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作文做燈籠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作文做燈籠,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作文做燈籠1
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馬上就要元宵節了,老師讓我們在寒假親手做一個燈籠,今天,我就開始做了。
做個什么樣的呢?媽媽幫我參考:就做個簡單的吧。我和姥爺找來了做燈籠的材料:一個大飲料瓶,彩色即時貼,一個很粗的高粱桿,薄的鐵皮,鐵絲,一根很粗的線,蠟燭;又找來一把剪刀,小 刀,毛衣針,鉗子和螺絲刀。
我先拿小刀把飲料瓶從中間切開,用下面的部分做燈籠就可以了。我用剪刀把飲料瓶向下豎著剪了許多細的`條條,因為害怕剪不齊,剪之前先用透明膠帶在飲料瓶的外邊粘了一圈兒,這樣再剪就不 怕剪得不一樣長了。剪完后,再用毛衣針把細條一根一根的卷一卷,就像給它做了一個卷發一樣。
給燈籠做燭臺的時候,我犯難了,怎么做呢?我請教姥爺,姥爺先在飲料瓶的底上開了三個洞,然后又用方錐在飲料瓶底的中間鉆了一個小孔,用鉗子把薄鐵皮彎成和蠟燭一樣粗細的小圓筒,小圓 筒的一端還有一個可以掀開的小蓋兒,跟小圓筒聯在一起;再用螺絲把小圓筒的小蓋擰在飲料瓶的底上,然后扶正小桶,燈籠的蠟燭臺就做好了。
可以給燈籠做裝飾了,我用即時貼剪了很多的小花,貼在燈籠的外邊。最后又用方錐在燈籠的口處鉆了兩個眼,把鐵絲穿進去,再用粗的線綁住鐵絲的中間,線的另一端綁在高粱桿上,我的燈籠就 做好了。
大家看看,我的燈籠像不像一朵用冰做成的菊花呀!
初一作文做燈籠2
送走了喜氣洋洋的春節,就是熱鬧歡快的元宵節了。在這天,人們都要猜燈謎、吃元宵、舞獅子、踩高蹺、送花燈。今年的元宵節,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自己動手做燈籠。
一放假,我就在想:做什么樣的燈籠好呢?晚上,站在陽臺上,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我有了主意。就做個“萬家燈火”吧!我找來幾張卡紙,把它們固定成一個長方形,在每張卡紙上都畫上了漂 亮的圖案,剪成鏤空的,并在上面寫上了帶“馬”字的祝福話語,接著又用一張卡紙制作了精美的房頂。今年是馬年,我又動手剪了一匹奔騰的馬吊在燈籠下面。一個精美漂亮的“萬家燈火”完成了, 我甭提有多高興了!正在切水果的媽媽看見了,對我的作品贊不絕口。看到媽媽洗好的柚子,我又來了靈感,何不廢物利用,拿柚子皮再做個柚子燈呢!我的提議得到了媽媽的支持,媽媽準備動手和我一 起做柚子燈。為了不把柚子皮弄破,我和媽媽小心翼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柚子里的果肉掏了出來。我又拿來小刀,在柚子皮上慢慢刻出笑瞇瞇的.眼睛和笑開了花的嘴巴,柚子上面一個喜慶的娃娃 臉就做好了。我又找來一條長長的絲帶,讓媽媽幫我縫在了柚子上,剩下的絲帶打上美麗的蝴蝶結系在手柄上。我的柚子燈做好了,就給它取名“喜笑顏開”吧!
最后,老爺又幫我把兩個燈籠按上了電池和燈泡,燈一亮,更是錦上添花,漂亮極了!看著“萬家燈火”和“喜笑顏開”,我也歡喜的不得了。媽媽還把它們拍下來曬到了微信上,想不到點“贊” 的朋友還不少呢!
這個元宵節自己動手做燈籠的經歷將使我終生難忘!
初一作文做燈籠3
今天是大年三十,爸爸媽媽終于放假了。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買對聯。忽然,我看見一個漂亮的花燈籠,我和媽媽都很喜歡。媽媽決定買回家掛起來。可賣燈籠的人說:“這個燈籠有兩種賣法,一種是做好的,一種是自己回去做。因為太忙實在是做不出來!”我說:“媽媽,我想買沒做好的.,咱們回家自己做好么?”媽媽說:“當然好了,自己做更有年味!”媽媽怕我不會做,就讓旁邊幫忙的小姐姐簡單給我說了一下。
到了家里,我就迫不及待得趴在不地板上開始了這浩大的工程。我把所有零件都拿出來,先找到它的主體支架只支開,支架上有六條立體的龍,龍的嘴里喊著一顆龍珠,珠子下面呆著一根繩子,繩子低端還掛著一個綠色的珠子,哇瑟,架子都這么大氣,做成一定很漂亮。我把剩下的零件按照六條龍六個面,分成了六組,從里到外,從下到上一點一點組合拼裝。可是到了快結束是發現底座的外圍扣不上了。我求助媽媽,媽媽仔細看后發現,燈籠上下是不一樣大的,上口稍稍小一點,下口稍微大一點,我裝反了。我趕緊拆了換過來。這下OK了,最后掛上一個福字,燈籠就大功告成了!
爸爸媽媽親手把我做的兩個燈籠高高的掛了起來,一下子我的喜慶了很多。明天就要高高興興過大年了!
初一作文做燈籠4
中國的燈籠起源于一千八百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掛起紅燈籠,以示慶賀。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燈籠的種類越來越豐富,花樣也更多。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手工作業。我突發奇想做燈籠,但小學生不能玩火。因此我用的材料是彩紙和毛線。我用各色彩紙折成小等腰三角形的模樣。媽媽知道了我的想法也加入了我的.“工作”。一個三角形、二個三角形、三個、四個……一會一大堆三角形。到了拼置環節。這個步驟很重要,一定要拼揍緊,不然會散架的。選顏色漂亮的三角形來拼置燈籠身體,顏值就提高許多。燈籠少不了紅色。用紅色卡紙剪成流蘇綁在毛線繩上,再用毛線繩另一頭穿過籠體中間,這就連接著流蘇和籠體。看上去就很像燈籠了,再用剩余的三角形裝飾在毛線繩上,讓提燈籠的繩子都變的高檔次。這樣漂亮的紙燈籠就做好了。完美,哈哈。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的“上元燈節”“曾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成為當時一大景觀。元宵節人們總會放燈祈福,象征豐收成功,幸福年年。“星星落下要三秒,月亮升起要一天,地球公轉要一年”,我的愿望現在就實現,祝我身邊所有人都身體健康,事事順利,歐耶!
初一作文做燈籠5
元宵佳節即將來臨,俗話說:“年三十的煙火,正月十五的燈”。燈籠是這個節日的永恒主題,所以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組織了元宵燈籠DIY活動,我也報名參加了。
這天一早,我就帶上做燈籠的各種材料,興致勃勃的跟著媽媽一起趕往活動現場。走到門口,一眼就看到了兩個精致的燈籠。一個是公雞燈籠,一個是梅花燈籠。我心想:這大概就是我們今天要模仿制作的燈籠吧!等參加活動的同學差不多到齊了之后,水晶老師就開始教大家做燈籠了,他先講解的`是梅花燈籠的制作方法。然后,開始講解公雞燈籠的制作方法。我豎起耳朵認真的聽著,生怕漏掉任何一個制作細節,因為我希望自己能做出一只精美的燈籠來!
水晶老師講完之后,同學們都開始動手做了。按照老師講的流程,我先開始做雞脖子,可惜我畫不好,只能讓老師幫我了。接下來是制作雞翅膀、雞尾巴、雞冠等。我都是先在彩紙上畫出形狀,然后用剪刀剪下來,逐一把它粘貼到燈籠上。紙張有些硬,不太好剪,但我還是克服了。終于,完成了公雞燈籠的制作!我好開心吶!
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也很有意義,既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又親身感受了我國元宵佳節的傳統文化。希望今后還有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也希望我親手制作的這只燈籠,給家人帶來健康、平安和幸福!
初一作文做燈籠6
臨近春節,街頭小店、超市入口都擺滿了紅色的飾品,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我看著這些紅彤彤的燈籠,也想讓家里增添一些過年的熱鬧氣氛,就提議全家一起動手做一個燈籠。
我和媽媽先在網上查找做燈籠的方法,看來看去,我們選中了名字叫做“六六大順”的.燈籠,它不僅外觀漂亮、形狀獨特,而且它還有一帆風順的寓意,十分適合春節的喜慶氣氛。接著,我們就準備起制作燈籠的'材料,當紅紙、尺、訂書機、中國結、掛墜都準備完畢,我們一家三口就齊動手了。
別看這燈籠的制作過程好像很簡單,可做起來并不容易,需要特別仔細小心。我和爸爸、媽媽分工協作。爸爸負責在紅紙上畫出三十六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只見他一手拿尺,一手拿筆,仔仔細細地把正方形畫好,還時不時用三角板量一下角度,生怕有絲毫偏斜,然后用剪刀把它們端端正正剪下來。這時,我要發揮作用的時候到了,我把剪好的正方形對折,找到中心點,再把四個角都對著中心點疊成三角形,這樣一個燈籠面就出現了。媽媽用訂書機把我疊好的六個小正方形訂在一起,一個小燈籠就完成了。就這樣,我們一家三口各司其職,齊心協力,一個“六六大順”燈籠就成形了,最后,我們又在燈籠頂和底分別裝上了紅色的中國結和掛墜,漂亮的燈籠就展現在我們眼前。
我欣喜地拎起燈籠,希望馬年里我的家人都能像這燈籠的名字一樣,事事如意!
初一作文做燈籠7
還過三天就是中秋節了,我和同學們來到小桔燈,一起做起了燈籠。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袋,取出藍色燈籠,把扁扁的燈籠往兩邊輕輕一拉,再把燈籠架穿到燈籠肚子里,小心固定好,燈籠就變成圓圓的了,像個圓圓的大足球。
我打開材料包,慢慢地拿出裝飾材料,開始裝扮我的燈籠了。我先剪了一個紫色的圓,給小貓貼上了像紫水晶一樣的眼睛,再剪一個粉色的蝴蝶結,準備小貓戴在頭上,就在這時我聽見同學們都在大聲說道:“我做好了。”“我也做好了,看,我的漂亮嗎?”聽了同學們的話,我一下子慌了,我站在那里,皺著眉頭,臉漲得通紅,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做什么了,好像對做燈籠失去了信心。這時,小文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小欣,別著急,慢慢來,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把這個燈籠做好,說不定你做的是最漂亮的呢!我幫你。”聽了小文的話,我在心里給自己打氣,終于戰勝了恐懼,我繼續認真裝扮起了我的'小貓,給它戴上可愛的蝴蝶結,貼上紅紅的小嘴巴,不一會兒,呆萌可愛的小貓就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眼前了,好像馬上要去捉老鼠啦!
同學們拿著自己做的燈籠,教室里一下子五光十色,像是在開燈籠舞會了。我和同學們開心地唱著,跳著,雖然還沒到中秋節,但我們已經沉浸在中秋佳節的歡樂氣氛中了。
初一作文做燈籠8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習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日。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又出門賞月、猜燈謎、吃元宵等,還有耍龍燈、踩高蹺等傳統民俗表演。元宵節的傳說有許多,據說很久以前,兇禽猛獸經常四處傷害人類,人們就組織去打它們。因為一位不知情的獵人打死了迷路的'神鳥,所以天帝大怒,說要在正月十五就要火燒人間。天帝的女兒告訴了人們。一位聰明人讓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掛上燈籠,放棄了煙花,天帝就以為放過火了,沒起疑心。因此,家家戶戶就掛上燈籠,來紀念這一日子。
今天作文課,張老師帶領我們做燈籠。拿到燈籠,我激動萬分,立刻就將它撐成一個“藍胖球”,塞入堅硬的架子,咦!多可愛的小胖球哇!可要給它畫些什么呢?讓它成為一只獨一無二的顧氏燈籠呢?啊,有了,我來畫只小豬吧!我用紅紙剪成豬的耳朵和鼻子,加上烏黑的眼睛,一條小尾巴,不一會兒,胖胖的,可愛的小藍豬呈現了!作為小財迷的我又寫上“財神到”的字樣,真希望新的一年財運多多啊!
接下來是刺激的猜燈謎活動了,同學們有的冥思苦想,有的恍然大悟……我看了一看自己的謎語:頭上長叉叉,身上開梅花,每天起得早,好舔食鹽堿。“好簡單,是梅花鹿!”我興奮地將答案脫口而出。“沒錯!”老師給了我肯定與鼓勵。
哈哈哈……元宵節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我愛元宵節!
初一作文做燈籠9
放假前,老師布置給我們一個作業,就是去做一個燈籠。我真的是有“選擇性失憶”,在快要開學時才想起要做。
我和媽媽先在網上找做燈籠的步法,看看有什么適合我做的。突然,她靈機一動說:“我再網上買一種組裝的燈籠,把它拼好,不就行了?”“不行,不行,我要做純手工制造,要有心意嘛!”最后,我們選了一個用雪碧瓶和紅色彩紙。
我向別人要了個雪碧瓶,媽媽則去買紅色彩紙。
東西齊全準備做時,又有難題了,因為我們先要把瓶子分為二塊,要裁開它,可剪刀不行,所以我只能去超市買美工刀。我在超市里轉了一圈又一圈,沒找到,之后我居然在一個小角落里找到了。
回到家,我用美工刀裁開瓶子,然后再用美工刀把瓶子裁成一條一條的,可在裁的過程中,要不然裁歪了,要不然就是裁不動,我可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瓶子裁完。
之后要把裁好的條子和它的主體粘起來,把條子弄成燈籠的形狀,我一看,那些條子坑坑洼洼的,一點兒也不平。
然后,把紅色彩紙剪成雪碧條那么長,包在外面。燈籠的外形就定了,還要一點裝飾。
我想起勞技老師上學期教的`康乃馨的步法,所以我做了幾個花瓣粘在上面。
最后,我們用紅色的彩紙卷成筒狀,在外面粘上單面膠,再用一根線把它們連接起來,燈籠就做好啦!
我在群里看到別的同學做的燈籠,都十分好看,這是因為他們都是網上買來組裝的,純手工制做的很少,所以,會有不少的燈籠都“撞衫”了。
開學那天,我把燈籠帶到學校,雖然我的不是很好看,可是想到這是自己親手做的,還是很開心。之后,老師把我們做的燈籠掛在外面,這便成了校園最美的風景。
勞動換來的面包,總是最甜的!
初一作文做燈籠10
要做能給我們帶來吉祥和好運的迎神接福的兔子燈籠,我和杭州網小記者的其他小記者在前往目的地萬科·草莊的路上就格外興奮。
到了萬科·草莊,迎接我們的是滿面春風的四位工作人員,他們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非常寬敞的大廳里,大廳的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做兔子燈籠的材料,我們先看阿姨為我們展示制作兔子燈籠的全過程。然后就輪到我們自己動手了,我們把材料一一從袋子拿出來,有彩色紙、竿子、塑料輪子、膠水、膠帶等。首先我們把兔子燈籠的框架搭好,在兔子燈籠的框架下部裝上三個小輪子,接著把白紙包在做好的兔子燈籠的框架上,再貼上兔子耳朵,然后我們把剪好的彩色紙當做兔子的毛并一層一層地貼到白紙上,最后用線穿在框架上連起一根竿子,這樣就可以提著兔子燈籠了。瞧,一個漂亮的兔子燈籠做好了。我們拿著自己剛做好的兔子燈籠開開心心地在座位上玩起來。有的小朋友,把兔子毛做得又長又鮮艷,有的小朋友把兔子毛剪得又短又細,有的小白兔身上還停著幾只小蜻蜓,大家的兔子燈籠都做得別具特色。兔子燈籠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顯眼。大家都沉浸在這快樂之中。
上次元宵節前的做湯圓活動我沒能參加感到很遺憾,這次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杭州網小記者網組織的做兔子燈籠的活動。這次活動帶給我不少快樂,今后我會更多地參加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也企盼這些兔子燈籠吉祥物為杭州網小記者網帶去一年的吉祥如意。
初一作文做燈籠11
今年是我們班最后一次舉辦猜燈謎活動了,我決心這次要做一個別致的燈籠。
一放假我就在構思,荷花、花球、紅燈籠、兔子燈這些都是以前做得,我得換一下。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到龍城前面買年貨,看見了一個雙龍戲珠的氣包。忽然,我靈機一動,要不做一條大龍,今年我要在評選燈籠中要以大取勝喲!
我和媽媽研究了一下,做大龍需要的材料有:三張黃色卡紙、二張紅色卡紙和一個紙制袋子、一張紅色亮光紙、雙面膠、一根較硬的鐵絲。準備好材料,我們就開始做了,龍的身子是最好做的',我們就先做龍的身子,這還用上了我們數學的圓周率,我黃色的卡紙兩頭對接做一個半徑為八厘米的圓桶,用透明膠粘好。再用剪刀把紅色亮光紙剪成長約十厘米月牙兒形狀做龍鱗,每排交叉貼開,這樣龍的身體就顯得更有立體感,顯得活靈活現,這樣再做一個。下面該做龍的尾巴,龍的尾巴要比身子細,所以我就用黃色卡紙卷成一個圓錐形,再貼上月牙兒形的亮光紙。再在這三節龍的身體上貼上紅色卡紙做的火焰。最負責就的龍頭了,先在紙袋上畫上龍頭的形狀,用紅色的卡紙貼上去,剪下多余了部分,再用黃色的卡紙剪成鋸齒狀做成龍的牙齒,藍色卡紙剪成龍角的形狀,插在龍頭頂的縫中,眼睛當然用黑色的。再用兩根粗線做龍須,龍頭就做好了。最后一部就得媽媽幫忙了,用鐵絲把龍頭、兩節龍身、龍尾邊連接走來,龍燈就大功告成了。
正月十五趕快來到吧!
初一作文做燈籠12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去植物園(由牛通社舉辦)參加活動——做燈籠(俗稱:百吉燈)。這件事說來話長,我還是從頭說起吧。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植物園做燈籠。
剛到地點,就看到了許多小記者在門口等待(我也是小記者)。
終于進了“工作室”我們按順序一一入座,桌子上擺放的工具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一應俱全,有膠水、雙面膠、顏料、畫筆……大家即緊張又激動因為要開始做了。
第一步:搭骨架
老師讓我們從盒子里拿出8根短的小木棍,在缺口處粘上膠水進行拼接,別小看了這搭骨架還是需要點技術含量的。
第二步:搭支架
雖然步驟跟第一步一模一樣但卻異常難搭,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小妙招——找準角度。
我仔細觀察發現是90°角(成一直角),終于搭完了,做燈籠的活動已經進入白熱化地帶了。
第三步:貼油紙
貼油紙這個步驟比較難,因為油紙較大需要裁剪一下,我們拿起剪刀開始剪,教室里充滿了咔嚓、咔嚓的`聲音。
第四步:粘蠟燭
粘蠟燭很簡單,只需將泡沫膠黏在蠟燭底座即可。
燈籠做完了,轉眼就要和同學說再見了,我們拍照留念,最后只好依依不舍的道別了,雖然相聚很短暫,但卻讓我們樂趣無窮啊!
初一作文做燈籠13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做燈籠。
過完春節馬上就是元宵了,元宵賞燈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民俗,紅紅的燈籠象征著紅紅火火的日子,這是一份美好的祝愿,現在的燈籠大多數都是買的,而我們今天要做一個純手工的,而且還是“低碳產品”,都是廢物利用的`啊。
我們先找來筆墨和墨壇,還有一個紙盒子,還有一個剪刀、雙面膠、貼畫、紅色的一卷軟紙、綠卡紙,材料準備完了我們就開始做燈籠了。
我們先把紙盒子變成一個圓形,然后用雙面膠把他粘了起來,用鐵絲將它固定支持。接著我們把紅紙給攤開只見爸爸拿了一把長,長的鋼尺測量紅紙的總長度,然后再三等分的三個點上輕輕地做好記號,我驚訝地問爸爸為什么要用尺量,爸爸說用尺量會非常準確的三等分這個圓圓的燈籠,保證我們在上面貼上的三只小猴的貼畫均勻對稱,爸爸做事真的很認真仔細啊。
猴年里,三只小猴子表示對新的一年的祝福,美好的春節祝愿。它們整整齊齊,就像一個個排著隊伍的小精靈,正舉著桃子送祝福,最后在最頂上寫上了“金猴送福”幾個大字,顯得很出光彩。
接著在紅紙背面貼身雙面膠,卷起來貼上燈籠的整個固體,我把一個蘋果蠟燭插上以后我覺得燈籠完成了。
可是爸爸還說好像有點單調,缺少點什么,爸爸找來一個鞋盒子,把上面的綠色部分裁成條形,然后斜著貼在燈籠上,紅紅的燈籠加上紅紅的中國結,很喜慶很漂亮。
我覺得如果沒有爸爸的認真仔細,這個燈籠一定會做得歪歪斜斜的,單調得只有紅色!我以后學習也要認真仔細。
初一作文做燈籠14
馬上就到元宵節了,人們紛紛上街購買自己喜歡的燈籠,我卻不然,我認為,街上的燈籠都是一個樣,干脆自己做一個。
說干就干。但做燈籠的材料還沒選好。挑來挑去,最后決定用火龍果的殼吧,火龍果的殼外表很漂亮,而且是紅色的,在黑夜中一定很漂亮。剛好,放煙花還剩下了一些鋼絲,可以用來做提的東 西。
首先,要把殼洗干凈,放在一旁晾干。接下來就是處理鐵絲,因為那些鐵絲太細了、太軟了,所以我把兩根鐵絲扭在一起。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鐵絲固定在火龍果的殼上。我先拿了一根鐵 絲,把一端插在合適的位置上,再從旁邊從里往外折出來,再將多余的鐵絲折好,固定緊。同樣,在對面用相同的方法把另一根鐵絲也固定上。相愛能在就差把兩根鐵絲扭在一起。但是,我發現兩根鐵 絲有些短,很難連接在一起。這難不倒我,只要在中間再加上一根鐵絲就行了。然后把鐵絲修正號,在鐵絲的最中間固定上一個鐵絲做成的環,再加上一根木棍,這個燈籠就算做好了。
到了晚上,我在燈籠底插上蠟燭,然后再點燃。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火龍果的皮在蠟燭的照耀下發出了漂亮的玫紅色,在黑夜里顯得那么突出。
今天我高興極了,不僅僅為這個燈籠是獨一無二的,更重要的是,我體會到了自己動手的快樂。
初一作文做燈籠15
2月26日下午,江東第二實驗小學舉行“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的寒假生活匯報活動,同學們走進校門時都是提著一盞盞形狀不一的精美燈籠,大家高興地說:“我們這次的寒假作業只有一項:學傳統,做燈籠,鬧元宵。”
讓孩子們快樂地過春節,放寒假時,學校沒有布置《寒假新時空》之類的書面作業,而是給孩子們布置了如何利用傳統佳節,放松心情,尋找屬于他們的快樂童年的作業:例如和長輩們合作,做一盞燈籠、一條字謎,元宵節大家來猜燈謎,看花燈。引導學生了解春節這一傳統佳節,懂得春節的種種習俗,更要學會以禮待人,做一個知書達禮之人。
當天下午,江東第二實驗小學學區內的東海花園、福明家園、中興、錦苑等四個社區,特地配合學校這一特殊的寒假作業,也聯合舉辦了鬧元宵活動,讓該校1500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到各自的社區里猜燈謎、游燈會,感受農歷新年之后的'第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我們在這些社區里看到,中心廣場上人頭攢動,到處洋溢歡聲笑語。家住中興社區的602班方錚和父母一起,利用廢物做成了一盞漂亮的元宵燈籠。昨晚,她拿著自己的寒假作業出現在小區的游燈會隊伍時,感到特別興奮。她說:做這份作業讓她感受到了春節喜慶氣氛,還了解祖國悠久的民俗文化。
“傳統民俗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符號,輕松的寒假作業,正好讓學生了解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江東第二實驗小學陳偉忠校長表示,寒假生活的匯報活動,讓孩子們回味春節的快樂感覺,更深深地認識和理解傳統節慶和意義。
【初一作文做燈籠】相關文章:
做燈籠的作文12-09
做燈籠作文05-29
做燈籠作文范文11-19
(優)做燈籠作文11-26
做燈籠作文500字11-20
做燈籠作文15篇06-11
做燈籠作文精選(15篇)11-19
做燈籠作文[精選15篇]02-15
做燈籠作文15篇[必備]03-21
做燈籠作文4篇(熱)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