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個人貸款新規影響自主創業嗎
“面談面簽”是為了甄別客戶而非麻煩客戶
個人貸款業務近年來發展迅速。上海銀行同業公會常務副會長陳祖基認為,此前個人貸款的發放依據沿用多年的《貸款通則》,已不能涵蓋銀行業的現有業務,比如電子銀行、信用卡等,《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的推出是中國銀行業規范管理的又一次提升。
新辦法對銀行的貸款全流程包括從受理、調查、審查到審批的每個環節都作了非常詳細、明確的規定,其中“簽約需面簽面談”這一條,廣受關注。
記者采訪上海多家銀行發現,除小額循環貸款等個別業務外,目前絕大多數個人貸款業務都已實施“面談面簽”。而新辦法對此做了進一步的強調,可以確保其不流于形式。以前,借款人總是按業務員的指令不停地簽字而來不及看合同;現在則必須對還款能力、貸款用途、放款流向反饋以及違約責任等有充分的了解后才能簽字。浦發銀行個貸部總經理王嶒告訴記者,新規定對借款人而言沒有增加手續,只是業務人員會問得更仔細,辦手續的時間比過去長一些而已。“借款人更重視貸款成數和執行利率,對面談時間長一點不會介意,而深入訪談恰恰更能體現銀行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能力。”他說。
交通銀行零售信貸部總經理王學武所負責的部門參與了新辦法的制定。他以為,面簽面談規定的出發點,是為了甄別客戶,而不是麻煩客戶,這對客戶是有利的。他介紹,以往出現過一些本人沒有貸款,因為證件被盜用卻要為貸款承擔責任的事件,現在,面簽面談就可以有效杜絕這類事件發生。
嚴格貸款流向管理,但并不影響借款
個人貸款新辦法規定,裝修、買建材等個人貸款可以自主支付,但貸款人要和銀行約定并按期報告貸款用途。新辦法還規定,個體工商戶50萬元以下經營性貸款可以通過個貸途徑申請,也可以自主支付,但有諸多限制措施。這一系列的規定是否意味著個人貸款的標準更嚴、門檻更高了?
王學武解釋說,對借款人,新辦法在要求上并沒有增加或提高門檻,只要符合條件和規定,不會貸不到款,借款人不用擔心。流程管理主要針對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銀行精細化管理、風險管理的一個方向。銀行管理水平提升了,最終的管理效率會提升,客戶也會受益。
對于貸款用途的管理,銀行各有“高招”。比如,對可自主支付的裝修貸款業務,浦發銀行實行綜合授信。假如借款人最高可以獲得30萬元的貸款,銀行會給予借款人30萬元的授信額度,借款人可根據裝修進程分期分批支用貸款。 而對于個體工商戶的50萬元以下的經營性貸款,其用途追蹤更為嚴格。浦發銀行實行的追蹤管理是,一看劃撥的流向,二看支付后的憑證,還要按合同約定定期報告。一旦發現與貸款指定用途不一致,將要求收回貸款。“借款人使用的不是自有資金,而是信貸資金,從防止風險的角度出發,合理的監管是必要的。”浦發銀行的一位業務人員說。
個人經營性貸款主要是一些創業貸款或小額助業貸款,創業的變數較大,這么嚴格的貸款管理是否會影響自主創業?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確實需要改變貸款用途,可以先提前還款,終止原有合同,再重新辦理申請審核手續,不會因此貸不到款,對自主創業也不會有影響。
應用新技術加強貸款追蹤,貸款人違約將付出更大代價
從貸前的面談面簽到貸后追蹤,個貸新辦法的全流程管理對借款人的影響不大,但給銀行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戰。
每家銀行的個人貸款筆數每年在數十萬筆,按照新的辦法,貸前貸后事務工作明顯增多,如果一筆筆追蹤,沒有先進的手段與工具將難以實現;但如果新辦法能夠順利實施,將促使銀行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實現風險控制。
創新管理已經時不我待。“30萬元以下的自主支付貸款,借款人每劃出一筆3萬元以上的款項,銀行就會得到提醒,然后自動進入賬戶分析系統。在這樣嚴密的系統管理下,信貸資金違規挪用的可能性很少。”王學武說,交通銀行啟用IT技術追蹤貸款流向,效果非常好。
銀行對貸款管理日益完善的情況下,借款人合規守約就顯得特別重要。據了解,目前各銀行對違約處罰的措施包括:違約挪用資金,將提高還款利息;按時不還款還將收到5級提醒,最后不還將提前收回款項,或拍賣抵押物,再進入個人征信系統的黑名單,不再擁有借貸的權利,等等。
“新辦法不僅對銀行管理提出了精細化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對誠信社會的建設有利。”王學武說。
個人貸款業務品種多
目前個人貸款業務主要涉及個人房產類貸款、個人消費類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有些涉農銀行還有農戶類貸款。其中,個人消費類貸款又包括汽車消費貸款、留學貸款等。而個人經營性貸款又涉及裝修貸款、助業貸款、失業人員小額貸款等。不同銀行的具體貸款品種各有不同。《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后,所有業務都將按這一新辦法借貸。(記者 謝衛群) 經濟觀察:貸款新規“太麻煩”嗎
■有利于確保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也是防范信貸風險的重要舉措
近日,銀監會發布實施《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與此前已實施的《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一起,共同構成了銀行貸款風險監管的法規體系。
然而,這樣的貸款新規甫一實施,就有一些銀行和企業抱怨“太麻煩”。原來,按照新政策,銀行必須對貸款進行全流程管理,根據企業提供的真實完善的合同才能發放貸款,之后還要確定支付方式、管理貸后資金。較之以往,銀行需要更多程序審核企業的用款條件、核查和發放貸款,這對銀行現有的業務流程提出了新要求。企業也將面臨許多不適應——原來憑資信申請到貸款后,就能自行安排用款,如今用款須經銀行審批同意,資金流向受到嚴格管理。
應當看到,貸款新規有利于確保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長期以來,商業銀行給企業發放貸款,都是核定完對企業的授信額度后一次放款。銀行樂得企業將資金全部、馬上拿走,以盡快收取利息。如果企業一時花不了這么多錢,再存入銀行,憑借這些存款,銀行還能再賺一筆。而企業究竟拿著錢干什么去了?是從事主營業務還是借給別家,甚至是進入高風險的股市、樓市?銀行不得而知。另外,原有的貸款模式還助長銀行信貸資金高度集中于部分行業、企業,而始終忽視另一些行業、企業的融資需求。在一些地區,各家銀行紛紛搶駐、爭奪信貸市場,甚至只瞄準幾家大企業極力營銷。殊不知,這種向多家銀行借貸的企業,其資金構成非常復雜,一旦發生風險,可能產生嚴重的連鎖反應。新政策要求貸款依據企業合同逐筆發放,能促使信貸資金流向原來關注不夠的行業、企業,填平金融服務“洼地”。
對銀行來說,貸款新規是防范信貸風險的重要舉措。作為全面影響我國信貸管理方式的新法規,“三個辦法一個指引”涉及銀行和成千上萬的企業,必將對它們長期形成的放款、用款習慣造成沖擊。然而正是某些“習慣”,暗藏著銀行信貸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和癥結,為銀行業健康發展埋下風險隱患。特別是隨著信貸規模的迅速擴張,信貸風險可能造成的危害在不斷積聚。運用新的貸款管理辦法化解風險隱患迫在眉睫。值得指出的是,嚴格信貸管理并不等于抹殺銀行的創新能力以及開展業務的活力和動力。只有在遵守貸款新規的前提下切實提升服務水平,確保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銀行業自身的發展才有健康、穩固的根基。
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貸款新規仍面臨諸多待解難題。比如,企業最大的擔心莫過于銀行對放款的嚴格把控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企業經營中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資金急用時有發生,新政策會“束縛”企業手腳。這就需要銀行改進服務,優化流程,提高審核、放貸的效率。再如,新政策要求將資金直接付給交易對象,避免企業從中挪用,但如果企業和交易對象組成利益“同盟”,信貸資金還有可能被挪用,政策效應將大打折扣。這就需要有關部門提高監管水平,嚴防政策實施中的道德風險。
【個人貸款新規影響自主創業嗎】相關文章:
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05-12
個人創業貸款條件05-10
江西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免費培訓貸款貼息05-12
個人創業貸款申請書范文05-11
創業貸款條件05-10
創業貸款政策05-10
拔罐減肥會影響月經嗎05-09
選報自主招生 你合適嗎?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