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及答案
復習試題在財務管理學課程的復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陽光網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供大家參考!
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一、填空題
1、可分散風險可通過(證券的多元化組合)來消減,而不可分散風險由(某種全局性因素)而產生,它對所有股票都有影響,不能通過證券組合而消除。
2、財務杠桿系數是(每股收益變動率)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3、所謂最佳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在適度風險下,使其(平均資本成本率) 最低,同時(企業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
4、股利發放的形式我國常用的(現金股利)、(股票股利)。
5、資本成本是指企業為(籌資)和(使用)資本而付出的代價。
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二、單項選擇題
1、以每股收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其優點是( D )。
A、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B、考慮投資的風險
C、利于企業克服短期行為
D、反映了投資資本與收益的對比關系
2、相對于發行股票而言,發行公司債券籌資的優點為( D )。
A、籌資風險小 B、限制條款少
C、籌資額度大 D、資金成本低
3、企業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為應付企業發生意外可能對現金的需要而持有現金是出于( B )。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機動機
D、儲備動機
4、不構成應收賬款成本的項目是( B )。
A、機會成本 B、短缺成本
C、壞賬成本 D、管理成本
5、相對于其他股利政策而言,既可以維持股利的穩定性,又有利于優化資本結構的股利政策是( D )。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6、下列有關信用期限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C )。
A、縮短信用期限可能增加當期現金流量
B、延長信用期限會擴大銷售
C、降低信用標準意味著將延長信用期限
D、延長信用期限將增加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
7、下列各項中,不是用來衡量證券投資收益水平的是( D )。
A、持有期收益率 B、到期收益率
C、息票收益率 D、標準離差率
8、與股票投資相比,債券投資的主要缺點有( C )。
A、投資風險大 B、投資安全性差
C、沒有經營管理權 D、投資收益不穩定
9、要使資本結構達到最佳,應使( A )達到最低。
A、綜合資本成本 B、邊際資本成本 C、債務資本成本 D、自有資本成本
10、資金歸口管理,產成品資金歸( C )管理。
A、供應部門 B、生產部門 C、銷售部門 D、財務部門
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三、多項選擇題
1、企業的財務關系包括( ABCDE )。
A、企業同其所有者之間的財務關系
B、企業同其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
C、企業同被投資單位的財務關系
D、企業同其債務人的財務關系
E、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財務關系
2、關于利潤最大化目標,正確的說法是( ADE )。
A、利潤容易從財務報表中得到反映
B、利潤考慮了與投資的關系
C、利潤最大化可以避免經營行為短期化
D、利潤最大化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E、利潤最大化沒有考慮企業承擔的風險
3、下列各項中屬于敏感項目的是( ABCE )。
A、銀行存款 B、應收賬款
C、應付賬款 D、長期股權投資 E、短期借款
4、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有( AC )。
A、債券面值 B、票面利率
C、市場利率 D、債券距到期日的時間
E、實際收益率
5、從企業籌集資金的角度來說,在下列各項中,屬于商業信用主要形式的有( ABD )。
A、應付賬款 B、預收貨款
C、票據貼現 D、應付票據 E、賒銷商品
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四、計算選擇題
1、某企業現金周轉率6次,現金周轉期為 D 。
A、30天 B、40天 C、50天 D、60天
2、零成長股票,預期股利每股2元,公司要求的最低報酬率為10%,市場實際利率8%,則該股票在 A 以下,公司才可購買。
A、25元 B、20元 C、30元 D、22元
3、甲、乙、丙三股票占資金比例分別為20%、30%、50%,β系數分別為1.2,0.8,1.8。則綜合β系數為( C ) 。
A、1.8 B、3.8 C、1.38 D、1.58
4、某項目的b系數為1.5,無風險報酬率為10%,所有項目平均必要報酬率為14%,則該
項目按風險調整的貼現率為( C )。
A、14% B、15% C、16% D、18%
5、某企業全年需用A材料2400噸,每次訂貨成本為400元,每噸材料年儲備成本為12元,則每年最佳訂貨次數為( B )次。
A 、 12 B 、6 C 、 3 D 、4
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五、綜合題
A公司資本總額1000萬元中,其中普通股600萬元(20萬股),債務400萬元,利率10%,所得稅率25%,擬追加籌資300萬元,兩方案選擇。
(1)發行債券,年利率12%。
(2)增發普通股10萬股。
預計追加資本后,息稅前利潤為400萬元。
要求:用每股盈余分析法在兩個方案中擇優。
解:計算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將題目已知數代入
EBIT=148(萬元)
2010年息稅前利潤為400萬元>無差別點148萬元
發行普通股的每股利潤=[(400-40)×(1-25%)]/(20+10)=9(元)
發行公司債的每股利潤=[(400-40-36)×(1-25%)]/20=12.15(元)
發行公司債的每股利潤>發行普通股的每股利潤
故,采用發行公司債較為有利。
某公司準備購入新設備,購置成本20萬元,壽命期5年,殘值2萬元,新設備可使企業獲得收入65萬元,發生付現成本40萬元,該公司資本成本率15%,所得稅率25%。用NPV法決策該設備是否可以購入。
解:運營期1-5年每年息稅前利潤=65-40-3.6=21.4(萬元)
每年的凈現金流量=21.4×(1-25%)+3.6=19.65(萬元)
NPV=-20+19.65(P/A,15%,5)=-20+19.65×3.3522=45.87>0
故,該方案可行。
看過“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的人還看了:
【財務管理學復習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