執行計件工資,按工程量計價,提高了勞務工的工作積極性及管片的施工效率,測定的人工費消耗定額為1 364. 17元/環。管片生產執行雙班作業制期間,月平均產量250環以上,超額完成項目部下達的240環的月生產任務,顯著降低了管片的單位人工成本。
2. 2材料消耗的控制
材料費占管片施工成本的77%左右,控制好材料費的消耗就掌握了降低成本的主動權。本標段管片生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材料成本。
2. 2. 1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選購材料規格
管片廠在初期核算鋼筋消耗的過程中,發現鋼筋超耗較為嚴重,原因是用于制作鋼筋籠主筋的鋼筋采購規格為12 m,在加工后會產生3m的余料,少于1 /3的余料在生產封頂塊鋼筋籠時被使用,其余的鋼筋余料只能做廢料處理,造成鋼筋浪費嚴重,使材料成本提高。針對此問題,管片廠改變了鋼筋的采購策略,采取12 m,9 m兩種規格型號鋼筋組合采購,減少了鋼筋的廢料量,降低材料成本。
2.2.2合理的施工現場平面布置,降低二次倒運成本
砂石料料棚、混凝土攪拌站與生產車間相鄰而建,混凝土通過通往車間的平行小車直接進人振搗臺進行混凝土澆筑,降低了混凝土的運輸成本,大大節約施工成本。場地布置見圖10 鋼筋采購進場,盡量做到一次性卸貨到位,直接進人鋼筋籠加工車間,降低了鋼筋的倒運成本。
2.2.3編制材料采購計劃降低庫存囤積成本
根據現場實際施工需要和對材料市場的價格敏感度,合理編制材料的采購計劃,尤其是鋼筋及地材的采購,有效地降低了庫存材料的囤積成本。
2.2.4材料消耗的定量控制
通過現場統計法,將施工現場分為管片制作上班、鋼筋籠制作上班、混凝土拌合上班、起重吊運上班、維修上班、儲運上班6個上班,根據各上班的作業量統計耗材,從而確定單環管片小型材料及機具的消耗定額,即鋼筋制作上班小料及小型工具定額消耗為139. 92元/環;管片制作上班小料及小型機具定額消耗為819. 46元/環;將測算的定額消耗責任到內部上班,加強上班的成本管理,合理控制了小型材料及機具的.消耗,降低了小型材料及機具因人為隨意性的消耗。
2. 3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
施工機械使用費控制內容比較多,包括機械的不變費用(折舊費、大修理費、安拆費)及可變費用(人工費、經常修理費、燃料動力費),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降低機械使用費中的可變費用。
2. 3. 1實施專人專崗責任制
加強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管理,定員定崗、不隨意頻繁變動,一是可以降低操作人員的培訓費用,二是便于設備維護管理;對設備操作員做好相關交底,明確操作員的責任與義務,使操作人員管好自己設備,未經相關領導批準不允許其他人員使用自己的設備以免帶來經濟損失;監督操作員人員做好機械的運轉記錄,在機械暫時停用時及時熄火,下班后派專員檢查廠房機械設備是否全部斷電、熄火,既能保證設備的安全又能減少不必要的燃油動力損耗。
2. 3. 2以上班為核算單位核算機械費用
將機械的燃油費、電費、維修費等物化消耗成本分解到工程數量中去,核算單環管片的機械消耗費,實行定額管理和控制,即鋼筋上班定額消耗電費223. 73元/環,修理費巧元/環;管片制作上班定額消耗水、電費147.%元/環,附屬油費C8. 89元/環,修理費20元/環;起重吊裝上班定額消耗電費51. 53元/環,修理費為20元/環;混凝土拌合上班定額消耗水、電費50. 85元/環,燃油費53. 52元/環,修理費25元/環;防止人為隨意性,合理控制機械的燃油、動力及經常修理費用。
2. 4技術控制
2. 4. 1質量控制
嚴格控制管片生產的質量和技術標準,減少管片的二次修復,降低成本。如生產前的原材料進場檢驗、試驗質量保證措施,生產中的工序控制,生產后的管片堆放派專人負責管理,有效保證管片的生產質量,避免管片出現氣泡、裂紋、破損等質量問題。
2.4.2合理安排工期
考慮到管片廠堆場達到飽和狀態,適當的延遲管片廠生產工期,由雙班轉為單班作業制,春節期間合理安排職工輪休,減緩施工進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堆場的征地費用。 本廠生產的管片用于GZH-(}標盾構區間隧道段,在滿足盾構施工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工期,減少周轉材料方木的總投人量,提高其使用的周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周轉材料的總投人成本。
3成本的糾偏控制
管片廠建立了以工程隊隊長為首的成本管理體系,核算員作為成本工作的主要管理人員,運用表格分析法對已完工程的實際成本按上班進行歸集,統計實際發生額,按月進行成本核算。成本實際發生額與相應的定量目標成本作比較分析,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編制當月的成本報告,提交工程隊隊領導審核。
管片廠根據施工情況先后與莞惠6標一分部修訂了三次施工合同,能夠保證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制定合理的施工計劃和消耗定額,使計劃與實際相結合,避免報告數據失真,出現虛虧虛盈的不正常現象。
4結束語
管片廠的成本管理體系相對完整,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較為完善但較之更精、更細的專業化水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成本管理機構、管理制度、成本分析報告較完整但相應的考核體系太籠統,報告雖全面,但獎罰不能落實到個人,給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通過現場統計的方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數據誤差,統計出的定額消耗中已包含可避免的材料損耗,導致確定的各上班定額消耗量存在一定偏差。
建議:加強成本管理的培訓力度,提高全員的成本意識及成本管理業務水平;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體系,制度的精細化決定執行的精細化。
【淺析鋼筋混凝土預制管片成本控制及管理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