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引力波》的讀書筆記
記得在堅持公眾號發一張圖的第155天,早上起來就是浮現出來國家圖書館的那張圖,無獨有偶,第156天開始堅持看書這項人生的第三個習慣。
昨天早上是我決定把讀的書的電子版分享出來并堅持做讀書筆記,中午碰巧收到了公眾號的原創邀請功能,就好像冥冥中注定了一樣(以后可以打原創標簽啦,可以支持留言啦,開心)~10年23日,不咸不淡的一個日子,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改變。
之前的東西偏個人,對于讀者總覺有負,毛姆說評價一本書其實就看它是否有趣,那么我努力讓寫的東西更加有趣。
在最近的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涉獵的范圍很窄,所以想努力擴展自己的邊界。我想如果想要擴展自己的大腦,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閱讀超出自己知識邊界的書籍,越遠越有助于大腦的開發。基于這樣的原因,我開始了《引力波——發現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缺失的“最后一塊拼圖”》。科普是我涉獵最少的一個領域,主要是因為之前對于科技有種發自內心的排斥,雖然我們的生活中在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各種進步,總隱約覺得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是科技毀掉了人類。但從知識儲備的角度講,我總是需要去涉獵更多的知識去維持大腦的平衡。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講,《引力波》一書是一個里程碑,一個我開始跨越狹隘的知識領域去讀書的一個開始。
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引力波》一書作者珍娜·萊文(Janna Levi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布魯克林藝術與科學中心“先鋒工廠”(Pioneer Works)的科學總監。
書共分為16章,每一章我只用一句話去介紹,這里只介紹前五章。我想一本書如果能讓一個人get到10個左右的觀點并且產生影響,那閱讀也算是值得的,時間沒有被辜負。這項技能我還沒有完全get到,不過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不斷的錘煉后會有改觀,爭取每本書都提煉出來最核心的10個point。
No.1黑洞碰撞——黑洞合并時,無數能量以純引力,也就是引力波的形式,不停地向四周傳播,時空受到擾動而泛起漣漪。
No.2宇宙的聲音——雷納,一個人生道路始于制造高保真音響以便能“輕松聽音樂”的夢想的不care終身教職的執著而有趣的人。
No.3廣義相對論——基普,一個對雷納產生重要影響的人,一個和雷納徹夜長談后決定將引力波實驗作為項目申請主要內容的人,一個在雷納沒有任何光鮮履歷就將其推薦到加工的人,一個否認自己是和平主義者的人;導師惠勒,一個吸引力在于卓越才華以及慷慨的無私的學術指導(一生指導46位物理學博士,最有名的是費曼)而非政治立場的人。
No.4引力波探測先驅——雷納德·德雷弗,一個幼年挑剔的孩子,被雷納稱之為是科學界的“莫扎特”,是孩子氣的靈魂和杰出頭腦的結合體,一個自認為帶著蘇格蘭開放和團隊協作精神本質上卻契合美國人追求獨立自主精神的人,一個簽署五年自由選擇合同,游離于加工和格拉斯哥大學并最終選擇前者的人。
No.5錯誤的宣言——約瑟夫·韋伯,一個“差一點成為第一個探測到引力波的人”,一個用“韋伯棒”探測出引力波存在證據的人,一個因為發現而被各種贊譽包圍,并在隨后幾十年中被科學界棄如敝履,卻仍“自掏腰包”鍥而不舍堅持了三十多年的人。
想必看到這里你大概了解了這本書的風格,用書中的話來說“本書既是一部引力波編年史(是宇宙歷史的有聲記錄,也是為那部無聲電影譜寫的主題曲),又是獻給那些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的實驗人員,以及愚公移山式科學精神的一首贊歌”“這并不是一本介紹引力波天文和物理的高冷科普讀物,實際上它在探討人、自然和科學的關系,它關乎你我”。
【《引力波》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波麗安娜》讀書筆記12-03
地心引力經典臺詞11-23
引力量子化01-12
以引力為話題作文450字12-09
有吸引力的勵志空間說說12-09
擺脫不良的吸引力作文11-23
陳波的創業故事11-21
周立波的經典句子12-07
周立波經典語句12-09
求職信最具吸引力的技巧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