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和幸福-情感雜談
世界上最說不清的東西可能就是錢了。哲學家說:錢是一把雙刃劍,要做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政治家說:錢是靈魂的枷鎖,可以沒有錢,但不能丟棄信仰;詩人說:沒有錢算得了什么,我有藍天白云,我有愛情自由!知識分子說:不食嗟來之物,不為五斗米折腰,為富不仁毋寧死;守材奴說:寧可丟掉性命也不能丟掉財富;老百姓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也能磨推鬼。然而大多數人卻信奉這樣一條格言: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金錢買不來友誼,買不來愛情,買不來正義……,金錢并非一切。這些道理誰都能說出一大套,這些道理又過于空泛,它解決不了現實生活中面對金錢的許多難題。西方人常常喜歡刨根究底,他們想弄清金錢到底和我們的生活有無關系?有多大的關系。比如人們常說:錢不夠用,那么多少錢才算夠用。金錢并非一切,那么它在“一切”之中又占多少?有一門《金錢心理學》就專門研究這些課題。研究結果表明,金錢與個人生活幸福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25。相關系數是一個統計學術語,是表示兩個隨機量之間的相互依存程度,它的絕對值在零和一之間。0.25這一數值告訴我們金錢和幸福之間有關系,但關系度不是很大。用學者們的話說,叫做“輕微正相關”。
怎么理解呢,讓我們來打個比方。我們的生活就好比水,熱量是金錢,溫度是幸福。當我們不斷給水加溫(金錢不斷增加),溫度就不斷升高(幸福感不斷增加)。但當加熱到一定程度后,水開始沸騰,這時候無論如何加熱(金錢增加得再多)溫度也不會升高(幸福感就再也不會增加了),經濟學上把這稱為邊際效應。如果繼續加熱,溫度(幸福感)不僅不會升高,反而會把水蒸發干凈(徹底摧毀了生活)。這個道理很淺顯,金錢和幸福就是熱量和溫度的關系。等到水蒸發干了,留著那堆積如山的煤炭還有何用。不如早點做些雪中送炭的事,讓那些快要結冰的水,稍微提高點溫度。
人文科學并不主張“安貧樂道”,因為金錢也是幸福的`來源。只是除金錢外,幸福還有其他來源,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有人覺得衣食無憂就是幸福,有人以享受天倫之樂為幸福,農民工覺得,老板不拖欠工錢,就是幸福。夫妻恩愛、事業有成、乃至旅游、跳舞、飼養寵物都能給人帶來幸福。高官勛爵擔心下野,富商巨賈擔心破產。他們一定不如拿著并不豐厚的退休金,但兒孫繞膝,安享晚年的老人幸福。可見金錢在幸福中的比例是很低的,這其實是上帝給人創造的一種平等的機會,他并不是只把幸福賜給有錢的人。能否享受上蒼賜給的這翻美意,就決定各人的性格、修養,和看待人生的態度了。
【金錢和幸福-情感雜談】相關文章:
1.談幸福-情感雜談
7.情感雜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