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1
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涌動著一種偉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使人溫暖,能使人更高的要求自己。他就是習慣。
習慣從都有習慣,好習慣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那能使人溫暖哪cg怕是彎腰撿起一片垃圾,哪怕是老師及同學送去一個微笑,哪怕是一聲早上好,下午好。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走在校園的操場上,突然看見一位同學把地上的垃圾撿了起來扔進了垃圾箱,我突然感覺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胸。
之后,我認識了她,她說是出于習慣的力量,我覺得她的`習慣值得我學習。從那以后,我以她為榜樣,養成了這種好習慣。
所以,我們應該向那位同學那樣,養成種種好習慣。習慣是一種偉大而溫暖的力量,它能推進每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它能鍛煉出另外一種正能量!同學們你們想象,世界多么美好,就是因為有了種種好習慣。一個星期的下午,我獨自一人出去玩。走著走著,老天爺開玩笑似的,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我急忙往家跑,可是路面太滑,我跌倒在地,膝蓋摔破了,我急忙跑到屋檐下躲雨,我蹲在屋檐下,呆呆的望著路面,等待著雨的停止。就在這時,一個大人來到我的身邊。問清楚我是怎么回事,便要送我回家,在路上,我們聊起來。
"您為什么忙我?”“不知道,也許是出于習慣的本能吧,我一看見有人要幫助就忍不住去幫助。”“哦,原來是這樣,謝謝!
我又再次覺得習慣是一種力量,我覺得習慣出于自己的心,只要用心去養成,就能成功。習慣能使人溫暖,習慣能使人進步,大家哪怕養成一個微不足道的好習慣,那就是進步,那值得贊賞,不管別人怎么說,就兩個字堅持。
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養成良好的習慣,加油。習慣是一種力量。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2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
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命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良好習慣,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錢,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學生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于養成習慣,增強能力。即使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于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孔子一生“學而不厭”就說明了這個道理。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發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輩子用不盡!笨疾於鹨院笕毡镜娜谓谈模棵堪佯B成教育作為重要內容。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也這樣講“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笨梢哉f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好的習慣使人受益一生。
正是由于我們高一年級將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起點,進而深入到學生的心理、態度、行為等方面不斷進行實踐和研討,在預見中周密設計、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計劃中反復調整,一年來,保證了起始年級教育教學的整體穩定與良好發展。培養好的習慣和改變不良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將以毅力、恒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在未來的教育過程中,不斷的使學生去享受習慣所帶來的成功喜悅。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3
我學習很不自覺,貪玩,對學習不感興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我學習致命的弱點。
由于我學習不認真,所以奶奶經常督促我學習,奶奶為了我的學習操了不少心,比方她讓我把描寫刻苦學習的詩句抄下來,并且讓我會背會默寫,每天早上早讀的時候讀,培養我對學習的興趣,讓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還讓我慢慢理解詩的含義,懂得學習的`道理。比如,長歌行樂府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是說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后悔也來不及了。
我要從小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努力學習,長大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西安市太乙路中鐵小學(原鐵一局小學)三年級:衛鈺成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4
我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睡覺前都會看10至20頁書。
一天晚上,我正玩得開心的時候,突然,媽媽對我說:“女兒,10點半了,要睡覺了!蔽艺f“哦!蔽乙惶上麓,一閉上眼,就想起了今天開心的場面,興奮得難以入睡。媽媽看我睡不著就說:“小旭,看一會兒書呵!”我說:“好吧,反正我也睡不著。”說著,我拿起了今天剛買的《科學之謎》出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過了二十分鐘,我覺得眼睛很澀,而且有了睡意,我立刻放下書,一躺來就睡著了。我每晚睡覺前都看一會書,就能很快睡著。
睡前看書,還給我帶來益處呢!比如,我常在睡前看《大名人小故事》這本書,我只看了兩遍,就可以把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背下來了。有一次,老師在班里開展名人故事會活動,我還得了一等獎呢!
正如有人說:“一個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一個壞習慣可以毀掉一個人。”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5
這個星期是我們班值周。我是在前門查紀律和遲到的。通過這五天的觀察、分析,我深深地感到:生活有規律是學習的保證。
這個星期遲到人數比上星期有所減少。星期三、五早上學校有廣播,星期三遲到人數僅有十名左右,星期五的人數卻較多,近三十名。為什么星期五遲到人數比星期三要多得多呢?我分析了一下,下雨是一個原因,但大多數人是因為,走到半路又回去取下午歌詠比賽的'服裝而遲到的,屬這種情況的人近10個。一個同學氣喘吁吁地跑進學校,看看表,無可奈何地說:還是晚了,要是不落衣服就好了。有的同學甚至晚了半個多小時,影響了上課。
第二節課課間,也有人拿著老師的批條回家取東西,他們多數在第三節課上課前趕不回來,也影響了上課。
其實,我認為這種現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同學們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頭天晚上準備好第二天要帶的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第二天上學前檢查一下再走,是無論如何不會遲到或丟三落四的,即使遇到象舉行歌詠比賽這樣的特殊情況,也不會忙忙叨叨、束手無策了。星期五這么多同學遲到,說明同學們還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我們的學習以至將來的工作都會帶來影響。因此我認為:生活有規律是學習的的保證,希望同學們都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6
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社會。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人目不暇接。每天的新聞信息不停地充斥在每個人的大腦里,即使是成年人還應付不過來。何況是小學生。
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生活都離不開網絡。學生很早就接觸電腦。電腦上有大量的信息資料,有美觀逼你眼的圖片,也有變化萬千的游戲……
剛開始上網,小學生最容易癡迷于網絡游戲而無法自拔。作為班主任,我遇到過學生因進網吧而忘了來上課;也有家長經常反映,孩子回家顧不上吃飯,也不出門找伙伴們玩,就躲在房間里網游戲,連續幾個小時都不厭倦。家長叫他吃飯,他就把飯碗端到電腦前,邊吃邊玩。眼睛死死地盯著電腦,玩不完一局,就不停止。有的孩子因白天父母看管的嚴格,在家不能玩游戲,就等家長睡覺后,偷偷地跑去網吧玩一個通宵。第二天上課困倦得抬不起頭來,趴在桌上睡大覺。老師制止也不聽。家長和老師共同做孩子工作,收效也不是很大。
有人做過統計,不少的小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溺于網上,將90%的課余時間用在網絡游戲上,做了網絡的'俘虜,不僅耽誤了學習,還出現許多自殺或殺害父母的兇案。
作為當了多年班主任的我,認為應該理性看待學生的上網問題。對于學生上網,不能一味地堵,堵,只會令學生反感,產生逆反心理。就像一樣東西,他越是想得到,你不滿足他,他就越是渴望。然后越演越烈,達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我認為應該疏,讓學生適當學一些電腦知識,適時玩一會電腦。并以一分為二觀點來幫學生分析其利弊關系,幫助學生認清網絡的作用不僅僅局限在游戲,它有更廣泛的作用。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為己所用,而不能被網絡游戲牽著鼻子走,不能成為網絡的奴隸。
那么,怎么才能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呢?
第一,提前做工作。
在孩子年齡還小時,他們看家長玩電腦,自己就會湊上去看?粗猛,也就想動手操作。這樣一來二去,就會被網絡游戲所吸引。我們大人還經常玩呢,何況幾歲、十幾歲的孩子,他們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能力能不強,因此,更容易燃上網癮。
由此可見,上網前,家長或老師都要就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舉個例子:我兒子在親戚家看表哥玩游戲時,看著挺帶勁,感覺比較好玩。于是,他就自覺離開了電腦。然后,對我說的一句話:“媽媽,我看著游戲好玩。也想玩,但終于孩子是忍住了,就離開了電腦!眱鹤拥脑挘屛腋袆樱惨l我思考。在孩子開始上網前,我就給兒子講過上網的好處與壞處,讓他明白電腦是怎么一回事。讓孩子了解電腦不只是可以玩游戲,它有更廣泛的用途。然后,你可以操作給孩子看,讓孩子了解電腦的其他功能,孩子就會漸漸明白用電腦可以做哪些事情,而不是局限于游戲。
第二,做好孩子的榜樣。
每當接到一個新班,我都會對學生講上網的好,也講因為上網玩游戲而毀了自己的個案。然后,和家長做好溝通。要想不讓孩子沉迷與游戲,除了提前打預防針以外,家長應做好孩子的榜樣。首先,自己就不能上網成癮。孩子在一邊寫作業,家長在一旁網上斗地主。那么孩子會怎么想,又怎么做呢?
其實,家長可以在網上讀電子書,可以看電影,可以畫圖,可以聽音樂,更可以在網上開博客寫文章。如果家長能做好孩子的榜樣,那么,孩子基本不會局限于玩游戲這片狹窄的網絡功能。
我就是堅持在博客里寫文章,而不玩網絡游戲。每教一個新班,也教學生在網上寫文章,曾獲得河南省校訊通5次優秀輔導教師稱號,所教班級2次獲書香班級稱號。
第三,適時疏導,冷靜處理
如果學生真的上網成癮了。我們做班主任的就不能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大聲訓斥學生,而是在辦公桌或者周圍沒人的安靜空間和學生交流、談心,幫學生分析其上網原因:是家長因為忙而疏忽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得不到家庭溫暖,還是在學習或其他方面沒成就感,在網絡游戲中尋找成功和短暫的快樂感。找出問題原因后,對癥下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內心深處醒悟,認識到過度上網的害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面對多元化社會,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青少年上網問題仍是教育迫切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應引起學校、家庭、社會的重視。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7
在人的一生中,會養成許許多多的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讓你一生受用不盡;壞習慣讓你一生追悔莫及。我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讀書,俗話說:“好讀書,讀好書!毕旅婢褪俏业淖x書歷程。
幼兒時,我讀的是小人書。我迷上了書。由于不識字,所以經常纏著爸爸、媽媽給我講書中的故事,沒完沒了的。那時,也不知我的記憶怎么那么好,爸爸、媽媽講一遍,我就全記住了。夏天我常常在院子里給其他小朋友說書、講童話故事,看著他們那一雙雙崇拜的眼睛,我心里別提多得意、自豪了。
再大一點,我便可以自己看書,書中那奇妙的世界讓我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書,在我人生的旅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六歲那年,我邁進了小學校門,開始接觸更多的知識。我在學習以外的時間里看了中國的四大名著,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西游記》和《紅樓夢》這兩本書。每每讀到令人激動人心的場面,我都會激動不已;讀到令人悲痛欲絕的場面,我總是淚流滿面;讀到驅逐惡魔的場面,我都不禁為正義擔心。童年時代,就在這書海中的一葉小舟上度過了。雖然童年的影子再也找不回來了,但童年書海里的收獲還是能讓人回味無窮的。
帶著憧憬,帶著一絲的興奮,我走進了中學。初中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我仍沒有放棄在書海中尋找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但剛剛進入初中的我還是在學習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數學有理數混合運算中正、負號的變化,語文、英語閱讀量的突然增多,讓我一時難以招架。一次次單元考試成績的不理想,使我感到了壓力,感到了中學和小學的巨大差異。我有些迷茫,心里充滿了焦慮。老師鼓勵我,爸爸、媽媽安慰我,我自己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加緊讀書,不浪費一分一秒。這時,一次偶然的發現,就像一場及時雨讓困惑了多時的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那天,我在圖書館借書時,無意中發現了《哈佛家訓》這本書,我拿起來隨手一翻,正好翻到“你遭到過1049次拒絕嗎?”這篇文章。我的心為之一震,遭遇1049次拒絕的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我眼前遇到的這點兒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從圖書館出來,我的心一下子豁朗了,我對讀書的渴望又回來了。中學生活剛剛開始,我有信心,也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自己的學業,決不輕言放棄。
書,不僅能揭示社會的丑陋,還能展示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和友情,給你奮進向前的力量。朋友,如果你還沒有養成讀書這個好習慣,就快快行動起來吧!
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如約見面了!
合:在這個美好的早晨,我們齊聚在這里,一起探討關于“養成好習慣”的問題。
合: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v觀歷史,但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形成自然。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地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樣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成了習慣了。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成為世界有史以來十大文豪之一。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小學生來講,尤為重要。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8
古人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绷己玫牧晳T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往往會發現,同學們中作文程度差異明顯,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總有那么一些同學的作文讓老師都拍案叫絕。稍作了解,便會發現,這些同學之所以“會寫”,完全緣于他們已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平時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來;多思了,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學,總是非常羨慕那些作文屢屢被拿來當范文的同學,但卻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那么,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養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卡夫卡說:“什么叫寫作?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貫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學的作文中,存在著比較普遍的虛假現象,寫進作文中的人是虛的,事是假的,觀點是強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實性。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應付作文的同學身上,即便有些同學,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沒有養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他們的作文即使極有文采,依然脫不了胡編亂造的弊病,因此難以打動人,難以獲得高分。記得前不久筆者布置了一道參加全國作文競賽的作文題目《溫暖》,先是布置作文興趣小組的同學完成,準備從這些寫作能手中發現幾篇佳作,然而事與愿違,多數同學編造的痕跡明顯。最終寫得最打動人的是未參加興趣小組的普通同學。這位同學飽含深情地敘述了母親與父親離婚后突患重病,舅舅姨姨們傾全力救助母親的經過。此文寫得令筆者動容。可見,文章貴在真情,要寫好文章,一定要養成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只有敢說真話,肯吐心聲,才能讓讀者感到真誠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那些話產生說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學在寫作中,一味地說套話,以為只要朝著光明的一面去寫就是沒錯的,其實,這種思想的框框是完全應該摒棄的。人類的感情多種多樣,不論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實表現。有些同學在平時的言談中,對有些教師批評有加,但在寫老師的'作文中卻一味地對教師歌功頌德,這樣的作文能寫得好嗎?只能給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諱地指出老師的缺點。
語文教育老前輩都是強調學生作文“要說自己想說的話”的。葉圣陶先生說:“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允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眳问逑嫦壬舱f:“對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實實在在的內容,少搬‘公式’,少說廢話。”學生作文創作是否有發自內心的真情,是衡量創作的一個重要尺度。作文創作應以敞開心靈,表現個性,真實坦白地抒寫自己為創作原則。真誠是一切文學之本,尤其是初學寫作者——學生所必須遵從的。對于如在某年高考作文《戰勝脆弱》中,有不少學生臆造父母去世的悲痛來作文的現象,應該予以深思,并予以糾正。
二.養成觀察感知、體驗積累的習慣。
常常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說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叩擊我們心弦,引起我們關注和興奮的事時有發生。同時,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寫作的材料。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寫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長流不息!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觀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獲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寫作者必須熱愛生活,對生活有敏銳的感悟力。熱愛生活,筆底才會淌出源源清流,妙筆才會生花。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積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對周圍的點點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獨到的見解。對生活觀察得越細致,則描寫的事物越生動形象。因此,必須培養學生養成觀察感知的習慣。
大文豪蘇軾主張:“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魯迅先生也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這都說明積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學提筆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來,一氣呵成,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勢,究其原因,便是在積累上下過功夫,材料儲備豐富。不少同學寫作苦于無言,只好“望題興嘆”,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倉庫里貯存的素材多寡,直接關系到作文的質量。有一則古代笑話說:一秀才寫不出文章,痛苦萬狀。其妻見曰:“怎么比我生小孩還難?”對曰:“當然更難。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貨,我寫文章是肚里沒貨!睂W生寫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沒貨。因此,應培養學生養成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勤寫觀察筆記,多作讀書筆記,把平時看到的現象、讀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記錄下來,這樣才不至于隨讀隨忘,隨見隨忘。
三.養成多閱讀多思考多練習多修改的習慣
我們每一個人,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唯一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都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讀還要多寫,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復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寫作更是一種創新,必須在反復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律。要養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自工,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連大文豪魯迅先生說起自己的寫作體會,也是這樣強調的:“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币虼,初學寫作者應勤練筆,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的飛躍。持之以恒,寫作習慣也就養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時對所見所聞要多思考,對周圍的點點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獨到的見解之外,在寫作時,也要養成構思、列提綱的習慣。沒有思考就沒有深邃雋永的文章。動筆之前,要思考選什么樣的材料,定什么樣的主題,以及對材料要如何組織等等。最好養成列提綱、打腹稿的習慣,這樣,下筆才能一揮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擠牙膏似的硬擠出來。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寫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是提高文章質量的有效方法,文壇上流傳著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養成學生自改習作的習慣。葉圣陶先生當年曾大力提倡,積極主張學生自己修改文章。大綱也要求學生養成“多寫多改”的習慣。“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是公認的事實。文章不厭百回改,越改越精美。從起始年級起,就應教給學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興趣,多方面培養學生自改的習慣。
“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寫我心”,有了良好的寫作習慣,作文自然能夠學得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寫作水平也就能夠得到不斷提高。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資本?茖W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談到習慣時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行為習慣好似指南針,指引著每個人的行動。魯迅先生小時候,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他曾在自己的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時刻提醒自己要抓緊時間,時刻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長時間地堅持就形成了習慣。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成為十大文豪之一?梢姡袨榱晳T對一個人的成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些科學家,文學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甚至在睡眠時產生靈感,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與外界刺激、與自己孜孜以求的問題之間保持著必然聯系。1865年,德國的化學家凱庫勒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打瞌睡,夢中揭示了苯的分子結構之迷。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也是在夢中看見他日思夜想的元素周期表。
說話、走路等生活細節,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就會影響他人,甚至會影響國家聲望。韓國一個公共場所,專門用中文寫“不要隨地吐痰”,意大利比薩斜塔中也用中文寫“不要隨地吐痰”,法國社論“中國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過人的行為習慣體現出來,一個細節,讓我們在世人面前丟盡顏面。
習慣不是一天就能養成的,它是后天積累、慢慢形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吸煙是個壞習慣,但中國煙民的數量仍很驚人,為什么?習慣養成了,改起來不容易,需要恒心,需要毅力。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散文、文藝理論無與倫比,這得益于他的終身學習、酷愛讀書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他一生讀書之多、之廣、之深、之活,無人能比。要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絕對不能少了“恒”字。
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堅持不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終將一生受益。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10
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寫作習慣主要指多看、多讀、多說、多寫、多改。
一、多看
“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一點就寫。” ——魯迅
多看,就是平時要對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要多觀察,發現它們的特點,抓住它們的本質。如《珍珠鳥》這篇課文,為什么作者能將人的性靈賦予無知的小鳥,把珍珠鳥描摹得嬌憨可愛呢?正是由于作者細心地觀察著小鳥的一舉一動,才會用輕盈細膩、情趣橫生的語言勾勒出珍珠鳥的形象,如“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這種愛意的描寫,使人讀起來興味益濃。
那些作文時感到沒有什么可寫的同學,他們的癥結就在于平時沒有留心觀察生活,沒有積累好寫作素材。因此要想寫好作文,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勤于思考,多多感受體驗生活。大自然五彩繽紛,你是否認真觀察過月亮的圓缺、天氣的陰晴、大山的雄偉、小溪的潺潺、植物的構造、動物的習性……對于身邊的人和事更要細心觀察感悟。轟轟烈烈、驚心動魄的大事要關注,平平常常、司空見慣的'一些小事也要注意,哪怕是一個細微的動作表情和細節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寫作中極寶貴的材料。留心生活、勤于觀察是積累寫作材料的有效途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可見養成多看常思的習慣是多么的重要。
二、多讀
“讀是寫的基礎。讀得好,才能寫的好。” ——葉圣陶
由于社會經歷較少,對中學生而言,間接經驗的學習就顯得十分重要。在間接學習中,廣泛閱讀很有效。通過閱讀美文佳作,學生的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大量的好詞佳句得以積累。讀是學習、吸收的過程,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種重要方式。 巴金在回憶他創作的基礎時,念念不忘幼時大量的閱讀。處于高齡的他還能熟背出多篇古文。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雽懙暮茫鸵欢x不開大量的閱讀學習。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筆耕不止,每隔幾年就有本專著問世。在他看來,每寫一個字,就需要有17個字的閱讀量作基礎,畢竟人的腦袋不可能無緣無故產生思想和智慧。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讓他們養成多讀書、會讀書的好習慣。
三、多說
“作文就是用筆說話! ——葉圣陶
說,是口頭表達;寫,是書面表達,二者關系很密切。就一般而言,說話流利的學生,他的作文常常較順暢,說話無條理的人,他的作文就較雜亂。
但這里講的“說”,可不是隨便地說。在說之前一定讓學生想一想,我要說什么,怎樣說,為什么要這樣說;先說什么,再說什么,然后說什么,不求句句斟酌,但大致輪廓一定要清楚。說完之后還要及時反思,哪些地方說的好,哪些地方還有不足等等。老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互評比賽,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又明白了自己哪些地方觀察的不夠細致,表達得不夠準確。對自己的觀察能力做了必要的補充,可謂一舉兩得。
四、多寫
“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是寫幾十個字也好! ——老舍
任何技能都需要反復練習,寫作也一樣,必須讓學生養成勤動筆的習慣。部分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一個重要原因是寫的少,練得不勤?赏ㄟ^講名家初學寫作時的例子,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他們明白勤于動筆、熟能生巧的道理。
學生平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作文、日記、讀書筆記、評論、讀后感等進行練習,教師也可以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訓練。訓練中,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應給予鼓勵,對寫得好的習作要大力表揚,可用辦優秀習作展,向報社投稿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養成勤于動筆、多寫多練的好習慣。
五、多改
“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魯迅
很多學生認為作文只要收筆,就萬事大吉了。就是從頭到尾看一遍都懶的做,更不必說進行認真仔細的修改了。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只有反復推敲修改,方能出佳作。修改是寫作的延續,是寫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本質上說,修改也是一種寫作,而且是一種高級寫作,成熟的作家都很重視文章的修改問題。如曹雪芹寫《紅樓夢》就“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泰創作《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經過十二次精心修改才最終完成。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崩蠋熞囵B學生養成寫后修改的習慣。就一般文章來說,修改的內容與范圍主要有:首先立足全文全篇,看內容是否真實、觀點是否正確,是否合乎事理,有什么紕漏,是否違背生活常識;看所寫材料是否恰當,有無多余等;看結構是否合理,各段之間是否銜接緊密,有沒有可有可無的段落,有沒有過渡不自然的現象,段和段之間的內部邏輯關系是否恰當等;整體把握一下文章的語言特色、文面表達問題;然后是對文章的加工潤色工作。具體方法,老師可結合具體作文詳加指導。
除以上幾點外,養成認真書寫、規范行文的習慣,養成精于選材、善于剪輯的習慣等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寫作習慣可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這種習慣不是短時間輕易就能做到的,是需科學訓練、逐漸養成的。
【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演講:養成良好的習慣12-09
養成良好習慣名言警句12-09
關于養成良好習慣的經典名言03-27
國旗下講話-養成良好習慣01-20
國旗講話:養成良好學習習慣01-15
養成良好習慣國旗下講話07-11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國旗下講話04-22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國旗下講話04-28
國旗下講話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08-09