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8年洛陽市實施創業貸款資金扶持計劃
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之一,“雙創”工作受到全市上下高度重視。今年我市《政府工作報x》明確提出:實施創業貸款資金扶持計劃,實行“創貸+商貸”新模式,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0萬人、再就業3萬人。
那么,我市該如何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紛紛提出真知灼見。
創業故事:貸款助力實現擴大經營夢
老城區文昌園小區有一家米線店,老板娘是45歲的下崗職工王素玲。從國有飯店下崗后,王素玲利用自己的特長賣起了米線,漸漸形成了現在日營業額2000元的小吃店。
“我想擴大經營,店面都找好了。”王素玲說,新店選在周邊居民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洛龍區英才路上,營業面積超過100平方米,兩家店預計還能帶動8個至10個人就業。
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從市創業貸款擔保中心獲悉,王素玲用于擴大經營而申請的貸款已經通過初步審核,預計本月就能發放到位。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王素玲的新店就能開門營業了。
創業政策:“創貸+商貸”,15億元助力創業
作為我市支持全民創業的重要渠道,市創業貸款擔保中心自今年以來共收到256筆貸款申請,涉及金額5140萬元。可見,我市已涌動起一股創業熱潮,這與《政府工作報x》中提到的“全面推進大眾創業”不謀而合。
市政協委員、市創業貸款擔保中心主任王現利表示,該中心將推出一系列新政,確保完成15億元創業擔保貸款的發放,支持大眾創業。具體為:
●服務擴面:逐步將小額貸款的支持對象擴大到所有創業者,即凡是在我市創業、誠實守信,既有創業意愿,又有創業能力,且在法定勞動年齡(男60歲,女50歲)內的人員,均可根據經營規模、創業項目申請。
●提高額度:在全省首創“財政貼息貸款+商業貸款”新模式,率先將貸款額度統一提高至40萬元(其中財政貼息貸款10萬元、財政部分貼息貸款30萬元);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財政貼息貸款額度提高至200萬元(人均5萬元至10萬元),財政部分貼息貸款額度一般不超過300萬元(人均不超過30萬元);中小微企業財政貼息貸款最高貸款額度200萬元,財政部分貼息貸款最高貸款額度300萬元。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高層次人才、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在創業擔保貸款總量中的比重。
●異地擔保:建立異地擔保工作機制,大中專學生實行全省異地擔保工作制度,其他申貸群體在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可實行異地擔保,進一步完善了反擔保模式,降低了反擔保難度。
●扶持基地:加大對新興產業(如電子商務等)、創客空間及創業孵化等市級孵化基地的扶持力度,與創業培訓相結合,強化“面對面”貸前指導,幫助企業培養人才,降低創業者經營風險;加強貸后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創業中遇到的難題。
此外,《洛陽晚報》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為進一步促進就業,今年我市將舉辦各類就業服務活動200場以上;整合就業援助、就業服務和全民創業資源,全年新開發就業見習崗位1000個、公益性崗位1000個,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針對下崗人員開展就業培訓,全年不低于2.7萬人次,提高其就業能力;借助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年培養高技能人才8000人,力爭突破1萬人。
“兩會”聲音:多渠道促進創業,以創業促就業
對于創業和就業的關系,不少代表、委員都認為,創業是水而就業是魚,只有積水成海,才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市政協委員、團市委統戰部部長種潔表示,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推動數據的開放和共享,以“互聯網+”為依托,建設眾創資源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讓基層創業群眾了解到更多的創業資訊和相關政策,解決其項目選擇難的問題。
市人大代表、洛陽麥達斯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起祥認為,中國有句老話叫“扶上馬,送一程”,支持大眾創業也不能單純看“創”了多少,而要看“創成功”了多少。他提出,大眾創業前有創業貸款支持,發展過程中的融資問題也應該得到重視,政府和金融機構應當出臺相應的保障政策和措施,幫助創業項目把控風險,解決融資起步難的問題,避免項目“夭折”。
市政協委員、河南青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偉認為,如何打破橫亙在創業者前的一道道門檻,是實現大眾創業目標的前提條件。在政府x政補貼、貼息貸款等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應該面向普通創業者開通結算、融資、理財、咨詢等一站式、系統化的金融服務。此外,我市可考慮為創業初期人群提供金融租賃,解決小微企業購買設備難、經營擴張難等問題。
【洛陽市實施創業貸款資金扶持計劃】相關文章:
女性創業南充可申請小額貸款扶持政策05-11
國家扶持創業項目05-10
創業需要多少創業資金05-10
關于洛陽市小額擔保貸款重點支持大學生創業和微型企業發展05-11
創業貸款條件05-10
創業貸款政策05-10
創業啟動資金的來源05-10
2018年國家扶持的創業項目有哪些?05-08
建行創業貸款條件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