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可思議的朋友》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可思議的朋友》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可思議的朋友》讀后感1
在這個大千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認知值得我們學習和崇敬。然而最令我崇敬和敬佩是書中的兩位主人公。
我非常喜歡這本繪本,書中有兩位主人公—小安和佑介。小安是一名自閉癥的兒童,佑介認識他以后,從一開始的緊張、不知所措,到最后真正喜歡上了小安,和他一起玩耍,一起學習,甚至有人欺負他是為他打抱不平,并且把小安稱作"不可思議的朋友"另外,他們的語言表達有困難,在情緒上也常常出現狀況,可能會對你身邊的人帶一些不便的影響。如果你換個眼光去看待,也一定能發現他們的單純和可愛,以及他們在這個世界的不易和艱難。這些,是我們生活中無法體會到的。
據我了解,以目前的狀況說很多自閉癥的孩子不要說就業,連上學的機會也沒有,他們通常都會被拒絕在小學門口之外。作為一名孩子,我深深理解這樣的孩子和家庭所經歷的.痛苦,"你到底能不能長大"是一名普通母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很難想象這么多自閉癥的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內心是多么的強大。但是有一段話非常打動人心:
當小安做了錯事,同學們不會著急,而是耐心的教他。
當小安大聲喊叫時,大家就待在一旁,靜靜的等他平靜下。小安就好像被大家包圍在中間,無論玩耍的時候,還學習的時候,大家都在一起。
哀心希望更多人因為看到了這本繪本,就愿意多一點去了解自閉癥的孩子,能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同時,也愿更多"星星的孩子"能像小安一樣,有同學,有朋友,有美好人生。
《不可思議的朋友》讀后感2
“別人家小孩子在玩玩具,他看見了很喜歡就直接上去搶,把別人家孩子弄哭了。我趕緊和對方家長去道歉,那人家看到孩子哭了當然也很生氣,罵我的小孩有病。我的小孩子是病了,可是當媽媽的怎么說得出口?”
“我想我現在讓著他,抱得動他,攔得住他,可外面的人誰讓著他?等他長大了,我老了,怎么抱住他,攔住他?根本不敢想。”
“我就是希望,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他還能繼續活著。”
每次看關于自閉癥的書,就會想起自閉癥家長們說過的話,心里五味陳雜,但其中攪合得最多的就是壓抑。
因為太難了。
我不是怕你不理我,不是怕你不想和別人交流,也不是怕一遍遍似是永不止境地教你怎么上廁所、怎么穿衣、怎么拿起筷子吃飯。
爸爸媽媽最怕的是:等我們老了、我們死了,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活?
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們像是在無盡的黑暗里硬生生地往外闖,壓著一口氣,翹首以盼著那一星點的亮,然后再想盡所有辦法去破出一片天,讓孩子去和正常的世界連接。
無論是叫他們自閉癥還是孤獨癥,或者稱他們來自星星的孩子,我們關愛、關注,不斷轉發公益信息,甚至捐款,但當遇到一個蠻不講理甚至突然暴怒的孩子時,我們又會有多少人會有意識判斷這可能是一個自閉癥的孩子?
“現在的熊孩子也太任性了吧!”
“這孩子是傻的吧!”
“孩子不懂事家長都不知道管管嗎?”
所有的冷漠、嫌棄、厭惡,都是割向家長們心口的一道道利刃!
那么,身處正常的世界的我們要怎么去迎接來自星星的孩子?這就是我要推薦這本繪本的原因。
轉學到小島上太田佑介在新班級里碰到了一個奇怪的同學,他叫小安,在開學典禮上爬肋木架,還經常喜歡自言自語,甚至說的話都非常奇怪,像是:尸骨走來走去,尸骨走來走去。
但最讓佑介奇怪的是學校里的老師、同學對小安這種行為毫不介意。
但是,佑介和小安做了朋友,他把小安當作一個不可思議的朋友。
后來,他和小安一起升入中學,一起走向社會,他同這位不可思議的朋友一起長大,雖然一直都無法用語言和小安溝通,但是他們的心卻一直相通。
沒錯,小安就是一個自閉癥兒童,他沒有《雨人》里主角那么高的技術和智商,但是長大后也可以安穩地在鎮上做著投遞信件的工作。我覺得這其中有一部分得益于在他小學的時光里,同學和老師們平和而正常地對待了他。
沒有嘲笑、沒有嫌棄、沒有欺凌,甚至沒有打擾。我想,這就是對自閉癥兒童最大的尊重。
整部繪本非常簡單,非常好讀。它用了非常少的語言和最簡單的`直述,甚至是最簡單的情節,介紹了佑介這位“不可思議”的朋友。最讓我震撼感動的,就是小安所有不可思議的表現,在那么多孩子的眼中是那么的順理成章。
故事的最后,看見佑介難過時,小安反而站在他的身后說:“太田佑介沒事了,太田佑介沒事了。”
這一刻會讓你感到自己的心,同樣也被安撫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在想,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有和自己不一樣的孩子的存在,如果在他和家長的眼中這樣的存在是“正常”世界的一部分,那么,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們一直想要努力沖破的壁壘,是不是從我們這個世界的這一側就先軟化掉一層呢?
所以,如果我們不經意路過了那個屬于星星的世界,無論他有沒有找到那個突破口,無論他是一個孩子,還是一個成人,就請帶著友善正常地面對他們吧。
也衷心的希望,每一個來自星星的孩子,都能夠擁有一個像繪本里佑介那樣,大概在他們眼中也是一位不可思議的朋友吧。
最后,向所有努力和自閉癥抗爭家庭、團體、機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不可思議的朋友》讀后感3
“不可思議的朋友”是誰?是一個名叫小安的自閉癥兒童。從小學開始佑介認識了小安,那時在佑介眼中,小安只是一個行為古怪、難以交流的孩子。
不過小安自言自語時的話居然像是詩呢。
“尸骨走來走去,
神的鐘表變成了糖果。”
從不理解到慢慢與他接近,兩人的友情越來越深厚,最后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安某次一直跑進大海,小安的媽媽也跟著跳進大海,哭道:“我不明白他在想什么,這孩子長大了可怎么辦?”母子一同在海水中大聲哭喊。
畫面中的母親披頭散發,狀如瘋婦,雙眼瞪視天空,仿佛在向蒼天發問,這姿態讓人想起畢加索《格爾尼卡》中那個仰面向天的女人。海水圍繞在她和小安身周,不像是水,倒像是燃燒的藍色火焰。太苦了,這真是太苦了,自閉癥兒童的爸爸媽媽們心中必定時時痛如火焰炙烤吧?
好在后面的故事回答了母親的問題——小安長大了怎么辦?不要緊的,小安過得很好,成長過程中老師與同學們都給予他極大善意和關愛,保護他,照料他,長大后他在“向日葵作業所”又有了投遞信件的工作,而且還有忠實、心意相通的好朋友佑介一直陪著他,這比很多沒有自閉癥的健康人都還好,是不是?
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這畫風有一種質樸憨態,有點像馬蒂斯的剪紙,還以為是用手撕出紙的圖形再染色,但看到后面的介紹,發現原來書中畫面都是用一種叫“型染”的方式做出來的。搜了一下:
“日本型染是一種源于公元15世紀的`手工染色技藝,步驟分為:圖案設計、雕刻型版、調制防染糊、染布定位、刮印防染劑、染色、除糊料。”
從步驟名稱里大致能明白意思。用這樣復雜的方法做出人形,還要在臉上呈現表情,真是不容易。翻到第二遍,發現一個可愛的小細節:小安喜歡用手打出V的手勢。畫面里有三次他打出了V,我把它們拍下來,拼在一起:
第一次是跟佑介告別回家,第二次是表示對有了工作能自食其力(我猜的)的自豪快樂,第三次是他抱著被領導批評而哭泣的佑介,安慰他。第三次的V最溫馨,佑介在哭,小安卻從背后笑著抱住他,在他肩上比一個V。
我猜,在小安心里V字手勢是一種表達善意、謝意、快樂的方式,而他又覺得用這種方法能代替語言,把善意傳遞給朋友吧。“神的鐘表變成糖果”,隨著時間流逝,來自不可思議的朋友的友愛,也變成了酸酸甜甜的糖果。
【《不可思議的朋友》讀后感】相關文章:
不可思議的事作文12-09
不可思議的季節作文12-02
不可思議的名人名言大全12-09
兩個不可思議的成功者勵志故事12-09
《夢神老師不可思議》讀書心得04-01
勵志語錄:青春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力量04-03
《朋友》讀后感范文12-07
漂亮朋友讀后感范文10-29
《好朋友》讀后感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