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年女性真實創業案例
有哪些中年女性創業故事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呢?一起來看看吧。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中年女性創業故事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年女性創業故事(一)
衣+創始人張默自述的勵志創業故事和80后的人生感悟
我是圖像識別搜衣引擎 “衣+”創始人,獲得了包括硅谷大佬、小米總裁林斌、Discuz!創始人戴志康、雄心資本王冠雄、張峰等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我也和CSDN、知乎等極客企業一起,是中關村極客咖啡的創始股東。
"和解"傲慢與偏見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貼在我身上的標簽與朝我投來的偏見向來不分伯仲。美女CEO、微軟、IBM、程序員、北大、南洋理工、斯坦福、模特、極客……而那些圍繞在耳邊的聲音也從未停止過:“高科技的東西女人能做好?這不可能!”“如果你是男人,我馬上投你!薄芭畡摌I者都不理性,情緒化!薄叭绻彝赌悖瑑赡瓴辉S戀愛!!薄澳憧雌饋聿幌衽畯娙,怎么能帶好團隊?” “為什么你一個溫柔的姑娘要創業?這很難!
你曾經一定有個夢想,心中有個比現在更美更好的自己,也一定像我一樣曾經被打擊破碎過。如何面對社會給予你的傲慢與偏見?
曾經我學不好理科,也不是天才,很苦惱。“你們女生不擅長。”我不服氣奧數班男生的驕傲,便和他們打賭,閉關修煉幾個月后拿到了全國數理化所有的奧林匹克獎,并在相當長時間里每次統考都名列全市第一名。讓那些目不斜視的數學王子、物理王子、化學王子大跌眼鏡。這不代表任何什么,只是這段經歷讓我了解:只要用心,人生沒有不可逾越的挑戰,其實自己比想象中要強大。最不被看好不擅長的都做好了,還有什么能難倒你的呢?
記得我導師的男女學生比例是10:1,微軟研發機構里的比例是 17:1。占了少數名額卻還可以寫文字、做模特,這樣才稀有么。時裝行業女人有先天的優勢不是嗎。當女人天生的直覺、感性、視覺敏感、理想主義、好人緣和強大的理性結合在一起,當女人掌握技術力量的時候,她可能解決“沒人能解決的問題”。
一個新女性,勇敢追求欲望的女人不是性解放那么簡單,也不是高喊女權,因為幸福和力量的源泉來自內心:擁抱內心自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做自己愛做的事,并且,拒絕不想做的事。姑娘我微不足道,來自祖國邊陲小城,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上大學每月生活費也只有600元,但是我從小就有個獨立自主的個性,大一就開始最初的創業,到之后留學、求職、買房、創業...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賺的,每道關都是自己闖的,談戀愛可以不談錢只講愛,只有我自己面對世界時也可以寵辱不驚。
發現朋友圈中,斯坦福的衣著普通性格陽光,創辦企業為的不是錢是改變世界,成功了拼命捐款出去,他們把這當作使命;哈佛的真正熱愛讀書尊重真理,他們讀過的不是幾本是幾整座圖書館,真正的博學多才,心中想著的是幫助別人,回饋社會,慈悲天下;北大的無論多么世風日下,是中國最把憂國憂民當作責任的一群人。貴族也有分別,有的貴在身份,有的貴在骨髓。我無意宣揚這幾所名校,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名校的標簽,流淌在血液里的東西。
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叭松鷣碜杂啥降取边@句話很貴很重, 是無數人爭取來的。每種獨一無二的美都應該被尊重和欣賞,而不只是好萊塢紅毯一種標準,她們應該按照自己個性喜好去打扮自己。因此不應該由編輯導購來猜測迎合,而是該將選擇權交給用戶;诰庉嫷拈T戶網站,無論推薦得再好,也沒法精準滿足每個人的個性需求。于是搜索出現了,所有喜歡時裝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一張照片里看到一個明星,穿著一件迷人的連衣裙,或一雙美到必須擁有的鞋,但不知道設計師是誰,品牌是什么。你找遍了整個互聯網也找不到一樣的。你上Google輸入了一個關鍵詞,例如“碎花蕾絲裙”,得到了讓你絕望的5000萬條結果。這里最基本的問題是基于文字的搜索引擎在服裝行業不起作用。拍照、買衣服,這就是女人的最大愛好吧。所以我和伙伴們做了這個小東西“衣+”。用這個以圖搜衣App 可以通過“所見即所得”方式尋找身邊喜歡的衣服,通過拍照或上傳圖片就可以搜索出相同或相似款的服飾,然后就是購買和社交分享了,還有好多達人分享的明星同款共翻閱挑選。收錄了海內外100多家主流時尚電商商品。更專業的說法可以這么講:通過新一代圖像識別搜索和深度學習技術來挖掘移動互聯網海量圖像數據中潛在的商業信息。
我們很快匯聚了曾經在名企名校和極客小伙伴們!拔肄o職了,不領薪水來和你一起改變世界吧!”這是我收到的最動人的話了。我公司的帆帆,從巴克萊投行辭職,用一年半時間周游世界五十多個國家,雅思8分上了劍橋,鋼琴十級,樂隊指揮。她曾經在危地馬拉做義工,薩爾瓦多街頭做搖滾歌手,在肯尼亞支教,搭車從中國到英國。人人都有夢想,可大多數人只做夢,而她馬上就去實現。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上帝派他們出現,是為了幫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自己的成長、心性的磨煉、能力的提高,就是創業路上最好的禮物。有時候,上天沒有給你想要的,不是因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的。
"和解"夢想與現實
冰冷里也有溫暖,俗世里也有童話。
創業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會在殘酷的社會中死掉。可能你的朋友不看好你,投資人挑戰你,對手打壓你,創始人要對所有人負責,所有人的問題你要解決,功勞是大家的,失誤是自己的,最困難的時候你要傾盡所有,鼓勵大家。很多童年時的美好和夢想都在現實中不斷的被擊碎,這個社會更殘酷的現實是,有時它讓你三觀盡毀,逼你變成你最討厭的那個人。創業的過程當你感受到以前沒有感受到的新奇的時候,也會感受到原來沒有感受過的痛苦的時候,你還覺得它是值得的嗎?
當你真正愛上某個事物,才開始學會怎樣去愛這個世界。
有一次,為了沿途的風景,我高興地搭乘灰狗巴士從洛杉磯開往舊金山。在抵達終點的前十分鐘,被小偷偷走了我的錢包,所有的現金、銀行卡、駕照、ID都丟了。我只能滯留美國,周游,和投資人聊我的Idea…也因為這個不得不滯留,我了解了大大小小的創業公司,遇到扎克伯格、馬斯克等大佬,和拉美、印度、猶太等創業小伙伴混在一起,也拿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
最近不少投資界人士提醒創業者警惕ABCD輪死、IPO后死。就像生命一樣,如果僅僅為了結局,我們可以從出生直接走到死亡。時光贈與它包裹住的禮物,我們不帶遺憾地前往;蛟S,登山者死在山上,戰士死在沙場,創業者死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結局。
我創業以來不領薪水,堅決不亂花投資人錢,不稀罕頭等艙和上流社會生活,但對優秀人才絕不吝嗇。馬航出事后,我出差乘坐最最便宜的馬航,結果被拍磚“千萬別乘馬航了,投資人要嚇哭了,應該給你買保險!”想想有道理,就再不買馬航了,后來馬航又出事了。
大家都在吐槽北京霧霾的時候,只有我興奮地說北京是個夢幻憧憬的城市,能回到北京吸霧霾,過前途未卜的生活,大抵對創業都是真愛吧。直到霧霾導致我咳嗽發燒,每天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雪上加霜的是,投資協議只差簽字,卻因為泡沫論等大環境變化投資人又選擇觀望,在這樣的窘境中,因為堅信,我把我所有的錢都投了進來,而天使也揮著翅膀降臨。轉眼間北京陽光普照藍天澄澈。
黑客攻擊,報道被對手刪,被對手手機助手無理由下架,我們都遇到過。強大的對手和巨大的壓力反而讓我們更團結,徹夜解決問題。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失去信心或要離開,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我背負的是整個團隊的期望和理想,也因此我必須拋棄曾經懦弱的自己并堅信這些無非是沿途的風景和小插曲,就像陳歐說的“暗箭是先行者的榮耀”。
睡辦公室、上線前幾天每天凌晨4點把同事挨個送回家,也是尋常小事,我們是氪空間孵化器從上千的項目里選出來的提供免費服務十幾個團隊之一,在那里大家互相打氣。有一次凌晨一點半我離開那里回家,發現還有成員全在的團隊,于是又雞血滿滿。
我曾經出過車禍,在床上一個月幾乎不能動,每天只有做夢,而后來這些夢幾乎都實現了;曾經關鍵時刻腳踝骨折;曾經被騙子騙慘;曾經彈盡糧絕……每一次絕境都會激發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對夢想的渴望和行動。創業路上也是一樣,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險象環生的,毀掉三觀的。
曾經在澳洲乘直升飛機,在空中挨著我的艙門開了,險些掉下來;那一次云南山路雨崩,一個巨大石塊如精確設計般砸到了我的車前面2米處。還有在普吉島遇到地震和海嘯,所有的人都拋下行李和一切向山上狂奔。是誰設計了死亡的局,是誰又在關鍵時刻阻止這一切的發生?我在那些時刻都是無比平和的,我知道了要學會接受,接受自己,接受無常,和生命的虛無。
所有的挫折,都只是我們在創造過程中,不得不妥協的一些事罷了。你要先不顧一切地相信你想要的,然后再談妥協。到最后,死亡也只是不得不妥協的最后一件事。
“為什么不躍出去?”- 這是世界上最高蹦極跳61樓窗戶上的標簽。 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挑戰自己,躍入未知?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不需要理由去做一件瘋狂的事?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讓自己瘋狂的去愛?然后你發現,也許恐懼不是真實的。
我們的創業公司也一樣,度過死亡谷,開始快速發展,成為了投資人追逐的對象。
請記得你有一個夢想,抓住它,不要讓自己后悔。哪怕曾經支離破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微茫,用你全部的愛去追求,它一定會如你所愿。你拼命的努力,成全更好的自己。終有一天,你會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你會發現那個更美好更強大的自己,值得擁有所有的美好。
中年女性創業故事(二)
80后女生專注兒童早教產業創業
在這個“孩子是未來的一切”的年代,很多創業者都努力在兒童才藝培養方面努力占據屬于自己的市場。培訓班,輔導班,才藝班……
家長們在急切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才藝方面有一技之長,創業家們希望自己的服務質量能夠給小孩真正掌握一門才藝學問。
下面來說這位是一位80后才藝培訓機構的創業名人——楊影潔,音博凡創始人,一位80后女生。與其說她是在教學,不如說是在傳遞快樂;與其說在創業,不如說是在用心生活。
“音博凡”專業少兒音樂教育,專注服務于2-6歲幼兒和7-12的少年音樂啟蒙和基礎音樂教育的品牌。課程體系完整、特色數字化教學、專業的音樂師資力量、完善周到的教學服務,保障每一位學員在音博凡音樂學校中,快樂地學習,并獲得卓有成效的學習成果。
下面來聽聽記者對楊影潔的采訪
記者:音博凡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創辦的?
楊老師:這個想法醞釀了很久,2011年5月我們團隊正式開始提上日程,并迅速付諸行動。
記者:創辦音博凡的理念是什么?
楊老師:音博凡的理念有以下四點:
第一是音樂啟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和音樂,音樂對于孩子的智能發展非常重要。音博凡通過專業的少兒音樂教育,開啟孩子智能,培養全面素質。
第二是不凡人生:不凡人生除了成功的物質外,豐富精彩的精神世界更加重要。音博凡為中國的新一代孩子打造出美妙絕倫的音樂世界和音樂人生。
第三是ENJOY:追求美是人之天性,也正是因此,人類欣賞美、締造美,人生才會其樂無窮。音博凡讓更多孩子從小體驗音樂,享受音樂,樂在音樂人生之中。
第四是FUN:音樂本應是開心快樂的,孩子不應被枯燥乏味的技能教學摧毀了熱愛音樂的心靈。每一個音博凡的孩子都會覺得學習音樂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記者:音博凡現在有多少位老師?有多少個學員?,家長們對音博凡的評價怎么樣?
楊老師:目前有16位老師,有不到200個學員,家長和孩子們非常認可和喜愛我們的專業音樂課程,好評率達到100%。我們是針對2-6歲的少兒的專業音樂課程,大部分學員每周一次課,也有每周兩次課的`。每個教學中心會根據教學情況定期安排沙龍活動,深受家長和孩子們喜歡。
目前我們已經開發完成了音悅樂園(2歲),知音課堂(2歲半),愛樂課堂(3歲),博樂鍵盤(3歲半),卓樂鋼琴(4-6歲及7-12歲)全部課程的開發。而且已經在近200位孩子的音樂教學中實踐過了,教學效果很好。這些專業音樂課程每半年為一個學期,各個學期的學習內容是系統進階的。
記者:初期是怎樣選擇創業團隊、合作伙伴的?
楊老師:我們經常看到一些3-4歲的小孩子,從未接受過任何音樂素質方面的教育,就直接被媽媽拉來學鋼琴,而且是一對一的教學方式,造成很多的孩子都無法堅持,因為太枯燥。其實孩子們不是不熱愛音樂,而是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問題,不吻合孩子的天性。
所以,我們就創辦了音博凡,是為了讓孩子快樂地學習音樂。
音博凡團隊都是招募的志同道合的同事,所以,與其說他們是員工,還不如說他們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們都熱愛這個事業。
我們團隊中有音樂院校畢業的,有師范院校畢業的。我們教材開發在上海音樂學院陳應時教授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秦序教授等組成的專業團隊的指導下,由我們自己的專業課程開發小組完成,課程開發小組的成員,因為有專業能力,又有共同的事業理想,而且,他們又是音博凡這個平臺自己培養出來的。這樣,更容易保證我們開發的課程和教材取得成功。我們認為成功的教材和課程的標準是,第一,孩子們喜歡,第二,教學效果好。
記者:您是學音樂出身的嗎?
楊老師:我雖然沒有學過音樂,但我熱愛音樂。就是因為我是音樂教育缺失的一代,我不想讓我們的孩子們再錯過這個陪伴一生的心靈的朋友—--音樂。但遺憾的是,我們中國目前的少兒音樂教育還是比較初級的,沒有規范的課程,也缺乏好的教學方式,幾乎全都是一對一的言傳口授的上課方式,再加上枯燥的技能學習,很容易讓孩子們迷失掉快樂學習音樂的本心。
記者:音博凡現在的教學怎么樣?
楊老師:2012年7月,音博凡全面實現數字化教學。我們全部的課程都是基于IPAD的互動多媒體教學方式,音博凡是一家真正數字化教學的音樂教育機構。8月,我們還入圍了上海市科委2012創新計劃。現在上海市科委給我們的資金支持已經到位,政府非常重視我們,作為現代服務業的示范項目,我們一定會把音樂教育的智能服務平臺做好。
記者:從開始運營到現在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楊老師:困難有很多。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作為一個新品牌,如何讓孩子們喜歡我們,家長信任我們?
首先,我們在課程上狠下功夫,除了開發出吻合孩子成長特點的樂感節奏、原聲回響、樂理基礎、鍵盤游戲、名曲解析、音樂劇場、交響動畫等一系列豐富的專業音樂課程內容之外,我們還全部實現數字化教學,通過多媒體互動教學形式,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效果。我們的課程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認可和肯定。
其次,我們也非常強調師資的專業性。音博凡的老師都是音樂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并且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專業培訓,才能正式上課。
有了好教材,好老師才能有好效果。在我們的持續努力下,孩子們學習效果很好,半年時間,我們就獲得了良好的口碑,F在,我們招生基本靠口碑,不需要再做什么特別的宣傳推廣。
目前我們的困難是,擴張的需求與團隊不足的矛盾。擴張的要求很強烈,但團隊明顯人手不足。所以,我們也在考慮以合作的形勢擴張,而不是全部做直營教學中心。
記者:那您覺得創業和家庭沖突嗎?如何合理的安排家庭和事業之間的平衡關系?
楊老師: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一頭投入多了,必然忽略另一頭。還好我是做少兒音樂教育的,我的兩個孩子都可以從我的事業中受益。她們都是音博凡的學員,很快樂地學習音樂。雖然,我陪伴她們的時間很少,但看到能夠創立這樣的音樂課程讓她們受益,我也得到了安慰。
的確,一方面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因為我目前能夠陪孩子的時間很少,我感覺蠻愧疚的。所以我現在絕大部分晚上的社交應酬,基本是推掉的。因為我想要保證每天晚上至少能夠陪陪孩子們。另一方面,我感覺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并不是僅靠24小時的陪伴就能達成的。我更相信媽媽身體力行的行為和態度,永遠是孩子的示范榜樣。所以,每天做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業,健康、積極、自信的對待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更能夠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健康、積極、自信的人生。
記者:您對音博凡未來的規劃是什么?
楊老師:未來,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把我們教學中心做到更多,讓更多的孩子快樂地彈奏鋼琴,快樂地學習音樂,并且堅持下去。所以,為了這個目標,我想,僅靠我們開直營教學中心是肯定不夠的。
我在考慮一方面,把我們的課程植入幼兒園等更多的幼兒教育機構。另一方面,和有同樣志向的人合作,讓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加入音博凡,幫助他們成立教學中心。我們會提供全套音博凡的音樂課程,標準的教材,基于云技術的教務管理系統,以及對所有音博凡學員開放的E-LEARNING學習平臺,來支持這些加盟的教學中心,讓他們做好。
我們特別希望有志向創業的音樂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們能夠關注音博凡項目,我們有一個音博凡的大學生成長及創業計劃。希望能夠有一些音樂藝術類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先到我們音博凡任教,積累了足夠的教學經驗和運營經驗后,對于那些有創業欲望,熱愛音樂教育事業的,我們來幫助他們開教學中心,希望他們把音博凡帶到全國各地去。我相信,我們能夠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音樂藝術專業學生們來共同發展。
全國市場是很大的,期待我們能夠扎根上海,盡快走向全國。希望更多喜歡音樂的孩子能夠更方便地到音博凡的教學中心來。
記者:對于大學生創業難有什么看法?
大學生創業難在兩點:第一是
經驗不足,對市場缺乏真正的了解,對很多具體事務的操作又缺乏經驗。第二是資金不足,創業的先期是需要資金投入的,沒有錢,很多事情只是想,做不了。
記者:那您對大學生創業有何建議?
楊老師:第一,建議大學生在創業前必須要經過積累。不但要積累專業技能、管理思維能力、待人處事的方式,也要積累資金、眼界、胸懷,以及對待挫折和壓力的能力。我還是相信厚積而薄發,任何盲目草率的創業行為不足取。第二,創業是一個長跑的過程,不是沖刺。要想取得創業成功,兩點很重要,一是自己喜愛并能夠堅持的,二是自己擅長的,兩者兼具。所以,找到適合的創業項目很重要,這個項目除了市場認可之外,一定要問自己能否堅持,是否擅長。
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學生畢業后要先進入一個企業平臺進行實踐和歷練,同時不放棄尋找適合項目的創業熱情。等到自己有所準備時,厚積而薄發吧。
記者:謝謝楊老師接受我們的采訪,很高興和您聊聊創辦音博凡的那些事,也祝音博凡在未來的道路上越來越好,加油!
楊老師:謝謝。
中年女性創業故事(三)
兩次創業,杜瑩親歷了中國新藥研發環境的改變,而50歲的她也正是推動這一變化的力量之一。
“有必要再創業嗎?”杜瑩問自己。不是沒有成功過。2002年,50歲的她創建了和記黃埔醫藥(Hutchison MediPharma),2011年50歲的她離開時,這家新藥公司已有5個在研藥物,并創造了本土多個第一:第一個把化學藥拿到國外做二期;
第一個把植物藥做到了全球三期臨床;
第一個去澳大利亞做一期臨床;
第一個把早期研發成果轉讓給全球大藥廠;
第一個向全球大藥廠轉讓候選藥物,總金額1億多美元,創本土當時最高紀錄……
在男性主導的醫藥創業圈里,這位女性創業家幾乎贏得了所有同行的尊重,“能干”、“有本事”是50歲的她經常被貼上的標簽。
不是沒有誘惑,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50歲的她已50歲,這是大部分女性準備退休的年紀。50歲的她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小的那個才10歲,50歲的她也希望多些時間給孩子。在50歲的她的成長中,父親曾為了50歲的她們放棄某段仕途。孩子們的照片擺放在50歲的她辦公桌后的書架上,并排的是和黃時期的一些照片及榮譽證書。
“你還想要什么?你最想要什么?”杜瑩接著問自己。
“中國非常需要好的企業家和創業家,而我的熱情以及最能發揮價值的地方在于做企業,所以我最終選擇了回來!
2014年1月,再鼎醫藥(Zai Lab)正式成立。顧名思義,再來一次,再次問鼎。
兩次創業大不同
“第二次創業和第一次創業還是有蠻大區別的!倍努撜f。
成立一年多時間,再鼎醫藥用于治療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創新藥物ZL-2102已在澳大利亞開始一期臨床,同時在國內也開始申請一期臨床。中國是呼吸道疾病大國,目前尚無好的藥物可以治療。
這一藥物是再鼎醫藥從賽諾菲公司引進的,同時引進的還有另一個呼吸道藥物,再鼎擁有它們的全球專利。再鼎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國際性的新藥研發企業,成立初期,采用了對外合作的模式。之前,再鼎還與百時施貴寶開展了合作,引進了一個用于治療肝癌的藥物,該藥物已在三期臨床中,再鼎擁有亞太地區專利。
“第二次創業,基點不一樣了。”杜瑩說。相較第一次創業,全球醫藥研發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醫藥研發環境、人才情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再鼎采用了不同于第一次創業時的模式。
“不像以前那樣大部分都要自建,過去十年,中國建立了CRO資源。以前如果哪部分沒有的話,在外面找都覺得不可靠!倍努撜f。和黃成立時,以藥明康德為代表的CRO產業才剛起步,現在再鼎與包括藥明康德在內的多家CRO公司合作。
利用CRO資源,使公司的運營更為高效、靈活!耙粋看起來很小的公司,也可以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不想進行一個項目,只要裁減對外服務需求,而不用裁員,這對員工也比較好!倍耪f。再鼎醫藥現有20多名員工,辦公地點在上海張江的一棟別墅里。隔壁那棟別墅里是一家生物醫藥風投基金。
創辦再鼎前,杜瑩曾做過兩年風投,是紅杉資本的`合伙人,投資醫療健康行業。創辦再鼎后,50歲的她接受了啟明創投、凱鵬華盈、紅杉資本和泰福資本等基金的投資。
拿到投資,再鼎團隊很快組建完畢。而第一次創業時,“招人是很大的瓶頸,那時候大家還沒有看到中國的發展方向”。杜瑩為和黃招來的第一個人是曾為50歲的她工作過的人,第一批人也大多出于輝瑞。
一年一年,人才吸引逐漸變得容易,和黃在成長,中國新藥生態也在變好,引來了更多的海歸。那些年間,杜瑩等人也常作為國內創新藥的代表活躍在海外相關的行業會議中,為50歲的她贏來了更多朋友及信任。
再鼎醫藥首席運營官巫薈博士就是2005年時在美國認識杜瑩的,當時做風投的巫薈在臺下聽杜瑩做創業報告,被杜感染。后來,巫一直很關注杜,巫的一些朋友也加入到杜的公司中,杜巫兩人的生活、事業開始有了交集。
“50歲的她的個性是希望開創些什么,大家走到一起,是因為50歲的她能給大家一個夢想!蔽姿C說,“還有50歲的她很大度,愿意跟大家分享,認可每個人在專業領域的優點,給一定的自主權。小事放手,大事掌舵,沿著藍圖帶大家向目標駛去!
“我在制藥領域至少做了二十五年了!倍努撜f,“有很多經驗,國內國外大家也都知道,有這個信任。大家愿意一起奮斗,一起打造中國最好的企業。”
杜瑩的領導力
不同于李革、魯先平等人,杜瑩回國的最初目的不是創業,而是幫助李嘉誠旗下的和黃集團尋找一個并購標的。獵頭找到50歲的她時,50歲的她正在美國輝瑞公司全球戰略收購部工作,主管全球代謝類疾病項目轉讓及相關兼并收購。
一番調研后,杜瑩認為和黃的原計劃并不可行,以當時的國內水平,通過并購走向國際化是很困難的。50歲的她寫了一個建議:自建研發中心,成立公司。由此,杜開始了有和黃支持的創業路,是和黃唯一的創始人。
從職業生涯第一天起,杜瑩就展現出一種主動的特質。這種特質不僅幫助了和黃的創建,也使得和黃在成長中不斷影響新藥產業政策,讓后來者受益。
第一次去輝瑞面試,50歲的她被責問:“誰叫你來的?”杜瑩博士畢業于辛辛那提大學,而當時輝瑞只招聘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加入輝瑞后,杜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人力資源這種招聘不合理:以來自中國的學生為例,很多優秀的留學生并沒有機會進入盟!50歲的她的建議最終被采納,50歲的她也因此參與了一些招聘。
在輝瑞做第一個項目時,50歲的她發現項目小組開會不合理,主動提議改變開會流程。在大公司里,通常都有明確的層級,輝瑞也是。但這個剛來的博士,別人眼中的小姑娘,逐漸憑借一個個行動及其影響力,成為了這個項目小組的領導。
“有人會覺得自己的位置低,就不愿去做這個事,或是覺得做了別人也不會搭理你。但我只要參與了這個事,只要看到有問題,就不會因為我的位置低而不去改變現狀。”杜瑩回憶那段日子稱,有一位領導的話對50歲的她后來有很大啟發。“領導力決定位置。你有多大的領導力就能做到多大的位置。”
對50歲的她影響深遠的父親也常對50歲的她說“領導力是天生的”!捌渌拍芸梢酝ㄟ^各種各樣的課程訓練,但領導力是天生的。領導力就是你要有一種感染力,你要有決斷力。”杜的父親曾在政府工作,一度管理當地的大型企業。
所以,當50歲的她的鄰居李革感嘆“創業家就是創業家,不是創業家永遠不要把他改成創業家”時,杜瑩深感認同:有些人適合創業,有些人不適合。領導力是一個創業者的重要特質,而這種特質是天生的。
“領導力表現在很多方面,我常常跟大家講,你要永遠記得,你可以選擇被動地等待,也可以主動地去參與、去影響。”杜說。
新藥是一個受政策嚴格監管的行業,而現行的監管政策還很滯后,不利于新藥產業發展。過去十幾年,杜瑩也在積極影響政府的創新政策:“怎么樣認定高新產業,怎么樣加速新藥審批,我們這一批人和政府花了很多時間溝通,交流成本也很高!睆膹埥瓐@區、浦東新區到上海市政府,杜瑩逐層擴大這種影響力!啊濉臅r候,我也參與了相關政策的制定,不僅是審評委員,而且還是規劃組的成員之一。”
和黃也是第一家走“綠色通道”的新藥公司。2008年,新修訂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開始施行,鼓勵對創新藥實行“快速審批”和“特殊審批”政策。同期SFDA向社會公布的《藥品注冊特殊審批程序實施辦法(暫行)》征求意見稿,規定了四類創制的新藥、治療疑難危重疾病的新藥可以進入這樣的“綠色通道”。
“在綠色通道這件事上,政府是非常開放的,跟我們協調。我們在摸索,政府也在摸索,我們把覺得好的方案提給它。”杜說。他們的摸索對于后來者有很多可借鑒。
只是這個曾經為解決新藥審評難、審評慢的綠色通道,隨著中國新藥申報數量的快速增長,再次變慢。在新藥審評上,還存在諸多挑戰。
“第一次是鋪路,這次在鋪過的路上再走一遍,希望該跑的地方可以跑起來,不要每走一步都在鋪路!
“在中國待了這么多年,政府對我們很支持,但是我們希望政策更加國際化、更加透明化,使我們的時間花在更需要我們做的事情上!倍耪f,如果政策不變,依然會有很高的溝通成本,他們希望能夠將時間精力用于自己更擅長的新藥開發上。
爬山不止
十幾年間,杜瑩也有過想退縮的時候。比如生第二個孩子時,50歲的她已是高齡產婦,但孩子出生一個月后50歲的她已在FDA開會。一家大藥廠向50歲的她發出邀請,可以住在美國管亞太,很有誘惑力。對比之下,當時的國內新藥研發前景還不明朗,50歲的她的好幾個朋友正在關公司。杜瑩最終沒走,理由之一是不久前50歲的她剛從輝瑞又招了三個人……
十幾年間,50歲的她也見過很多朋友經歷低谷,包括李革。藥明康德上市后,一年時間,股價從四十塊暴跌到四塊。但現在,李革已經帶領藥明康德建成一體化研發平臺。
“大家能夠最后走出來,很重要的一點是堅持!倍耪f。
兩次創業間,杜瑩投資了貝達醫藥等多家明星公司,也將一家公司成功地帶到臺灣上市,有著不錯的投資業績。但50歲的她卻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國非常需要好的企業家和創業家,才能真正把(醫藥)生態鏈建立起來。在當下,要真正有影響力,還是要做好企業!
在藥明康德宣布私有化不久后,杜瑩和李革在一次聊天時也說起“人生是否有必要再來一次”這個話題。在杜看來:“我們走得早一步,年紀不算很大,爬到了山頂,人生不可能停在那兒。”
“我經歷過繁華,也享受達到頂點。但爬山不只是為了到達頂點,過程更重要。我希望人生每走一步,寬度都在增加,這既是一種自我實現,也給社會創造了價值!倍努撜f。
看了“中年女性創業故事”的人還看了:
1.中年女性創業故事
2.女性創業故事
3.35歲女人創業故事
4.中國女性創業故事
5.女性創業故事
【中年女性真實創業案例】相關文章:
女性創業真實故事03-09
中年女性創業項目03-09
中國女性創業真實故事03-09
關于女性創業真實故事03-09
農村電商創業真實案例03-09
90后女生創業成功真實案例03-09
中年女性如何減掉腹部贅肉12-09
中年女性微信個性簽名11-23
女性創業的劣勢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