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華北電力大環境學院實踐報告總結
1、7月15日
7月15日,經過了3個小時的顛簸,中午xx點左右我們華北電力大學環保分隊抵達大悲鄉。安排好食宿后,我們在村長指派的村民的陪伴下,進入當地了解環境概況,并根據了解到的情況,調整我們的計劃。
我們通過詢問全面了解當地周邊居民生活狀況并實地觀察當地生態環境、生物物種生存狀況和環境被破壞比較嚴重的地方。我們針對田地的玉米、水稻、蓮花、蘆葦、芡實、菱角等植物觀察其生長情況,并大致了解樹木的地區分布和生長的情況,草地的盛衰狀況。
我們還向當地的村民了解有關于當地保護、地形特色和氣候特色及對已經被破壞的地方的治理,對當地的整體管理的相關信息,方便更好的了解到更多當地的環境狀況。我們還了解了好多有關盤古村的歷史故事和人文趣事,并根據這些了解盤古村的過去的環保狀況和程度。適當的調節我們的計劃,力求達到對當地的環境了解的比較透徹,最后能達到極大保護的程度。
2、7月16日
20xx年7月16日星期一,我們環保分隊前往盤古村,對這里的水質進行了一般性質的的檢測。
盤古村有一條河,貫穿全村,是村民灌溉及飲用的主要來源。當天下午,我們掛著環保成員標識牌,帶著水瓶再次來到了盤古村,我們們先是在岸上觀察了看上去很清澈的湖水,并取了一些水樣,覺得這里的水質還算可以,但是,為防止以點概面,不能真正檢測到實際水質,所以她們在征得當地相關管理人員的同意后,集體脫去了鞋子,一路小心翼翼以防止滑進水里,赤腳涉水來到了水中央,站在一塊大石頭上用水瓶取了一些水,并帶回岸上以供后續使用。隨后,我們們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當地管理人員一起討論了一些水資源保護的相關措施,并一起研究了一些水質改善的方法。在當地人們決定實行時,我們們才離開了那里。
第二天的實踐就這樣過去了,我們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3、7月17日
7月17日,也是我們來到盤古村的第三天。由于前兩天我們已經實地考察了當地的環境概況,我們了解到當地的環境并不是很好,因此這一天,我們對當地村民進行了關于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在給村民做問卷調查的時候,我們從村民口中知道他們從來沒有做過類似的問卷調查,因此他們覺得很意外,不過當地村民很友善也很積極地配合我們完成了這一天的工作。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我們發現當地村民的環保意識并不是很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們對于環境保護知道的并不清楚,他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僅限于不要亂扔垃圾。但就這一點來說,當地村民也并沒有做到。而對于一些中年人來說,他們對環境保護也只是知道個大概,所以他們也沒有很強的環境保護意識。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他們對環境保護了解的比較多,但是卻很少人付諸行動。因此總的來說,當地村民的環保意識比較薄弱。
4、7月18日
這是我們實踐活動的第四天。之前我們了解到盤古村的環境近年來持續惡化,而村民并沒有很強的環保觀念,于是今天我們將我們所知道的及上網查到的環保知識向村民進行講解。
我們幾個分別在幾個地方進行講解。開始時,他們并不感興趣。當聽到廢棄塑料袋對土壤結構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影響農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減產時,有很多人都覺得很驚訝。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習慣把塑料袋用完后隨意丟棄在田地,卻不知這樣會導致減產。“怪不得老覺得最近土地不吸水了。”一位阿姨說道。而當我們說到塑料亂扔污染視覺環境時,一位老人不禁感慨:“以前我們這兒水也清,田也綠,現在哪里都是垃圾,看的堵。”
等講解結束后,大家都明白了環境的重要性。很多人都對我們表示感謝,我們覺得十分欣慰。
5、7月19日
今天是實踐活動的最后一天,我們決定和當地村民一起,共同清理盤古村的垃圾,改善村里田間的環境。
我們到達盤古村時已是中午。我們決定分工行動。我們清除路邊的垃圾,而村民們主要清理田間的廢棄物。雖然中午天氣炎熱,我們很興奮。路邊雜草叢生,所以在草叢中的垃圾很難清理,于是我們向村民借了一些工具,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而另一邊,村民也是干的熱火朝天。他們將田里的垃圾翻了出來,順便也松松土,澆了水。“苗子長勢不賴!”一位老伯一邊干一邊自豪地向我們說。我們一看,沒有了紅紅綠綠的垃圾袋,田地間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
雖然有些累,但眼前的青山綠水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涼爽。倘若再改善一下環境,多一些公共設施,盤古村也一定是暑期消暑的好去處。
至此,我們的暑期實踐實踐就此落下帷幕。
【華北電力大環境學院實踐報告總結】相關文章:
華北電力大學環境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2-09
關于大環境調查報告12-06
音樂學院暑假實踐報告總結范文12-07
醫學院假期實踐報告12-06
音樂學院暑假實踐報告03-27
法學院暑期實踐活動總結報告03-29
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的專業介紹04-10
醫學院社會實踐報告08-19
學院大學生寒假實踐報告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