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規劃視域下的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淺析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 職業規劃 職業價值觀 職業理想
【論文摘要】獨立學院大學生中存在有職業意識淡薄、職業發展短視、職業理想功利方面問題。教育者應以開展職業規劃教育為契機,教育和幫助大學生培養職業規劃意識,確立長期的職業發展過程,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
職業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的核心,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我國獨立學院開設十多年里,它所培養的畢業生質量和就業情況如何,一直是全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更是對獨立學院培養的畢業生的一次重大考驗。獨立學院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反映了他們的職業認識和職業動機,對他們今后的職業生活起著關鍵性的指導作用。職業價值觀不僅決定了他們的擇業行為,而且對于他們的工作態度、工作積極性,乃至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擬湖南某地三所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大學生為對象,從職業規劃方面探討其職業價值觀問題并提出應對之策。
一、職業規劃上的輕視性
職業規劃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從事職業和承擔職務的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這個計劃包括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目標,及對一項職業和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成就期望。它是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應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方面的困難開設的一門新課程,目的是讓大學生在大學階段能充分認識和了解自我,掌握社會對自己所學專業的需求狀況和入職規格,通過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拓展個人能力,為將來能順利融入社會而進行的一項價值觀念改造和行動計劃。
大學生進入高校前很少涉及職業教育,職業意識缺乏,因而有強化職業意識、提高職業認知,做好職業規劃的必要性。但調查顯示,僅有1%的獨立學院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了認真的職業規劃。19%的大學生有過簡單的規劃,80%的大學生沒有規劃。問及沒有規劃的原因,大部分認為,一是寫紙上的計劃約束了自己的自由,完成不了,二是只要專業成績合格、順利畢業了,就能找到工作,有沒有職業規劃無所謂。很顯然,大一新生缺乏大四畢業生就業方面的壓力,輕視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最終導致的后果是,少數有職業規劃并嚴格按規劃行動的獨立學院大學生在畢業時能順利實現自己的求職目標,輕視職業規劃的獨立學院大學生大多重蹈上屆畢業生的覆轍。
二、職業發展中的短視性
大學生由于社會經歷的缺乏,對職業的了解多來自于父母、親人、或報紙、網絡等媒體介紹,不能真正全面了解職業本身,因而在職業選擇中,多被職業的外在性所吸引,如薪酬福利、工作環境等。據調查,影響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最主要因素是“經濟收入”和“工作環境”,而對“個人事業成就”和“專業對口”的追求則放在較次要地位。眾多大學生愿意放棄薪金一般、專業對口的職業,而選擇專業不對口,但薪金高的職業。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個人家庭經濟狀況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缺乏中長期規劃,為追求經濟效益、急切改變家庭或個人處境而舍本逐末。殊不知,每種職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短處,如政府事業單位能提供穩定的工作環境,但生活沉悶、個人發展空間相對狹小;而生產企業單位雖然勞動強度大,但個人成長迅速,發展潛力巨大等等。由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職業的發展變化也在加速,曾經冷門的職業變為了熱門,而炙手可熱的專業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而出現就業的激烈競爭,開始變冷。因此,職業發展中的短視性,使許多大學生不能理性擇業,不能按照所學所長擇業,而是跟風走,哪行賺錢入哪行。工作三五個月或一年半載后,見異思遷,頻頻跳槽。這不僅導致一些行業的人才高消費甚至浪費,也使大學生抑制了自我的發展,為以后的職業生活留下了不穩定的因素。
三、職業理想上的功利性
獨立學院大學生大部分來自城鎮,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從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在職業目標的選擇上,有著明顯的功利主義傾向。當在問卷中問及“您求職的月收入目標是多少”時,71%的學生選擇2000-3000元,20%的學生選擇3000-4000元,6%的學生選擇4000元以上,3%的學生選擇2000元以內。當問及“選擇職業時,您主要考慮的因素是什么”時,其中67%的學生選擇“職業收入高”,問及“畢業后您最愿意去的地域”時,55%的學生選擇“東部沿海發達城市”,40%的學生選擇“中部大中城市”。獨立學院大學生在擇業時看重經濟報酬的傾向不但日益明顯,而且大大超越實際薪酬水平。調查中問及“如果你的擇業目標沒有實現,你將怎么做”時,32%的大學生回答“打工,以后再說”,只有16%的同學回答“調整一下目標高度,先干著,找機會再走”。而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獨立學院大學生較多地傾向于留在工作環境好的大城市和地理位置好、生活條件優厚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調查顯示,在大學生的內心深處,他們理想的擇業地點是深圳、廣州、上海等一線大城市,但激烈的競爭下,不得不放棄第一線大城市,改為一線周邊的二線、三線城市或內地省會城市。當前,大城市對年輕畢業生的吸引力依然巨大,而到邊遠地區就業和回較閉塞落后生源地就業的大學生是極其不情愿的。有些大學生明知自己在大城市難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但依然決然地要去嘗試幾年,不能生存了再回生源地,可謂不到黃河心不死。當大學生把物質利益作為衡量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往往選擇了那些能迅速使自己的知識化為金錢的單位,而忽視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工作經驗的積累,這種商品化的擇業趨向正日益影響著獨立學院大學生。
通過對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問題的調查分析,我們看到,許多獨立學院大學生在職業規劃、職業發展和職業理想上存在著價值觀取向的重大誤區。如何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在職業規劃方面的錯誤,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1.加強職業規劃意識教育、明確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工作者應重視職業規劃教育的重要性。目前,雖然教育部已經明確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高校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但大多高校僅將它排為選修課或素質教育課,并沒有意識到開設職業規劃課程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特別是獨立學院,從上到下關注的是招生任務的完成,而不是畢業生就業數量與質量的提高。因而安排擔任職業規劃課程教學的老師大多是兼職教師或管理人員。學校不重視、教師走過場,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從何談起?
其次,應強化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教育。獨立學院應培訓專業的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開設專業的職業規劃工作坊,通過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教學和個案制作,讓大學生參與到職業規劃的實踐過程中去,切身體會到職業規劃的意義所在。哈佛商學院曾做過一項抽樣調查,問學生十年后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100%的人選擇在商場上擁有財富、成就和影響力。但是他們中只有10%的恩寫下目標并做了規劃。十年后,調查小組追蹤發現,那10%為自己訂下目標、作好規劃的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是全部受訪者的96%。很多事實證明,不少人由于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毫無規劃,如大海孤舟、方向不定、目標不明,致使工作毫無建樹。歷史上很多事業失敗者,并不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主要在于他們沒有對職業進行規劃,沒有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職業目標與發展機會。可見,職業規劃對于成就人生事業至關重要。
第三,獨立學院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應貫穿始終。當前,很多獨立學院對大學新生入學時都進行了職業規劃教育,但學生是否從思想觀念上接受了,是否落實到行動中去了,卻無人理睬。因而,要真正實現職業規劃教育長期有效,必須有專人跟蹤落實,并對大學各個年級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檢查指導,實現職業規劃教育的針對性和持續性。獨立學院還可經常性的組織職業規劃設計大賽,使職業規劃意識深入人心。
2.倡導腳踏實地、勤奮拼搏精神,確定職業規劃的長期性
當前社會追名逐利、急功近利之風甚興,從國家公務員、專家學者到普通民眾,都受利益驅使之累。不論是名人還是草根,利用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媒體為賺取大眾眼球而作秀者不乏其人。受此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大學生也變得越來越浮躁、輕狂。學業上無心念書,干工作拈輕怕重,求職時這山望著那山高。獨立學院大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和社會風氣影響,普遍缺乏艱苦樸素、勤奮進取精神,因而在職業規劃中沒有做好長期性、職業發展中沒有面對曲折性的思想準備。哈佛大學的愛德華.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對美國社會進步動力的研究發現,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長期時間觀念的人。他們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動規劃時,都會用長期的觀點去考量。他們會規劃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來計劃。他們分配資源或做決策都是基于他們預期自己在幾年后的地位而定。這一研究成果,對于剛剛跨入社會的職場人士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職業規劃的長期性,是未來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做的是哪一行,若想出類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三五年的準備。對于獨立學院大學生而言,做好長期規劃、甚至終生規劃,不在乎一時之得失,對未來的個人發展和事業成功至關重要。
3.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在不斷追求和超越中享受人生
職業理想是人們在職業選擇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而確立的奮斗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是人們對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的超前反映。
俄國的托爾斯泰曾說過:“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人生發展的目標是通過職業理想來確立,并最終通過職業理想來實現。職業理想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參照系的作用,它指導并調整著我們的職業活動。當一個人在工作中偏離了理想目標時,職業理想就會發揮糾偏作用,尤其是在實踐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如果沒有職業理想的支撐,人就會心灰意冷、喪失斗志。當很多求職者被問到“職業理想”的時候,給出的答案是:月薪過萬,或者進入全球500強企業。在這些人看來,理想就是實現某些物質利益,比如錢、名譽或者地位。微軟亞洲區總裁李書復的一位同事,在認為自己賺夠了錢之后,說了聲“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環球旅行了。當時他才三十多歲。然而幾個月后,他發現自己當初的決定是錯的,他不用擔心溫飽,但并不快樂。因為真正的快樂來自于工作的過程,而不是由它獲得的報酬。如果大學生只把自己的職業理想定位在找個“好單位、好工作”上,即便是將來有實現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職業理想,因為,這樣的理想一旦實現,他就會不思進取,甚至虛度年華。所以,獨立學院大學生在確立職業理想時要考慮到這個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職業理想。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在于擁有多少錢,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一些研究告訴我們,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錢的人會賺到更多錢。因此,獨立學院大學生在確定職業理想是應記住這句話:事業比金錢重要,機會比安穩重要,未來比今天重要。
總之,獨立學院大學生的職業意識淡薄、職業發展短視、職業理想功利,這種傾向占有相當比例。教育者應以開展職業規劃教育為切入口,教育和幫助幫助大學生及早培養職業規劃意識,確立長期的職業發展過程與遠大的職業理想,引導大學生立足現實,及時調整擇業目標,轉變就業觀念,把個人理想、自身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利益、民族振興緊密結合起來,樹立到基層、到艱苦的地方、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的高尚的職業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游富英,畢慧敏.新建本科院校化學系畢業生職業價值觀的調查研究[j].科技教育創新,2008,20.
[2]李紅.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與高校價值觀教育[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3]賀擁軍,周小李.淺析當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現狀[j].當代教育論壇,2007,8.
[4]周鵬.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思考與展望[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5]唐昆雄,楊斌.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現狀及教育對策探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7(5).
【職業規劃視域下的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淺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獨立學院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建設論文12-09
大學職業規劃論文04-04
時代與職業規劃議論文04-18
大學生職業規劃08-22
大學生職業規劃04-26
實用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淺談職業規劃04-15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范文06-05
未來職業規劃職業規劃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