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文中的趙曉薇和冉冬陽從小就是好朋友,但就是因為一次教師節送老師禮物吵得難解難分。趙曉薇送珍貴的手表,而冉冬陽送的只是普通的賀卡。但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羅老師在作文課上說:“我要讓每位同學在這兩節作文課上給我寫一封信,對我講講你們的心里話、悄悄話,這就是教師節里你們送給我最好的禮物。不是嗎?還有什么比真摯的心意更好的禮物呢?”
是啊,我覺得羅老師說的很有道理,俗話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難道有什么比真摯的心意的禮物更好呢?我們比的不是誰的錢多,而是學習和品質,只要我們的學習我在家里認真讀了《有效教師》這本書,《有效教師》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我感受到書中字里行間流露著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著教師的智慧的光芒。讀后有諸多情感想,想把它寫下來與大家共勉,這本書主要是寫教師的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著教師的智慧的光芒。細細品味它,我更加明確了自己前進的方向,收獲良多。
在這本書中,寫了諸多名師成長的經歷,這些經歷告訴我們:教師的成長,首先取決于對教育事業的態度。有什么樣的精神態度有什么樣的生活,生活來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態度的創造與給予。教書時間長了,有的教師教學碩果累累,但有的教師卻停滯不前,似乎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是什么造成了這巨大的差別?就在于他們持的態度不同。平庸者經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領導偏見,而很少靜下心來想想自己。魏書生說過:“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于什么樣的環境,只要你有奮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成功源于熱愛,讓愛伴我們走向教育的高點。《有效教師》這本書從有效教師的內涵與發展目標、發展環境、有效教師的核心素質、發展策略和發展性評價等方面為學習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實踐報告指導。
《現代漢語詞典》對“效”的解釋是“效果,功效”,其詞條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綜合起來就是各種力量、做法或因素產生的結果和作用。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辦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結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據。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綜合體現。可以說: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進效能、追求效益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尋、反復實踐的課題。
大教育家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教師也要善于反思。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基礎是讓教師體會到反思意識的重要價值和反思能力對專業成長的作用,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重點是讓教師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依據,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即教師以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其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
具體而言,教師要善與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進行反思,也要善于通過閱讀思考反思比較自己的實踐效果,從其中發現差距。 《有效教師》不像平日里的理論書籍那樣枯燥無味,整本書中都自自然然的書寫著教師對教育的熱愛,字字散發出來的是執著的人才有的努力與付出;句句相連的是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與奉獻;篇篇傾談的是充滿熱忱的人才有的智慧與希望。正如文中的提問“什么是有效教師?我怎樣成為一名有效教師?這需要多長時間?”這么簡單的幾句深深地吸引了我,這不正是我內心的疑問嗎?多少個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賞了兩邊的風景,卻看不到前方的路標,低頭前行的那份茫然讓我的內心格外苦悶。順著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讀下去,一切都讓我豁然開朗。
有效教師的素質——關鍵詞:研究、實踐、反思。
當我看到《有效教師》一書中山村優秀教師盧冬梅在進行關于“太陽、月亮星空”方面教學設計之前對學生的訪談時,我被深深的觸動了。她的訪談提綱中有12個問題,每個問題中又包含1—4個不等的小問題。我工作快14了,可是這樣的教學訪談我一次也沒有做過。心里不是不存在對學生認知上的茫然,只是被我的經驗之感,懶惰之心取代了。盧老師在訪談之后又寫了一份分析報告,并對自己的課時重新進行了調整。這些工作是繁瑣的,但卻是有效的備課!而這樣的備課,我一次也沒有。對比之下,我的教育生活是蒼白的。
有效的教師更應該是是一位會思考、有思想的人。我們每天帶著一顆會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卻在忙于應付補課、出卷子、批改而使自己思想視野愈來愈狹窄、思維觸覺越來越麻木的“教書匠”,我不要做這樣的教書機器。
一、有效教師的特征或品質有兩個方面:
1、教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質:外表、魅力、整潔、善良、親切、智力、機智、開放、熱情、幽默等;
2、與教學工作相關的特征或品質:體諒學生、對學生有高要求、教學能力強、學科知識豐富、教學的適應性高。
二、有效教師的教學行為研究:
成功的教學依賴于教師的有效的教學行為。
有四個變量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預定變量、環境變量、結果變量、過程變量。預定變量和環境變量是指對課堂教學有影響的場景特征,主要有教師特征、學生特征、班級特征、學校特征;過程變量除了指課堂中發生的對課堂教學有影響的師生行為的特征外還指學習任務或活動的特征;結果變量是指教學所達到的效果。
有9類教學行為產生了顯著的一致性的教學效果:
1、清晰明了;
2、充滿變化性和靈活性;
3、以教學和學習任務為中心;
4、熱愛學科、充滿熱情和教學激勵學生;
5、批評(負相關);
6、不誠實(負相關;)
7、給予學生學習機會;
8、運用有條理爭論;
9、多種水平的提問或討論。
與改進學生學習成績高度相關的教學行為包括:
1、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
2、主動教學;
3、讓學生高度專注學習;
4、高效利用教學時間;
5、多變而靈活地將學生分組;
6、通過專注于課程學習促使學生快速進步;
7、學生為理解和掌握而學習;
8、了解學生的水平,進行適合的教學,提出適合的目標;
9、清楚界定教學目標;
10、創建組織有序、注重學習、愉悅的學習環境。
《有效教師》中明確告訴我們要走一條“教研結合,從教學熟練型走向專家型”之路,我決心成為一名這樣的教師,以不愧對自己的青春年華。查有梁結了一段關于“研”的妙語,我時時用他來鞭策自己——“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知美,然后能自創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用心走出一條自反、自強、自創的路
高二教師節讀書心得:讀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有感教師讀后感(4)|返回目錄
高二教師節讀書心得:讀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有感
近段以來,日復一日,周復一周,固定不變的教學生活讓我對工作有了些麻木,晨誦、上課、放學,吃飯、午讀、又上課、又放學,再加上一年級小孩的吵鬧、不懂事,讓我的工作激情越來越淡,煩躁之余,讀起了《我的教育理想》,其中,《我心中理想的教師》一章,再次點燃了我快已熄滅的激情。
文中的句句都覺得是針對自己而言的,“培養人就是培養她的自信,摧毀人就是摧毀他的自信。”我有沒有把學生的自信培養起來?感覺還是有幾個同學的自信被我培養起來了,楊喜賀、李朝輝、張艷秋、張馨丹、王玉龍、田美、院子焉、馮夢瑩、宋繼源……。但是,我覺得還有幾個同學,溫雅欣、趙鑫兒、穆民全、劉尚、李英杰被我訓的太厲害了,好像對我和學習都提不起勁來,我也對他們充滿了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急切心態,每天看到他們不寫作業,迷糊著小臉,一問三不知的樣子,我就氣不打一處來,你說,那么多不會的,為什么在課堂上、回家就不知道寫作業、學習呢?每當此時,心中的熊熊怒火就會控制不住,撒向他們,班上五十多個孩子,我怎么可能光盯著他們幾個、光照顧他們幾個呢?如果寫作業,背書都等著他們幾個,我干脆也別進行教學了,他們幾個整個一私塾,或曰輔導班,但是,培養他們的自信直到現在我還不知從什么地方下手,屢試屢敗,方法在哪里?我把他們的自信摧毀了嗎?
“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的追求成功,設計成功,而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沖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著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我對自己差點失去了自信,我還要繼續撞擊成功,找到他們身上培養自信的暗點。愛自己的職業,從工作中發現樂趣,當看到他們一個個在健康成長的時候,也許我的樂趣就來了,我的自信就來了。只有我有了自信,才會帶動孩子們。
【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讀后感大全-小學教師讀后感04-02
《教師的挑戰》青年教師的讀后感03-28
《致教師》讀后感03-19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0-27
有效教師讀后感03-28
《教師的挑戰》讀后感03-27
致教師讀后感03-27
《有效教師》讀后感03-27
《給教師的推薦》讀后感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