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帶作文范文(精選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紐帶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紐帶作文1
有人說,成功要靠機遇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有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這兩種觀點雷同,都是強調了人們從事某種事業,要獲得成功的兩個必要的條件。
但是,人們是不是有了一定的機遇和執著,就會有創造,有成功呢?
一種人認為,金誠所致,金石為開,所以一直一直在努力,那么創造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反對者說,沒有機遇你一輩子努力也出不了頭,這就好比姜太公釣魚。
是機遇造就了成功,還是努力造就了成功?一時反而成了矛盾的統一體,成了糾纏不清的謎團。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楊振寧先生如雷貫耳,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是創造與成功的典范。恰恰在不久,他參加了浙江大學的百年校慶,恰恰記者問了他一個我們正在探索的問題:人們怎么才能獲得成功?
楊振寧先生是這么回答的:我們要想成功,第一要有機遇,第二要了解你從事的事業的尖端和你自己,第三就是個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
記者又問楊振寧先生,“你是不是總是成功,而沒有失敗過?”
楊振寧先生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是的。我失敗過,而且失敗得很慘。我在美國讀過一年半的研究生,搞實驗物理。但是,我天生動手能力差,我搞的實驗失敗了。所以我轉而搞理論物理的研究,后來我成功了”。
從楊振寧先生的回答我們可以總結出來,楊振寧先生的總結的成功:一是機遇,二是智慧,三是努力。
試想,如果楊振寧先生不那么客觀地評價自己,不進行實驗物理的'研究嘗試,他怎么能重新審視自己,重新選擇自己所要涉足研究的領域?他怎么能遇到致使他成功的機遇?
同樣,法國科學家別涅切克要不是細心地留意實驗中一只燒杯掉到地上,沒被摔碎的現象,沒把他看到一輛客車發生車禍,車窗上的擋風玻璃碎片劃傷了司機和乘客那篇報道,加以聯系,深入研究,他能發明出新型材料制成的擋風玻璃嗎?不能。
成事在天,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就得等待上天的恩賜;說到努力,我們就只管強調堅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巧,需要動腦,需要智慧,如果不發揮自己的智慧則那種努力就是盲從,蠻干,那就會南車北轍,越努力,離機遇越遠,離成功越遠,反而離失敗越近。因為它背離了真理和事物的客觀規律。
所以說,智慧是維系機遇和努力,獲得成功的紐帶。
紐帶作文2
生命的紐帶是緊的,是累的,是殘酷的……讓人感到殘酷的生命的紐帶那就是交通安全。
現在的'交通已是越來越堵了,因為車輛越來越多,一件件讓人驚心動魄的車禍也頻頻發生。
正當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各忙各的,做好吃的,我也要為晚上的春節聯歡晚會養精蓄銳!突然,“轟”地一聲,大家都被這個聲音,而不忙了。大家四處尋找,聲音的來源,不遠處一個拐彎處,發生了一起慘案,因為拐彎處非常彎,司機必須踩著油門,一下子拐過270度的拐彎,才能拐過這個彎,一般不熟悉怎么拐彎的人,是拐不過這個彎的。
大家看到這樣慘不忍睹的一面,不禁地大叫:“救命呀!救命呀!死人啦!快播打120急救電話。”我一聽到叫喊聲,也不能錯過。
我被嚇得目瞪口呆、渾身發抖、雙腿發軟……只見一輛汽車正在靠在路邊,兩個大人躺在地上,已經當場死亡,有一個小孩也躺在地上,臉上的一半皮被刮了下來,血淋淋的皮還在微微抖動,有一個人播打了120急救電話,大家嘰嘰喳喳地議論紛紛:“這是怎么回事呀!”“死得真慘呀!”“什么時候急救車來呀!”過了一個小時,急救車到了,可是小孩已經死了,小小的年齡就死了,真可惜!大家紛紛嘆了一口氣。
我心想:“生命誠可貴”,透過許多傷痛的車禍,留給世人最寶貴的思考就是――交通安全,警鐘長鳴!
在馬來西亞,有一個標語牌是這樣寫:“閣下駕駛汽車,時速不超過30英里,可以飽覽本市的美麗景色;超過60英里,請到法院做客;超過80英里,歡迎光顧本市設備最新的急救醫院;上了100英里,請君安息吧!”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就是:安全駕駛,不超速,文明交通,從我做起。
其實在我們的生命中,交通安全已經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我們了,每一個人都應該互想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才會讓社會更加美好,更應該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講文明,注意安全!
交通安全——生命的紐帶。
紐帶作文3
如果說中國的民族精神是通過紐帶傳承的話,我想這紐帶一定是春秋筆法。它隱于史冊的,字里行間,把代代人民的價值觀與評判刻露在公正無情的史書中,比起對圣主的'如實贊揚,它們更加充滿熱情和力量。
春秋筆法一曰直書,所發生即所記,撼山易,撼史難。《左轉》一卷,向來不貶弒君的記載,趙氏、欒氏的大族從未使他們的行徑從史書上消失;那四五之言,崔杼強橫,殺死記錄史官的父親和兄弟,也無法將惡名除去。所謂的當世權貴,往往沒有地位低下的史官充滿力量。春秋筆法,這一紐帶也是充滿力量的紐帶,只是往往微小。
春秋筆法二曰屈筆,即將自我情感暗中現于史冊之上。一個克字,寫出了鄭伯與弟弟的反目;一個賊字,又寫出了刺客出為的不正義。“攻”或“伐”或“侵”或“擊”,又如何將作者的評判隱于一字。這種正義遠勝過畫千字稱頌漢武之功,只字評點,可稱紐帶。
春秋筆法的直書,將真相暴露于日光之下,而往往簡略,“屠城”二字就寫盡項羽的殘暴不仁;春秋筆法的屈筆,將情感公之于眾,而往往短小,“杵臼”二字卻寫出了孔子對不君之君的鄙視。就在直書與屈筆中,春秋戰國的公正、仁義就傳揚下來,勝過千百個秦皇的高壓統治。這筆法固然短小,但篇長則有閑筆,短小往往用心。這比古代史官們的絲絲心血,也因其短小用心,成為比贊歌更牢固,更有力量的紐帶。
紐帶往往并不是什么巨大的東西,因為一旦巨大往往渺小,一旦巨大往往不傳,一旦巨大往往不精煉傳神。巨大往往在傳承中化為渺小,化為春秋筆法式的提煉和濃縮,一個地方的民謠,往往是地方風俗的紐帶就像一個“段”字寫出的不臣。因為渺小,所以精煉,因為精煉,所以有力,因為有力,所以紐帶。
紐帶作文4
歸家之路,漫漫塵途。
昔日往事,凝結成一條紐帶,牽引著鄉人的所思所想。
灼灼荷花香,冽冽流光暖。仲夏日,清清徐風翩翩過塘,捎帶著碧荷的情思,流向遠方,這是花香之路,也是城市和農村的紐帶。
外婆常佇立于路邊,踮腳遠眺,望穿視線的盡頭,渴望背著郵包的信客出現。她總是拉著小小的我一起守望,守望子女的音信,守望外邊的信息,守望芳香的零食糖果,甚至廉價的粗布衣,
巍峨青翠的大山將小小的村落裹得嚴嚴實實,那條并不寬闊的路,便總是立滿守望的鄉人。
荷花初露,香郁裊裊,潛進人們的思想,碧綠的夏荷連接著連接著相隔萬重山的三代人,愁思徜徉在紐帶上。多少次,輕啟包裹,父母的筆跡化作有聲的教導,沖淡著無聲的思念,糖果混合荷香卻依然令人神馳向往。
時間的卷軸書寫著人事變化,霓虹喧囂,城市浮華,模糊著我對紐帶的記憶。
闊別家鄉的我偶然訪鄉,為了看望在山里待了一輩子的老人,更為了重拾本真,看望往昔歲月。
顛簸于山路上。
“進程流”帶走了鄉村的活力,留下荒蕪的稻田,留下空曠的寂靜。紐帶仍是原來的紐帶,路已不是原來的路了。
老遠就看見站在路邊等候的外婆了。外婆看著一車的人回來自是驚喜,臉上寫滿了歡喜,卻怎也遮不住被滄桑歲月折磨剩下的蒼老、孤單。
外婆對我真的很熱情。餐桌上,把豬肉雞肉一個勁的往我碗里夾;臨睡前,把舍不得蓋的'新棉被拿出來給我蓋;看書時,又把不知存了多久的零食和碎碎的一把零錢往我手里塞……
但被電子虛擬化的我,對外婆的關愛盡顯冷漠,白眼相對,甚至嫌棄。嫌棄她講普通話不標準,嫌棄她太羅嗦,嫌棄她買了太多的山寨貨。
直至離別之日。
晨曦微露,荷香四溢,扣醒了熟睡的我。揉開惺忪的睡眼,我踱進了廚房。外婆早已俯在灶火前,炊煙熏濕了它的雙眼。我看到了晶瑩雙目下的不舍,還有失落。三千銀絲,灼灼白光,輝映那被歲月偷走了的臉頰,澎湃了我的內心。
車發動了,車尾的排氣管噴出熱氣。
外婆意識到什么,馱著背,小跑到車邊,小心翼翼地掏出一袋的荷葉包飯,遞到我的手上,袋子熱乎乎的,和外婆的心一樣。明明太陽那么毒辣,接過荷包飯的一瞬間,卻若有清風在身旁圍繞,我和外婆周圍的一切都活了起來,動了起來。
突然茫然失措。我知道,自那時起,我的內心不再拒絕眼前這為慈祥的老人,我會把心扉朝她敞開,將她給予的一切深深的藏在心底,更不會忽略,我有一位很疼我的外婆,直至永恒……
車緩慢往前行駛。回望,外婆的身子在霞光的映照下,顯得愈發瘦小。車繼續向前開,終把山水淡成一道倩影,終把外婆晃成一個黑點。
我和外婆之間越來越近,思念的紐帶便隨著時間和距離越來越長。
時光綿長,碧綠芳香。
清淺流年,情暖一方。
思念的孤煙,裊裊升起,沿著紐帶,飄向那山那水,最后消失在天際……
紐帶作文5
隨著社會發展,也許人們早已習慣了QQ與電子郵件的方便快捷,早已將耗時費力的書信遺忘在角落。曾經承載無數人情感的書信,只好在著紛繁世界的角落中暗自哭泣,而人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心中是否感覺有什么東西正在與我們漸行漸遠。
讀書的時候,書信是朋友間傳遞情感的使者。心中的喜悅與不快,傳統都寫在信上。查看信箱,似乎成了我們每日必不可少的事情。每當看到朋友寫給自己的信出現在自己的'信箱。那種喜悅與激動溢于言表。于是,友情因為書信一點點更加穩固。書信,像一條紐帶,讓彼此的心緊緊相連。
如今,通訊手段日新月異,不知何時,QQ成為了同學間彼此聯系溝通的主要手段。遠在千里卻時時可見,可視電話、手機,高效便捷,曾經伏案幾小時給朋友寫信的情景少了,興沖沖跑去郵局寄信的人少了,站在信箱前滿懷期待尋找信的同學少了,......書信,正悄悄退出屬于它的舞臺,被遺忘在了我們心中的角落。
可是,每當我看到屏幕上那規規矩矩的方框中冰冷的方塊字時,心中還是感到有些失落。雖然QQ讓我和朋友之間的聯系更加方便,但我感到與朋友之間有什么東西正變得越來越脆弱,仿佛一觸即碎。
紐帶作文6
目光所及處,是一個巨大的會客廳。里面點綴著閃爍的燭光。這里是丘吉爾莊園,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漫步在后花園的小溪邊,遠處的草坪上散落著星星點點的小野花。風吹過,增添了些許靈動之感。而三百多年前,這座莊園被賜予了戰功赫赫的馬爾伯勒公爵,一百多年后,丘吉爾也誕生在這里,它見證了公爵的輝煌一生,英國的極度發達和二戰帶來的苦難。而現如今,它又顯得如此安詳。
了解這座莊園的'人,會被它濃重的歷史感所籠罩。論輩分,他在英國或許都排不上名號,但前后反差帶給人的沖擊,也許就寥寥無幾了。透過這座莊園,我們能看到歷史,會客廳的一幅壁畫,墻體上的一個彈痕……即使無法置身其中,依舊可以體會到——這就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之間的紐帶。
歷史與現實,常需要紐帶來銜接。紐帶,并不只是簡單的“一根繩子”或者兩個字眼,它是連接各種事物的橋梁,它存在于現實的、虛幻的或是概念性的東西之間,幾乎無處不在。通過這些紐帶,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周圍表面事物之外的東西,拓寬“視野”。
可莊園并不能幫助人們了解未來。這也許是個世界難題,但“紐帶”卻可以幫我們改變未來。我們與外界聯通的介質各不相同,“紐帶”的不同決定了我們對客觀事物認知的不同,繼而影響我們和未來。而對于一個社會來說,與外界溝通的方式決定了它的走向,而“內化”這些溝通,便由社會與個人的關系決定。在朱光潛先生的《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倫理觀》中,造成中西方對個人與社會之間的主從關系認知的不同是由于人們看待他們的不同造成的。個人構造社會,那么“內化”便毫無意義,社會完全取決于個人;社會決定個人,“內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決定了社會對個人產生何種影響,繼而決定個人如何再反饋給社會。這種反饋無法突破“社會”的束縛,可又實實在在地影響了社會風氣,這時,個人與社會間的這條“紐帶”,對兩端均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甚至決定了事物的發展,即“未來”。
更進一步說,社會與社會,即不同文化間交流融合的“紐帶”更難搭建,也更加珍貴,我們的“一帶一路”就是個成功的例子,它通過貨物,經濟交流來拉動文化交流,從而產生共鳴,這是個意義深遠的“紐帶”。它縮短了地理上的“距離”,讓東西方人民從心理上不再有強烈的距離感,因為他們實實在在地“看見”了彼此。這樣的紐帶會更加牢固,意義也更大,是融通世界的一把鑰匙。
紐帶在方方面面都影響著我們,同時,我們又決定著它們。紐帶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周圍的一切,從時間,空間兩個方面建立了橋梁,讓我們的意識更加“開闊”。而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又在構建著我們與未來之間的紐帶,它們充滿變數,也充滿希望。畢竟,對于浩瀚的宇宙來說,它可以證明我們曾經活過。
紐帶作文7
紐帶指的是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
我們人類不斷在創新,在進步,紐帶就像一張巨大的關系網,將人和人,國與國,連接成一個地球村。我們依賴的便是這樣的紐帶關系,有時血濃于水,有時唇齒相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作為渺小的'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也難免會和這個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是社會將人和人之間聯結起來,構成一個巨大的關系網。你情愿也罷,不情愿也罷,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這個社會,讓自己的一言一行受到約束。
我們可以獨自上學,獨自回家,獨自吃飯,看起來,是獨立的,和這個社會沒有多大的關系,誰離了誰都可以。其實,不是這樣的。讀書的時候,我們手里拿的書,是工人們辛辛苦苦印刷出來的;回家走的路,是工人們辛辛苦苦鋪出來的;吃的飯,也是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變成香噴噴的米飯,沒有誰可以孤立地活下去。就連《瓦爾登湖》里的梭羅,也是時不時和外界發生聯系,并不是真的與世隔絕的。
記得有次,我對朋友說:感覺自己沒家沒愛,孤魂野鬼一樣。也收獲一些友誼,但虛無縹緲,可有可無,能落到實處的沒有。有時,覺得就是一個孤兒。噩夢中醒來,發現,可以傾訴的,只有慘白的墻壁。父母不能,朋友不能,別的人更不能。很多時候,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和這個世界有什么關系。
但是,仔細想想,并沒有這么孤獨啊。每天平平淡淡,可能覺得孤苦無依,形單影只。但真有什么事情的話,也會收到滿滿的感動。平時,也會和家人、朋友保持一定頻率的聯系。雖然沒有見面,但是,牽掛著彼此。好像有一種無形的紐帶,將我們緊緊串聯在一起。正是它的存在,讓感情這種虛幻的東西變得觸手可及,讓我們時時刻刻感到被愛包圍,也樂意付出自己的愛。
我們要共同承擔起義務和責任,維護好紐帶關系,讓人和人之間不再那么疏遠,讓這個世界充滿愛的痕跡。讓我們緊握這條愛的紐帶,珍惜世間所有的溫暖,收獲一個又一個美好吧。
紐帶作文8
柚子滿山,清甜芳香——這是我對故鄉的第一印象。第一次踏上回鄉的路途,仿佛還在昨日,忘不了,故鄉的美景、親戚,還有那肥美的柚子。
當久違的故鄉與親戚出現在面前時,是多么熟悉卻又陌生。親戚們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家鄉話是那么親切,帶著本地獨有的濃郁口音和來自親人們最真切的問候。
家鄉盛產柚子,清翠的山上,隨處可見成片的柚子樹,就如一個個方陣,歡迎著我們的到來,而如今正是豐收的季節,黃澄澄的柚子如一個個調皮的胖娃娃,環抱著樹與山,站在離山一里外,都能聞到滿山的柚子香,令人垂涎三尺。
走在上山的路上,一直有潺潺溪水、縷縷炊煙和陣陣果香相伴,歡聲笑語從未停歇。故鄉的這座山,不是無邊無際的靜默,而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樂園,只有真正回到過故鄉,才能體會到腳踏黃金落葉,聽著簌簌響聲,舉頭仰望便是柚子之林的美好享受。我愜意地感受著這片土地的風光和美好,土地的氣息是清香的,夾雜著柚子的香味。大伯們自豪地說,山上的一部分土地是他們的天下,更是他們的寶,正是這肥沃的土地,給予他們生存的機會。一個壯實的大男人,竟能說出如此深情的'話,實在令人詫異。
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柚子樹下,柚子很肥美,掛滿了樹。親戚們用梯子爬上樹,精挑細選了幾個最大、最好的柚子,用大剪子剪下來,然后興高采烈地抱著“戰利品”下樹。這樣,上下來回了幾次,采摘了十幾個柚子,我們才心滿意足地下山。
回到親戚家后,我才更深入地了解到柚子的用處。只見家中里里外外都鋪滿了柚子皮,使得空氣更加清新。家人們用柚子皮做出了許多道美味的佳肴,桌上擺著切好了的柚子,還放著幾杯柚子茶、柚子蜜餞……這,大概就是家鄉最純真的味道了。
仍記得,家人們說“我們離不開柚子和這片山”時的真摯;仍記得,家人們把沉重的柚子遞給我們時的濃濃情意;仍記得,那樸實無華,卻有家鄉、家人的情的柚子,是多么清甜、水潤。
望著這些柚子,豁然明白“禮輕情意重”的真諦。
窗外,柚子正靜靜地躺在陽光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芒,這,正是一條聯接著故鄉、親人與我的紐帶,散發著愛的光輝……
【紐帶作文】相關文章:
以紐帶為題作文05-12
以紐帶為話題的作文03-28
以紐帶為題作文2篇05-10
以紐帶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05-10
友愛班級和諧紐帶講話稿03-20
作文景物作文03-31
拜年作文作文04-22
讓座作文作文05-10
守望的作文作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