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民法實訓報告
篇一:民法實訓方案
民法學實驗實訓方案
一、民法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是法律事務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法律專業的核心課程。《民法》重點闡述了民法理論和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理論為主實訓為輔的課程。
二、教學目的和總體要求
教學目的:通過民法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民法學的相關知識,了解民事法律關系、物權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債權法律制度、繼承法律制度、人身權法律制度、代理法律制度等能夠運用上述基本理論分析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民事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民法學》實驗實訓課程的教學目的是:
1.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我國現行的民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基本原則。
2.著力培養學習者運用所學的民法理論和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民法法律、法規、政策來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他們思辨和動手能力。
4.及時了解學生對民法教學的評價,傾聽學生的心聲,接受同學們良好的建議和誠懇的批評,在教學進行中可以向同學們進行問卷調查,以改進我們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4.拓展學生視野,進行學術交流,提升理論水平。
教學的總體要求:民法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一般安排課內實訓,培養學生理解與應用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實訓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使學生將所學民法知識運用于現實工作、生活之中,強化學生學法、用法能力培養與形成。本課程的培訓目標是培養學生從事民事活動所必需的民事法律運用能力及相關技能。根據這一目標,本課程實訓教學的基本思路是,根據職業能力需要設置培訓內容和方法,通過多種途徑開發實踐教學資源,創造條件使教學過程與職業情境相融合,實行教、學、做相結合,精講多練,邊講邊練,讓學生學以致用。《民法學》實驗實訓課程的教學要求是:
1.實踐教學中教師認真選好每一個案件和案例,使之貼近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趣味性。
2.教師加強對實踐教學的指導和總結,例如在教師均要事先向學生講明意圖,提出具體要求,并在事后進行總結評比。
3.教師在授課前事先準備與授課內容吻合的案例,將理論傳授與案例分析、歸納、總結相結合,由學生通過所學習的民事法律知識來分析,再又任課教師進行點評,逐步培養學生法律邏輯思維能力。
4.完成實訓總結和報告。
第一部分:民法導論部分
實驗實訓項目(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則和民法的性質(4個課時)
實訓要求: 1.正確識別不同的民事行為能力及民法的性質;
2.正確分析民事責任、民事權利、民事義務。
實訓目的:了解和掌握民法的基本特征及其與其他部門法的聯系和區別
實訓案情設計
王某住一商住樓的二層,一層是街道辦事處的房產,街道辦事處將其作為退休工人的棋牌室,老人們天天在棋牌室打麻將,王某和孩子常在深夜被樓下的洗牌聲驚醒,無法入睡,王某多次找辦事處協商,要求其關閉棋牌室或限制晚上打麻將的時間,辦事處則認為,打麻將是一項正常的娛樂活動,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拒絕了王某的要求。王某向法院起訴,要求限制打麻將時間。問:王某的請求能否支持 實訓設計:本案涉及到了哪些民事法律了關系?這些法律關系的性質是什么?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本案涉及了哪些民事權利?民事責任?結合民事法律關系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民事主體、民事客體是什么
第二部分:民事主體部分
實驗實訓項目(一):民事合伙主體及其相關法律問題(6個課時) 實訓要求: 1.正確認定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和定性
2.確立合伙企業的責、權、利關系
實訓目的:了解和掌握合伙企業的基本法律特征及其所涉糾紛的處理
實訓案情設計:
某合伙企業原有合伙人3人,后古某申請入伙,當時合伙企業負債20萬元。入伙后,合伙企業繼續虧損,古某遂申請退伙,獲同意。古某退伙時,合伙企業已負債50萬元,但企業尚有價值20萬元的財產。后合伙企業解散,用企業財產清償債務后,尚欠70萬元不能償還。對古某在該合伙企業中的責任,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并說明原因 A.古某應對70萬元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B.古某僅對其參與合伙期間新增的30萬元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C.古某應對其退伙前的50萬元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D.古某應對其退伙前的50萬元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但應扣除其應分得的財產份額
實訓設計:本案涉及到了哪些民事主體?這些民事主體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應如何認定?這些民事主體的責、權、利是什么?他們之間的糾紛處理涉及哪些法律法條?最后根據要求整理出相關問題參考答案。
實驗實訓項目(二)自然人民事主體的特點(2課時)
實訓案情設計1
小敏現年11歲,10歲那年其父母因車禍雙亡,留給小敏10萬元存款。當時小敏的姑姑在外地工作,而舅舅則在本地,于是經決定由舅舅擔任其監護人。小敏舅舅是個個體戶,為做服裝生意動用了小敏的5萬元存款,但后來生意卻賠了。此時,一向關心小敏的姑姑業已調回本地工作,聞知此事,姑姑大為惱火,請求法院變更監護人。而舅舅則辯解道,動錢是為了讓錢增值,而投資在任何時候都是有風
險的,故不存在監護不當問題。
思考思路:本案涉及的主體有哪些?其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如何? 請結合所學民法理論對本案中涉及的法律問題予以分析。
實驗實訓項目(三))法人民事主體及其相關法律問題(2個課時)
實訓要求: 1.正確認定法人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和定性
2.確立法人企業的責、權、利關系
實訓目的:了解和掌握法人企業的基本法律特征及其所涉糾紛的處理
實訓案情設計
甲街道辦事處經所在地某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基金會,開展存貸款業務,吸收了200萬元存款。2003年7月,甲與乙公司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基金會向乙發放貸款200萬元,用丙中學所屬50畝劃撥土地使用權作抵押,年利率為15%,借期兩年。丙中學向甲交付土地使用證后,基金會即按約定向乙公司發放了貸款。借期屆滿后,乙公司僅向基金會償還了20萬元利息。甲聘請律師索債,律師查明以下事實:乙公司貸款200萬元用于與丙聯營制售數學儀器,聯營類型為合同聯營;乙公司營業執照上注明的注冊資金為300萬元,股東王某占股份90%,但實際出資僅為100萬元,股東譚某占股份10%,王某無個人財產,但和其妻共同開辦了丁公司,王某占股份80%,丁公司開發商品房一棟,尚未出售和抵押。
實訓設計:本案涉及的民事主體有哪些?其性質如何?主體實施的
篇二:民事法律綜合實訓總結
民事法律綜合實訓總結
在教產研的教育理念下,以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法學系民商法教研室在07級法學本科專業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民事法律綜合實訓,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實訓過程如下:
一、實訓準備
(一)選定案例
根據課程實踐教學大綱的要求選取恰當案例。案例內容應當結合法學專業學生學習法學知識的實際情況選擇,要使當事人人數符合實訓人員要求,案情有一定的復雜程度,有一定的學術探討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具體來說到江陽區法院調取了兩例民事案件。復印了相關案卷材料。
(二)參加實訓的老師開會分工
確定各區隊指導教師,對各區隊進行分組,指導老師討論熟悉案件材料。
二、實訓過程
第一階段:審判觀摩
(一)由于我院無法提供審判教學場所,學生分兩批到瀘州市江陽區法院旁聽公開審判,指導老師和學生觀摩學習。
(二)實訓目的:讓學生到審判法庭現場旁聽、觀看法庭審判的全過程。通過審判觀摩,讓學生了解、熟悉法庭庭審程序。學習法官庭審的辦案技能及駕馭庭審的法律綜合能力,以及當事人、律師在法庭展現的法律技能。以達到培養學生的法律綜合技能的目的。
(三)實訓內容
1、觀摩具體案件的審判活動;
2、聽取法官、檢察官、律師介紹有關庭審的相關知識,并且邀請了法官為學生開展司法實踐工作的講座。
第二階段:仿真模擬法庭辯論
(一)各區隊確定各模擬法庭辯論人員、分配實訓任務
各模擬法庭辯論人員必須先仔細研究、分析案情,然后按分工要求完成所屬實訓任務。 在這期間采取了課堂講授指導法和課堂討論法。
課堂講授指導法是指指導老師在課堂上講授庭審程序、技巧、法律文書寫作知識并具體指導學生開展庭審前各種準備工作的教學方法。課堂討論法是指指導老師在課堂上以即將模擬開庭的案件的卷宗為載體提出各種問題或者讓學生提出問題,由指導老師和學生進行討論或學生之間展開討論。
(二)模擬法庭辯論
指導老師親臨模擬庭審辯論現場,組織、指導學生布置法庭,在庭審辯論結束后進行總結的教學方法。并進行了現場指點和評議。
本次民事法律實訓活動,首先在各區隊內部組織一次辯論活動。其次,將六個法學區隊分成三組,展開區隊間的辯論活動。
第三階段:實訓總結
由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當事人一方,針對案情寫出代理詞。在審判觀摩及模擬法庭辯論活動中,學生對自己從程序到內容等方面的表現作評判和總結,再由各組的指導老師對每組中各人的表現進行點評和總結。最后由學生自己寫出實訓總結。
三、實訓考核
主要考核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將理論運用于具體審判活動的能力;
實訓成績評定主要通過制作《代理詞》、《民事法律綜合實訓總結》的形式完成,里面包含的評定項目主要有:(1)實訓態度、儀表、舉止和紀律;(2)法律專業知識;(3)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與技巧。
同時,判斷學生工作態度好壞和能力高低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 在實訓過程中,學員是否已認真完成指導老師布置的各項工作,同學之間是否有協作精神,是否遵守實訓紀律,是否愛護設施、設備,對具有秘密性質的卷宗用后是否歸還等。
第二,在模擬法庭辯論實訓中,各模擬角色的具體表現,在實訓中參與者的表現。
第三,實訓結束后,各角色提交的代理詞。
第四,實訓結束后學員提交的實訓總結報告。
成績應綜合其實訓態度、儀表、舉止和紀律、法律專業知識、法律技能、法律文書和材料的寫作等方面內容評定,按滿分100分記分。
四、實訓效果
通過這次綜合實訓檢驗了學生民法、民事訴訟法、民事證據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的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運用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理論和法律規定來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檢驗學生對民事法學專業知識學習的狀況;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專業表達用語和表達習慣;熟悉庭審活動的程序及技巧。使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了提高,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和實踐性的高等法律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法律職業責任心和職業道德。
總之,這次民事法律綜合實訓取得了圓滿的成績。也達到了實訓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效果,為以后實踐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經驗。當然也暴露出了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促進了民事法律的教學改革工作。
【民法實訓報告】相關文章:
實訓的報告06-16
實訓報告02-25
鉗工的實訓報告04-15
鉗工實訓報告04-23
物流實訓報告04-20
電工實訓報告04-11
審計實訓報告12-07
倉儲實訓報告12-21
銑工實訓報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