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親的手》讀后感
自認為做“高等教育”已好多年了,現(xiàn)在竟感到對教育有些看不懂,而且也不那么“高等”。近日,與一位小弟談到對小孩的教育,讀了他兒子的一篇作文《父親的手》和他的一段“父親的話”,在激動之余又引起一些思索。
我有時也談談教材教法,也從語言層面、哲學視野、邏輯思維等高度去展示自己的水平,也欣賞教師三個“一”的風采:一筆好字,一肚墨水,一幅口才。如果再增加一個“一”:一表人才,那簡直就是神仙了。當然,我不是神仙。但對教學對象卻不甚了解,甚至把自己的小孩也當成盛裝知識的親情口袋。尤其是高等教育那種講完課就走的高傲,刻意塑造那種不威自嚴的冷峻的夫子面孔,不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感情。加上現(xiàn)在一些像趕場一樣的代課,或是迫不及待地駕車游走于錢場,大多是在學生活潑的思想空間里開上瘋狂的罐車隊大肆澆注人工石——砼,謂之建筑,而可憐巴巴的學生就像路邊張著大嘴的陶瓷獅子拚命地吸收知識的垃圾卻無消化轉換的功能,欲哭還無淚。
前日,小弟兒子的語文老師,要學生寫一篇關于父母的作文,要求“敞開心扉,真情表達”,并要求與家長交流,寫下“家長的話”。我看了這篇作文和小弟的“家長的話”,很有感觸,經小弟同意,改了幾個字,用“《父親的手》讀后記”發(fā)表于此。
【《父親的手》讀后感】相關文章:
父親的手話題作文04-03
父親的手作文6篇04-21
父親的手作文500字05-06
父親的手作文(800字5篇)06-15
本手妙手俗手作文12-06
本手妙手俗手學生作文11-12
手罷工了05-10
《母親的手》讀后感范文05-11
《螳螂鐮刀手》的讀后感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