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學院藝術實踐報告范文精選
藝術實踐周總結報告 金秋十月,中國音樂學院第二屆藝術實踐周活動于20xx年10月8日在國音堂音樂廳隆重開幕。上午9:00,大會一開始,首先播放了回顧去年首屆藝術實踐月的記錄短片,在視頻短片里,為我們再現了去年藝術實踐月活動精彩和內容豐富的珍貴鏡頭和畫面,同時也記錄了師生們在藝術實踐月中積極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豐碩成果。
在今年的藝術實踐周活動中,學校特別邀請了宋飛、施萬春、趙曉生、王立平、任衛新等領導、專家、學者為我們舉辦了多場高水平的講座,內容匯集了文學藝術、作曲、鋼琴、活動策劃等多學科,擴展了學生們的視野,拓寬了思維,啟迪了人生。
第一場是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宋飛老師的講座《走進民族音樂多彩的世界》,講課聲情并茂,她在精湛的琴技中娓娓道來她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以及對音樂那種執著的信念。最后還結合服裝設計給同學們闡述了特色的傳統文化,并主張我們要將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第二場,我國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前系主任施萬春教授,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音樂廳舉辦了一場題為《中國經典舞劇﹤紅色娘子軍﹥創作回顧》的講座。施萬春教授在此場講座中通過兩個部分進行內容講述,一是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創作的回顧;二是通過紅色娘子軍音樂創作引起的一系列反思。跟隨著施萬春教授幽默風趣的語言、鮮明獨到的見解,大家在意猶未盡中用掌聲與歡呼聲告別了這場精彩的講座。
第三天早上,舉行了一場別具生面的鋼琴講座《偉大的巴赫》的視聽盛宴,主講人是上海音樂學院的趙曉生教授。在講解過程中,趙教授融匯東西、貫通古今,并且所舉的每一個曲例都在鋼琴上信手拈來,充滿鋼琴演奏大師的風范,使理論講解與視聽感受完美結合。使我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千面佛的巴赫。
在聽講座的同時,我們每天下午都在練習傣族舞。傣族老師是當地的民間藝人,舞蹈動作、歌喉、長相都堪稱一流。大家興致高漲,配合積極。由于時間只有短短一周,在匯報演出時,我們的舞蹈動作海存在許多不足,韻味、感情都不夠到位。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深切的體會到了傣族的風土人情,風俗語言,以及傣族女子與漢族女子的不同之處。并體驗到不同的教授方式——口傳心授,傣族民間藝人手把手的實踐教授,不同于課本里的文字解說,充實而又愉快,使我受益匪淺。雖然現在是一個信息高科技的時代,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但我認為“口傳心授”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傳承方式,因為藝術在很多時候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只有通過這樣面對面的交談了解,手把手的傳授指點,甚至通過心靈的交流與感受才可更完整的領會這其中的博大精深。
10月14日,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周已圓滿結束,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知識平臺,一個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引領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實踐。讓我們能夠以滿腔熱情、奮發向上的積極心態去熱愛音樂!期待下一屆藝術實踐!
【音樂學院藝術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音樂學院暑假實踐報告總結范文12-07
大學生藝術社會實踐報告推薦12-09
沈陽音樂學院專業介紹12-09
民族樂團合奏課藝術實踐報告范文兩篇03-09
藝術實習報告06-17
德國柏林音樂學院的專業介紹12-09
藝術類實習報告-藝術實習報告范文11-22
實踐報告12-05
社會實踐報告: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間藝術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