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周恩來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周恩來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少年周恩來讀后感1
最近一段時間,我看了一本叫《少年周恩來》的書,講述的是周總理少年時的真實故事。
周恩來七歲大的時候,他的養母、生母先后去世,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啊!周恩來的父親在外工作又很少回家,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年僅十歲的周恩來身上,周恩來每天不僅要洗衣做飯,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家里很窮,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他為了讓弟弟吃上飯,當掉了家中所有值錢的物品,有時甚至要向鄰居乞討。但這都不是長久之計,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周恩來開始自力更生,在自家后院種南瓜、玉米……我沒有想到周總理小時候竟如此艱苦。我們現在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有時還挑三揀四,和周恩來比起來,真是自愧不如啊!
后來好心的伯父供他去沈陽讀書,周恩來不僅能吃苦,學習也特別認真,功夫不負有心人,周恩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南開大學。南開大學很注重英語,請來的大都是外國老師,上課都用英文,周恩來和很多同學都聽不懂,為了正常聽課,周恩來每天都惡補英語,漸漸地,周恩來終于能聽懂老師講的課了。我覺得他真用心,并能正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彌補,我要向他學習這種知難而進的精神。
周恩來之所以這么努力,是因為他從小心中就有一個遠大的'志向。當時日本很強大總是欺凌中國,周恩來很氣憤,在他十二、三歲的時候,有一次校長問大家,為何而讀書?有的說為吃飯而讀書,有的說為名利而讀書,還有的說為家父而讀書。當校長問周恩來時,周恩來眼里散發著奇異的光芒,堅定有力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志震撼不已,為周恩來有如此遠大的志向而欣慰。我也震撼不已,周恩來既然能在如此窮苦的環境下擁有這樣遠大的理想,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更應該努力啊!
合上書本,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周總理那么艱苦都能堅強的生活和學習,我們還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句話從此也銘刻在我的心里。
少年周恩來讀后感2
1898年3月5日,隨著啼哭聲,一個將來不平常的人呱呱落地了,他就是周恩來。在他出生不久,他的外公就離開了這個人世。他的父親給他取了個小名叫“大鸞”。周恩來一共有三位母親,一個是生母萬冬兒,一個是養母陳氏,還有一個是乳母蔣姜氏。這本書首先講了周恩來跟陳氏生活時的故事。
周恩來是個天資聰明的孩子,在他小時候都用有著非凡的智慧,養母陳氏是書香門第,所以她很懂得文化,“大鸞”很小就開始跟陳氏學習練字,還學習背誦古詩文。他的生母萬氏是一個見過世面、知明理的人,她擅于化解矛盾,而且處事非常有條理、懂分寸,她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很多矛盾都會因為她的化解而變的無形,這也為周恩來的未來奠定了基礎。周恩來非常喜歡上學,但是學校的知識還是滿足不了他求知的欲望。他有空閑事就去圖書館。有一次,校長問他們為什么而讀書時,他們的回答五花八門,而周恩來卻說了一句相當震驚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非常喜歡和老師、同學一起探討問題,而且探討的問題還都是國家大事,周恩來的.作文書平相當的好,可以說是下筆如有神,就這些都不得不讓那些老師佩服。他非常喜歡讀愛國人士寫的書,周恩來長大了的時候,他又準備去日本留學,在漫漫追尋的途中,周恩來終于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書,他又開始認真的閱讀,通過這些書,周恩來在當時黑暗腐敗的社會里,又重新找到了真理之光!
讀完這本書我只能說周恩來是一個聰明絕頂、勤奮好學、獨立自強、氣宇不凡、雄辯滔滔的偉大少年!我要向他學習的,不知道多的該用語言怎么表
【少年周恩來讀后感】相關文章:
《少年周恩來》的讀后感作文12-09
《少年周恩來》讀后感范文12-09
《少年周恩來》讀后感作文550字12-09
偉人周恩來名言03-28
出自周恩來的經典名言12-09
周恩來的故事作文05-27
周恩來的故事作文(精華)01-26
周恩來勤奮讀書的故事12-07
有關周恩來的名言名句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