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實驗室實習報告
歷時8周,實習終于是結束了。總的說這兩個月是有收獲,尤其是對環境這個行業有著更感性的理解。
這個月,做的事情其實是比較單調的。作為一個實驗員,主要是做一些助手做的事情。其實這樣也很正常,畢竟沒有簽半年以上的勞工合同,能為給你蓋的企業出點力已經算是不錯了。
在實驗室里,我一般有不懂的都會問一下實驗室里的同事。所以很快就學會了很多儀器的操作,也糾正了實驗手法不規范的問題。實驗室的裝備相對于學校說是比較少的,但是,每個儀器都有很高頻的使用,而且很多儀器都有妙用,比如說用超聲波清洗機助溶D試驗里的濃硫酸—硫酸銀溶液,這使得本應該存兩天后才能使用的溶液在助溶20分鐘后就能用了,這些手法其實在學校的實驗過程中也可使用。而實驗室的規模本就受資金制約,所以很多時候需要犧牲產出效率。
接著再說說環境行業的公司吧,我認為有必要談一談環境行業的公司到底怎么回事。盡管很多只是在無聊的時候進行的無聊思考,并沒有什么實際的依據,但我覺得也有必要說一說。
先說一下環境行業吧。其實講道理,現在很多環境公司是沒辦法做很多業務的,要么是依賴于原有的產業進行引申,要么就是剛開的公司而且業務比較專一例如只做環評的小團隊。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環境行業本身只是一個大的概念,換言之,環境涉及的面太廣,以至于我們沒辦法給他個有效的分類。公司選址的時候需要環評;在生產環節,有清潔生產這個概念;公司建成后需要通過環評才能繼續營業;處理生產后的廢水廢渣也需要對應的處理工程,這個的話給排水礦物工程化工之類的行業會很拿手;而這些處理工程里用到的設備儀器以及藥劑完全也可以給上環境類的屬性。因此在實習的時候我猜很多同學可能會比較迷茫:為什么和書本里的有明顯出入,這已經不僅僅是實踐與理論的問題了。事實上,兩家同樣是環境相關的企業,完全是兩個行業的氛圍。前面說過,我所在的這家公司前身是搞線路板的,所以對這一方面會比較注重。即使后面搞水處理的時候,很多客戶以及需求都是在這方面的。就算是開了環境類的,也不會說離化工生產類太遠,不會說去包攬工程設計或是環評的業務。
環境實在不適合作為一個科目,而適合作為一個題。環境問題涉及的領域如此之廣,以至于罕有人能做到說有人真的能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宏觀的把握。說起規劃,生態規劃的和市政出身的更有優勢;治理廢水?給排水其實也爆環工9條街,當然環工的同學也能做;開發清洗劑絮凝劑?環工的同學可能就不太行了;就不說上述的,甚至是工業設計的,在環保意識的指導下,做出的產品對環境保護的貢獻其實也不比搞環境的差多少……總之,環境工程的同學在本科階段其實只是開了很多個坑,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哪個坑說挖的特別深的。而當這些同學已經選好某個坑時,會發現這些坑甚至是深不見底!又或者說,行行都可以有環境,只要有環境學的指導,它們完全可以成為環境行業的助力;環境,環境,只要對環境有愛,人人都可以是環境人。這樣一,我就真的理解為什么肖羽堂教授在講授環境學導論程的時候說:“其實你們最需要的,是學會怎樣愛護環境。”出實習了解實際情況并思考后發現真是應景了。
隨之而必然伴隨這樣的疑問:環境工程的同學的價值到底體現在哪?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茫然,大神們通過自己的睿智和堅毅排除這個困擾,從而使自己更專注;而對于大多數人說,這種睿智和堅定是必然不存在的,而自對未的思考而產生的茫然和焦慮又是必然存在的。其實在我看這只是一個自環境工程的考驗。事實上,正如前面所說,環境工程本科階段只是在挖坑,而挖完坑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所以,要對自工作的學習習以為常;因為除了本科的程,環境工程的同學甚至要深入了解某一個行業的知識,才足以勝任某些崗位。而在我們公司,就算是搞市場搞業務的,也要對公司的產品以及各個指標和對應的性能了如指掌,才能向客戶推銷;再者大部分客戶也是搞這行的,不懂這行真的沒法交流。而很不幸的是,剛出的我是沒辦法勝任市場這個崗位的。
然而,環境專業的同學也必然比其他專業的同學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其實就是環境專業的同學最大的優勢。或許有人會問,這到底算哪門子優勢?不好意思我不玩了我要轉行。然而事實上,環境專業真的像是要人轉行才會有成長。學習了廣度足夠大的知識,恰恰是選擇不同方向的一大優勢。有時候,而不管轉到哪一行,都是可以給環境保護做貢獻的。比如說去從政去做生意。做生意的,如果肯為環境保護充點錢,其實已經算是最大貢獻了,畢竟大部分人至今為止還沒有這個覺悟;從政的,如果能居高位,出臺某項政策,那也是對環境事業的一大貢獻。
得到上面這個結論后,其實很多迷茫都可以解決了:去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有一個保護環境的心,就夠了。至于收入和工資,這些問題其實不能說是環境這個行業的問題,畢竟就算是做不對口的行業,做比對口的行業收入要高的工作,其實也不阻礙我們對環境這個行業的貢獻。
所以,想轉行的,別墨跡,真想轉行就趕緊轉。
扯得有點遠,不過好像沒提多少實習的事情。真相是做的事情實在比較單一,而且任務比較簡單,所以沒什么好說的。要說對公司最大的幫助,其實就是我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很安全,沒出事,也沒搞壞什么儀器,給公司省了一大筆支出。畢竟出了事故后小公司可不一定能承受得了打擊,也不一定能承受因為儀器報廢而造成的停產。至于在實驗室幫助師姐們做一些事情,其實相比之下也只是中規中矩。不足的地方也不是說沒有,可能因為本身不是很想在這個行業發展,想準備考研,所以在沒什么事情的時候都是在一邊復習專業,溝通方面相對少了些。
再說說實習時的一些細節吧,實習時做最多的就是測量樣品的黏度和陽離子/水解度。測量手法照著國標就行了,所以還是比較無腦的。由于做的是分析實驗,所以精度要求特別高。經常要用分析天平稱量精度為±00000g的東西。由于比較手殘,所以經常是稍微手抖了一下就過了,一開始不熟練,稱個樣品墨跡了1分鐘。后面升級了點了一些技能點,總算是能在分鐘內稱完。稱樣品只是開始,黏度計那個才是正戲。測量黏度時首先要把粘度計弄垂直,接著再裝溶液,再測次時間。三次測量的結果要差別要在02秒以內。一開始沒把里面的氣泡趕出,結果波動都在到8秒左右,測了10次用了大概2小時仍然沒有測出一個樣品。這時我就想起了以前在學校做分析實驗時擅長地數據改造,在我印象之中好像還沒做出過一次靠譜的分析實驗數據,我一直覺得分析實驗這門開出就是用水的。那是我也在想,以后做實驗,如果數據做得不好看,多做幾次,就可以接近自己的模型,反正精度其實也就那樣,實驗數據本身就是用解釋實驗機理的,解釋的不到位,肯定也是數據的問題,一想到這個,當時就覺得化學類的論好像都要加點特技才行。而事實上,剛剛說的那些有部分可能正確,也有部分可能不正確。因為在我趕出氣泡以后我很順利地做完了當天所有樣品的測量,每個樣品只要測到次就夠了。這樣一我就覺得以前的懷疑很無理,既然是系統化并廣泛運用于實踐的東西,那怎么可能這么隨便呢?而實驗的儀器保養以及手法也很重要。在實驗室,我們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滴管,而且很多時候都是一個滴管只有一種用途,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污染;而玻璃儀器也會按時放進酸桶里泡上一兩天,這樣才能將之清洗得干凈;滴定操作時每次都是從滴定管的0刻度開始滴,用這樣的方式減少人為誤差……其實嘛,作為一個實習生,我是不奢求能做出什么大事情的,我覺得只要把上頭吩咐下的東西做到位,不添亂子,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而偏偏,我是那種偶爾會犯小錯誤的人。比如說,在輸出報告時填錯數據或是用錯計算公式,在測D的消解階段是濃硫酸滴得太快等等。不過再發現錯誤后我就基本上沒犯過第二次了,也算是中規中矩了。
實習的時候一般也比較有空,任務比較少的時候,一般在早上就能完成大概90%的進度,剩下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由于要考研,所以這段時間基本上都是用看考研專業的東西。在公司里敲了數據結構挺多節的代碼,感覺也就只能做這個。說到考研還是比較慌的,比較全部準備時間加起四舍五入不到兩個季度,怎么跟那些準備一年的大佬們比?人家英語練習冊都做了兩冊了,我還在背單詞,能不慌嗎?別人政治都已經把肖四做完了,我還在看基礎班視頻,能不慌嗎?別人都已經把王道的數據結構和計算機組成原理的練習都做完了,我還在老老實實敲數據結構的代碼,能不慌嗎?別人數學全書已經過了好幾遍了,我還沒開始動手,這個我倒是不慌。總而言之,我很感謝實習公司能在實習的時候留給我自學的時間,畢竟我是那種在家里效率低得讓人發指的那種人,有外部壓力總算是能挽回一些效率。至于大佬們在干嘛,我就不管那么多了,老老實實保證每一天的質量就行了。
實習時公司活動還是比較多的,比如組織籃球賽和公司周年慶。當時打籃球我還以為是公司里玩玩。結果是要跑去東莞,而且是和別的公司打。我就直接方了,我是真的不怎么會打,如果一開始就知道真相,我絕對會拼了老命證明自己根本扶不起。公司是開了不久的,實習期間正好一個月,公司有組織爬活動,不過那時周六我有事沒去。總的說在公司里呆的挺安逸的,很適合養老。如果不是考研,我好像也真的沒什么事情做,我單位隔壁那位大叔沒事就在瀏覽一些奇奇怪怪的網站。而在這種環境下長期工作,我覺得是不適合我的,因為我是那種一旦停下就會開始胡思亂想的人。所以以后如果要找工作,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我肯定是選那些能爆肝而且前景好的。
不過相比其他同學的實習,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就說說那些搞環評的同學,才叫高潮迭起。寫環評報告什么的就不說了,關鍵還要跑去看委托方的設備。那些大老板可就不會給那么好的臉色的,要看某些比較辣雞的工程隊和環評專家直播撕逼。想想也是這樣,打個比方,環保局就像游戲策劃,老板們是玩家,而環評公司就像是Np。一起的游戲不充錢也能好好玩,現在游戲規則嚴厲了,修復了一起很多不明BUG,一些工藝不太行的公司不充錢就玩不下去了,站在這些老玩家的角度思考,也能明白為什么會不給好臉色了。畢竟在游戲里,策劃一般是要被問候全家的,而Np作為策劃的走狗,也經常是被流彈擊中。想想也是覺得坎坷。
總之,這八個星期確實過得不算糟糕,我想經過實習后,很多同學對這個行業會有更多見解,而且也會有更多不同的想法吧。
【大學生實驗室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有關實驗室的實習報告05-30
電氣實驗室實習報告12-06
實驗室實習工作報告12-31
關于道橋實驗室實習總結報告12-09
制梁場實驗室實習總結報告12-07
實驗室的實習心得12-05
實驗室實習總結12-01
實驗室實習心得03-22
大學生實習的實習報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