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設計作文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作文 篇1
一、教學內容:
寫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
二、課時:
一節課。
三、教學目的:
1.了解寫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的意義;
2.要寫具體,寫出情意。
四、教學設計:
1.指導閱讀教材,抓住內容要點。
2.組織討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發言。)
(1)為什么要從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寫起?(對舉手發言的同學熱情鼓勵)
因為有內容可寫,而且能寫得具體、生動、有感情。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是自己所親身經歷的,有真體驗,真感受,能寫得見人見物見精神,能繪聲繪色,生動描述。文學是脫離不開一個人的實際生活經歷的,即使是作家,也只有寫他們最熟悉的事物,才能寫出好作品來,我們寫文章也是如此。
(2)怎樣寫好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
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細微的小事,一句動人的話語,一個細致的動作,一處獨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們的某種感受,成為寫作的契機和切入點。要有再現客觀事物和表現主觀情意的能力,所謂再現客觀事物,就是把所見所聞的客觀事物,如實地再現出來,形象地描繪人物和事物的狀貌,清楚順暢地表述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發生的過程,讓讀者也有所感知。表現主觀情意,就是要寫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優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動于情的'有感而發之作。文章不是無情物,人們說,沒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紙花,這是不無道理的。
3.例文借鑒。
下面選兩篇初一同學的作文供參考。這兩篇作文,一篇寫同學,一篇寫老師。兩篇文章都是寫熟悉的事、動情的事,不僅寫得具體,而且寫出了情意。類似文章中的事,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會遇到,我們不也可以寫出來,而且也能寫好嗎?
例文一
我的新朋友
從小學走人中學,我告別了舊時的伙伴,走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初一(3)班。這個新組成的集體對我來講是那么陌生。這里都是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使我感到十分生疏和寂寞。
9月1日參加完開學典禮,我們便回到班里坐著聽班主任曹老師說事情。一會兒,曹教師說:下面你們抄一下課程表。我忽然一驚,哎呀,我忘記帶紙和筆了!報到那天老師還提醒我們了呢,可是我還是忘記了。不抄課表,怎么知道上什么課呢?我想著,汗珠慢慢順著我的臉頰往下流。
怎么了?沒帶紙?我被一聲細小的聲音從失望中拉了回來。我一看,說話的是我的同桌。
嗯!我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她聽了馬上從她那漂亮精致的小筆記本上撕下了紙,又從鉛筆盒中拿出一枚圓珠筆:給你。
我驚訝地望著她:我們并未相識,我感激地對她點了點頭,并且說了聲:謝謝!
就這樣,我對我的同桌那位熱心幫助我,而我又不知道她姓名的小女孩產生了好感。
開學兩天了,這兩天中,我跟我的同桌交上了朋友。
第一天上課時,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我坐在最后一排往前看,總是模模糊糊的,很多字都看不清。這回我又著急了:這可是筆記啊!我抄不下來,回去怎么復習啊!我不禁扭頭看了看我的同桌,她正低著頭專心致志地寫著。這可怎么辦?我又扭回了頭。突然,一個寫著工工整整的字的本子,推到了我的面前。我一扭頭,又是她!那個梳著長辮子,文
文靜靜的女孩。我心中充滿感激地抄完了筆記,把本還給了她。下了課,我對她說道謝的話,她卻說:謝什么,我們是同桌。交個朋友吧!我非常愿意,滿口答應了。這樣,我們兩個就成了新班級里的新朋友。我們彼此介紹后,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李伊娜。
我為我能有這樣一個好伙伴而高興。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彼此間的幫助會更多,我們彼此間的友誼會更深厚。
(張揚)
討論:
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這篇文章寫的小事嗎?
(提示:從各個方面想想,盡量回憶印象深的觸動自己的一些事。)
2.你準備怎樣把它寫出來?
(提示:想到了一些事后,確定自己要寫的一件或幾件事。想清楚具體情景。整體把握事情的過程,當時自己的情況,對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這篇文章所寫的那樣。將客觀事物和主觀情意結合起來,寫出來的事情才有動人之處。
例文二
一位老師
你見過這樣一位老師嗎?她總是習慣地雙手背在身后,出現在教室里。不瞞你說,這位被同學們稱為不像老師的英語老師,是與我們初一新生同人校,剛剛開始教書生涯的汪老師哩。
汪老師她真有趣。上課時像個朋友,下課時像個伙伴。在我們班同學的眼里,她可真不像個老師。不信,你們看
小皮球,香焦梨,瑪莉開花二十一,在我們女生跳皮筋的行列中總少不了她那個笑得最開心,跳得最來勁的大朋友。別看她比我們大八九歲,可不仔細看,一點也看不出來,她竟是個老師。
汪老師,您怎么分到學校來了?怎么,不歡迎?她像朋友一樣跟我們談到她的同學大多數分在外企行業,不少出了國然而她卻選擇了當教師這一行業。我喜歡英語,得益于初一老師的啟蒙,在最重要的基礎學習階級,老師為我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那時起,我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像我的老師那樣,做一名好老師。汪老師真誠地說。
說我們的汪老師不像個老師,你可別以為她光跟我們玩,談起教學,她的花招可多了。聽錄音,看錄相,唱英文歌曲,用英文給我們講故事,組織我們演簡短的英文小品,還給我們布置英語口語作業,為了鼓勵我們多說愛說,她還專門設置了紅、白牌,像足球比賽上的裁判員一樣,紅的以示表揚,白的以示批評現在,我們班同學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可高了,期中考試,我們班的英語成績在全年級名列第一(汪老師只教我們一個班),汪老師高興得兩個晚上沒睡好覺,這不能不說我們汪老師教學有方吧!
有一次,我的英語考試成績不夠理想,心里非常難過,連幾天都悶悶不樂的。作業本發下來,只見里面夾著張紙條,上面寫著:
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好學生,上課發言積極,發音也很準,這次沒考好,一定有什么原因,讓我們一起找找問題的所在,好嗎?
你的大朋友
這張紙條像一股春風溫暖著我的心,現在我把它貼在我的日記本上,作為動力,催促我上進,勉勵我向前經過汪老師的不斷幫助,和我不斷的努力,我的英語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
說起這位不像老師的老師,話兒沒個完,不過,我想,說到這里,你一定了解我們的汪老師了吧?你說她像不像個老師?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楊思晴)
討論:
這篇文章寫的一位老師,為什么給我們的印象深?
(提示:這位同學寫出了這位老師的特點。他選擇了這位老師幾件突出的事:和同學一起跳皮筋;教學的花招;關懷自己、寫紙條溝通思想等。這些都是自己熟悉的動情的事。
作者沒有籠統的、空洞的敘述,寫的都是具體的情景,有老師的動態、言談以及內心獨白,因而這位教師的形象,活脫脫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作者把自己的獨特感受表達了出來,(在文章中處處可以讀到表達這種感受的語句。)這種感受也傳染給了讀者。文章末尾問道: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自然也就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半命題審題技巧。
2、把握半命題作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能力目標
1、學習填題可順五方面去運思,操作。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德育目標
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教學重點
半命題作文如何審題。
教學難點
審題訓練、掌握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指導法、研究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題診測
教師提問。生答引入本節。板書課題。
二、導語設計
半命題作文就是指作文題目只出現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補充的一種作文。作為一種傳統的命題方式,它越來越受到全國各地中考命題者的青睞,由于半命題作文讓人覺得言之有物,許多考生隨意下筆,結果作文并沒有獲得意料之中的成功,綜觀那些失敗的考場作文,要么泛泛議論,要么寫的形神皆散,既無懸念,又無波瀾,讀來味同嚼蠟。這種題型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題權掌握在了作者手里,選材有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圍內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權,與全命題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發揮自己的寫作水平,可以較靈活自由地進行寫作;與話題作文相比,適當作些限制,既可使評卷更準確,也可避免考生千題一文的套文現象。這種題型能較為真實地反映我們的寫作水平。
三、內容研習
(一)多媒體顯示:半命題作文有以下幾種形式。
(1)命前半題,補后半題。如“感受 ”
(2)命后半題,補前半題。如“ 的喜悅”
(3)命首尾,補中間。如“一份 的答卷”
(4)命中間,補首尾。如“ 的 ”
(二)半命題填題。如何填好作文題目,注意哪幾點?教師點撥學生回答。
1、化大為小 2、避生就熟 3、推陳出新 4、運用修辭 5、巧于組合
(三) 教師講解,圖片展示. 學生回答。
半命題作文填題看似簡單,但中頗有奧妙,是作文構思的預熱和啟動,還有哪些突破方法呢?
(1)填題,要研究原題,全面吸取題中的隱含信息。
半命題作文題,要研究原題的語法結構、語意指向,從中獲得補題的暗示。如“走近 ”,半命題中“走近”二字,暗示我們行文必須由遠至近,要體現的是我們對某一對象漸漸熟悉、認識的過程。如果了解了這一點,那么再去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吸引著我去揭開它的面紗?我是怎么一步步走近它的'?走近的過程中我有哪些得失感受?”并填題,即是有的放矢了。
(2)填題,要審視生活,正中自己的生活儲存。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下筆能否成功,填題作文,在動用生活儲存方面,給了我們自由,我們要選自己熟悉的素材。補題內容要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能產生“共鳴”,即能有與之相匹配的“生活素材”。如“我讀懂了 ”,若有考生不假思索地填寫“挫折”二字,而平時的經歷中對挫折并沒有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文中的矯揉造作肯定難免,因為與生活不一致,很難使文章化大為小,化虛為實。如“一段美好的生活給我的 ”,題旨空白處多種填法,但要正中儲存。
(3)填題,要關注趨勢,揣摩命題者的出題意圖,正確定向下筆。
限于認知水平與年齡特點,我們對社會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處在萌芽、初步形成階段,所以努力讓考生表達健康的思想情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感受真善美的人生哲理。
如《在 面前》
(4)填題,要切中題旨,符合情理,邏輯。
填題 要切中題旨,如“我學會了 ”。填題要有“度", 過;" 度" 不真,違反邏輯。如“我第一次 ”。
(5)填題,轉換角度,要力求創意新穎。
填題運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題旨的前提下,還應避俗求新,使題與文讓人解讀后為之一震,試比較“我生活在 之中”生研討。師明確。
四、審題訓練。
分發打印好的文字資料。學生四人一小組研討,教師巡視,各組推舉代表發言,組員補充。
五、教師總結
六、布置作業(二選一)
1、請以“為了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2、《這事真讓我________》,有這樣的提示: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或讓你高興、欣慰,或讓你傷心、沮喪,或讓你失望、后悔
要求:①把文題補充完整。②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反思
我是一名有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在聽完范老師的這一節作文輔導課后,卻令我耳目一新,感慨很多。
首先,這節課表現出來的教師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在填題技法和審題訓練中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自由發展的空間。 教師技法 點撥簡潔易懂,講解有激情。 激情是快樂作文的助燃劑,學生要從生活中尋找激情,教師能善于點燃學生的激情;成果展示是快樂的奧秘,教師因勢利導,學生自然水到渠成答出。
其次,這節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思維活躍,積極熱烈的討論,各小組發言踴躍,令我感動。
最后,范老師這節課,培養了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培養學生半命題審題的技巧, 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培養學生“自主"" 合作' ’“探究” 的學習意識和習慣,并對學生進行了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思想教育。
范老師這節課,給我的震動是很大的,我認為這體現了課改的新理念對教師教學思想的影響,作文教學走向生動活潑,讓學生個個陶醉其中。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應跟上時代的步伐,用自己的智慧去點燃火花。去裝扮課改的春天。
設計作文 篇3
“媽媽,快看看我做的“閃電”戰斗機!”我興高采烈地拿著我剛剛竣工的手工飛機,朝媽媽晃著。
“是嗎?嘿,挺能的,想不到兒子動手能力方面有這么大的進步呀!不錯,不錯!”媽媽面帶微笑地夸我。
說起我的“閃電”戰斗機,它的外形酷似美國的隱形戰斗機,用手將它拋出,還可以穩穩地飛行一段距離。它的.誕生還不簡單呢。
我首先從機身嘮起:我拎出我的廢品袋,在里面尋找做機身的材料,翻出一截大木棍,不行,太沉,機翼也不好安裝;摸出一個塑料管,淘汰!身子太長;揪出媽媽的織毛衣的竹針,唉,太細了。哎,這個是什么?一個紙筒,大約長20厘米,直徑4厘米,可以插機翼。我想,這個大概行,符合標準,選用!
接著我在鞋盒上畫了前翼、后翼和尾翼,沿著鉛筆線小心翼翼地剪了下來,生怕剪錯一點影響飛行。
“材料一切就緒,下面的拼裝可是我的拿手好戲。”我想。我拿著剪刀開始了工作。首先,我用剪刀在紙筒上鉆洞,可是不知是紙筒太厚還是有意和我作對,就是鉆不開。“哼,小樣兒,別以為我要束手就擒。”我暗暗想到,但是紙筒就是鉆不開,急得我兩手握住剪刀,用力向下一砸(可以想象日本的武士自殺的情景),唰,一下就把紙筒鉆開了,我找準了竅門,后面的幾個就輕松多了。
鉆好洞,就要開始安裝機翼了,我用水筆芯穿過鉆的洞當作支撐梁,把機翼用透明膠帶固定在上面。
“好,再接再厲!”我鼓勵著自己。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分鐘后,我把最后一片機翼固定完畢,我的閃電戰斗機就竣工了。
“媽媽,快看我做的……”
設計作文 篇4
我天生是一個游戲狂,所以打算自己設計一款游戲出來。
為了不讓爸媽發現,班長岳小珊在我的拳腳威逼和泡泡糖的利誘下,迷迷糊糊地把班級電腦室的鑰匙交了出來。我以霸天虎的名義發誓,這輩子我看書都沒這么認真過,為了我在游戲界的地位,為了擺脫給可怕的作業當奴隸,我豁出去了,吃饅頭咽咸菜,別說勒緊褲帶,把褲子當了我也要把游戲設計出來。
設計游戲總得需要資金呀!不過,沒有關系,我可以動用我的'私房錢,我的壓歲錢現在還剩下350元呢!好了,資金的問題解決了。可是這款游戲要用什么題材呢?這樣吧,游戲就叫《太空大戰》,以射擊外星人為主吧!好了,現在開始第二步,開始制作。我下了個游戲設計的軟件,插入了背景音樂,可移動的敵人,然后,回主菜單。之后又添加了按鈕……又設置了可躲藏物、發射子彈鍵、躲藏的按鈕、還有出躲藏的按鈕、人物的選擇、武器的切換等等。
經過三天三夜,通宵達旦的設計,我終于把這款游戲設計好了!我可是吃了無數次的方便面,花了100多元錢。又花費了三天三夜的時間,動用了N個好想法,好創意,終于研發成功了這款游戲。我成功了!
可就在我得意忘形之時,我一拍大腿,腳一蹬,沒想到我正好把電源給關了。我的笑容僵了3秒鐘后,瞬間傻了!突然我“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因為我,我,我沒有存檔啊!我的300元零花錢呀!我的游戲啊!就這么飛了,沒了,不見了……嗚嗚嗚嗚~~~~(>_<)~~~~可憐我霸天虎,現在也只能做個紙老虎了!
唉!這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
設計作文 篇5
理想,是春天里的第一朵野花;理想,是夏天里的第一聲蟲鳴;理想,也是秋天里的第一顆果實;理想,更是冬天里的第一層雪花。而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服裝設計師。
那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篇報導:年僅二十歲的女孩,因家庭條件的原因,讓她早早的下了學。但她不相信命運,一直堅信并鼓勵自己能行,最后在努力下終于攀上了服裝設計事業的最高峰……看了這篇報導后,我感觸極深。于是,學服裝設計的萌芽在我心里默默的扎了根。因為我們穿的衣服,服裝設計師們都會提前“看”到。
為了能把我的理想打下基礎,我就先自己畫了一張設計稿:一件寬帶的長裙,上擺是一圈粉色的花邊,下面腰帶的部分是幾條淡綠色的柳葉做點綴,天藍色是這件長裙的整體顏色。裙子的最底面是荷葉邊,裙子下擺還有一些星星點點和珠子做點綴。后面的長披紗是銀白色的,仿佛一條銀河。
接下來就是制作了:整體是一條舊床單,柳葉的點綴是我用水粉畫出來的。下擺的'小珠子是媽媽的項鏈。星星點點則是用一些硬紙板剪的圖案粘在了裙子上,后面的長披紗是我的絲巾。雖然做出來后不太好看,但這是我在夢想大道上的一大步啊。
服裝設計師這個夢想,想要完成就要付出無數的努力與汗水。只要付出了,成功就一定不回辜負自己。
設計作文 篇6
把握外貌描寫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年齡不大,長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個“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唇,頭發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
設計作文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明確細節描寫的內涵,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通過鑒賞、訓練來獲取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引發學生情感沖動,激起參與興趣,產生表達沖動,誘發成就動機,從而自覺投入寫作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
2.激發情感,把對生活、社會、人生的真實、獨特的感受化作細寫的文字。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看希望工程宣傳圖片,談感受)
看了圖片你有何感受?你覺得哪些地方打動了你? (明確課題)
二、明確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細節描寫”的內涵及作用。
2、初步掌握描寫細節的方法和技巧。
三、感知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對事件發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動作以及環境等一些細微而又有典型意義的情節所做的細膩、具體的描寫。
“我在生活中到處尋找細節,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做編織好的生活網,那么細節就是網中的結點。” ---- (托爾斯泰)
三、品味經典,欣賞細節
品味以下的經典文段,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
【片斷】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朱自清
(點析)動作、外貌描寫,用慢鏡頭分解,細化動作。
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層次分明地先描摹父親的外貌:身體肥胖、穿著臃腫、步履蹣跚,這簡樸的形體素描,不僅給背影提供了實感,而且寫出了父親老態、憨厚。
作者深情地寫出了父親的一系列動作,"探身下去","穿過鐵道","爬上月臺","兩手攀著","兩腳向上縮","身子向左傾"……父親艱難的舉動,肥胖的背影打動了兒子的心,這里背影的描寫,字里行間充溢著父親對兒子的慈愛。
“情動于中而行于外”,動作是人物的情感性格的流露,來自于作者的真切的生活體驗。在這樣的細節中,最容易使讀者與作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因而最容易感染讀者。
小結: 細節描寫在文章描寫中的地位看似閑筆或贅筆,信手拈來,無關緊要,可有可無;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細節描寫,能起到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四、借助實例,明確細節(分類)
品讀下列細節描寫,思考是怎樣描寫的?
1. 場景(環境)細節描寫。
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 服飾(外貌)細節描寫。
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魯迅《孔乙己》)
3. 語言細節描寫
母親于是很不痛快地說:“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轉過身對著我,又說:“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著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4. 動作細節描寫
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魯迅《孔乙己》)
5. 心理細節描寫
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課》)
五、對比反思,探究方法
1、這里有段學生習作,寫一個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老師辦公室的情景。大家來評一評,寫的怎么樣。
【甲文】
我走進了辦公室,迎面正碰上黃老師的目光,里面充滿了責備,我喊了一聲“黃老師”,黃老師點了下頭,只是“嗯”了一聲。
學生點評并試著修改
點撥:我是怎么走進辦公室的?有什么動作和心情?黃老師的目光是怎么樣的?看到那樣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么“喊”老師的,有什么心情?老師點頭的神態,“嗯”一聲的語調如何?這些都是可以展開描寫。
出示【乙文】
我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走進了辦公室,迎面正碰上黃老師的目光,那里面沒有了往日的慈祥可親,而是充滿了責備。于是一陣恐懼襲上心頭。我只好勉強的笑一笑,喊了一聲“黃老師”,連聲音都有幾分顫抖了。黃老師皺了皺眉,鼻孔里“嗯”了一聲。我的心又是一陣緊縮:我犯了什么錯嗎?
學生對比點評
點撥分析:(1)用詞比較準確。例如“忐忑不安”一詞就寫出了作者當時那種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的七上八下的心理(2)細節突出。例如:黃老師皺了皺眉。(3)注意了人物的情態特征。例如:“那雙眼睛里沒有了往日的慈祥可親,而是充滿了責備”。
小結:方法一: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方法二:運用修辭,畫其神韻(結合前面環境、外貌描寫例句。)
六、退而結網--學以致用
1、明確強調: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運用修辭,畫其神韻
2、練筆:選擇以上方法,試根據語境,任選一題,給下面的句子添加細節描寫。
1、下課鈴響了,老師還在講著,同學都很著急。
2、我的同學小宇他很瘦。真沒見過這么瘦的人。
3、學習借鑒 這里有一篇寫片段2的學生習作。大家來看一看好在哪里?。
【甲文】
我的同學小宇他很瘦。真沒見過這么瘦的人。
【乙文】
他很瘦。有人形容誰瘦常常說“他瘦得像豆芽菜”,但是他即使是豆芽也是那種脫水兩三天之后的蔫豆芽。他很瘦。筆挺的西裝到了他的身上往往就變成了風衣,只能向下垂。他受的叫人擔心,以至于關心他的人總是勸他--風大的時候盡量不要出門,即使必須出門也要離樹遠一點,離水遠一點。他瘦得是那樣的徹底。假如醫學院的學生要學習人體骨骼的位置,看看他就一目了然了,視覺效果絕對不亞于醫學標本。
學生對比點評
點撥:怎么個瘦法,瘦到什么程度?
分析: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突出人物特點。
七、作業
文題:我從沒有這樣 過
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如舒暢、激動、煩惱、懊悔等。
2、以寫人、記事為主,記事要完整、具體,要有真情實感。
3、至少要有一處人物細節描寫,拿紅筆用曲線勾畫出來。
4、不少于600字。
設計作文 篇8
我的夢想呢?不是維護世界和平的警察,也不是做出美味甜點的甜點師父,而是一位游戲設計師。
如果有一天你問我說我有夢想嗎?為什么有這個夢想呢?我會跟你說有,我的夢想是設計一系列游戲的設計師,讓小朋友們玩。我有這個夢想是因為我幼兒園時很調皮,有很愛玩,小學也是。當我很無聊時,一打開電視,我都會先找有沒有機制好玩的電玩,每次轉到的都是二十六臺,我就會開始認真的跟著看。就這樣讓我聯想到了玩,也想到我將來的夢想,就是游戲設計師。所以我現在要把英語、數學學好,以后如果要用一些英語的'話,我才會懂也要多閱讀一些英語的書籍。
有夢最美了,一步一腳印走向前,希望我將來可以做出一系列的游戲,讓小朋友可以喜歡,“夢想”雖然還很遙遠,但我相信一步一腳印,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夢想可以說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
設計作文 篇9
我背起沉重的書包或找不到書包中的某一個本子的時候,我就設計了一個未來的書包。
它有三個特點:第一,語音控制。我不用背書包,只要說句話,書包就像影子一樣緊緊地跟著我。第二,自動功能。當我需要取出書包中的`某個本子時,我只要像指揮官一樣下達命令,本子就會自動浮出來。第三,放縮功能。書包的容量可大可小,隨著我的需要而變化。
大家喜歡我設計出來的未來的書包嗎?
【設計作文】相關文章:
設計的作文04-11
設計房子的作文04-02
我的設計作文11-15
溫馨的設計作文03-09
設計名片作文04-03
作文教學設計11-14
【精選】設計作文四篇03-09
作文指導教學設計11-23
設計房子的作文(實用)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