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紐帶為題的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紐帶為題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以紐帶為題的作文1
紐帶指的是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
我們人類不斷在創新,在進步,紐帶就像一張巨大的關系網,將人和人,國與國,連接成一個地球村。我們依賴的便是這樣的紐帶關系,有時血濃于水,有時唇齒相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作為渺小的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也難免會和這個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是社會將人和人之間聯結起來,構成一個巨大的關系網。你情愿也罷,不情愿也罷,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這個社會,讓自己的一言一行受到約束。
我們可以獨自上學,獨自回家,獨自吃飯,看起來,是獨立的,和這個社會沒有多大的關系,誰離了誰都可以。其實,不是這樣的。讀書的時候,我們手里拿的書,是工人們辛辛苦苦印刷出來的;回家走的路,是工人們辛辛苦苦鋪出來的;吃的飯,也是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變成香噴噴的米飯,沒有誰可以孤立地活下去。就連《瓦爾登湖》里的梭羅,也是時不時和外界發生聯系,并不是真的與世隔絕的。
記得有次,我對朋友說:感覺自己沒家沒愛,孤魂野鬼一樣。也收獲一些友誼,但虛無縹緲,可有可無,能落到實處的沒有。有時,覺得就是一個孤兒。噩夢中醒來,發現,可以傾訴的,只有慘白的墻壁。父母不能,朋友不能,別的人更不能。很多時候,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和這個世界有什么關系。
但是,仔細想想,并沒有這么孤獨啊。每天平平淡淡,可能覺得孤苦無依,形單影只。但真有什么事情的話,也會收到滿滿的'感動。平時,也會和家人、朋友保持一定頻率的聯系。雖然沒有見面,但是,牽掛著彼此。好像有一種無形的紐帶,將我們緊緊串聯在一起。正是它的存在,讓感情這種虛幻的東西變得觸手可及,讓我們時時刻刻感到被愛包圍,也樂意付出自己的愛。
我們要共同承擔起義務和責任,維護好紐帶關系,讓人和人之間不再那么疏遠,讓這個世界充滿愛的痕跡。讓我們緊握這條愛的紐帶,珍惜世間所有的溫暖,收獲一個又一個美好吧。
以紐帶為題的作文2
待山后的綠芽漸漸冒頭,花生便要結果成熟了,又是一年綠葉飄飄。而您,在哪?
當我稚氣未脫時,您是個精氣十足的老爺子。您有一門手藝——炒花生,您拿起大鍋把花生翻炒到香噴噴的,便裝到大盆里放涼,可我卻跑到大盆邊,拿起花生,“嘶……”花生燙到我手了,您急忙跑過來一邊關心我一邊嘮叨:“叫你不碰就偏要碰,快離遠點!聽話呀!”
光陰流逝,我長大了,可您卻衰老了。那次,我放學回家,拉著您的手,露出哀求的表情撒嬌,求您教我炒花生,您答應了我,卻有憂慮,可看到身旁滿臉笑容的我,您也不由得跟著我笑了起來。回到家,您拿出了粗鹽和一口大鍋,把鍋清洗干凈又用抹布擦干,您就拉著我一起去拿重要材料——花生。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我們遇見了松鼠,我害怕地躲在身后抱著您,那一抱,定是世上最溫暖的抱,有您在,一切都會好。我們一起向前走,來到花生地,拔起花生就走了。
開炒咯,拿出鹽放入鍋里,等溫度差不多再放入花生,您在鍋旁細心地教導,炒完花生后,拿出來放涼,您摸摸我的頭說:“你知道嗎?雖然花生平凡,但它也是可貴的,它默默無聞、不慕名利、不求回報,它值得我們學習,你要永遠記住,要有花生一樣的人生態度。”
時光匆匆地流逝,我離開了老屋子,可您卻一直在那,我們越來越少見面。那次見面是我們分開之后的第一次見面,也是我們這輩子最后一次見面,回到老屋,見您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您要見我,隨后,便停止了呼吸……
后來父親告訴我,爺爺年輕時幫過鄰居阿祥,他女兒被人騙到了外地,阿祥想救女兒,可獨身一人很難成功,所以叫上了健壯的爺爺,一起來到外地,結果,雖然人救回了,但爺爺卻受了傷,留下了疤,后來阿祥多次想報答爺爺,爺爺都說:“不用了,不用了。”還一邊笑一邊說:“別人做好事還不留名呢,我這算什么?對吧!哈哈……”的確,爺爺便是那么一種“花生”的風格。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現在又是一年初春,山里的.這一片都綠了,可爺爺您在哪兒?我尋著您,又去拔了花生,又見了松鼠,又回憶您的教導和傳授,可您卻不見了。
我學會了自己炒花生,可那口感卻不同;想一起分享,可您吃不到啊!月光灑下,我驀然回頭,我想,這花生,是爺爺對我的愛,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紐帶吧!
以紐帶為題的作文3
常常在思考,從山清水秀的古代走到日新月異的現在,是什么悄無聲息地連接著古今?是什么忠實地記錄著那些或壯麗、或平凡的人生?是什么將那些深刻久遠的烈烈風骨傾吐而出。而我找到的答案,是書。
書是連接古今、傳承文化的紐帶。
波濤洶涌的黃河發源地的中國文化,讓世界敬仰,只因其從遙遠的時代源源不斷地流傳至今,但殊不知,中華文化的傳承,烙印在一本本其貌不揚的“書”中。
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離不開書的`傳遞。在遠古時代,祖先們懷著真摯的熱情,刻下一個又一個的符號,記下那時的無憂無慮流傳到封建社會,才子佳人瀟灑地飛舞著毛筆,將胸中的青墨潑在紙上,寫下了那時的紛紛擾擾,展露出一片丹心,流傳到現代;現代人將字規整地投入電腦,刻下這時的太平盛世,流傳至未來。一本又一本“書”,將千百年的風雨言盡,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說盡,將黃河的洶涌澎湃道盡。中華民族的堅韌不屈、屹立不倒,中華民族的獨樹一幟的生活習俗,甚至于中華賢圣人的思想,無不包含其中。它將中原文化從世俗的紅塵、時間的流逝與戰爭的硝煙中帶出,為后世人們描述了一幅又一幅的時代長卷。從那甲骨文凝成的“書”中,我們了解了原始的生活;從那渲染著青墨的書中,能看見中國士人的瀟灑……一部部耳熟能詳的書,貫穿的卻是一條連接時代演變與文化傳承的紐帶。
書是連接一個人的人生感悟、情懷風骨的紐帶。
李白最終還是千金散盡了,但他困難無助時“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愁傷,與“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氣焰卻時時刻刻述說著他“十步殺一人”的浪漫情懷;海明威一生硬氣,才有了“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無畏風骨;曹孟德一生南征北戰,才樹立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建安風骨……每一本書,乃至每一句話,都述說著每位作者與眾不同的情懷風骨,直抵讀者心靈,震撼著他們,描述著自己的個性。
每一本書,又默默地連接著一個人的經歷與感慨。海倫·凱勒的失明、失聰鍛煉著她,才讓她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珍惜之情;莫言的貧苦生活,才讓他有了審視剖析貧困中國的嚴重問題的能力,鑄就了《紅高粱》,訴說了人生潮起潮落的生活……
是啊,書是古今文化的紐帶,是人生感悟、情懷風骨的表露與挖掘。正因如此,這根紐帶,才經久不衰地連接著,訴說著人世情懷。
【以紐帶為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以紐帶為題的作文03-15
以紐帶為題作文12-09
以紐帶為題作文(2篇)03-10
以紐帶為題作文2篇12-09
以紐帶為話題的作文11-20
以紐帶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12-09
以等為題的作文10-15
【精選】以等為題的作文01-05
以等為題的作文【經典】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