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衛計局健康民意調查分析報告范文
一、居民健康素養現狀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區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人口比例為15.84%,即15.84%的居民能夠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識和理念,熟悉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內容并且具備基本的健康技能,此結果高于2015-2016年度**省調查的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2.08%),也達到了**省衛生計生委出臺的《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年)實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12%”的水平。成人吸煙率19.2%,比基線調查時的20.3%下降了5.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4.8%;兒童青少年肥胖率21.1%。
總體來看,在城鄉、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以下差異:
1、健康素養水平存在城鄉差異。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和健康技能素養水平均高于農村居民,但差距不大。考慮與農村居民獲取健康知識的途經與城區居民相比相對較少有關。
2、健康素養水平存在性別差異。男性健康素養水平(16.52%)略高于女性健康素養水平(14.30%)。造成這種差異可能與農村女性較農村男性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有關。
3、健康素養水平存在年齡差異。不同年齡段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存在不同,45歲以下的中低年齡組高于45歲以上的高年齡組,其中25~34歲的年齡組健康素養最高(22.81%),65~69歲年齡組最低(6.54%)。造成這種差異可能與各年齡段的文化程度不同有關。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體,容易受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擾,按時服藥、自我檢查并按時體檢等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這和有關研究表明健康素養水平較低的老年人由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較差導致其死亡率高于健康素養水平較高的老年人的結論一致。
4、健康素養水平存在文化程度差異。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健康素養水平有所增加,大專及以上文化健康素養水平明顯高于其他文化水平,這與中國居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的科學素養水平與文化程度與教育水平的關系基本一致,表明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健康素養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文化水平越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越強,具備健康素養的可能性就越大。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是提高健康素養的前提條件。
二、6類健康問題素養的分析
本次調查發現,居民科學健康觀素養水平較高,達32.48%,居民對于健康的內涵和外延、健康與環境的關系、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的知曉率較高,表明居民的科學健康觀已經初步形成。
**區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較低,是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中最差的一個,僅為10.92%。基本醫療素養是健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人們對基本醫療服務的了解、需求和利用水平。良好的基本醫療素養意味著能夠獲取更多的科學就醫和合理用藥相關知識;能夠增進醫患溝通,緩解醫患矛盾,能夠減少衛生資源浪費,提高健康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各級各類健康機構需加強對基本醫療素養知識的普及,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有效提高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從而有效保障居民的身體健康。
55~歲的中老年人群對健康信息的需求及重視程度較低,而55歲以上年齡段是各種慢性病的高發年齡段,同時,文化水平較低的居民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這與一定的社會背景有著必然聯系,而如何提高這些人的健康素養水平,將是下一階段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狀況分析
20xx年**區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平為15.84%,與2016年5月**區創建**省健康示范區啟動后開展的居民健康素養基線調查結果(13.16%)相比提高了20.4%。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創建成果初見成效。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政府重視為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區政府高度重視健康促進工作,成立組織,制訂方案,組建隊伍,健全網絡,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近年來不斷推出“全民免費健康查體”、“大病醫療救助”、“衛生扶貧”、“萬名保健醫生進農戶”等多項衛生惠民生工程,讓老百姓在了解衛生惠民政策的同時,也學到了各類健康知識,為提升健康素養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成功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為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夯實了基礎。
通過20xx年~20xx年**區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在我區形成了政府領導、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共同參與的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為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夯實了基礎。在世界衛生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聯合國糖尿病日、結核病日、艾滋病日等時段內,政府牽頭,多部門聯合,在公園、廣場、社區等人口密集場所,深入開展主題宣傳咨詢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程度,增強了宣傳教育效果。
三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為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不斷提高居民對科學健康觀的認知度和知曉率,全區廣大健康教育工作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居民的要求和需求,強化責任意識、崗位意識,調動起廣大公眾參與各種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區、鎮街政府和村委、區和鎮街醫療衛生機構、學校等重點企事業單位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橫幅、展板、現場咨詢、印發宣傳資料、培訓、講座等手段,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活動;區衛生計生部門利用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健康教育經費開展各類健康素養干預活動。健康教育作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重要內容,在城鄉基礎醫療衛生機構中普遍開展。每年至少發放健康教育資料12種、每月一次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和更換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年至少9次健康教育咨詢活動和個體化健康教育活動等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多種形式地讓老百姓尤其是農村老百姓掌握健康知識,形成良好健康行為方式和具備基本的健康技能;區疾控中心定期面向全區健康教育專(兼)職人員、社會公眾,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有聲勢的宣傳、培訓活動。
四是媒體在普及健康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電視、電臺、報紙、網絡等現代媒體,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活動,以提升居民科學健康觀、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婦幼健康素養、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為重點內容,在電視、移動媒體播放健康公益廣告,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真正做到讓科學健康觀人人皆知。
【區衛計局健康民意調查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衛計局宣傳活動總結05-09
5.12福山區衛計局護士節啟動評選活動03-24
關于房產新政民意調查報告05-12
區水利局工作計劃04-17
衛生局計財股工作總結03-17
教育局創衛的工作計劃04-17
心理健康測試分析05-10
教育局學習實踐活動分析檢查工作報告03-26
區經濟促進局半年工作計劃范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